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絕不放棄

陳科橋少將在桂林那邊因爲被明軍拖住了腳步而無法快速北上苦惱在這,方希同敗退黎平府後也是憂心着被圍困在興泉府城的數千守軍的命運。

雖然李軒早就指示過第二軍方面如果局勢不妙的話,可以選擇放棄興泉府甚至放棄黎平府乃至整個貴州,最後退守廣西柳州。

但是到現在,第二軍實際上已經是很難全身而退了。

如果一開始湖廣明軍一下子就派遣六七萬人進入興泉府的話,興泉府的守軍肯定是二話不說,立馬跑路的,畢竟大唐王朝可沒有寸土不讓的傳統。

真要說傳統,那也應該是‘勝利轉進’。

但是奈何湖廣明軍是用的添油戰術,一開始只來了三萬人到興泉府,而且這三萬人實際上還是分散進入的,最開始抵達興泉府城下的明軍不過一萬多人而已,其他明軍都是分散在了興泉府的其他地方,比如說正泰縣。

這讓興泉府的守軍看到了守住興泉府的希望,所以他們採取了堅決阻擊的戰術,並希望通過給予明軍大量傷亡迫使明軍退兵。

但是奈何明軍越來越多啊,一開始興泉府城只有一萬多人而已,但是很快就是變成了兩萬多甚至三萬多。

到了現在,興泉府城下以及周邊地區已經彙集了將近五萬明軍的重兵集團。

等到發現局勢不妙的時候,興泉府城內的守軍就算是想要突圍而走也是晚了。

這也就導致了一個極爲被動的情況,那就是:大唐王朝縱然可以放棄興泉府甚至整個貴州,甚至都可以放棄兩個守備旅,但是絕對不會輕易放棄第二軍的半數主力部隊:第四步兵團。

偌大的大唐王朝一共也就四個步兵旅而已,而且這四個步兵旅裡頭,第四步兵旅如今是徒有虛名,全旅也就兩千多人,營炮不過三門,火槍不過百杆,即便是第三步兵旅也是隻有第五步兵團是屬於齊裝滿員的部隊,第六步兵團如今都還在梧州等待補充兵員以及武器呢。

這也就是說,四個步兵旅裡頭,實際上只有兩個半是完全成軍的,而其中之一就是第二步兵旅。

上述步兵旅裡,一共也才那麼五個形成了戰鬥力的步兵團而已,而其中之一就是第四步兵團。

損失一個第四步兵團興許不能說讓大唐王朝傷經動骨了,但是也是不容忽視的重大損失,而更關鍵的是,方希同的第二軍瞬間就會實力減半。

第四步兵團,絕不放棄

更何況,如果讓第四步兵團折損在興泉府的話,哪怕是方希同帶着第二軍的其他部隊退守貴州其他地方,甚至是退守柳州,但是實力大損的第二軍還怎麼抵擋湖廣明軍。

那可是五六萬規模的大軍啊,而且這五六萬大軍並不是那種充斥着大量臨時徵召的青壯的部隊,都是清一色的衛所兵以及募兵。

因爲在和大唐王師的數次交戰中,明軍臨時徵召而來的青壯除了浪費糧食外,根本就沒有發揮出來哪怕一丁點的作用,在參考了以往和僞唐賊軍的交戰戰例,同時也是聽取了宋志文的建議後,四省督師張嶽採取了不同以往的作戰策略。

那就是把臨時徵召而來的青壯們全都剔除出一線作戰部隊,一線作戰的部隊只需要正規軍,至於這些青壯們則是挑選出來一部分繼續訓練,併發給餉銀,而這種模式實際上就是募兵的模式了,那些沒被挑選中的則是全部充入民夫部隊,在後方運輸輜重。

這樣一來,前線作戰的明軍戰鬥部隊雖然數量減少了,但是戰鬥力卻是相應的提高了,而且後勤保障的也更加充分。

這種情況方希同是知道的,並且已經上報了樞密院。

五六萬明軍的正規軍,那也不是一股可以小窺的力量,要知道之前大唐王師歷盡銅鼓衛城戰役、黎平府城戰役,擊潰的貴州明軍,雖然也號稱有六萬大軍,但實際上裡頭正規軍頂多也就半數。

