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刺蝟一樣的梧州

所以在抵達了潯州府後,李軒率領的主力大軍就是停了下來休整,同時派出偏師部隊南下控制潯州府的其他地方,比如說潯州府南部的貴縣以及橫州。

此外也要派出一部偏師北上,協助暫編第一團攻下桂林府以及後續東進平樂府。

同時大唐王師的中高級軍官們幾乎是一整天都是和李軒待在一起,不斷的討論該如何展開梧州戰役,怎麼拿下梧州。

畢竟梧州可是塊硬骨頭,冒冒失失的跑過去直接攻打極有可能會碰的頭破血流,很多人都認爲這將會是一場持久的圍城戰,至少作戰司的曾子文以及一羣作戰參謀們在分析了梧州那邊的情況後,一致認爲,直接發起強攻的話,等把梧州城給拿下來,這第一軍差不多也就殘廢了,所以他們很慎重的向李軒提出了圍城策略,以避免攻堅戰產生大量的傷亡!

李軒對此雖然還是有些猶豫,不過他也是知道第一軍的重要性,可是不能輕易折損的。

但是圍城的話也不是什麼好事!

因爲圍城的話,肯定是會耗費大量時間的,這樣一來,明軍就會有更多的時間湊集兵力,比如廣東那邊的兵力就有可能不斷的增援過來,此外湖廣那邊、江西甚至福建的明軍都有可能跑過來。

被梧州拖住了步伐後,大唐王師極有可能會面臨越來越多的明軍,到時候壓力會變得越來越大。

此外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如今已經是正月月底了,天氣雖然還是比較冷,但是雨水明顯已經開始增加,而等到了二月份的話,兩廣地區就會進入真正的雨季。

二月份都還算是好的,但是等進入了三四月份一直到夏季,那雨水可是真的會下個不停。

下雨對於戰爭自然是影響極大的,不管是對於冷兵器時代的軍隊還是對於熱兵器的軍隊而言都是如此。

對於冷兵器部隊而言,弓箭的弓弦會因爲受潮而無法受力使用,部隊的行軍也是會變得困難無比。

對於使用大量火器的大唐王師而言就更加不是什麼好季節了,一下就是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雨水,將會讓大唐王師的火槍都變成燒火棍,甚至連火炮都無法使用。

而這將會讓大唐王師的戰鬥力迅速下降!

所以在之前的作戰計劃裡,攻打梧州是預定在一月份到二月份的,等拿下梧州後,就會暫停大規模的攻勢,因爲那個時候就已經是進入真正的雨季了,一個月連幾天的晴朗天氣都可能沒有,

所以除非後續的肇慶以及廣東各地的明軍守備力量不強,隨便派點小規模的部隊都能夠拿下來,要不然的話,部隊是不會再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的。

下一輪的大規模軍事行動應該會是在五月份甚至是六月份以後,進入盛夏以後。

但是衛嚴把武宣、潯州府的明軍都給撤走了,一股腦撤退到了梧州岸邊,以至於梧州那邊的明軍大大增加到了五六萬人。

這樣打梧州的難度就大大增加了!

爲了避免強攻產生重大傷亡,所以這攻打梧州一事就得先拖一拖,趁着這幾天先把周邊地區拿下來再說。

當然了,雖然暫緩進攻梧州城,這不代表着大軍就待在潯州府不動了,實際上李軒率領的大軍只在潯州府城待了三天不到,分出了兩支小規模的偏師後,就是再一次啓程,先是順路接受了平南縣,然後是正式進入了梧州府境內,並沿着潯江繼續東進。

最後是一路抵達了藤縣,這個藤縣顯然也是被明軍所放棄了,根本就沒什麼兵力防守,毫不費力的拿下藤縣後,李軒發現這個藤縣也是空蕩蕩的毛都沒有。

拿下藤縣後,李軒下令第一輜重團以及第二輜重團以此地爲中轉站,向前線轉運物資,也就是說,把此地設爲前線物資供應戰。

因爲藤縣再過去二十五公里的話就是梧州了,旦夕之間大軍就能夠抵達,後勤司的沒有什麼自保力量的運輸隊已經是不適合繼續前進,而是得有部隊裡的武裝後勤部隊,也就是兩個輜重團來負責最後這一段物資的運輸了。

至於李軒,則是繼續率軍東進!

