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從不退縮的稅務稽查隊

對於明王朝裡的官員來說,他們對於投誠大唐王朝有着諸多的顧忌,這不僅僅是傳統的忠君思想在道德層面束縛着他們,更重要的是,一旦他們投賊了,他們的家族乃是師友們都是會受到牽連的。

這種情況在文官之中尤爲明顯,所以到目前爲止,儘管也有很多明軍高級官員,甚至都有着鍾廣俊這樣的都指揮僉事投誠大唐王朝了,但是他們都有着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大多是武將。

而文官,尤其是正兒八經進士出身的文官只是極少數那麼幾個,而且也只侷限在中低級官員上。

俘虜的倒是有一些,但是這些人大多都是又臭又硬的老頑固,雖然怕死不敢自殺,但是依舊沒膽子投賊。

如果說李軒拿着刀槍逼着他們反正的話,倒是可以,但是這也沒什麼必要,李軒既然都不太重視他們當官的才能,同時他們的官位低,也沒有什麼重要的政治影響力,所以強迫他們投誠也是意義不大。

但是如果是一省布政使乃至巡撫這樣的高級文官的話,恐怕李軒會想盡辦法讓他們投誠了,威迫利誘等手段都會用上的。

可惜的是,到目前爲止,大唐王朝依舊沒能俘虜這種高級官員,屍體倒是收穫了好幾具,不過屍體又沒什麼鳥用,這宣傳出去反而成就了這些自殺高官的忠義清名。

降官們不好搞,不過普通士兵就好搞多了,反正對於這些普通士兵而言,都是當兵吃糧,給朱家王朝賣命是賣命,給李家王朝賣命同樣是賣命啊!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是衛所兵,而衛所兵基本都是屯田兵,也就是說他們的家人都在貴州或者是兩廣地區,投賊的話不用擔心家人被明王朝迫害。

即便是這些士兵的家人還在明王朝控制區內,他們的家人安全也是能夠得到保障的,明王朝就算在發瘋,也不可能說屠盡這些投賊士兵的家人啊,那可不是幾千幾萬人,而是超過十萬甚至更多人呢。

再說了,明王朝也是沒辦法判斷出來誰是戰死了,誰是投賊了啊!

出了上面這兩個條件外,還有僞唐賊軍給出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承諾只要反正加入守備軍爲大唐效力,那麼保證一天三頓,至少保證兩頓是乾飯,雖然說還是粗糧,但是絕對能夠填飽肚子。

同時還有餉銀可以拿,雖然餉銀不多,但是多少也能夠給家裡補貼一些!

此外更是說,如果有一技之長,如騎兵、炮手、弓箭手、刀盾手等,並且經過了選撥後還能加入大唐王師的正規軍,而大唐王朝正規軍的待遇那可是沒的說。

伙食就兩個字:管飽!只要你吃得下隨便吃,而且都還是上等的白米飯,隔個三五天還能吃頓肉打打牙祭。

光光是這個伙食,就已經足以引得無數明軍降兵流口水了,這個伙食標準不客氣的說,已經是超越了當代小地主的平均水平!

換句話說,即便是那些鄉下的小地主們,吃的還不如大唐王師的正規軍士兵呢。

對於這些的伙食標準,這些明軍降兵們表示只有一個字:服!

即便是明王朝那邊的官員們聽說了僞唐賊軍的伙食標準,大多也是認爲僞唐賊軍吹牛,少數幾個知道這是真的,但是也納悶,這僞唐賊軍的腦子都秀逗了,幹嘛要給那些士卒們吃這麼好啊,隨便給點吃的餓不死就行了吧,這些多糧食如果賣掉,大傢伙分銀子多好啊!

倒是沒人納悶大唐王朝從哪裡搞來這麼多糧食的,這還不簡單,都是從明軍手裡搶的唄!

梧州一戰,繳獲的糧食堆滿了好幾個大型倉庫呢,足以讓現有規模的大唐王師敞開了肚皮吃,至於說吃完了怎麼辦,繼續搶啊,反正是別指望大唐王朝自家的地盤能夠產出這麼多糧食。

搶不到咋辦!餓肚子唄,還能咋辦,難不成你還想天上掉下糧食來啊!

總之有糧食就吃,沒糧食就搶,搶不到就忍着!

