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只能有一個聲音

“不錯,早知道當初就不應該把舉報信送到他那邊,應該直接送到中央督察院去的,中央督察院了裡頭有我們的人,雖然品級低一些,但是插手一些關鍵的細節卻也是足夠了。”

“唉,但是是想着利用龔文保此人升官心切的心裡,而且我們在承天府督察院的人手也要更多一些,推動此事要更加容易,但是沒有想到,龔文保這麼謹慎!”

“現在繼續讓他們查下去的話,恐怕此事就會無疾而終了,可惜了這麼好的一個契機,沒有了陳立夫作爲導火索,我們想要做的事,恐怕是沒有希望了!”

“算了,這事做不成就做不成了,反正也沒指望着一下子就能夠成功,這一次不行,下次我們再找機會就是了,這偌大的稅部,到處都是漏洞,總是能夠再找到機會的!”

“說來也是,罷了,失敗就失敗吧,不過這事不會牽連開來吧?”

“放心,查不到我們的身上,頂多到時候推出去幾個人頂着!”

“這就好,算了不說這些了,最近幾天從九江傳回消息,說是西南戰事不太順利,恐怕到時候你我又要忙了!”

“是啊,雖然說有聖天子親自在九江坐鎮,西南戰事的最終勝利毫無疑問將會屬於我們大唐王師,不過這戰事多持續一個月,就得多花幾百萬兩銀子啊,如今戰事不太順,恐怕月底的預算會議裡,那些武夫們又要獅子大開口了!”

“每年的財政支出,軍方都是佔據了絕大部分,這種情況絕對不能持續下去,等西南戰役結束後,務必要把軍費給降下來了!”

“是啊,也不知道大人是怎麼想的,一直都是縱容着軍方和稅部那邊!”

“不錯,早就應該把稅部給拆分了,區區一個稅部手握徵稅、金融、預算、薪餉四項大權,假以時日,勢必會成爲我大唐禍害!”

“就是,如今軍方那邊,每年花費的軍費實在是太多了,而且花了這麼多軍費也就算了,但是如今軍方將領實在是過於跋扈,而且自成體系,我內閣除了在募兵之外,竟然是沒有絲毫的手段可以制約他們!

如今聖天子在朝,自然是不怕這些武夫掀起什麼風浪來,但是以後呢?我們拿什麼制約這些將領?”

這兩人說話的時候,神情滿是擔憂!

於此同時,九江城外,兩個騎士正在縱馬飛奔着,絲毫不顧及官道上的其他行人,但是其他人看到了這兩個人後,卻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敢阻攔,頂多就是隨口的罵兩句而已。

因爲這兩個騎士的裝扮,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他們是軍報使者!

大唐律法規定,攔截軍報使者,死罪!

這兩個軍報使者,可是不會顧忌衆人投來的各種目光,他們只顧埋頭騎馬飛奔,因爲他們的身上,帶着加急公文!

三百里加急!

雖然重要程度不如五百里加急,但是也是極爲重要的,每一個驛站進行三百里加急傳遞的時候,都是有明確的時間規定的。

而超過了時間,他們就會被判處非常嚴厲的懲處!

他們的身上所攜帶的加急公文裡,就有着來之於翰統的陳立夫案件報告!

這份報告從金陵城一路向西傳遞,經過了無數騎士的接力傳遞後,終於是來到了九江城外!

這份報告不用多久,將會送到聖天子的手中。

而李軒,是在半個時辰後看到這份報告的,而實際上,在李軒看這份報告之前,它已經是在一刻鐘前抵達了李軒的辦公桌上,只是李軒因爲一個小會議耽誤了時間。

剛纔他見了湖北巡撫、漢陽府知府等一批湖北官員,主要是商討關於後續如何安撫湖北當地民衆,恢復湖北民生。

儘管目前大唐王師還沒有拿下來長江以北的湖北廣大地區,但是這並不妨礙大唐王朝已經是把湖北的衆多官員們給提前預備好了。

大唐王朝佔據了長江以南的湖廣地區後,對湖廣進行了劃分,一分爲二,化爲爲湖南、湖北兩省,而武昌府,嫡屬於湖北。

因此,大唐的湖北省很早就設立了,只是很長一段時間裡,轄區只有武昌一府。

然而在西南戰役展開後,吏部方面和往常一樣,提前準備好了湖北其他地方的諸多官員,包括漢陽府、黃州府、安陸州、德安府、襄陽府、勳陽府等各州府的知府、知州以及部分縣令們,以及地方衙門裡的部分主要官員。