李軒率軍繼續東進,遙指梧州城的時候,大唐王師在其他方向的部隊也是在持續發動着攻勢!

比如說第三軍西進後,一路極其順利,基本上是每到一個地方都能夠攻克一個地方,根本就沒打過什麼像樣的攻堅戰,基本都是輕輕鬆鬆的就收拾了當地的少數明軍守軍。

這是因爲廣西西部本來就沒有什麼明軍,僅有的一部分也是在來賓的時候被殲滅俘虜了,剩下的其他州府自然是依靠少數正規軍和部分青壯來守城,這怎麼可能擋得住八千多人的第三軍呢。

所以第三軍這一路西進,幾乎就是一場武裝行軍,比第二軍在貴州那邊的軍事行動都還要更簡單一些,畢竟貴州那邊還有一個貴陽呢!

現在第二軍也是屯兵於貴陽城下,不過一時半會估計也是拿不下來!

西進行動順利,而且預計不用多久就能夠拿下諸多府縣,甚至一路殺到廉州府去了。

北邊的行動也算是比較順利,暫編第一團本來就已經是把桂林府的諸多地方給控制了,只剩下一個桂林府城沒拿下來而已,後續等待了第一軍派出來的一個主力步兵營以及一個守備團,總數約三千四百人的兵力增援後,已經是準備對桂林府城發動總攻了。

總體上來說,除了東邊的梧州這塊硬骨頭不太好啃外,廣西的其他地方面臨着大唐王師的進攻,基本是沒有什麼抵抗之力,說是傳檄而定興許是過了,但是說武裝行軍那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不過其他方向行動順利,卻是沒能讓李軒以及衆多第一軍的中高級將領們高興出來。

因爲當他們終於趕到梧州城下的時候,看着高大無比,而且各種防禦工事修的跟刺蝟一樣的梧州城,是怎麼也笑不出來!

看到梧州城那密密麻麻並且完善無比的防禦工事,李軒有些鬱悶了,這些明軍都是工匠不成?短短几個月他們是怎麼把梧州城變成這個鬼樣子的。

遠遠望去,就能夠看見明軍已經是用浮橋爲核心,佈置了鐵鎖鏈,直接把西江給封鎖了,而且通過望遠鏡,依稀可以看見城牆上面向河面的一邊,安置了大炮。

是的,並不是明軍裡常見的那種小口徑碗口炮,而是大炮,初步判斷至少有五百斤以上。

然後整個梧州城的城牆上下有衆多明顯是臨時佈置的防禦工事!

比如說在城牆下插滿了尖利的竹片,城牆上還明顯有炮位,這些炮位的前方可以看到明顯的沙包堆積,這不用說,肯定是學的大唐王師,因爲大唐王師就喜歡在炮位前方堆積沙包作爲掩體。

站立在城頭上明軍一看就不是什麼青壯,而是正規軍,甚至有可能是比較精銳的正規軍,因爲裡頭很多人都是穿着盔甲。

這梧州城裡的明軍從哪裡搞來這麼多火炮,而且還有着不少的重炮?莫非他們是把廣東那邊水師的艦炮都搬上了城頭?

看着防備森嚴的梧州城,不僅僅是李軒皺緊了眉頭,他身邊的一羣大唐王師的中高級軍官們同樣是皺緊了眉頭。

僅僅是看這些城防工事,就知道這梧州城不好打啊!

“吩咐下去,讓大軍修築營地吧!”李軒現在已經是徹底死了用速戰速決的方式把梧州城打下來的心思,既然無法速戰速決,那自然是要做好其他方面的準備了,至少這營地就要修起來,免的明軍出城襲擊。

根據傳聞,兩廣總督王越號稱梧州城內有十萬大軍,這個數字李軒肯定是不會相信的,甚至打個對摺他都不會相信。

雖然情報裡說城內可能有六七萬守軍,但是整個兩廣地區的正規明軍都沒這麼多好吧!

