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大足教案

《大山之子》——第二部 《商殤》

第19節 大足教案

臨近歲末,衙門沐休,尊經書院的官方背景甚重,也跟了衙門規矩,沐休。

沐休,是舊時的說法,咱現在,稱作放假。

菊兒的婚期,定在臘月十六。於信達便提前請了沐休,回了三河老家。

於家正緊鑼密鼓,籌備着菊兒的婚禮,整個於宅,自是喜氣洋洋。又得一家子團圓,喜上加喜,把個於慈恩老太爺,弄得整日裡就沒合攏過嘴。

晚上,老太爺千哄萬哄,把小孫孫哄到自己牀上。

老爺子:小孫孫,說說,成都讀書,可有收穫?

小孫孫:收穫,自是大了去了。

老爺子:呃,你這話,等於啥也沒說。

小孫孫:譬如,就說這世界之大吧。以前呢,望山書屋,書上說,咱中國,中央之國,泱泱大國,了不得哩。進了尊經學院,聽得先生講來,才知,咱中國,只佔着地球的一小角呢,十不及一,不,百不及一,小得很哩。

老爺子:你娃娃,怕是信口開河,編了來哄爺爺的吧?

小孫孫:嗨,我就知道,你不信。真的哩。書上寫着,地圖上畫着,地球儀上標着,能假的了?

老爺子:地圖這東西,爺爺我是懂的,地球儀,是個啥東西?

小孫孫:哦,就是用硬紙,糊成個圓圓的球形,上面呢,按了比例,標註着七大洲四大洋,以及世界各國的名兒和位置。

老爺子:那麼,可有咱三河縣?

小孫孫:嗬嗬,沒哩,沒哩。三河縣,算個啥?就是成都府、重慶府,也找不着的。

老爺子:嗯,定是這洋人,不知咱中國的地名兒,沒法標註上去。

小孫孫:纔不是呢。成都府重慶府,在咱眼中,自是通都大邑,但跟整個兒世界相比,自在太小了,太小了,譬如蚊子的小腿,沒資格上這地球儀哩。

老爺子:哇。好不嚇人。那麼,除了中國,這地球儀上,還有哪些國名地名呢?

小孫孫:不是地球儀上有哪些國名。這地球儀上的國名地名,都是實實在在的,按了真實,標註上去的。國名地名的,可就多了。單說七大洲吧,便是亞細亞、歐羅巴、阿非利加、亞美利加、大洋洲、南極洲……

老爺子:不對不對。《西遊記》上寫得明明白白的,只四個洲,這洋人,咋整出七個來了?還有,這名兒也不對呀。

小孫孫:嘿嘿,嘿嘿,《西遊記》麼,本是文人編了來哄人玩兒的,哪能作得真?咱這地理書上,可是寫得明白哩。

老爺子:嗨,入這尊經書院,算是整對了。孫兒,說說外國國名,有哪些。

小孫孫:可多了,百好幾十哩,記不全。主要的麼,日本、俄羅斯、英吉利、法蘭西、意大利、美利堅……

老爺子:嗯,這些國名,聽着很是熟悉。

小孫孫:嘿嘿,俄羅斯簡稱俄國,英吉利簡稱英國……

老爺子:哦,原來如此。法蘭西國便是法國,美利堅國便是美國。

小孫孫:對頭。說起這英吉利,英國,有個事兒哩,說與爺爺聽。

老爺子:英人麼,爺爺見過的,就在成都將軍的府衙。

小孫孫:前些日子,這英國,佔了緬甸國,老爺爺可知道?

老爺子:佔了緬甸?咋回事,快說快說。

小孫孫:很早很早,英國派兵佔了印度,建了個東印度公司,卻不知足,狼子野心大過天去,把手伸到周邊來了。這不,去年十月,東印度公司派兵,攻陷了緬甸國都曼得勒,連緬甸國王都沒跑脫,作了俘虜。

老爺子:殺啦?

小孫孫:沒哩。這英人甚是狡猾,採用以夷制夷的辦法,仍逼着這國王仍作國王,其實呢,一切國事,全由英人作主,這國王,不過一擺設。

老爺子:傀儡,嗯,傀儡。

小孫孫:對對對,傀儡。

老爺子:不對勁兒呀。這緬甸,歷來奉咱中國爲宗主,每年都得派了使臣進貢的。咱大清朝,可答應?

小孫孫:老爺爺呢,不答應,又能咋的?人家船堅炮利,兵強馬壯,只認誰的拳頭大,打它不過,你能咋的?不說藩屬不藩屬的了,便是咱國內的事兒,嗯,關上門兒來,咱自家的內部事兒,都只能忍着讓着哩。

老爺子:呃,說到國事來了。那麼,又是啥事兒呢?

