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江南士子的曲線救國

陳立夫在好友鍾蔡家中並沒有待多久,等到午後時分就是離去,先是接上夫人和小妹後,這才返回東陳村,不過回去的路上,他的馬車上卻是多了一大摞的書。

這些書清一色的皇家出版社出版,類型各不相同,這些書自然不是說什麼四書五經的,而是一些雜學書籍,比如書如今大唐治下的士子們,甭管有沒有心報考大唐科舉或者入仕爲官,但是大多都會買上一本看的《理科入門》。

這本理科入門,但是皇家出版社用以推廣普及理科常識的書籍,包含了簡單的算學知識外,還包含了簡單的物理以及化學、天文、地理、氣候、生物常識。

雖然看過這本書後,是不可能知道什麼高深的知識,也不知道書裡面所說的一些現象的原理是什麼,但是這並不重要,這本書並不是告訴你爲什麼地球是圓的,而是簡單直白的告訴你:地球就是圓的!

不會告訴你爲什麼水在海波高的地方燒開了依舊不熱,而是直接告訴你:在高山燒水,溫度就那麼低。

簡單說,這書就是直接告訴你結果,但是不會長篇大幅的去論證爲什麼會有這個結果,不然的話,別說是一本書了,就算是一大屋子的書都是說不完的。

如果想要了解爲什麼會這樣,那麼請深入學習《初等物理》《初等化學》等等書籍,如果要專研,那麼就要進入高等學院或者國子監,進行系統深入的學習了。

其他的還有泰西諸國概述,東亞概述這兩本讓他們開闊眼界的書籍。

同時還有《農桑論》這是專門講述農桑事務的。

當然了,這些都不算重要,最重要的是他手中的一本手抄本,書名爲《大唐官員府州縣施政要領》,這可不是公開出版的書籍,而是皇家出版社整理,然後內部刊印然後發放給大唐內部各級地方官員的書籍。

這本書的內容都是根據大唐王朝過往數年的治理經驗,整理出來的一本書籍,意圖讓地方官員們能夠更好的在地方施政。

嗯,最核心的目的就是,避免地方官員亂幾把搞!

而書裡面的諸多內容裡都是強調了幾個專用詞彙,第一個是教化,不過這個教化可不是什麼教導出來更多的讀書人,而是要讓官員們加強治下百姓對大唐王朝的歸屬感,對萬古聖君的忠誠,在任何時候,都要把忠君思想教育當成最重要的事來做。

第二則是民生,務必要讓治下民衆安居樂業,民衆有飯吃有衣穿有屋住。

第三則是經濟:希望各地要根據自身的各種優勢加以利用,有礦產資源的開發礦產資源,土地肥沃的廣種糧食,交通便利的可發展商貿運輸,總之一句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希望各級官員充分利用地方優勢發展經濟,使民衆富裕起來,使稅收多起來。

其中第二條和第三條,其實說的是差不多同一個意思,不過前者是基礎,而後者屬於進階任務。

禮部搞出來這個施政要領,一方面是因爲目前大唐王朝治下的官員水平摻差不齊,而且裡頭還有不少了前明降官,而其中很多人的施政手段還是停留在明朝時代,那就是無爲而治。

而李軒對此是非常反感的,既然都主政一方了,你竟然天天遊山玩水逛青樓,屁事不幹,還美曰其名無爲而治,你們這樣偷懶,讓天天批閱奏章的朕情何以堪啊!

這簡直是無法容忍,所以李軒這兩年,摘掉了不少打着無爲而治的旗號,天天遊山玩水逛青樓的官員的帽子!

陳立夫對這個施政要領頗感興趣,在回去的路上就是翻看了起來,即便是裡頭羅列的衆多規定乃至具體例子,都是讓他看的直皺眉。

比如說裡面用大黑字嚴重警告,地方官員不得插手軍方事務,地方官員不得插手督察院、大法院的獨立運作,違者重懲。

然後又說,禁制地方官員以任何名目私立稅收、費用,徭役等。

這偌大的一本施政要領裡,有大半內容都是警告官員這不許幹,那不許幹啊。

略微一番,陳立夫就是嘆道:“看來在李唐爲官也是不容易啊!”

