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尷尬謝道韞

卷三 妙賞 十三、尷尬謝道韞

十三、尷尬謝道韞

易學名家、玄辯高手韓康伯左手執玉如意,輕敲右掌心,彷彿僧徒敲木魚,問難道:“易之功用,其體何爲?”

陳操之答道:“體之與用,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又如刀之於利,有刀則利,無刀則無利。

韓康伯問:“六經、語、孟,不曾言體用二字,何也?”

陳操之道:“夫子每言無非有體有用,坦直而明通之論也,辨析義理,妙在會心,何必皆先賢所曾言乎?”

座上司馬昱、謝萬、郗超、竺法汰、竺道潛諸人皆點頭稱善,魏晉玄風,最喜突破前人窠臼,拘泥迂執之輩不爲世所重。

韓康伯微窘,他最精於易象之學,當即道:“象曰‘天行健’,象有實象假象,如何辨析之?”

陳操之道:“易之所謂實象假象者,若地上有水、地中生木升也,皆非虛言,故言實象;假象者,若天在山中、風自火出,如此之類,實無此象,假而爲義,故謂之假,並非真假之假也。昔日王弼恐讀易者拘象而死於言下也,於其《易略例》申明曰‘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然則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

郗超在一邊助談道:“韓尹著易象數萬言,不知是得意還是得象?”

韓康伯大窘,說易談玄半生,未有今日這般窘迫。

庾蘊道:“王輔嗣論易,一家之言也,並非千古不移之論,不然,周易何以流傳!”

此時陳操之轉身面對庾蘊,庾蘊就坐在謝萬左側,謝道韞便垂下眼睫,只看着陳操之穿着布襪的雙足,布襪雪白,可以看出足拇指棱起的線條,顯得矯健有力,不禁想起陳操之一日之內可登山涉水步行百餘里的腳力,旋即回憶起那次與陳操之登九曜山時她差點滑一跤,是陳操之攙了她一把——

只聽陳操之說道:“說理陳義者取譬於近,假象於實,以爲研幾探微之津逮,聖人立言,啓蒙後學也,窮理析義,須資象喻,然而慎思明辯者有戒心焉,遊詞足以埋理,綺文足以奪義,不能得意忘言,則將以詞害意,假喻也而認作真質,斯亦學道致之者之常弊。是故《易》之象,義理寄宿之蘧廬也,藥餌以止過客之旅亭也;《詩》之喻,文情之所歸宿也,倘視易之象如詩之喻,妄言覓詞外之意,超象揣形上之旨,喪所懷來,而亦無所得返——”

座中人皆嘆妙,郗超、範寧卻知陳操之此言另有深意,“遊詞足以埋理、綺文足以奪義”,此非譏諷清談玄辯乎?理並非越辯越明,往往越辯越糊塗,終日清談,何如默學深思?誇誇玄辯,何如躬爲實事?

韓康伯、庾蘊俱無言,孫綽孫興公嘆道:“聽陳操之此言,但覺往日所作之玄言詩俱廢,正所謂喪所懷來,無所得而返。”

孫綽此言一出,衆人皆驚,孫綽這簡直是對陳操之甘拜下風了,諸葛曾、袁通這些年輕一輩這纔對陳操之刮目相看,孫興公善辯是出了名的,未交一言就已令孫興公折服,陳操之辯才實在驚人。

司馬昱對陳操之在玄辯中表現出的才華和風度極爲賞識,手中麈尾在案上一擊,笑吟吟道:“諸位,陳操之可算通過考覈否?”

八州大中正俱無異議,那庾蘊雖然不甘心,但也知道這個陳操之的確有過人的才華,連韓康伯、孫綽都自認不敵,他若再不識進退,硬要刁難,只會象兄長庾希那樣損及自身清譽,對付陳操之,只有徐圖後計。

只有陸始不肯讓陳操之就此輕易過關,說道:“會稽王,此次只有八州大中正在此,這樣就算通過考覈,恐難服衆。”

司馬昱含笑道:“陸尚書也要問難乎?請便。”

陸始麪皮紫漲,說道:“我素不善清談,但我舉薦一人,可勝陳操之。”

司馬昱搖頭笑問:“莫非支公乎?若考覈要由支公來,那朝廷還有何可用之人才?都被拒之山門外矣。”