除了伙食外,加入正規軍還能分田,什麼都不用幹,只要你能夠加入正規軍,立馬就能夠分得一份田地,嗯,只要大唐王朝不倒,這土地永遠都是你的,可以傳給子孫後代,絕對不會收回來。

李軒說話算數,說給你分田就給你分!

李軒是什麼人啊,他可是千古聖君,君無戲言,說分田就分田,絕對不幹前頭分田後腳就收歸國有的事,這點臉他還是要的。

但是如果明王朝打了過來,這田被明王朝搶了回去,這可就沒辦法了!

高標準的伙食以及分田這兩條政策結合到一起,在這年頭的殺傷力是極大的!

別說對明軍降兵們的吸引力極大了,那些貧寒之家的子弟同樣是奔着這兩條踊躍報名參軍。

要不然的話,大唐王朝歷盡數次大戰,死傷也不算小了,但是爲什麼能夠保持現有部隊的補充還能源源不斷的擴充新部隊啊,就是因爲來當兵的人多啊!

也就是正規軍對兵員的素質要求比較高,如果把要求放低一些的話,大唐王朝裡的新兵來源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再上漲好幾倍呢。

因此梧州的這兩萬降兵的招降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不敢說全部,但是也有半數以上的降兵表示願意主動加入大唐王師,爲千古聖君,偉大光榮的皇帝陛下李軒效忠,從這些人將會挑選部分精銳加入正規軍。

剩下的部分一開始還有些猶豫,但是聽聞不加入大唐王師就得去挖礦修城幹苦力後,也是有部分人願意表示自己先前的決定是錯的,已經痛改前非願意加入大唐王師了。

還剩下若干人是寧願幹苦力也不願意再上戰場的,對這些人,也不能過於強迫,直接安排他們去挖礦做苦力就是了,反正大唐王朝的工部對免費勞動力的需求量極大。

這麼一番折騰下來,補充到現有幾個守備旅的兵力有了,新建第六守備旅、第七守備旅的兵力也是有了,甚至都還多出來了差不多兩千人。

最後是先臨時遍了一個守備團。

而當李軒在後方折騰着梧州城,折騰着降官、降兵們這些破事的時候,桂林府那邊也是掀開了新一輪的戰事。

雖然第四軍還沒能抵達桂林府,不過之前的暫編第一團也是得到了一批裝備和兵員的補充,如今的暫編第一團雖然還不如正規軍步兵團這麼強大,但也算得上是實力強悍了,而且還擁有碗口炮,小股騎兵呢。

通過接受沿途的明軍降兵,再加上作戰司給他們補充的若干新兵,如今暫編第一團轄有預備營兩個營,守備營三個,此外還有炮隊一隊、騎兵一隊、輜重一營以及其他亂七八糟的輔助部隊一堆,總兵力達到了三千人左右。

雖然靠這點兵力想要拿下桂林府城還是過於艱難,但是暫編第一團卻是已經成功的把桂林府的其他州縣,尤其是西部、南部的衆多州縣橫掃一空。

因此第四軍北上的,愣是一個明軍都沒遇到,倒是遇上了部分當地捕盜營的接應。

在桂林府,自然也是和其他地方一樣建立了捕盜營編制,不過如今大唐王朝裡的捕盜營規模比之以往已經是大大縮小了。

因爲軍費壓力極大,而且有着守備軍充當輔助兵力也是用不上捕盜營參與二線作戰了,所以除去了重要地區,其他普通的地方已經是大大削減了捕盜營的規模!

按照大唐王朝巡警部、兵部、樞密院等部門的協商,已經是規定按照縣設捕盜隊、府設捕盜營,大縣設大隊,小縣設小隊,大府設大營,小府設小營的原則,大力壓縮捕盜營的規模。

如今基本上一個普通的縣,其捕盜隊的規模只有百人,如果是人口大縣,則是相應的提高到一百五十人,如果是戰略要地,則是協調府捕盜營派遣若干隊佈防該縣,而人口小縣,則是進一步縮減到八十人甚至五十人。