現在這些官員已經是陸續從全國各地抵達,就跟在大軍的後方,準備隨時接管他們的轄區。

而除了這些普通官員們,還有一羣很特殊的羣體也是跟在大軍的後方,他們就是稅部官員以及稅務稽查隊!

實際上,稅部官員和稅務稽查隊,絕大部分時候是第一個跟着大軍進入各地的。

這麼多官員彙集在此地,而且他們不遠的將來將會去接管湖北各地,所以李軒也是對他們比較重視,這兩天已經是和他們開了幾次會議,一方面是表示自己對湖北的重視,另外一方面也是讓他們將來治理湖北的時候要更加謹慎一些。

湖廣地區,乃是張嶽的大本營,而在湖南地區被大唐攻佔了後,張嶽更是把經營的重心都是放在了湖北地區上,而根據翰統方面的情報,李軒也是瞭解到了湖北地區所存在的一個非常特殊的情況。

還是對大唐王朝不算什麼好消息的情報!

那就是,湖北地區的廣大士紳地主階層,稍微有點影響力的家族,基本都是有子弟參加了張嶽麾下的督標,或者是在張嶽麾下擔任文官職務。

哪怕是沒有出人,但是基本也是出錢出力。

在湖北地區,張嶽的督標,和當地的士紳階層幾乎是融爲一體的!

他們爲什麼會變成這樣?

因爲他們被大唐王朝所推行的諸多政策給嚇到了,尤其是統一農業稅,這簡直是要了他們的老命。

而湖廣地區,在當代都已經是很龐大的農業產區了,雖然說還沒有江南那麼重要,但是距離湖廣熟天下足也是不遠了。

這也就導致了,當時的士紳們,並不是和江南地區的士紳們一樣,除了土地外,還有大把來錢的渠道和方法,而此時的湖廣士紳們,命根子都是在土地上,而他們對大唐的統一農業稅政策也是抵抗的最爲堅決的。

爲此不惜出錢出力!

要不然的話,張嶽早就成爲無根浮萍了,那能在大唐王師的強壓之下,一直頑強的佔據着湖北,而且督標的規模也能越來越大啊。

在這種複雜的局勢下,當大唐王師在軍事上擊敗了督標後,後續想要治理好湖北地區,難度也是非常大的。

到時候只要有哪怕百分之一的士紳家族進行頑抗,那麼都將會給大唐王朝在湖北的統治帶來極大的麻煩。

所以這幾天李軒纔是連續召開湖廣官員的會議,商討如何更好的治理湖北。

結束了湖北會議後,他纔是回到自己的辦公室,然後看到了翰統上送來的陳立夫案件報告!

陳立夫?

這個名字他有些印象,略微回憶了下,他就是想起了,好像就是此人把揚州那邊的鹽商給殺了個乾淨的。

而且聽聞稅部的錢祧裡對他還挺賞識的,怎麼犯事了?而且還驚動到了翰統那邊專門給自己送來一份報告。

打開報告看了後,李軒卻是皺起了眉頭!

陳立夫是誰,李軒不關心!

陳立夫有沒有犯罪,李軒說實話也不關心,但是他關心的卻是,這事的背後竟然有這麼多大人物插手!

這天底下,能夠瞞過翰統的人和事不少,但是在金陵城裡,想要乾點大事,而且還想要瞞過翰統鷹犬的耳目,難度卻是非常大的。

別人不知道,但是李軒卻是很清楚,翰統的特工們,幾乎是埋伏到了每一個機構、每一箇中高級官員的身邊,僅僅是金陵城一地,就至少有超過千名翰統的暗探!