可不是嘛,在大唐王朝當官,那自然是不輕鬆的,如果是軍方的軍官們都還好,現在是他們最風光的時候,但是文官們就要苦逼的多了。

經費不足、人手缺乏、累死累活把地方經濟盤活了,稅收起來了,結果大部分稅收都是被軍方拿走當軍費去了,然後是扔下他們在風中獨自凌亂。

不過即便是這樣,大唐王朝裡的官員們卻還是在咬牙堅持,因爲他們知道,目前的這種狀況是不會持續太久的,戰爭是不可能每年都打的,而擴軍的步伐也不是永無止境的。

等到大唐徹底統一華夏之後,他們的好日子可就來了。

畢竟在開國階段,自然是一切都是朝着軍隊傾斜的,但是等到了天下太平的時候,這偌大的國家,還得靠他們這些文官來治理。

縱觀歷朝歷代,莫不是在王朝的開創早期是重武輕文,但是進入穩定期後,基本都是重文輕武。

所以他們在等,等待屬於他們文官的時期到來!

此外,現在敢跟在李軒造反的人,哪怕是個文官,那也是有着大野心的,如今大唐王朝裡的高級文官們,哪一個不是想着當開國功臣,然後博一場榮華富貴啊。

這種造反開國的機會,幾百年也遇不上一次啊!

現在抓住了機會,他們自然是不會輕易放棄!

對未來的期望以及他們自身的野心,加上了大勢所趨,所以大唐王朝裡的文官們雖然現在過的挺苦逼的,但是一個個都是在熬着。

當然了,這說的熬也只是誇張一些的形容詞而已,真要仔細說起來,其實在大唐王朝裡當官其實待遇也不低,尤其是中高級官員的薪資待遇其實是很不錯的。

一個正七品的縣令,每年的薪資可以達到千兩銀子左右,而具體數字根據各省財政情況有所波動,不過總體上不會差距太大啊。

雖然說這個收入比起貪污來說不值一提,但是一年千兩銀子的收入,其實也是可以讓官員維持良好的體面,養活一大家子了。

畢竟這年頭的人們收入普遍都是非常低,比如說肇慶兵工廠裡的普通工人,每個月的薪資大約是在一兩五錢銀子左右,年收入不過二十兩。

而低級的技術工人或者低級管理層,其薪資普遍也是每年數十兩上下,很少超過百兩銀子。

只有中高層管理、技術人員,每年的收入纔會超過百兩銀子乃至更多。

而普遍來說,年收入在百兩銀子以上的話,那麼基本上已經是可以維持一個數口之家的體面生活了,還可以請個老媽子、丫鬟什麼的。

如果是五六百兩年收入,那妥妥是超高收入階層,上千兩,那已經是屬於權貴階層了。

而一縣之長,正好屬於權貴階層。

所以在大唐爲官雖然限制多,但是比在明王朝那邊爲官,合法收入是要多的多,當然了,貪污官員得另外說,人家對這千把兩銀子都是懶得看一眼,當三年縣令,不撈個幾萬兩銀子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貪官。

不過收入這麼高的情況下,爲什麼說大唐的文官們還很苦逼呢,尤其是中高級官員!

因爲大唐王朝經常拖欠工資啊,尤其是高級官員的薪資更是能拖就拖!

這高收入只是鏡中花水中眼,看的到,但是拿不到啊!

官員們的大部分工資,很多都是變成了國債!

大唐王朝作爲一個正統的王朝,自然是不可能公開拖欠薪資啊,但是財政沒錢啊,怎麼發呢?