陸始道:“非也,我舉薦之人,亦是青年俊彥,便是範玄平之子範寧範武子。”

孫綽玄辯曾輸給範寧,當即點頭道:“範武子與陳操之可稱一時瑜亮,當有一番激烈舌辯。”

謝道韞領教過範武子的辯才,那日若非陳操之助談,憑她一人想要折服範武子只怕很難,應是難分伯仲,現在見陸始推出範武子,不免有些爲陳操之擔心,又期待陳操之盡展所學,挫服範武子。

範汪被桓溫貶爲庶人,會稽王司馬昱深爲痛惜,素聞範汪之子勤於儒學,不知其玄辯亦如此犀利,便問:“範武子,你可願與陳操之辯難?不過本王有言在先,陳操之考覈已經是通過了,以下只是一般清談而已,諸位儘可隨意問難。”

陸始雖然不服,但也無可奈何,只盼範寧辯難勝過陳操之,挫折一下陳操之的狂妄,當即目示範寧——

範寧躬身道:“會稽王,在下昨夜與陳子重長談兩個時辰,論玄,陳子重是王弼復生,吾不及也;論儒,陳子重當爲一代儒宗,愚以爲鄭康成後一人耳。”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陸始瞠目結舌,望着範武子——

範武子道:“陸公,在下盡力了,要想在儒玄上折服陳子重,就算王輔嗣、鄭康成在此,亦是勉爲其難。”

陳操之拱手道:“範兄過譽了,昨夜長談,得範兄教誨甚多。”

範武子道:“非是過譽,子重昨夜所言‘無善無惡乃心之體、有善有惡乃意之動、知善知惡爲有良知、爲善去惡當在格物’,只此四句,若生髮擴充開去,便是一門新儒學。”

老僧竺道潛合什道:“善哉,陳檀越此言暗合佛典——”徐徐唸誦道:“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衆惡不喧,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竺法汰悚然道:“師兄妙悟,此即真如否?”

竺道潛道:“老僧已明此理,悟尚未悟,且回剡山悟去。”便即向會稽王司馬昱告辭,又單向陳操之施禮,邀陳操之有暇再赴剡溪,陳操之恭敬還禮,答應再回錢唐一定去拜訪深公。

竺法汰也告辭,陪着竺道潛一道出雅言茶室而去。

竺道潛是南渡高僧,當年丞相王導、太尉庾亮皆敬佩其風德,禮敬周備,一向隱居於剡溪,新君司馬丕特意遣人赴剡溪迎其入京宣講《大品般若經》,竺道潛或講佛法、或釋老莊,道德學問在建康極受敬仰,司馬昱亦常聽其說法,極爲欽敬,今見竺道潛因陳操之之言而悟佛理,不禁歡喜讚歎,環視堂上諸人,說道:“陳操之通過考覈,諸位還有異議否?”

護軍將軍江思玄笑道:“會稽王,莫忘了還有一局棋。”

司馬昱朗聲大笑,即命侍者取圍棋來,讓陳操之與江思玄對弈一局。

江思玄執黑後行,落子如飛,二十餘手後,慎重了許多,說了一句:“操之行棋新奇有趣。”又續下了三十餘手,江思玄眉頭皺了起來。

司馬昱、謝萬、王蘊這些喜愛圍棋者跪坐在兩位對弈者周圍觀局,謝萬棋力不及侄女謝道韞,扭頭悄聲問:“阿元,局勢如何?”

謝道韞輕聲道:“黑劣勢,但最終只怕還是黑勝。”

謝萬覺得侄女此言很費解,既然黑劣勢,爲何最終卻是黑勝?此時不好多問,且靜觀棋局,看最終道蘊之言驗否?

謝道韞看出陳操之行棋果然生疏,以前陳操之都是落子飛快,很少在前半局就這樣頻頻思考的,此局至目前陳操之憑藉新奇的佈局稍占上風,但後半盤恐怕難敵老到的江思玄——

謝道韞正想着,忽然左肩被人輕輕一拍,吃了一驚,愕然回頭,卻見顧愷之不知何時移坐到她身後,正眉眼大分、滿面笑容望着她。

謝道韞趕緊示意顧愷之莫說話,生怕被四叔父謝萬知曉她曾遊學之事,起身走到廊上,這才向顧愷之見禮,用鼻音濃重的洛陽腔說道:“一別三年,又見長康。”

顧愷之上下打量着謝道韞,看得謝道韞心中惴惴,見顧愷之熱情地要上前來執手相談,趕緊後退一步,拱手作揖。

顧愷之便不執手,笑道:“一別三年,英臺兄沒怎麼變嘛,以前英臺兄身量比我高,現在我與你比肩了,英臺兄還是瘦,英臺兄是近日進京的嗎?”

