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在駐防地方上,也是嘗試過幾次了,早期就是搞過捕盜營,但是後來捕盜營是在不堪用,戰鬥力連稅務稽查隊都是比不上,別說輔助正規軍作戰了,就連彈壓地方上的動亂都是難以做到。
早期的時候,各種武裝抗稅所導致的動亂相當多,那個時候,因爲捕盜營不堪用,以至於稅務稽查隊只能是自力更生,自己裝備槍支火炮,更嚴重一些則是直接請求正規軍協助。
所以後來大唐王朝乾脆是把捕盜營給直接撤編了。
後來也是嘗試過用收編的明軍所組成的守備軍充當二線兵力,但是發現這樣的方式也是不行,守備軍的戰鬥力依舊非常差,而且因爲裡頭的明軍降兵素質擦差不齊,後來軍制改革的時候,也是把守備軍一股腦給撤編了。
後來雖然也有了各地民兵組織,但是民兵組織都是非常的零散,而且各地的規模都不大,裝備也不行,對付普通的土匪、小規模的騷亂還行,但是也是難以承擔輔助正規軍作戰的重任。
所以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裡,後方守備的任務都是交給補充旅以及駐防地方上的混成團來負責的。
而補充旅,實際上就是擁有編制的新兵營,而且隨着訓練的正規化,很多新兵營裡的訓練時間都已經是延長到三個月以上了,大唐陸軍乾脆是把原有的補充旅裡的兵力逐步補充到正規軍,以及改編了幾個混成團後,又是撤銷了補充旅這種不上不下的編制。
如今,補充旅在大唐陸軍裡,已經是正式消失了,代替出現的乃是衆多的混成團!
現在的混成團,戰鬥力強悍的可以和主力部隊並肩,而戰鬥力差的,其實也不會比以往的補充旅強多少。
但是不管怎麼說,混成團都是屬於正規軍,士兵的素質都是不差的,就是裝備差一些,戰鬥經驗有些不足而已,這守備地方已經是可以了。
哪怕是遇到敵軍大舉來攻,這守住一段時間,等待主力來援也是沒有問題的。
如此也就讓陸軍方面更熱衷於編練這種混成團部隊了。
目前,每一個省都是有至少一個混成團駐防,而靠近前線的地方,還有混成團專門參與前線作戰,比如說第七混成團,就是一直是單獨承擔了四川方面的戰鬥。
目前江南和江北地區,也是有好幾個混成團,雖然戰鬥力一般般,但是再留下一個第十步兵師協防的話,李軒也是能夠放心抽調近衛軍和第四軍的其他主力部隊北上了。
李軒北上親征,並沒有搞的滿城皆知,因爲前後不過兩天,李軒就是確定並帶着近衛軍北上了,所以李軒北上了後,很多人都還不知道李軒北上親征了呢。
四月中旬,李軒率領近衛軍乘坐運輸艦、海軍的戰艦抵達揚州,然後換內河船隻繼續沿着運河北上,不用多久,成功抵達淮安,並和第四軍的主力部隊取得了匯合,然後繼續沿着運河繼續北上抵達徐州。
此時的徐州,已經是成爲了大唐陸軍北上的大本營,衆多的部隊和物資都是在這裡集中,然後出發北上或者西進。
但是李軒也是沒有在徐州停留太久,而是休整了一天後,就是繼續率領大軍北上,然後一路前往兗州府濟寧。
兗州濟寧州,這個運河邊上的城市,變的和往日不太一樣了。
往日的時候,依靠着運河,濟寧州城那是繁華無比,縱然不比揚州、淮安、徐州這些大城,但是卻也是比衆多小城好得多。
但是前年冬天開始,江南被大唐王朝佔據了後,漕運斷絕,這依靠漕運而生的運河衆多城市,自然也是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繁華不再。
而沉寂了一年後,這濟寧卻是重新熱鬧了起來,只是這一次來到濟寧的不是那些漕運船隊,而是大唐王師!
第五步兵師是在七天前攻克該地的,然後第五步兵師又是派出了一個團攻打兗州府城,並且順利攻克之。
明軍早已經是開始收縮兵力,並沒有在兗州府城、濟寧州城留下太多的兵力,所以面對第五步兵師的進攻,當地明軍根本就沒有進行有力的抵抗。
大多都是象徵性的抵抗之後,就是很乾脆的潰敗或者是投降了。
這些留守當地的明軍普遍都是衛所兵,甚至只是地方青壯而已,他們自己都知道已經是被放棄了,這不抵抗說不過去,拼命抵抗更加說不過去。
所以他們抵抗是會抵抗的,但普通是象徵性的抵抗!
第五步兵師甚至都沒有怎麼擺開架勢,就是把濟寧和兗州給拿了下來。
而今天,濟寧城裡一片嚴肅氣氛,大隊的士兵們早已經是把全城徹底封鎖,讓原本就不多的本城土著連上個街都是提心吊膽的。
而城外,郝柏年已經是帶着第三軍的衆多高級將領們在外頭等候着。
能夠讓郝柏年出城等候的人,自然也就只有李軒了。
根據使者的通報,聖駕已經是距離濟寧大約只有二十公里,不用多久就能夠抵達了!
