第70節 先生受騙

《大山之子》——第二部 《商殤》

第70節 先生受騙

正月初六,三河文會,蔣家的望山書屋,四五十個文人學子,滿滿當當擠了一屋,大都是歷年的熟人,於中卻有一個,卻是這次的生客。

一個三十來歲的童生,名叫吳文煥,拉着這生客,給一衆的會友引見,道:“此乃吾遠房之表兄,姓甄名應明,號吾恆,自早隨先祖遷居成都,爲人最是豪爽,又喜維朋結友,也曾進過學的,正經的秀才在身。數日前遊歷到吾處,聞聽吾縣文會,欣然欲與,吾便引了來,會會在座的諸君。”

甄應明向着一衆的仕人拱手行揖,再向着上座的蔣先生躬身行禮,道:“小生甄應明,子曰詩云的讀得不多,但好遊山玩水,到過西南的不少地兒,也曾識得不少的地方名望,於這三河縣的望山書屋,久是如雷貫耳,仰慕之情,如那滔滔江河,只恨無緣結識。此次雲遊貴地,欣聞正逢文會,再三地懇求吾兄,必要晤得蔣先生一面。沒能事前拜謁,尚請先生宥吾唐突。”

這一番馬屁,拍得蔣先生好不舒服,捋捋鬍鬚,拱手回禮,道:“幸會!幸會!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甄老弟遠來,自是吾之三生有幸,嗯,三生有幸!”

接下來的議程,歷代的常規,有幾個自恃有些兒文字功夫的,念得幾篇自作的文章,不外滿篇的之乎者也,酸酸的八股,也有幾個豪放的後生,吟上幾首詩詞曲賦,不外一番的搖頭晃腦,拿腔作勢,一些的半通不通,把個書屋搞得嘈嘈雜雜,好不熱鬧。

那甄秀才甄應恆卻只隨在蔣先生旁側,要麼說些外面的新聞,要麼談些省府的故事,把個蔣先生唬得一驚一咋,圍聽的仕子,更把他當作個能人,見多識廣,手眼通天的人物。

“靜靜,諸君且靜,吾有話說。”諸生正說得熱鬧,吳先煥站到中央,把手舉在半空,向着一屋的會友轉個圈,再把手往下壓,“吾三河文會的宗旨,向是以文會友。今有吾兄與會,雖只秀才的功名,卻是飽讀讀書,滿腹的錦繡,於那八股行文,自是沒得說的,便是詩詞歌賦,也多有佳作。何不請吾兄展展文采,讓吾等也開開眼界?”

堂上一衆自是一片聲的應和,甄應明卻扭扭捏捏,再三的不肯。

蔣先生捋着鬍鬚:“甄老弟呀,既是文煥兄贊爾文章錦繡,何須推辭?爾儘管吟得一詩一詞的,也好叫吾等開得眼界,以免終生的遺憾。”

“唉呀,非是晚輩推託,只因晚輩才疏學淺,當不得先生有命,只好肥了膽兒,現醜,現醜。”甄應明向着一屋的仕子拱拱手,再向着蔣先生抱了拳頭,躬身打揖,走到屋子中央,搖頭晃腦,用了唱歌般的嗓門兒,吟道:“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蔣先生拈了鬍鬚,一邊兒聽一邊兒跟了吟哦,待到第三句第四句,蔣先生停了拈鬚,只把個眼睛瞪得溜圓,死死地盯了甄秀才看。

一屋的仕子,一些的跟了搖頭晃腦,吟哦有聲,一些的卻一臉的疑惑,也盯了甄秀才。

甄應明恆吟罷,看向一屋的仕子,呵呵笑過:“見諒哈,見諒!此非吾作,實乃板橋之《竹石詩》也。”

一屋的仕子恍然過來:哦,這詩,似曾見過噻,原來是鄭燮的《竹石詩》,難怪有些兒熟悉。

甄應明再呵呵的笑過:“晚生甄應明,雖是進過幾年學,但志向卻不在科舉,只不過拜在先生名下,只圖識得一些文字,讀得幾篇文章,於這吟詩作文的雅興,卻是一絲兒也沒有的。若要拿了吾的狗屁文章,於這高堂雅座的吟來,不僅辱了吾師之名,便是在座的諸君,怕也饒吾不過的。”

蔣先生笑笑:“有趣,有趣,不愧是走南闖北,見過世面的讀書人,說話行事倒也謙恭。”

甄應明向着蔣先生再次的躬身打揖,道:“在座諸君,均是高才,錦繡文章在肚的,遑論蔣先生,一縣文壇之首,晚輩豈敢胡亂,污了蔣先生的清譽,晚輩縱是九死,也抵不得此般的罪過的。故爾,晚輩只得拿了板橋的詩,配以板橋的畫,再有板橋的字,供諸位同賞,還望先生首肯。”

蔣先生瞪大了雙眼:“板橋三絕?咹,板橋三絕?”

