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 陳立夫是個人才

海軍那邊要要大量建造主力艦,尤其是戰列艦,爭取讓主力艦隊裡的戰列艦數量達到二十艘以上,並且搭配相應的巡洋艦、護衛艦數量。

修建擴充各處港口,包括廉州、香港、廣州、南澳島、泉州、馬尾港、舟山、吳淞、海州、膠州灣、威海衛、蓬萊、天津大沽口等沿海港口,而且這些港口都是重要的沿海航運要點,港口不僅僅是可以軍用,民用也是可以的,此外還有肇慶、金陵、九江等內河港口。

其中重點建設香港、吳淞以及威海衛這三個只用于軍用的港口,意圖在南部、中部、北部都有一個核心大型軍用港口,作爲海軍主要基地使用!

要知道,如今廣州港口雖然規模比香港大了很多,但實際上第二艦隊的司令部,並不是設立在廣州,而是在香港,香港,纔是第二艦隊的核心港口。

而不管是造艦還是修港口,這都是需要花錢,而且是花大錢的事情,所以看到這份三年發展方案,李軒打了哈哈就是扔了。

開什麼玩笑,現在就大建海軍,這一千多萬兩銀子全部扔進去都不夠用,海軍是要擴張,但是得慢慢來,一步一個腳印,步子買的太大,不是有可能會扯到蛋,而是一定會扯到蛋!

內閣各部,陸軍,海軍輪番上陣,就算是近衛軍這種也是不敢落於人後,不過到底是知道自己近衛軍乃是嫡系中的嫡系,有好處肯定是不會少了自己近衛軍,所以也還是隨便說了兩句,倒是沒有和陸軍、海軍那樣說的太多。

而這些人張嘴要錢,李軒自然也就是隨便聽聽而已,這一筆橫財具體要怎麼花,他還得考慮考慮。

首先是黃河、長江水利問題,這個要給一點,今年雨水有些多,防洪形勢不容樂觀,這要是萬一搞了個黃河、長江決堤造成大範圍的洪澇,那可就完蛋了!

雖然說不可能給很多錢徹底修建大規模的水利設施,但是縫縫補補還是可以的,其他的先不去說,先把今年撐過去再說。

至於官道問題,這個先停一停,官道不咋地,雖然會有所影響,但是一時半會也就那樣,再壞也壞不到那裡去。

教育問題嘛,很重要,有了學校才能培養人才,有了人才才能開展工業化,正所謂百年樹人,教育問題非常的重要,所以李軒決定等以後再解決這個問題,現在先不給錢!

工部提出的超級鐵路計劃,有多遠滾多遠,至於那些礦區、港口、工業區的小鐵路,讓地方自行修建,中央一毛錢不給。

然後官員欠俸問題,這個可以適當給一點,但是不能多,頂多給個一百萬,不能再多了,反正給再多也是不夠用的,先以國債的模式欠着吧

再過來是各部的行政經費,一個個象徵性的給一點,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再多也沒了,即便是稅部那邊,李軒都不打算給太多,頂多給個二三十萬意思意思。

軍方那邊,陸軍給兩百萬,讓他們用來擴軍,海軍給五十萬,讓他們建造一艘戰列艦以及其他的戰艦。

近衛軍嘛,給個幾萬兩意思意思,用以擴充近衛軍的騎兵團。

然後剩下的錢,李軒算了一下,還有大概六百多萬,這筆錢先存起來充當應急資金,準備用於救災和恢復民生上,隨着統治區的擴大,雖然今年整體上還算風調雨順,但是華夏這麼大,總會出現一些天災的,這三天兩頭就能夠接到某個上報的災情報告,尤其是河南和山東,情況不太好。

此外聽說陝西和山西兩地更是糟糕,到時候大唐王朝佔領了上述兩省後,恐怕要投入不少的資金用來救災。

這一次分贓,雖然說各個部門得到的錢都不算多,但是總比沒有好啊,而且這些錢還都是預算外得到的,所以各個部門的頭頭腦腦們最近兩天心情還是挺不錯的。

並且還在催着稅部那邊,繳納鹽商的衆多固定資產儘快處理掉,回籠資金,尤其是那些沒卵用的園林和珍玩之類的東西,能賣就賣啊,賣掉換成錢,當各種經費多好啊!