所以很多人自以爲做事很隱秘,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但是是上,絕大部分情況下翰統是知道的。

但是翰統方面從來不會披露這方面的任何情況,也拒絕其他機構詢問任何情報,所以外人知道翰統監控着百官,但是他們並不知道,翰統的監控到底有多嚴密。

而現在李軒所看到的,就是很多人所做出來自以爲隱秘的事!

僅僅是這份初步報告,翰統方面就是調查出來了,至少有三個從二品高官參與其中,而有所聯繫的正四品以上的官員,更是多達十幾個,他們或多或少的和陳立夫的案件都是牽扯上了關係,當然了,這並不是說他們都是陷害陳立夫的人,而是說他們在陳立夫這件事上相互角力。

翰統的報告,和李軒自己一樣,同樣不關心陳立夫到底有沒有犯罪,翰統的報告,重點其實都不是陳立夫有沒有罪,而是把重點放在了一項其他外人根本就想不到,但卻是翰統一直嚴密監控的事情上:結黨營私!

翰統的存在的意義,就是爲了維護李軒的統治,請注意,是維護李軒的統治,而不是維護大唐的統治!

而結黨營私這種事,是會嚴重的危害皇權,進而危害到李軒的權力!

這種事也是李軒一直嚴加防範的,他可不想在大唐的政治生態圈裡,出現什麼東林黨或者其他什麼亂七八糟的黨派。

在大唐王朝只能有一個聲音,朕的聲音!

甭管是掛着東林黨,還是太子黨,又或者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朋黨,李軒都不允許!

李軒看罷報告後,然後把翰統頭目李道兵叫了進來,指着桌子上的報告只說了兩個字:嚴查!

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應易康去扶桑第二千九十六章 學大唐就必須學的徹底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滿足的宋丸子第兩百三十九章 擴軍設營第八百二十五章 騰飛的肇慶機械公司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遺臭萬年的呂宋金礦公司第二千六十六章 蔣曉東做工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洪水危機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槍騎兵團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一個大唐人了第兩百四十四章 賣國奸商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一百七十九章 預備!開火!第一千零八章 五年六萬騎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第二千一百三十四章 銷售售後統一模式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三百八十四章 兇險的意外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貴族子弟在扶桑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納稅光榮,抗稅坐牢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二千五十五章 參軍等於上學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時代好商人第五百零二章 督師四省軍務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僞唐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瘋了,都他媽瘋了!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其實明軍也是很牛逼的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南洋大遷移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暴利的西海貿易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聯合登陸艦隊啓航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打了雞血的鐵路公司第八百零六章 聖駕抵達金陵城第一千零四章 民亂第四百九十九章 仿製僞唐火器第一百一十章 不屑學之,不屑用之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步三回頭的明軍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兩百六十七章 臣想打炮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六百二十二章 截殺宜章明軍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你好,世界第八十章 顯擺優越性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三百三十五章 遷都新氣象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打葡萄牙好處多多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經濟命脈-鐵路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九百八十六章 幸福而煩惱的炮兵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環球海底電纜通訊工程第九百一十二章 尋訪長生不老藥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一死戰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他們瘋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遷都了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自己豎起靶子自己打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登陸馬六甲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蘇伊士運河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東歐移民第六百五十二章 板甲初登場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糧新思路第二千二十五章 大唐優良傳統:罰款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聖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七百二十一章 邵陽書生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勢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舊船當新船賣第二百二十二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打團戰只搶人頭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鋼鐵大橋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遲則生變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纔是核心戰力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許開炮,那都是戰利品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二千九十一章 奇奇怪怪的槍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萬金油西北馬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夠就兩炮第八百五十八章 俞大猷被俘第兩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三百二十四章 沉默的宋志文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戰列艦不如小炮艇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立儲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線引發的衝突第七百九十一章 還有誰能夠阻止他?還有誰!第三百四十七章 那裡有大海第三百八十章 勝利轉進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六百三十四章 嗑瓜子看戲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張嘴就是五千第兩百四十二章 制定軍銜和軍服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號召:工業化 (第四章)第六百七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戰爭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未來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