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送君千里之外

銅鼓衛城,這座往日裡並沒有多少人知道,乃至黎平府的本地人士也是瞭解的不多的小土城,在最近的一個月裡迎來堪稱是千年來最大的變化。

先是大半個月前有大唐新軍來襲,守城的明軍抵抗一番後乾脆的投降或逃跑了。

這沒多久,明軍又是重新打了過來,讓此地重新成爲了戰爭,明軍攻打了銅鼓衛城數天後,那場攻防戰以大唐新軍主動撤退而暫告一段落。

但是這還沒完,這不,纔沒幾天呢,大唐新軍又是一次殺了過來,兵鋒直抵銅鼓衛城城下。

連番的戰爭,讓銅鼓衛城的那面矮小城牆早已經是千瘡百孔,城裡城外的血跡幾乎把土地都侵染成黑色,深吸一口,彷佛都能夠從空氣中聞到濃郁的血腥味。

而殘酷的戰爭,也早已經是讓這個小土城內的土著居民早就不知道逃到那裡去了。

這座小城的普通居民本來就不多,也就一兩千人而已,當初大唐新軍第一次攻打該城的時候,城內的民衆爲了躲避戰爭就是逃亡了十之五六。

等到明軍來襲的時候,又逃走了一部分。

此外還有部分人死傷在戰爭之中!

到了今天,銅鼓衛城內已經是十室九空,放眼望去,全是明軍將士,普通民衆卻是根本就沒有幾個了。

但是這一連串發生在銅鼓衛城的戰役,卻是讓這個小小的土城的名字頻繁的出現在大唐新軍、明軍高級將領的案頭上。

即便是還在貴州中部趕路的祝志海,也是從前線送過來的戰報裡不止一次的看到了銅鼓衛城的名字。

只不過,他看到的銅鼓衛城戰事,自然是經過了添油加醋的!

他所看到的銅鼓衛城戰役,乃是說北路軍前鋒邱宇苦戰多日後成功奪取銅鼓衛城,斃敵數百,過程壯烈,戰果豐富。

僅僅是通過這封來自北路軍的戰報,一個有勇有謀,堅忍不拔,沉重冷靜的將領形象就是浮現在了祝志海腦海之中。

讓他感嘆:“銅鼓衛城一戰,不負國朝養兵百年啊!”

當下,就是開始着手給邱宇嘉獎了,這樣能打又忠心的將領必須得升官啊,要不然的話,豈不是代表着自己庸碌無畏,對將士們的功勞視而不見?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祝志海自認爲自己還是一個很好的統帥,前線將士立功了,他是不會吝惜自己的獎賞的,這個邱宇,他要在給朝廷上的摺子裡給他報功。

如果讓祝志海知道了當初銅鼓衛城戰事的真相,知道了銅鼓衛城是僞唐賊軍主動放棄,邱宇所部是衝向了已經空無一人的城牆這才奪取的。

尤其是知道昨天在銅鼓衛城南部十多裡外,邱宇所部在距離僞唐賊軍還有百米就已經是崩潰,並創下了兩軍交戰以來,最快的崩潰速度的話,恐怕會氣的吐血三升,高喊一句:“來人,把他拉下去砍了!”

但是祝志海不知道啊!

此時最近兩天黎平府那邊的戰報都還沒有送到他這邊呢,就算是送到了,那也是經過了諸多藝術加工的戰報,祝志海要是能夠從這些經過了諸多藝術加工的戰報裡看到戰事的真實情況,那麼祝志海就不是貴州巡撫而是神仙了。

基本上最近一段時間,祝志海所看到諸多關於僞唐賊軍的情報,又是兩軍交戰的戰報,基本上十句裡沒一句是真的。

比如說之前黎平府徹底失陷之前,守軍將領所送出的最後戰報,說的可是力抗僞唐賊軍,並殺賊衆多,不下千人,城內軍民屆時齊心抗賊,最後縱然無法保全城池安危,但是必然也會重創僞唐賊軍。

單單是看黎平府的當地官員的奏摺,恐怕會以爲僞唐賊軍當初爲了攻打黎平府,前後死傷兩三千人呢。

然後再加上邱宇那邊又說前後擊殺了千餘賊軍,這加起來僞唐賊軍在短短一個月不到就死傷三四千人了。

怎麼可能!