如果是府城駐地的縣,則是該縣不設捕盜隊,直接由府捕盜營監管該縣治安,一個普通府,其捕盜營的標準人數是額定三百五十人,就是三個隊的規模。

如果是人口大府,商業大府,戰略要地等特殊地區,則是酌情增加一個隊或者兩個隊,但是原則上不會超過五個隊的規模。

如果是小府的話,則是再進行縮減一個隊,轄兩個隊。

這麼一番縮小編制後,就是成功的把捕盜營的規模控制了下來,讓去真正的成爲了一支地方治安部隊,並且不至於造成太大的軍費壓力。

捕盜營的編制雖然縮小了,但是依舊足以控制地方,因爲這年頭很多縣一共也就幾萬人口而已,縣城通常只有幾千人口居住,有百人規模的捕盜隊足以威懾當地了。

不僅僅是捕盜營的規模縮小了,隨着大唐王朝的控制區逐漸增大,大唐王朝的另外一支武裝力量:稅務稽查隊。其編制也是開始變小了,以前一個縣可能就有上百人,但是這種情況雖然還依舊有,但是基本只侷限在新佔領區。

通常情況下,新佔領區裡因爲抗稅事件層出不窮,所以需要強而有力的稅務稽查隊進行強而有力的徵稅。

當大唐王朝對佔領區的掌控比較徹底後,稅務稽查隊的規模一般會開始減少,當然了人自然是不是裁減了,而是抽調到其他新佔領區了,而稅務稽查隊的那些人渣們也是極度歡迎這種方式,因爲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夠從已經搜刮乾淨的地方進入到一個尚未搜刮的地方,那代表着什麼?代表着油水啊!

因此稅務稽查隊的戰鬥向來是緊跟大唐陸軍的步伐,他們可以自豪的說:我們在和陸軍肩並肩的戰鬥,從未退縮過!

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二千五十三章 賣的不是車而是面子第六百零八章 另闢蹺徑的擴軍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未來自行綜合戰鬥系統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烈大混戰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美洲新南港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皇家青年軍校第二千一百七十八章 土著各國大殖民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南洋土著抵非洲第二千一百七十二章 殘暴的韃靼人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賜官和賜毒酒第六百零九章 全線進攻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韃靼人太危險第五百一十八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唐從不拉攏敵人,不服就幹!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繼承歐洲第一百九十二章 都是一羣廢物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敢投資鐵路?內褲都得賠掉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輪船時代來了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打扶桑搶黃金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八百六十三章 僞明衆生像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電報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領正泰縣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城門的一聲驚雷第一百九十三章 這又一場傾國之戰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兩百七十一章 最關鍵的時刻第兩百六十二章 新手開車上車請刷卡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別說門了,窗都沒有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紅海事務衙門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無語的瑞典王國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線膛時代的到來番外:李軒遊秦淮(一)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有錢算個屁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大唐從不干涉土著內政第七百九十三章 皇宮必須高端大氣上檔次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二千六十三章 施禮羣買車二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楊成經商(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預備!開火!第五百二十九章 從不退縮的稅務稽查隊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震驚世人的廣告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大唐中央銀行第二千二十三章 海軍的戰艦越來越奇葩啊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萬年未有第一百一十章 不屑學之,不屑用之第三十四章 果然有妖氣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洗澡?不洗,死都不死!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大唐金國的先進性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天才滿地跑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潤滑油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動亂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戰列艦不如小炮艇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澳洲馬場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馬六甲號戰列艦第九百零一章 翰統鷹犬在行動!第九十六章 這個女人有毒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想吃飯?不準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寒門子弟更恐怖第兩百九十四章 龍體欠安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大唐的實力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開發美洲的時機已經成熟了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攻佔科倫坡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四萬稅務武裝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想當人販子,想多了你們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號召:工業化 (第四章)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爆炸的水泥產業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軍事貴族:畢家第三百七十章 壯哉!我大唐王朝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天子駕十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此乃人禍而非天禍也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細分的工業化第六百五十二章 板甲初登場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死也不走第二千一十九章 提前一步的馮氏航運公司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望的杜丹清第七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二千一百七十章 丹麥全面唐化第一百一十五章 美女的特殊'待遇'第一千零七十章 舉白旗投降的子島氏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打工哪有當老闆好第一百五十七章 竟然敢跟老夫狂!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局部本土化第五百零九章 湖廣明軍殺過來了!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九百零九章 你確定這是商船?第八十五章 久仰丞相風采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包工頭應易康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重建東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