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軍械產量大躍進

當大唐王師各部對湖廣明軍發動全線進攻的時候,各地的明軍將領,包括後方的張嶽在內,都還不知道對面的僞唐賊軍已經是發動了波及整個湖廣範圍的大規模全線進攻。

他們都以爲只有自己遭到了僞唐賊軍的大規模進攻,而且都在做着同樣的一件事,那就是向後方的張嶽求援。

當然了,受限於這個時代的通訊速度,此時張嶽也是不知道前線的各部隊遭受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進攻呢。

別說是張嶽了,就算親自下命令讓部隊發起總攻的李軒,此時也是不知道前線的部隊到底打的如何了,他下達命令的時間可是半個月之前呢。

“也不知道第一軍那邊打的怎麼樣了?”十一月二十八日傍晚,李軒站在自己辦公室的窗前向北眺望,在北方,數萬將士承載了他進軍秦淮河的希望和野心正在浴血廝殺呢。

“會成功的,應該能夠成功的,爲了這一天,朕前後準備了數月之久,準備的如此充分,斷然沒有失敗的道理!”李軒如此說服着自己。

爲了大舉進攻湖廣,李軒整頓了數萬大軍,而爲了整頓這數萬大軍,李軒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是巨大的。

在諸多事務上李軒都是親力親爲,親自過目各個部隊的新兵訓練計劃,同時還多次親自前往位於肇慶城外的新兵訓練營進行視察。

武學堂的最近幾期的正規班的畢業典禮上,他都是親自前往,併爲畢業成績名列前茅的軍官上親自授予軍銜以及鍍銀金絲的指揮刀。

至於御學堂的畢業生,因爲人數少一些,他更是親自爲每一個畢業生授予軍銜以及者賜予鍍金的指揮刀。

而李軒親自賜予的指揮刀,因爲只授予成績優越者,數量比較稀少,在軍官羣體當中是一個難得的榮譽。

而外界對武學堂的優秀畢業生們往往也稱之爲銀刀組,御學堂的優秀畢業生,則是稱呼爲金刀組。

整編各部隊的過程中,李軒是以讓他們回京述職的名義,分批次用幾個月的時間把團長級別以上的軍官全都見了一次,親自聽取他們關於訓練、作戰、指揮的困難以及建議。同時李軒還會勉勵他們繼續努力,不要有心理壓力之類的。

除了人員上的盡心盡力外,對軍備李軒更是親自插手,多次嚴令工部下屬的各大兵工廠不單單要保證質量,更要提高產量。

因爲梧州兵工廠的產量遲遲無法提升,李軒在最近半年裡已經是撤換了兩個梧州兵工廠的督辦了,連帶着工部的相關負責人也是被他罵了個狗血淋頭。

李軒幾乎是把刀架在工部官員的脖子上,這才逼出了大唐王朝的軍工生產不斷創下新高峰!

宣平二年年初的時候,大唐王朝所用的兵工廠不過三家,分別是柳州兵工廠,梧州兵工廠,肇慶兵工廠,而且都處於試生產的階段,產量非常小,加起來甚至都不如去年興泉府各作坊的巔峰產量。

而等到了六月份的時候,幾個兵工廠陸續進行正式生產階段,並且開始籌建佛山兵工廠。

等到八月份,也就是大唐王師開始整編各部隊,準備編練師級部隊的時候,整個大唐王朝的幾家兵工廠以及幾家小作坊加起來,月產火槍不過八百多支,基本上一個月的產量才滿足一個火槍團的槍支所需。

至於火炮就更少了,五斤火炮月產才二十多門,七斤火炮月產連十門都不到,至於兩斤以及三斤的散彈炮倒是多一些,月產有個幾十門。

但是等到大唐王朝正式發動湖廣戰役的前夕,也就是現在,大唐王朝的各大兵工廠以及小作坊的軍械產量加起來,月產火槍已經是達到一千兩百支,五斤火炮三十多門,七斤火炮十多門,兩斤以及三斤的鐵製散彈炮更是達到將近百門之多。