小孫孫:大足教案,知道不?

老爺子:大足打教?這事兒,夥計曾有報告,曉得一些。說是,法國皇帝,派得數個傳教之士,偷偷摸摸溜到重慶府所轄的大足縣,領頭的,叫個什麼李約瑟。當時,爺爺我甚感奇怪哩。李若約瑟,姓李名約瑟,這名兒起的,稀奇古怪的,好搞笑哩。嗯,李約瑟這名兒也就罷了,怎就做了洋人的頭兒,竟還帶了班洋人,到本國搗蛋來了。奇譚,千古奇譚。

小孫孫:不是的啦,爺爺。李約瑟,如假包換,正宗的法蘭西國人,只不過麼,取了箇中國名兒。

老爺爺:哦,原來是取着中國名兒的洋人。夥計報說,幾個洋教士,假借了傳道之名,暗地裡盡做些傷天害理之事,不是人哩,偷雞摸狗、欺矇拐騙、殺人越貨、作奸犯科,啥事兒違了咱大清律法,便做啥事,不違大清律法的事,反倒一件不做。這不擺明了,跟大清過不去麼?故意的,惹咱大清朝廷不高興麼?於是,便有地方名望鄉紳,組織了百姓數千人,打起教來。這事兒,鬧得挺大的。

小孫孫:嘿嘿,大體是這麼個情況,不過麼,細節有些出入。

老爺子:你娃娃,知道細節?說來聽聽。

小孫孫:法國傳教士入內地傳教,是持了官府公文的。只是,爲建教堂,強徵民地,過分的霸道了。七月中旬,龍水鎮天主教堂建成。適逢“靈官廟會”,百姓見這教堂甚是壯麗巍峨,受了好奇之心的牽引,圍觀起來。適有被強徵宅地的百姓,當了圍觀之衆,哭訴苦楚。時有富紳蔣贊臣,聽得苦主哭訴,激忿起來,歷數洋人教士的種種惡行。洋教士聽得蔣贊臣當了衆人,揭起自家之短來,便上前理論。

別人怕得這洋人教士,蔣贊臣卻是個不怕事的主兒,便與洋教士對罵。罵到興處,竟捋拳扎袖,與洋教士扭打起來。

圍觀衆人本就不滿洋人的行事,只是懼於官府打壓,忍氣吞聲。現而今,激忿起來,羣情洶洶。

洋人傳教,是允許設立護教團練的。見得情勢失控,又聽得洋人主兒呼救,便動起手來。奈何人少力寡,竟被衆人掀翻在地,捱得不少老拳。其中有個護勇,一直躲在暗處。見得己方吃了虧,動起真傢伙,朝着衆人便是一槍,當場打死一人,傷數人。

這下子,大夥兒不幹了,恰又被蔣贊臣振臂一呼,潮水般地,直朝教堂撲去,踹了大門,拆了圍牆,一把火,把個新建的教堂,燒得光光的。

老爺子:痛快!痛快!這蔣贊臣,夠爺們兒!

小孫孫:嗬嗬,爺們兒呀?別慌哩。話說這羣情,激起來挺容易,幾句話便可,待得騷動起來,再想控制,便難了。衆人眼見得新建教堂化作了灰燼,餘興未盡,便轉向一般教民,先是圍堵起來,逮着了,暴打一頓,再繼之一把火,把個他家房屋居所燒得乾乾淨淨。

老爺子:呃,這個,過分了,過分了。城門失火,池塘裡的魚兒跟着遭殃。不該,不該。

小孫孫:沒完哩。周邊鄉鎮,聽得龍水鎮打教的事兒,竟自發地動起手來,三驅場、萬古場等鎮民衆,齊齊的,圍了教堂,拿了教民便打,見了教堂便燒。教士教民呢,也以牙還牙,又是搶劫又是放火的,鬧騰得歡。總共,三處教堂,數處醫館,被砸得稀爛,近百人家,燒得精光,毆傷人衆,更是成百成千的啦。

老爺子:呃,官府呢?事兒鬧到這個份兒上,咋不見個官兒呢?都躲起來了?

小孫孫:那些官員麼,本就受了洋人好處,自然幫着洋人了。但是呢,百姓勢大,官府也奈何不得,只得躲在一邊,見機行事了。

老爺子:我說麼,僅僅數個教士,若沒官府背後撐腰,何來膽氣,到這內地傳教?又何來膽氣,欺男霸女,爲非作歹,膽大妄爲,惹事生非?唉,這些個狗官,活該一個個地,逮了來,千刀萬剮,凌遲,嗯,凌遲……後來呢?後來,怎樣了?