當初進軍黎平府的大唐新軍一共也就五六千人而已,這要是死傷了半數以上,李軒早他媽率領軍隊逃跑了,還怎麼敢在黎平府對抗貴州省兵五萬人啊!

說起來,祝志海也是挺苦逼的,他處心積慮,嘔心瀝血籌集兵力,而且還親自帶兵上戰場,但是下屬的將領們就沒一個人跟他說句真話。

嗯,當然了,這也不能怪邱宇他們這些明軍將領,說真話?你敢說試試,他邱宇要是敢說當初銅鼓衛城戰事的真相,分分鐘被砍頭好不好!

唉,大家都不容易!

李軒他們造反擔驚受怕不容易,祝志海他們要鎮壓僞唐賊軍的造反也不容易!

都是一不小心就會丟掉官帽子甚至丟掉性命的事!

如果讓祝志海和李軒兩個人坐下來,談的估計不會是什麼人生理想,而是訴苦。

這說着說着自己如何苦逼,他們興許會因爲都覺得自己是苦逼,從而成爲忘年交。

後方的祝志海都不知道前線的具體真實情況,遙遠北方的京師裡,已經被白雪覆蓋的紫禁城裡的正德皇帝就更不知道黎平府這邊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這一天,已經老態龍鍾的正德皇帝裹着厚厚的大衣,一邊眯着眼一邊聽着身邊的小太監在輕聲誦讀着各地送上來的奏摺。

剛好讀到祝志海送上來的奏摺時,聽到說祝志海說已經是籌集了五萬大軍進剿僞唐賊軍,詢月間就會有捷報送往京師的時候,他微微的點了點頭。

對於祝志海,他還是比較信任的,是個忠心又有能力的老臣了。

只是這個人是個大嘴巴,一大把年紀還不懂得收斂,在京師的時候今天彈劾這個,明天彈劾那個,甚至到了貴州還是不忘摻和朝中的事,從而得罪了大部分朝臣,甚至連正德皇帝都是覺得他忒煩了。

大家和諧一點不好嗎,當官的貪點錢縱然家中子弟犯個法不是正常的很嘛,要不然怎麼對得住他們寒窗苦讀十餘年,而且還處心積慮爬到高位,這要是不撈到足夠的金銀,在家鄉買上萬畝上好良田,他媽的當初誰去懸樑刺股讀書啊,很辛苦的好吧!

畢竟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嘛,我書都讀了,你竟然不給我顏如玉黃金屋,信不信老子立馬造反給你看……

嗯,這就是爲毛自古造反多是落第讀書人的緣故,不是他們想造反,而是他們想當官而不得,既然別人不給他們官當,那麼就自己當皇帝唄,比當官還要高大上。

那些苦哈哈的鄉里把人,是不會玩造反這麼高大上的事的!

朝臣貪腐,這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即便是正德皇帝也知道自己手底下的臣子們沒幾個兩袖清風的大臣,畢竟這種事從古至今都存在,官員和妓女這兩種職業,都是數千年來從來都沒有怎麼變化過的,古老而富有傳統氣息,你想要改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你祝志海倒好,三天兩頭把這些破事拿出來說,生怕外人不知道大明王朝的官員有多腐敗一樣。

要和諧知不知道,家醜不可外揚知不知道!

這樣不把你祝志海發配到貴州去都對不住滿朝文武的期許,當初祝志海被髮配到貴州去的時候,朝臣不少人都是寫了送別詩詞,大多都用上了‘千里’‘萬里’等字眼,更有人用上了‘不歸’‘不復還’這些詞彙。

那場景就跟千人齊唱費玉清的那一句‘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一樣,讓人感動無比!

想到這裡,正德皇帝又是把對祝志海剛生出來的一絲惜才的念頭拋到了爪哇國去了,如今朝堂正值多事之秋,還是別把祝志海那個老愣頭青調回京師來的好,讓他繼續在貴州那個窮鄉僻壤和那些土司、山賊們打交道去。

如此,也不算辱沒了他的才華,這不,現在剛好就可以讓他去剿滅那個所謂的僞唐賊軍了。

只是這個僞唐賊軍好生奇怪,區區一個鄉下小地主,竟然能在這麼短時間裡彙集這麼多流民山賊,乃至攻克了興泉府城,這似乎不像是一個鄉下小地主所能夠做到的事啊。

不過也只是覺得略微奇怪而已!