南下廣西之後,他們先後遇上的明軍雖然也數量衆多,但正規軍的話其實也就那麼兩三萬人而已。

而且南下廣西和兩广部隊交戰的時候,大唐王師的兵力可是不少,甚至一度是佔據了兵力優勢的。

如今第二軍這邊呢,如果興泉府那邊的部隊損失完畢的話,第二軍就只剩下一個第三步兵團以及一個守備團了,兵力不足四千。

想要擋得住五六萬明軍的進攻是極爲困難的。

面對如此困局,一方面是前線將領們絞盡腦汁想辦法,而肇慶的李軒也是想辦法,最簡單,最有效,同時也是最直接的辦法自然是增派援兵了。

爲了解興泉之圍,李軒派遣了五百里快馬到第三軍,讓李春景派遣第三軍一部分主力北上黎平府,這是用來預備不測的,因爲第三軍自身的實力就不怎麼樣,再怎麼抽調主力也是抽調不出來多少主力部隊來的。

再者第三軍的任務也是相當的繁重,隨着第一軍東進廣東,第四軍北上桂林後,第三軍的防區已經是擴大到了大半個廣西,不僅僅要在廣西西部那邊持續作戰,甚至威脅雲南,還要維持廣西大部分地區,包括柳州、潯州、廉州府等地的防務。

李春景斟酌再三後,決定把整個第三軍的防務中心轉移到柳州,原先駐紮在柳州的一個守備團火速北上黎平府,另外還抽調了第四步兵旅的大部分主力趕往柳州,準備後續繼續北上。

而這樣的部署,也是削減了第三軍彈壓廣西大部分地區的力量,更加別指望能夠繼續西進雲南了,這能夠維持廣西現有地區的統治就不錯了。

別以爲大唐王朝打下了這些地方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歷朝歷代裡從來都是不缺乏各種各樣的叛亂的,對於明王朝如此,對於唐王朝同樣如此。

這些叛亂有些是野心家自以爲看到了機會,用各種名目起兵,有些則是明軍潰兵所組成,有些乾脆就是那些士紳地主們的私人武裝,因爲大唐王朝施行的統一農業稅政策,尤其是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稅等政策,可以說是極大的損害了這些地主們的利益。

爲何?

因爲他們以前佔地成千上萬畝,但是卻是從來都不用交稅的,現在你讓他們每年都要繳納一大批的稅收,這得多難受啊。

因此大唐王朝的治下,地主們,尤其是大地主們的武裝反抗歷來都是層出不窮的,要不然的話,大唐王朝也不會在各縣都維持一支捕盜營了。

甚至有時候這些捕盜營都不管用,只能是讓駐軍來鎮壓。

因爲鄉下的那些大地主們,他們擁有的武裝力量其實並不弱,隨時都可以組織起少則數十,多則數百莊丁的軍隊呢,幾個大地主們一串聯,就能夠拉出一支好幾百甚至成千上萬人的大軍來,沒有軍隊駐防彈壓,可是壓不住這些大地主們,更加別說推行農業稅了。

所以抽調第三軍的援兵,就只能是用來預防萬一了,別指望他們能夠迅速北上貴州發揮多大的作用。

李軒給興泉府方面準備的真正援兵,並不是第三軍,更不是第一軍,第一軍還要在廣東作戰呢,對於大唐王朝來說,丟了貴州甚至丟了廣西都不能丟廣東。

所以第一軍是絕對不會動的,相反還會繼續加強第一軍的力量,各項武器以及彈藥依舊是優先供應第一軍。

不過除了第一軍外,李軒手裡頭還有部分只屬於樞密院以及自己指揮的部隊,包括近衛軍、柳州獨立團、第三守備旅、第六守備旅、第七守備旅以及尚未頒發正式番號的第五步兵旅。

而李軒準備派出來的援兵自然不可能是近衛軍,這可是他的保命部隊,除非他率軍親征,不然的話別指望近衛軍能夠脫離他的視線上戰場了。

同樣也不可能是第五步兵旅,以爲這個旅只是一個紙面計劃旅,其士兵都還在新兵營裡呢,李軒連該旅的主要軍官都還沒選好呢,連影子都沒有怎麼派出去作戰啊!