在一羣掉錢眼裡的內閣重臣以及軍方將領眼裡,那些什麼園林啊,珍玩之類的東西沒卵用,對於內閣重臣而言,這些鬼東西又不能發展經濟,維持地方穩定,對於軍方將領而言,這玩意又不能養軍打仗,一炮下去,再漂亮奢華的園林也得成爲廢墟!

現在的大唐王朝內部,其實不管是李軒這個皇帝,還是說那些文臣武將們,一個個都是現實的很,不喜歡玩虛的東西,他們更喜歡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說錢!

處理完這一次的分贓後,李軒也是注意到了這一次揚州鹽商案件裡的關鍵角色:陳立夫!

此人,說實話李軒對他之前一點印象都沒有,畢竟陳立夫只是個普通中層官員而已,而這種中層官員整個大唐沒有一萬也有八千,多了去。

一般來說,在大唐王朝裡,品級到了從四品以後,纔算是高級官員的行列,如此纔有那麼一絲的希望進入李軒的視線裡,不過也僅僅是一點小小的可能性而已,如果不是重要位置任職的話,李軒依舊是不會知道的。

通常而言,一般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李軒纔會瞭解的比較多,因爲從三品官員的話,通常已經是各部下屬的司長以及各省裡的督察院院長、省法院院長等高級職務了。

而正三品,基本上就是各省布政使,內閣部分直屬機構的主官,督察院左右僉都御史之類的高官了。

而從二品,那已經是各部侍郎、各省巡撫、督察院左右副都御使、大法院左右副院長的核心高官了。

正二品,這已經是大唐王朝裡文官所能夠獲得的最高實職頭銜了,包括各部尚書、督察院左右都御史、大法院院長。

再到的從一品、正一品,清一色的都是榮譽虛職頭銜,主要是有三類組成,比如三公三孤,太師、太傅、太保都是正一品,乃是最頂級的頭銜,少師、少傅、少保,以及東宮的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是從一品,最後則是內閣大學士,是爲從一品,目前大唐設有六殿,不過只實授了三殿。

然後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則是正二品的虛銜,雖然依舊是虛銜,但是在待遇上,要比正二品的實職,比如各部尚書要高半級。

以大唐王朝目前的體質,官員那是比較多的,光光是尚書就有十幾個,侍郎二十幾個,至於從四品以下到從七品之間的中層官員,那就更多了,像陳立夫這樣的從五品官員,在大唐王朝裡實際上一抓一大把,尤其是在金陵城裡,那更是滿地走。

這些中層官員,一般是沒有機會接觸到李軒的,李軒也是很難聽到他們的名字,但是現在,李軒卻是聽聞了這個陳立夫的名字。

仔細看了揚州那邊的報告以及陳立夫的個人履歷後,李軒覺得這個陳立夫還真是個人才,在前明時期的經歷就不提了,反正他當時在前明也沒當幾天官就被罷免了,而在去年以前明致仕官員投身大唐官場後,幾乎是保持着幾個月就升一級的姿態。

至少李軒就是沒有聽說過,還有那個前明致仕官員投身大唐後,有比他升官更快的了,據他所知,去年在江南招募的一大批前明致仕官員,如今基本都還是原地踏步呢,他們想要升官,比尋常官員其實更難。

上頭晉升官員的時候,更加喜歡提拔那些通過科舉考中的官員,如果是上過國子監或者是幼軍營的話那麼就更好了,因爲這些人才是屬於自己人,而不是半路投靠過來的。

陳立夫能夠以比較差的出身,就獲得連續升官的機會,可見此人不簡單啊!