不過郝柏年他們最先等到的並不是李軒,而是第四軍的大隊士兵,第四軍抵達後,更是讓濟寧周邊更是擁擠不堪了。
原本濟寧城就小,駐紮兵力頂多也就是一個師左右,多了沒用,放不下,第三軍的其他主力部隊都是駐紮在城外的。
第四軍抵達後,卻是接替了第三軍原本駐防在城內的部隊,接管了濟寧城的城防。
而後,則是近衛軍的一個步兵團抵達,而這個近衛軍步兵團抵達濟寧城後,直接開始巡視城內各地。隨後,近衛軍的部隊陸續抵達,並且是直接進城,並且是接管了聖駕沿途的要道駐防任務。
這些措施,自然都是爲了確保李軒安全的。
近衛軍作爲李軒的近衛部隊,自然是李軒在那,他們就在那,而李軒的護衛工作,一直也都是近衛軍在做。
衆人又是等了一段時間後,纔是看到運河上陸續有船隊抵達,這一支船隊,纔是李軒所在的船隊。
李軒這一次北上,除了攜帶了近衛軍和第四軍主力外,也是攜帶了大量重臣北上,畢竟親征要去,但是政務也不能停下啊。
御書房值班大臣,這一次就是來了四個,而柳八苟則是帶着另外的三人留守金陵城。
此外,爲了確保後方的安全,李軒在臨走之前,也是緊急對留守江南的第四步兵師以及幾個混成團進行了人員調動,白雲奇再一次被他捧了起來,被任命爲南直隸衛戍司令,所有南直隸範圍內的軍隊,都是盡數歸他管轄。
而白雲奇背後是誰?
是白太后啊!
白太后最在乎什麼?最在乎的是她的寶貝兒子李軒啊!
在大唐王朝裡,能夠真正讓李軒相信的人,也就只有白太后了,沒辦法,那是原身的親媽,而且李軒也知道,白太后眼裡除了自己這個寶貝兒子外,其他人都是沒被她放在眼裡,有白太后在後方坐鎮,李軒也放心。
而第十步兵師以及幾個混成團裡的主要軍官,也都是清一色的御學堂畢業的軍官,有幾個甚至是李軒比較欣賞,親自教導過的幼軍營學生,在私下的場合裡,這些人有資格叫李軒一聲老師的。
偌大的大唐王朝,海陸軍將士無數,雖然說御學堂的學生都算得上是天子門生,但是真正接受過李軒親自長期教導的,卻是基本都是幼軍營的學生,而其中有資格在私下場合裡叫李軒一聲老師的,不會超過三十人。
由此也是可以看出,李軒雖然北上親征了,但是在後方還是留下了後手,避免出現意外。
雖然說出現意外的機率不會太大,但是總是要防備着啊!
李軒的船隊抵達城外的碼頭後,人還沒有下船,郝柏年就是隨同一個翰林院秘書處裡的侍講學士登上了御船,單獨面聖。
十多分鐘後,李軒纔是出現在衆人將領的視線之中,只見他從船艙裡走了出來,穿着他所特有的金絲龍紋將官常服,沒有佩戴軍銜,腰間懸掛的也不是大唐將領們常用的指揮刀,而是一柄寶劍,帶着黑色的皮手套,腳踏長筒皮靴。
當李軒走出船艙,踏着紅地毯上了岸後,前方的一羣將領們齊齊是拱手行禮,拱手禮,此乃大唐軍方的明文規定的正式軍禮。
再普通場合下,身穿戎裝的軍人面聖時,以軍禮代替跪拜禮。
同時規定,除了在大朝會等正式場合面聖需行跪拜禮外,其他時候,軍人一律不允許跪拜,尤其是們明明文規定,面對上級官員時,不許行跪拜禮,一律以軍禮替代。
行禮的同時,衆多將領們也是齊聲高呼:“臣等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軒看着連續數次行禮的衆位將領們,神情不變,只是微微點了點頭,然後帶着黑色手套的手略微擡起,然後輕道:“衆愛卿平身!”
他說話的聲音自然是不會很大聲的,只有身邊幾個人聽見,而外面幾乎上百人的軍官們自然是聽不清楚的,但是一旁的侍講學士卻是立即朗聲唱道:“陛下有旨:‘衆愛卿平身!”
此時,衆人軍官們纔是齊齊放下拱手禮!
隨即,李軒在郝柏年的陪同下,一一接見了多名准將以上的將領,以及少數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團長,每個人都是簡單的說了幾句話說,以鼓勵爲主。
而這些將領雖然在外人面前,那已經是權傾一方的大人物了,但是在李軒前面,卻是表現的如同一個孩子一樣,當李軒握住了一個因爲作戰負傷,只剩下右手的年輕上校的右手時,說了一句:“愛卿辛苦了!”
這個年輕上校眼淚瞬間就是流了下來,說話都是有些激動:“臣……臣不辛苦,爲陛下而戰,那是我輩軍人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