正是因爲有了工部下屬的各兵工廠的產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才能夠讓各步兵師以及混成團、暫編團做到齊裝滿員。

經過這大半年的努力,耗費了無數軍費後,工部下屬工廠裡的工人們都出現了累死人的極端實例後,大唐王師的陸軍各部終於是達到了齊裝滿員。

火槍團裡的火槍兵們,輜重團裡的火槍兵們,擲彈兵們,騎兵們,都能夠裝備上一支火槍了,同時每個師的還會得到大約裝備數量百分之二十的後備用槍。

同時爲了給各部隊配屬足夠的乘騎用馬以及炮兵、輜重部隊所需的役用馬,大唐王朝幾乎是把貴州以及兩廣地區裡的馬匹都給搜刮乾淨了,甭管是蒙古馬還是西南馬,不管是馬場裡的馬匹還是民間私人的馬匹,不管是乘騎用馬還是役用馬,通通都是強行徵用。

同時更是頒發了嚴格的馬場禁令,要求貴州地區的幾個西南馬的馬場必須優先供應大唐王朝官方所需,當然了,官方是會按照市價給錢購買。

同時大唐王朝的農部也是大張旗鼓,準備在貴州開設官方馬場,用於培育馬匹。

不過即便是把貴州和兩廣地區的馬匹都差不多給搜刮乾淨了,不過也依舊無法讓大唐王師得到足夠的馬匹,尤其是乘騎用馬。

所以目前大唐王師的各騎兵營裡,只有嫡屬於第一步兵師的第一騎兵營纔是做到了真正的滿編,轄有四百騎,而其他的幾個騎兵營,至於兩百或者三百不等的騎兵。

以前極度緊缺的火炮,如今也是大大緩解了,至少搭配給各步兵師的炮兵營,都能夠做到滿編二十四門火炮,各步兵團的營炮隊也能夠擁有六門的散彈炮了。

而且是清一色的五斤和七斤的野戰炮,兩斤、三斤的散彈炮,就是有一些炮兵營裡因爲七斤火炮不夠,所以暫時用三斤散彈炮代替之,但是數量上,卻是絕對滿編的。

以往還混合裝備的繳獲自明軍的火炮,都已經是從各野戰部隊裡撤編,大多是被搬上了城頭作爲城防火炮,要麼是搬到了河防要塞裡,作爲河防火炮。

倒是一些質量過得去的,威力也還可以的佛郎機炮以及將軍炮,但是被海軍那邊本着廢物利用的心態,搬上了各武裝商船裡使用。

瓊州海戰裡,第二艦隊近乎全軍覆沒,損失了的火炮,這讓海軍方面相當心痛,而由於本年度的下半年火炮供應是優先滿足陸軍所需,所以海軍那邊就算是有軍費,但是也無法從各兵工廠裡採購到足夠的火炮的,所以繳獲自明軍的火炮雖然質量和威力差一些,但是總比沒有好啊。

這種情況,也是導致了海軍方面想要籌辦屬於海軍自身的火炮工廠,除了產量分配問題外,更重要的是海軍用炮和陸軍用炮存在着極大的差別。

比如說陸軍用的火炮,因爲要保持機動力的緣故,對重量看的非常重,對於射程以及威力的話,並沒有太過嚴苛的要求,但是海軍方面,他們對火炮的重量無所謂,但是卻要求射程以及威力。

這也就是說,陸軍用炮是往輕型化發展的,而海軍用炮是往重型化發展的。

以目前火炮的技術而言,陸軍方面裝備九斤野戰炮基本上就是極限了,再大口徑的野戰炮,陸軍方面的炮兵部隊就要罵娘了,因爲根本無法機動。

而對於海軍而言,九斤加農炮只是中口徑火炮而言,海軍方面正在建造船體的三等護衛艦,其主炮雖然暫定是用九斤加農炮,但實際上這不是裝不了更大口徑的火炮,而是因爲根本沒有更大口徑的火炮。