小孫孫:後來麼,朝廷終於坐不住了,派了官軍彈壓,事兒始得平息。

老爺子:爲首之人,可曾治罪?

小孫孫:嘿嘿,爲首之人麼,大足縣令,革職爲民,永不敘用;蔣贊臣、餘棟臣等人,遭了通緝,躲入大山,嘨聚山林去了。

老爺子:教方呢,教士教民,怎樣處置的?

小孫孫:怎樣處置?誰敢處置?無罪,且獲賠白銀五萬兩。

老爺子:這個,不公噻,極不公噻。咋就只懲一方呢?不公,極是不公。

小孫孫:老爺爺,你何曾聽說,國人與洋人衝突,有過公不公的?哪一次,不是洋人得利,國人受傷?

老爺子:唉,是呀是呀。不過麼,只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平息下來,便好。

小孫孫:沒哩。咋就這麼容易了?

老爺子:咹,還沒完?

小孫孫:暫時,如此。不過,依孫兒想來,這事兒呀,肯定沒完。你想你想,法人教士,拿了賠償,重修教堂,招納教民,民教衝突未得根本解決,能完?再說了,那個蔣贊臣、餘棟臣,一衆人等,不是公然扯了反旗,佔山爲王麼?這事兒,只怕剛剛開端哩。

老爺子:呃,乖孫孫,這些個事兒,可是書院所教?

小孫孫:不是,不是。孫兒在姐夫處看得邸報,官府內報,千真萬確哩。

老爺子:唉,照你這一說,咱家生意,咋做哩?

小孫孫:呃,咱說閒話玩兒,咋就關聯起生意來了呢?

老爺子:我的乖孫孫呃,你是不知,咱們的生意,便在這範圍內呢。重慶,大足,不必說的,就是緬甸……哦,緬甸,與咱生意無關……

唉呀,差點說漏了嘴。老爺子咋咋舌頭:“小孫孫呀,那個……地球,給爺爺弄個回來,行不?”

小孫孫盯了爺爺:“地球?嘿,地球?”

老爺子:“哦,就是用硬紙殼糊的,圓球……”

小孫孫:“哦,地球儀,地球儀……”

第73節 這個娃娃第154節 與爾十載第154節 與爾十載第90節 西洋技師第128節 疑神疑鬼第07節 義女虹兒第81節 城郊有地第162節 羞死人了第88節 與爾辯辯第163節 洋人拉車第148節 鄉民應差第148節 鄉民應差第142節 夫妻夜話第146節 重慶碼頭第32節 小何師傅第13節 大話西遊第45節 葉兒妹妹第109節 堂倌作怪第124 上上之策第07節 義女虹兒第62節 強人剪徑第19節 大足教案第32節 小何師傅第03節 金川之戰第163節 洋人拉車第134節 梅子高燒第67節 談判(三)第90節 西洋技師第161節 地攤生意第32節 小何師傅第87節 太爺惱了第129節 梅子回家第130節 西洋石灰第97節 自貢兩井第106節 陸少情變第78節 騙子告饒第165節 來了炮船第76節 又見三絕第45節 葉兒妹妹第03節 金川之戰第145節 麻醉之針第44節 吳疆哥哥第39節 再訪蔣宅第124 上上之策第42節 窺破玄機第40節 衆議洋教第68節 密室謀議第117節 析說鹽政第112節 洋醫之辯第141節 那就開刀第47節 藍風生第119節 醉仙酒樓第36節 縣衙戲耍第123 藏南事發第27節 再訪蔣宅第161節 地攤生意第06節 香香討計第78節 騙子告饒第40節 衆議洋教第12節 望山書屋第90節 西洋技師第129節 梅子回家第169節 協統大人第34節 黃家二少第06節 香香討計第79節 先生懼內第22節 太爺之憂第164節 管家出馬第67節 談判(三)第108節 好個胡媽第53節 劉忠說勢第22節 太爺之憂第32節 小何師傅第136節 仙女是誰第76節 又見三絕第02節 三河於氏第160節 嚇死萍兒第130節 西洋石灰第168節 智者千慮第120節 大盛餘商號第131節 點拔生意第153節 大刀起鹽第47節 藍風生第47節 藍風生第106節 陸少情變第80節 難得糊塗第131節 點拔生意第118節 疑雲重重第61節 月圓之夜第83節 謀定而動第26節 望鳳坡第26節 望鳳坡第146節 重慶碼頭第134節 梅子高燒第26節 望鳳坡第72節 主教親臨第132節 童家二娃第151節 知府勞軍第151節 知府勞軍第165節 來了炮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