以前是打欠條,然後號召官員們主動進行捐獻之類的,但是自從皇家銀行出來後,就是換了一種方法,專門爲官員們發行了一種國債,利息比較高,然後把中高級官員的薪資的一部分直接轉換爲五年期的國債發給他們。

當然了,爲了讓官員們安心,這每年還是會發給利息的。

雖然對於朝廷這種近乎耍賴的辦法有人不滿,但是也沒辦法,畢竟朝廷沒錢那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要不然的話,內閣各部乃至到地方衙門,也不會一門心思想要各種各樣的方式增加收入了。

在大唐當官苦啊,但是再苦也是有人去啊,陳立夫就是其中之一。

而和陳立夫這樣的前明致仕官員可以被直接招募入仕不同,那些舉人和秀才們要麼是繼續參加科舉,然後獲得進士功名一步登天,要麼是參加各省的選考,直接入仕,雖然起步低了一些,但是依舊有衆多人踊躍參與。

這種情況就和科舉一樣,在大唐王朝拿下江南之後,幾乎一夜之間,全天下的人,尤其是讀書人們對大唐王朝的態度瞬間就是改變了。

這從江南士子對大唐王朝的稱呼就是可以看得出來,以往的時候,都是僞唐,而現在,很多人已經不是這麼說了,而是改成了李唐,而在特殊地方和場合裡,這李唐兩個字都是不再說了,而是直接說成了朝廷、國朝。

此朝廷,自然不是明王朝,而是大唐王朝!

同時不少人已經是和陳立夫一樣,準備在大唐王朝出仕爲官,改變大唐王朝的諸多亂政暴政,造福黎民。

爲了天下蒼生,他們不惜投身唐賊,以身飼虎,也要曲線救國,拯救天下蒼生!

所以一時間,皇家出版社出版的各類書籍,尤其是和大唐科舉有關的各類基礎書籍銷量是相當的好,讓禮部那邊是喜悅不已。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納稅光榮,抗稅坐牢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汽油機原型機第四百六十九章 懷遠岑家第一千章 自力更生:種田養豬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三百八十七章 古怪的明軍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巨炮:百米內寸草不生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想吃飯?不準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黴的南林堡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人道主義領養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糧新思路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韃靼人又跑了第二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竅的太子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六百七十六章 恐慌的明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武裝行進第一千九百章 遷國,世界震驚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必須貴,不貴賣不出去第兩百三十五章 佔地盤收保護費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包工頭應易康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大唐帝國教坊處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二千三十五章 松江爲官難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展拳腳的陳立夫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靖州抄後路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求殺敵,但求嚇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膠着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葛成斌上校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大唐中央銀行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用不起的後裝炮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大唐的女主人們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海軍博物館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慌的明文武官員第七百八十章 韃靼異動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一戰:懷遠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視察蒸汽機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董錢坤在非洲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大唐中央銀行第三十七章 他們怎麼會投降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印度泊木州第二千六十三章 施禮羣買車二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你們陸軍不要太過分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陛下有旨(求訂閱)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纔是未來第八十九章 燈泡一樣的男人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鹹魚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既然你這麼優秀那麼你來第一百零九章 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第兩百一十七章 壯烈而體面的死法第六百零八章 另闢蹺徑的擴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產職業軍隊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澳洲級裝甲巡洋艦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勞動合同法第六百七十三章 戰艦出動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奇葩的全球貿易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動全國第八百五十章 燧發槍測試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齊廣號通訊艦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扶持英格蘭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陳立夫自救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唐博士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二千二十二章 文明的曙光:火炮第八百八十九章 身負重任的陳立夫第五百七十二章 焦頭爛額的張嶽第三百七十三章 驚掉下巴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大唐帝國的技術封鎖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第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只能有一個聲音第五百七十二章 焦頭爛額的張嶽第六百八十二章 督標的衝鋒第兩百九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七十七章 歷史的真相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舉國工程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汽車行業大爆發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打了雞血的鐵路公司第六百四十四章 平賊餉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騎兵最佳戰馬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戰地指揮車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動盪的帝國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掌控直布羅陀海峽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想當人販子,想多了你們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大唐海軍辦事,從不向蠻夷解釋!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槍聲依舊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貿易:巴庫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