不過也只是略微感嘆而已,說了一句‘這倒是個人才’,然後就是把陳立夫拋之腦後了,然而這樣對於陳立夫來說,依舊是一個大機遇!

李軒是誰?

英明偉大,比太陽更偉大的萬古聖君,他出口成憲,一言九鼎,他說陳立夫是人才,那麼下面的人聽了會怎麼想,還能怎麼想,提拔陳立夫啊,重用啊!

就連稅部的幾個高官們都是頗爲欣慰,自己手底下出了個能夠讓陛下跨上一句的人才,他們臉上也有光啊!

於是乎,陳立夫人還在江北道處理後續事務呢,稅部的大佬們就是準備開始給他加擔子了!

一紙公文就是讓他繼續巡視皖北道稅務,嗯,江北道那邊的巡視還沒有結束,讓他繼續巡視着。

這也就是說,皖北道、江北道這兩個重要無比的區域,陳立夫都得管着裡頭的稅務,因爲陳立夫前不久剛升官,所以品級短時間是不可能升的了,就算是人才,那也得磨礪一番,至少要等幾個月啊!

同時伴隨着任命的還有李軒的那一句‘這倒是個人才’也是流傳了出來,別都不說,僅僅是憑藉着這麼一句話,誰都能夠看的出來,這個陳立夫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第三百七十一章 宋志文仰天狂笑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第三次印度戰役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戰艦不夠找海軍租啊第七十八章 知子莫若母第二千九十一章 奇奇怪怪的槍第三百四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要破陣?一堆亂石足矣!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服?抄家滅族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聖駕親臨視察第兩百七十七章 數量驚人的俘虜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奪遼河設馬場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土著亂戰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鎖金陵城第三百零二章 大唐這艘船要沉了咋辦?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汽車行業大爆發第六百六十一章 野心勃勃的大唐海軍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貴族子弟在扶桑第二千一十五章 有償監管第三百八十七章 古怪的明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彈一波流(月票加更)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包工頭應易康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無語的瑞典王國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勢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戰起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的危機第三十二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六十八章 一臉楞逼第四百零八章 乘龍而出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伐進行中第六百三十章 欽差在廣州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二千三十五章 松江爲官難第五百一十章 造反真難!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忙到崩潰的太子第三百零九章 擊鼓進攻第六百四十章 大唐紅夷大炮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金髮碧眼的韃靼軍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宣平八年四月第八百六十一章 新老交替第二千四十二章 適應不了大唐生活的愛德華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攻佔科倫坡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韃靼人又跑了第八百七十八章 閉上眼睛的正德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鐵路大躍進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二千七十七章 態度第一百二十九章 零傷亡作戰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不一樣的葡萄牙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採購裝甲車第六百六十章 大唐第一戰艦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被堵死了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重合分封制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日爲賊終生爲賊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空城第六百八十四章 悲催的南澳島總兵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技術驗證艦第五百四十四章 天下震動正德氣暈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人類第一輛汽車問世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一千零一章 援兵來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海外部署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欠了一屁股債的何錫華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悲催的參謀長第二千七十七章 態度第九十五章 有女葉氏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團結起來共渡難關第三百七十八章 信心爆棚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陳立夫又要升官?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罰款外國企業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規劃中’的美好未來第七百三十一章 程洪安的信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大唐帝國的真正危機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九百八十七章 聖天子親臨前線,歡呼吧!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英勇而絕望的葡萄牙人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這仗,不好打啊!第六百六十四章 災後民亂第兩百九十六章 秋風蕭瑟戰鼓響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無用功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一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小學比大學更重要第六百七十三章 戰艦出動第六百零九章 全線進攻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陳立夫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聖駕抵達上海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內燃機報告第一百三十章 又肥又大的燒雞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的危機第四百一十三章 身在山中的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