謝道韞應道:“便是昨日。”

顧愷之道:“本月十四,我與子重去過烏衣巷謝府,那夜子重與令表姊妹謝氏女郎聯手與範武子辯難,着實精彩,可惜你無緣與會,實在可惜。”

謝道韞微笑道:“今日子重辯難更是精彩——”

陳尚過來與謝道韞相見,顧愷之更是請謝道韞到顧府一聚,謝道韞自然答應,又道:“陳兄、長康,你們若去謝府,莫要提及我,我祝氏門第不如謝氏,雖是姻親,也受歧視,此事子重知悉,你問他便知,有暇我會來顧府相訪的。”

顧愷之不忿道:“沒想到謝氏也是這般勢利,英臺兄是我見過的除了子重之外的大才子,卻至今籍籍無名,還要受謝府人小視,不如英臺兄搬到顧府居住如何?”

顧愷之太仗義、太熱情,謝道韞費了好大勁才說服顧愷之,自回廳中觀棋,結局果如她所料,陳操之執白小負一子半。

三十九宛然洛神賦中人卷二深情四十四松脂的香味十妖道三十有女同車七十六趨利避害卷二深情一誰的陳郎君卷六奏雅十七分身無術七十六天師道叛亂卷六奏雅二十三算無遺策求保底月票三十六夫子動心否九戲謔才女二十七犀利一言七十你是謫仙人五太陽照常升起二十二子夜驚鐸二十五挫折慕容垂六十四世間沒有祝英臺七十九桓溫病危七十二年少無敵二十五母病八十三天涯可處無芳草卷三妙賞二十九敢問琴瑟偕否一某在斯六十七溫情卷二深情五十三以直報怨又有兩句話說卷五假譎六十六左右逢源卷二深情二十三簡單愛憎六十五知難而退八十五芳心穿透卷二深情二美足硃砂痣四十六阿堵物六十五白狼眊與金叵羅卷六奏雅二十三算無遺策求保底月票五十七有所思十五竹篁裡四上架感言五十三金谷園豆粥卷三妙賞五何方公主二中間小謝又青發評上品寒士六十五白狼眊與金叵羅卷二深情七十四隱疾二才女謝道韞九拯救洛陽城上卷六奏雅二十三算無遺策求保底月票十初見孀嫂九簾後芝蘭卷二深情十八鵝毛筆與籌算五十五公主夜奔一揀盡寒枝不肯棲評謝道韞六十二何不秉燭遊五十陳年妙計六十四盛夏之美卷二深情十九免狀卷二深情七十鼠跡可觀四十三白馬祭天卷五假譎四十四一錢不值嬌公主十三尷尬謝道韞卷六奏雅三十四難登雙廊樓求票票二十九如此一見鍾情十五竹篁裡五十五心病卷二深情七十三以德服人卷二深情四十五冰雪除夕夜五十一兩個愛花人八十七曲終人在大結局十六潔癖六十四盛夏之美五十六耀武八十二痛飲酒讀離騷六十一遠去的少年三午後光景如夢幻卷二深情五十小人常慼慼七十七殺人如剪草十二爲誰風露立中宵卷二深情三十臉生青苔發如亂草五十九紫碧紗紋裙五十四悲愴有風致二十七蘇蕙的心思三十四重回羅浮山七十五衆人皆醉我獨醒六十三救星六十四相思結三十六負笈遠遊三十八華亭鶴唳卷二深情二十二宛若玉人七少年夫妻老來伴四十五殊途同歸十二波瀾驟起二十二無謂之敵五十七有所思三十九宛然洛神賦中人七十三履中履卷六奏雅二十美色毒螫三十七潤兒的好奇心卷二深情三十臉生青苔發如亂草十七夜談二十五挫折慕容垂卷六奏雅七女史箴言卷二深情七十一猶勝沈園一烏衣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