造反每年都有,而且每年還不止一次兩次,好的年份裡有個五六次,要是遇上什麼災荒年什麼的,幾十次也是不是沒見過,其中規模有大有小,大部分都是小規模的造反,有些聲勢也不小,席捲周邊府縣的也多。

但是!

從古至今,造反成千上萬,但是沒有幾個普通百姓能夠造反成功,最後統一華夏九州的!

所以從理論上的概率來說,這個所謂的僞唐王朝一時半會能搞出點動靜來,甚至波及數省正德皇帝都覺得有可能,但是真的成爲致命威脅,甚至把他老朱家的帝國給推翻了,正德皇帝那是打死都不相信的。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他正德毫無疑問將會成爲有史以來最倒黴的皇帝!

而正德皇帝自負自己雖然算不上什麼千古聖君之類的,甚至都算不上什麼好皇帝,但是再怎麼樣,也不至於倒黴成這樣吧!

所以,他不擔心,依舊淡定!

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城區火車:輕軌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拉練測試順便滅個王國第七百九十四章 前明尚書的鐵窗生涯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飄揚在馬六甲上的大唐龍旗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呂家兩代人的夢想第一百七十六章 曾子文的怨恨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海軍博物館第二千一百九十一章 忙不完的皇太孫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奧斯曼人的退路:非洲第八十二章 激烈無比的對決第六百五十二章 板甲初登場第二千一百七十八章 土著各國大殖民第八百二十七章 借錢度日的大唐第一百八十章 陳屠夫出擊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六十一章 恐慌的黃竹山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的危機第三百七十二章 銅鼓衛城血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半截炮管第七百七十章 明可以亡,官不能不當第一百一十一章 陳將軍勇猛無敵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環球海底電纜通訊工程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第二千四十章 英格蘭的眼淚第兩百二十七章 僞唐賊軍好生狡猾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局部本土化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多層次火力支援體系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第九百九十五章 朕心甚慰第三十八章 誤入深山的弱女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勢第兩百三十六章 老鄉開門,我們是大唐王師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封功臣第六百零二章 炮聲隆隆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驚歎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四百八十九章 王師克柳州(求訂閱,月票)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去哈密第四百九十一章 南下!南下!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都靠兩條腿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許搶,都是本老爺的第二百二十二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貴族封地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首航成功第二千四十一章 大唐人的無視第六百九十九章 啊,騎兵!第五百八十八章 宏偉的造艦計劃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汽車全民化時代第一百二十一章 戰場上的小胖龍(求訂閱求月票)第兩百六十三章 該殺的還是要殺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沒辦法,就是這麼牛逼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陛下駕到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平開海旨第六百七十八章 李春景期待的驚喜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投機,唯獨糧食不行第一千九百章 遷國,世界震驚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六百七十章 從地球掉下去咋辦?第七十八章 知子莫若母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西海貿易公司分裂第二千六十三章 施禮羣買車二第十六章 美好時代第三百八十四章 兇險的意外第九百六十一章 金陵城密談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韃靼人又跑了第三十四章 果然有妖氣第五百三十九章 黃永祥的科舉路第八百三十一章 嘀嗒嘀嗒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本土和海外領地的利益矛盾第六百一十八章 伯爵世子的戰鬥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一百四十章 大人英明第八百七十四章 騎兵的巔峰對決第七十二章 柳八苟的蠱惑第三百九十章 邱宇的恨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第六百二十九章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陸軍對鐵路的暢想第兩百三十一章 王志嘆的決心第二千九十四章 煤炭戰爭下的英格蘭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大唐金國的先進性第二千一百一十九章 裝甲車測試第九百五十四章 抓進去容易放出來難第一百四十章 大人英明第七百二十六章 被堵住的明軍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聖第七百三十三章 戰馬的悲鳴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瘋了,都他媽瘋了!第八百四十章 本官要在揚州吃晚飯!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二千九十一章 奇奇怪怪的槍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沒人就去抓啊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滿足的宋丸子第二章 殿下,不可自爆啊!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穩賺不賠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