至於海軍那邊剛完成設計,並且已經是開始鋪設龍骨的三等巡洋艦,設計採用的最大口徑的主炮可是十四斤加農炮(18磅),九斤加農炮(12磅)只是次級主炮而已。

而現有的幾個兵工廠如今主要精力都是爲了陸軍造炮,只有佛山兵工廠那邊因爲專注於造炮,現在纔是開始試製造九斤加農炮,但是要想形成量產,恐怕要到明年了,至於更大的,預備作爲三等巡洋艦主炮使用的十四斤加農炮,那是連研發和生產的計劃都還沒有呢。

海軍那邊是準備先向洋人採購十四斤重炮用來先裝備。

但是也不能一直外購的,這些洋人一個個可都是吸血鬼,眼看着明王朝和唐王朝都在大規模外購軍械,這槍炮的價格是一天比一天高,如今五百兩銀子可已經買不到九斤火炮了,那些洋人已經是把價格擡到了八百兩銀子,而且這還是期貨,需要好幾個月後他們才能夠運到。

如果要購置他們武裝商船上作爲自衛火力的現貨,沒有一千兩銀子是別指望了。

所以,很快海軍方面就是把籌建海軍兵工廠的報告打到了李軒這邊來,但是李軒看罷後卻是直接否決了,開什麼玩笑,海軍竟然想要開自己的兵工廠,這是不可能的事。

海軍自己管好訓練作戰就行了,這軍械生產就別摻和了,李軒可不想以後看見一大羣掛着海軍軍銜的工人以及管理人員在工廠裡上班的場景。

這種不務正業的事必須堅決杜絕,否則的話,不用幾年,大唐王師裡就要出現掛着將官軍銜的戲子了!

第五百七十五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鐵路大爆發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時代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一戰:懷遠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難以置信第一百三十章 又肥又大的燒雞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蒸汽戰艦不是夢第六百三十九章 視察兵工廠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展拳腳的陳立夫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第兩百七十五章 全軍衝鋒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陳立夫的野心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爲了單身狗可是操碎了心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多拿幾個,反正也不值幾個錢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馬六甲還能守多久?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第五百二十七章 皇家軍醫院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六百九十三章 張嶽的果斷第四百一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汽車全民化時代第一百八十章 陳屠夫出擊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打葡萄牙好處多多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準備大幹一場第四百零一章 滾,別擋着本官逃跑第三百五十六章 炮轟城塌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侍女並不是那麼的好當的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風靡各校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廈將傾正德賜酒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風箏的韃靼騎兵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蒸汽戰車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麗四府第六百二十八章 那是屬於朕的權力!第九百六十四章 寧投降不入川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從三品知府第六百六十三章 颱風來襲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遍地金銀的扶桑第兩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的一見鍾情第兩百六十九章 決死一戰第二千一十章 一點也不帝國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巨炮:百米內寸草不生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前無古人聖天子第二千一百七十九章 措手不及的航運業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奇葩的陸海軍軍備競賽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宋丸子去上海 (第三更)第九百六十九章 杜丹清的防守反擊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沒有領海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也要搞第六百一十二章 翰統鷹犬第二千三十二章 南洋沿海鐵路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烈大混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平賊餉遲到的封推感言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西遷好啊,西遷對啊!第六百零二章 炮聲隆隆第二千一百七十章 丹麥全面唐化第七百八十九章 兵臨金陵城第九百一十九章 讓人羨慕的二九人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五十五章 鄙視的眼神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這太子當的真累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無語的瑞典王國第五百九十四章 裁軍五萬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錢的愛德華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王師的巷戰利器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七百五十四章 海軍的野心:戰列艦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軒的天大謀劃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招人難?用錢砸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們陸軍想都別想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南洋土著抵非洲第兩百五十八章 太后娘娘威武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暫住民喬治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九百五十四章 抓進去容易放出來難第七十二章 柳八苟的蠱惑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求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去哈密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遍佈全球的第四艦隊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慌的明文武官員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西海石油公司第四百七十章 爾等圖謀甚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