甄應明微微一笑,從長袖中掏出一個圓柱形的物件來,原來是一個錦繡的套子,打開來,卻見一幅卷軸用紅綢繫着,恭恭敬敬地遞給蔣先生:“然也,然也,板橋詩書畫,板橋三絕也。”

蔣先生激動起來,說話也哆嗦:“展開,展……開,待吾……吾一賞……”

衆人都散在四周,把中間的課桌空出來,小心翼翼地展開卷軸,小心翼翼地平攤在桌上。

“哇塞,這題跋,果是,鄭燮鄭板橋!”

“你看你看,這詩,咬定青山,嗯嗯,‘咬’,這煉字的功夫,神來之筆啦,,嗯嗯,神來!”

“再有,這石,嶙峋中顯突兀,這竹,柔潤中見風骨,不錯,不錯,正是板橋風格,孤傲清高,和而不同!”

衆仕子一通的誇,凡能想到的讚譽,都往這“板橋三絕”上堆砌,把個蔣老夫子的心,懸在半天雲裡沒得魂兒,揉揉老眼,從左觀到右,再揉揉老眼,從上觀到下,顫着聲兒,問道:“吾恆賢弟呀,這物,何來?”

甄秀才:“不瞞蔣先生,此物乃吾先祖傳下,平常不與人看的。只因仰慕先生大名久矣,故攜來請先生一觀。”

蔣先生:“哦,爾先祖卻是何人?又何來此物?”

甄秀才:“乾隆朝時,有個權臣,名作和珅的,先生知否?”

蔣先生點頭不止:“這和珅,自古第一鉅貪,得了乾隆爺的寵愛,恃寵弄權,專好賣官鬻爵,積下偌大的傢俬,那銀錢不必說的了,比得天下多半個稅賦,便只那珠寶珍玩,都雜亂地堆了數屋。這些個事兒,老夫自然是知的。”

甄秀才豎起大拇指:“先生果是博聞。實與先生說,吾之先祖,正是嘉靖爺上位前的伴讀,自小的玩伴兒,甚得少年嘉靖爺的喜愛。後來,嘉靖爺坐得皇位,順便賞了吾先祖一個大內侍衛的名頭,隨在身邊行走。”

蔣先生點點頭:“哦,不知爾先祖竟有這般的經歷,老夫倒是失敬了,失敬了。”

甄秀才:“先生你想,這天下的財貨,都被和珅那廝貪在了自家府內,這國庫自然就空了噻。嘉靖爺坐上皇位,第一件事兒,便是尋了個恃寵而驕,貪得無厭的罪名,把個和珅的府第圍了,細細地數那財貨,都搬到自家的庫裡去了。”

蔣先生不住地點頭:“嗯嗯,民謠有云,和坤倒,嘉靖飽,這些個大事兒,老夫雖是僻居三河,卻也是聽得許多的。”

甄秀才:“實與先生說,吾先祖便經得這事兒。先生是知的,抄家這事兒,自古的作法,大頭的數兒自是歸了官家,總要漏得一些零碎噻。金磚銀碇是有數兒的,珍珠玉器之類的寶物,也是衆人都盯得緊的,唯字呀畫呀這玩意兒,懂行的人少,順便匿個一二件,卻是極尋常的,便是明目張膽地拿在手裡,衆人也都不當回事兒的。故爾,近水樓臺先得月,吾之先祖自然得着一些,內中便有這幅軸兒。”

蔣先生擊掌而呼:“哎呀呀,哎呀呀,於這板橋三絕,老夫久聞其名,卻是無緣見得。沒想到,今日,吾竟見着了,哈哈,見着了,幸甚至哉!啊啊,幸甚至哉!”

一衆的仕子聽得蔣先生這話,方知“板橋三絕”的名頭甚大,竟得先生這般的讚歎,這字畫兒也定是稀奇,難得一見的寶貝,欲要再賞,甄秀才卻忙忙地捲了,小心翼翼地繫好繩索兒,小心翼翼地裝進錦繡套子,再小心翼翼地收在袖中。

蔣先生這心,便如爬着千萬只螞蟻般的,再無一時的安寧,眼前晃着的,總是那竹,那石,還有那字,卻是揮之不去,萬般地想象,萬般地按捺,便是美酒入喉,也如白水般地無味。

得着個空兒,蔣先生把甄秀才拉在後院:“嘿嘿……吾恆老弟呀……嘿嘿……”

甄秀才一臉的慒:“先生,爾這般,可是有何指教?”

蔣先生腆着臉:“嘿嘿,吾恆老弟呀,你那板橋……嘿嘿,三絕……”

甄秀才捂了袖子,神色怪怪地盯了蔣先生:“先生,這個,使不得,斷斷地使不得!”

蔣先生:“嘿嘿,吾恆老弟呀,可否予吾……嘿嘿,予吾……”

甄秀才變了臉色:“先生,此話休提,此話休提。此畫乃吾之先祖傳下,自當留之後世子孫,豈可隨意地予人?”

蔣先生急了:“謬矣,謬矣,吾恆老弟謬矣。吾知是爾祖傳之物,豈敢奪爾所愛!”