第三守備旅現在在肇慶配合近衛軍拱衛京畿,也是不能輕易調動的,更何況該旅曾經在梧州攻堅戰裡大傷元氣,到現在都還沒恢復過來呢,對於這種下下了巨大戰功的守備軍部隊,李軒也是不願意當成普通的炮灰部隊一樣隨意派上戰場,總要讓他們休整一段時間,緩一緩。

這麼算下來的話,只能是柳州獨立團以及兩個新組建的守備旅:第六守備旅、第七守備旅了,剛好,這三支部隊現在都還在梧州。

很快,李軒的調令就是下達了,剛完成整編以及初步訓練的第六守備旅立即加入第四軍的作戰序列,另外從柳州獨立團抽調一個營臨時支援第四軍作戰。

同時命令第四軍自身的第六步兵團立即結束休整北上,接受裝備可以一邊打一邊接受裝備,爲此李軒還親自下令軍械司那邊扣下了一批原本供應給第一軍以及近衛軍的軍械,優先提供給第六步兵團,使得第六步兵團具備初步戰鬥力。

李軒的調令下達後,身在桂林的陳科橋終於是鬆了一口氣,有了援兵就好辦多了。

第兩百三十三章 本官還會回來的第九百零七章 大唐稅部就是這麼牛逼!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技術驗證艦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軒的天大謀劃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一日破城,大名震驚第六百四十三章 兵臨衡陽城下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愛國商人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玩具:蒸汽坦克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客的南洋百姓第六百六十一章 野心勃勃的大唐海軍第九百八十五章 富貴險中求,去琉球算個屁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萬噸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兩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光明正大的陷阱第六百二十二章 截殺宜章明軍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大唐中央銀行第四百八十四章 奪柳州迎聖駕第五百六十二章 淡定的陳科橋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六百一十九章 顧士忠的新套路第八十五章 久仰丞相風采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機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奧斯曼人的退路:非洲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這仗,不好打啊!第八百四十章 本官要在揚州吃晚飯!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唐西洋公司做慈善?第五百六十章 向大唐王師學習!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沒有異域風情的檀香島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龐大的帝國內部市場第二十八章 危機依舊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西遷好啊,西遷對啊!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團赴唐記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們,繼續前進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西班牙送女和親第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等強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說的都不是人話(月票加更)第三百八十章 勝利轉進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牛逼的戰艦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下了狠心的韃靼人第八百零一章 膽大包天的海盜第三百零二章 大唐這艘船要沉了咋辦?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萬金油西北馬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教材就是戰爭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一千零九章 要這麼多銀子幹嘛?第九百五十四章 抓進去容易放出來難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九百四十七章 皇家理工的瘋子們第二千六十四章 汽車時代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乾的就是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陸軍也窮第二十九章 備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千俍兵滅僞唐第一百四十二章 說不出的詭異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沒辦法,就是這麼牛逼第五百一十章 造反真難!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騎兵最佳戰馬第三百八十章 勝利轉進第一百六十二章 誰埋伏誰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韃靼主力第三十章 遲早得睡一起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金陵城大堵車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一千章 自力更生:種田養豬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澳洲級裝甲巡洋艦第九百九十八章 父皇,微微要抱抱第四百五十七章 陛下,不好了第七百九十八章 陳立夫入城見聞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鳴金收兵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一億六千萬第兩百一十四章 明軍的反攻第七百四十章 工業革命(爲慧塵公主賀)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來自蒸汽機項目組的捷報第五百三十九章 黃永祥的科舉路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六國遷非洲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電報第三百零八章 主力決戰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激進的陳立夫第八百三十八章 趙東的戰爭(求月票)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暴戾的畢志安第一千零六章 慧塵大婚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印度泊木州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試射:好!好!好!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南洋土著抵非洲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勢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葡萄牙人的震撼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王師的血汗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