這裡頭肯定有很多都是臨時徵召的青壯以及民夫,這些明軍的將領們總是喜歡把青壯和民夫也算進總兵力裡頭。

他估計城內真正的正規軍,估計頂多也就五萬人!

實際上,李軒還是把梧州城內的守軍想的太多了,實際上現在梧州城內的總兵力也就五萬人出頭,其中大約兩萬人還是臨時徵召而來的青壯,這些青壯們雖然也分發了武器,但他們手中的武器只是簡單的長矛、刀劍之類的,其戰鬥力也就比流民稍微強那麼一點點。

也就是說,王越手底下的正規軍只有三萬人出頭!

三萬正規軍和兩萬青壯,這加起來的實力其實就和當初貴州巡撫祝志海集結起來的大軍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當初祝志海的這些大軍乃是分成北路和西路,而王越手底下的這五萬人一股腦的縮在梧州城!

王越手底下的三萬正規軍,其中約一萬五千人還是衛嚴從武宣、潯州府等地方帶回來的,剩下的幾千人是原本在梧州的守軍,剩下的萬人乃至兩廣總督王越從廣東那邊調過來的,由廣東副總兵沈希義率領。

而沈希義麾下的這萬人廣東客兵中,有三千人乃是特地從廣州沿海地區抽調過來的募兵,其統帥乃是廣東都指揮僉事、參將俞大猷!

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大唐金國的先進性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鳥槍換炮的南越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第三次印度戰役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九百一十四章 神帝李軒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七百零一章 進攻南昌第六百二十七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慘烈的價格廝殺戰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十六章 美好時代第八百八十一章 俺答汗的抉擇:戰還是逃?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滿足的宋丸子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翰統的赫赫威名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八百六十四章 萬古聖君親征第兩百三十一章 王志嘆的決心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二十七章 黃竹山的哀嚎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產職業軍隊第兩百三十六章 老鄉開門,我們是大唐王師第二千六十一章 了不起的啓翔汽車第兩百一十五章 這個老大好牛逼第九百零一章 翰統鷹犬在行動!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亂的印度東部海岸第兩百四十章 全新的大唐王師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地球第一艦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兩百二十四章 蘇家康要夜襲第四百一十五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求訂閱)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一百零九章 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第兩百八十章 擴軍封侯第三十四章 果然有妖氣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這他媽不合理第八十五章 久仰丞相風采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還要不要臉啊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方各懷鬼胎第十一章 深夜逃離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本土和海外領地的利益矛盾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打葡萄牙好處多多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王師的血汗錢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士子們最喜歡的‘伴遊’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賠款,撤軍,道歉,質子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造船業大爆發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蘇伊士運河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姚亮親至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放眼全球,無一合之敵第四百二十九章 兄弟們,乾了這碗酒(求月票)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舊船當新船賣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公司艦隊遇襲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一百五十章 禍在於天第四百六十三章 脫褲子放屁!第一千零三十章 讓轎子有多遠滾多遠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半個大唐人喬恩第兩百八十九章 大唐王朝稅制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去草原看風景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爲了黃金必須殖民美洲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放明軍一馬(求月票)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第六百六十八章 耿右華看報第六百三十二章 典型的排隊槍斃第兩百二十四章 蘇家康要夜襲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聖駕抵達上海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這太子當的真累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潤滑油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三等動員令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場大戰將會是一場豪賭第七百六十章 壓倒性的大捷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女人多也是很煩的第九百九十章 罰款當面繳清,概不賒欠第一百四十四章 睡個覺就把功勞撈了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牢底坐穿第八百一十七章 海軍也要開疆擴土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滿天飛第一百九十三章 這又一場傾國之戰第二千章 君臣有別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七百四十章 工業革命(爲慧塵公主賀)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目瞪口呆的丹麥人第七百八十六章 決戰爆發!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二千四十九章 步球的廣告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