甄秀才鬆了口氣:“唉呀,吾觀先生神色,還誤以爲先生欲要購去哩。實與先生說,此乃吾家傳之寶,便是再多的銀子,也是休想吾售出的。”

蔣先生漲紅了臉:“嘿嘿,賢弟謬矣。吾也自小讀得聖賢之書,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豈會做那等奪人所愛的勾當?”

甄秀才:“如此就好,如此就好。那麼,先生卻是何意呀?”

蔣先生:“吾恆老弟呀,吾觀此畫,實是心愛得緊。可否予吾再觀……嗯嗯,數日……嗯嗯,數日便好。”

甄秀才搔着腦袋:“這個……這個……先生的人品,晚輩自是信得過的,只是……這字畫確係吾之家傳,關係非小,若是有個意外,晚輩如何給內人交代?”

蔣先生:“這個……好說,好說。吾予爾定物,若有半點兒損毀,不僅此畫奉還,便是那定物,也作賢弟補償,若何?”

甄秀才很是無奈,遲疑起來:“這個……唉,這個……若不借予先生,倒是晚輩失禮,若是借予……唉唉,這個這個……”

“唉呀,吾恆賢弟,便是這般的了,便是這般的了。”蔣先生一邊拉了甄秀才的手,一邊兒懇求,“爾且等等,吾去去就回,去去就回。”

蔣介民敘這經過,衆人都聽得入迷。

於信達呵呵一笑,盯了蘭兒:“小姐姐呀,可是蔣先生尋了你,借你金釵耳墜一用?”

蘭兒紅了臉,點點頭:“兩支鳳頭的金釵,一付緬玉的耳墜。”

蔣趙氏:“蘭丫頭呀,不是做婆婆的說你,老東西向你借釵墜,你就不問問個仔細,隨他一說,你便予他?”

雨蘭壓低了聲音:“其時廚下正忙,又見先生着急得緊,再想,不就是借去一用麼?哪知先生是作了抵押?”

蔣介民拍拍雨蘭的手:“媽呀,咱爹那得性,你又不是不知的,怎怪得蘭兒?”

蔣趙氏:“哦,蘭丫頭呀,媽不是責你。兀自那老東西,幾口黃湯灌下去,便迷了魂兒,任人賣了去,還樂吱吱地幫他數錢去。呸,老不死個東西!”

小炮:“哈哈,中計了!哈哈,先生中計了!”

小刀也咧了嘴笑:“呵呵,這聖賢之書,讀多了果是害人啦。呵呵,先生這呆瓜,呵呵,呆瓜!”

於信達:“畫兒呢,哦,板橋三絕呢,在哪?”

蔣介民指着萬山書閣:“樓上,樓上。”

第78節 騙子告饒第61節 月圓之夜第16節 張大管家第144節 路易主刀第133節 孰輕孰重第153節 大刀起鹽第167節 哈哥其人第124 上上之策第161節 地攤生意第37節 不見花姐第142節 夫妻夜話第59節 討價還價第12節 望山書屋第90節 西洋技師第36節 縣衙戲耍第82節 不若那地第38節 西洋傢俱第93節 藏南(二)第83節 謀定而動第94節 蔣家笑談第82節 不若那地第97節 自貢兩井第120節 大盛餘商號第122 龍蛇混雜第02節 三河於氏第154節 與爾十載第158節 小刀報信第167節 哈哥其人第150節 閒說哈哥第149節 途中受阻第125 呆子鹽監第48節 雨蘭回門第123 藏南事發第09節 丁萍兒第152節 洪雅沉船第122 龍蛇混雜第45節 葉兒妹妹第40節 衆議洋教第07節 義女虹兒第12節 望山書屋第84節 謀生之計第54節 知縣拜年第168節 智者千慮第169節 協統大人第89節 莫得商量第60節 全城掃除第156節 教士問罪第112節 洋醫之辯第120節 大盛餘商號第151節 知府勞軍第47節 藍風生第137節 捨我其誰第70節 先生受騙第41節 洋人來了第96節 結拜義兄第99節 共營鹽井第96節 結拜義兄第39節 再訪蔣宅第105節 尋着大姐第158節 小刀報信第90節 西洋技師第63節 劫後之謀第166節 此去備戰第37節 不見花姐第94節 蔣家笑談第146節 重慶碼頭第137節 捨我其誰第87節 太爺惱了第84節 謀生之計第29節 信兒主事第69節 持家不易第13節 大話西遊第60節 全城掃除第157節 三封快信第12節 望山書屋第91節 京報舊聞第77節 你個騙子第55節 師孃高見第135節 物理降溫第75節 百順酒樓第78節 騙子告饒第10節 虹兒作妾第07節 義女虹兒第125 呆子鹽監第153節 大刀起鹽第124 上上之策第39節 再訪蔣宅第136節 仙女是誰第126節 幕後推手第09節 丁萍兒第98節 自貢葉家第65節 談判(一)第33節 重慶之行第53節 劉忠說勢第47節 藍風生第163節 洋人拉車第41節 洋人來了第60節 全城掃除第93節 藏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