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萬明軍來襲

曾家的人會有這樣的心理轉變,比起其他的大戶家族更乾脆的徹底倒向大唐王朝,絕對不是因爲他們心甘情願,而是被逼無奈。

曾家的長房家主可是大唐王朝樞密院作戰司郎中,而稍微瞭解大唐王朝軍事體制的人都知道,作戰司這個機構幾乎就是負責全軍訓練、作戰的機構,這個曾子文幾乎是一手策劃了大唐王朝近期的所有大規模戰役的詳細計劃。

李軒提高戰略計劃之後,完善計劃的可都是作戰司,或者說是曾子文帶着一羣參謀們在做呢。

作戰司的地位在大唐新軍裡如此特殊,而明王朝那邊也不是傻子,哪怕是通過市面上的一些傳聞也能夠判斷得出來大唐軍制的大概情況。

這樣的曾子文,在很多明王朝官員的心中,其在僞唐賊軍裡的排名,甚至是要高於郝柏年、王單旭等主要將領的,屬於必殺,而且還是必須是誅九族的等級。

既然已經沒有了退路,曾家上下也只能是咬着牙上了大唐這條賊船,然後奮力划船,試圖讓這條破船在徹底沉掉之前靠岸,從此走上康莊大道。

即便是曾子文的弟弟,曾子鬆在經過一番憤怒、生無可戀、無奈的心理轉變後,也是不得不接受了現實,現在已經是在第三步兵團那邊當了營長,天天還到御學堂那邊上課呢。

只不過大多時候,這個曾子鬆都是擺着一副臭臉,看誰都不爽,對軍中的諸多同僚們更是不爽。

畢竟說到底,和曾家上下一樣,很多在大唐王朝裡爲官的人,實際上都是心不甘情不願的,但是他們沒有了其他的選擇,只能是一條道走到底。

如此也是充分說明了,現在在大唐王朝裡當官,實際上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大部分讀書人都是躲之不及,更別說去主動應募了。

黎平府那邊招募讀書人幾天下來,也沒找到十幾個人,最後是不得不採取了一些不那麼光彩的手段。

這個手段很簡單,和當初李軒帶走諸多地主家族的嫡系子弟,並給他們強行扣上一個官帽一樣,大唐王朝在黎平府這邊也是再一次幹起了強行派發官帽的手段。

孫亞偉帶着也羣官員和士兵們挨家挨戶的去那些士紳大戶的家裡,然後看見他們的嫡系子弟就來上一句:“本官憐惜你的才華,這樣,我們大唐還缺一個科長,你過來吧!”

Www☢тTk дn☢CΟ

甭管願不願意,都是強行把人帶走!

沒有人才,就自己抓!

大唐王朝解決問題的手段向來是粗暴而高效的,如此,不用多久,黎平府城內乃至鄉下的士紳地主家庭裡,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有子弟被帶人,然後成爲了光榮的大唐王朝的官員!

嗯,就和興泉府那邊一摸一樣!

當然了,這些被強行帶來的人一開始是不會甘心做事,同時大唐王朝也不放心讓這些人負責太重要的事務,大多都是做一些文書的工作。

什麼,竟然敢偷懶不做事,信不信明天就會有捕快上你家去,給你家扣上一個窩藏僞明奸細的罪名!

等這些人在大唐王朝裡待久了,認命了,自然就會慢慢的成爲大唐王朝的真正官員,嗯,就和當初李軒採用半強迫的方式帶來的諸多讀書人一樣,現在有幾個人已經是當上了中級官員,連和縣的首任縣令,就是當初一個被強迫帶來的大戶家族的嫡系子弟,現在當了縣令也是嗨皮的很。

不提孫亞偉他們用盡一切手段和辦法在黎平府這邊建立起有效的統治,且說郝柏年他們,自從把城內的諸多瑣事交給了孫亞偉後,郝柏年他們就是懶得去關注這些破事了。

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要辦呢,既然繼續維持整個黎平府內的軍事存在,持續清剿鄉野之中公然反抗大唐王朝統治的大戶家族,然後還得從新兵營那邊補充了百來人新兵,讓兩個步兵團以及各附屬部隊恢復齊裝滿員的狀態。

同時還得協助巡警部的官員們,組建黎平府的捕盜營,有了捕盜營這種半軍事化的治安力量存在,正規軍才能夠抽出身來回歸到他們的真正任務當中。

一邊做着這些事,郝柏年他們也是等待着第四步兵團、第五步兵團的抵達,等這兩個步兵團抵達後,並有一一定戰鬥力後。

按照原定計劃,郝柏年和李春景就會率領第一步兵團、第二步兵團繼續南下廣西,直奔桂林、柳州等廣西重要城池,繼續執行南下的計劃。

但是他們還沒有等到第四步兵團抵達黎平府城呢,就是從商隊等多方面渠道得到消息,祝志海已經是省城那邊集結了至少三萬大軍東進,同時沿途還會匯合都勻府、裡古州等地的數千明軍,預計半個月後就能夠進入黎平府境內。

不過這都還不算什麼,真正關鍵的是,貴州東北部地區的幾個府縣,已經是在祝志海的命令集結了至少兩萬大軍南下,其前鋒,也就是從鎮遠府出發的千餘人已經是進入了黎平府境內,其兵鋒直指銅鼓衛。

這個消息傳到了郝柏年耳中後,讓他不由得皺眉!

李春景也是臉色不太好看:“他們來早了,比預料的至少提前了一個月!”

根據他們之前的預料,省城的貴州巡撫祝志海要想籌集糧餉、集結兵力,至少都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

因此貴州省內的明軍,大多都是分散在各州府的,這要他們集結起來,光光是來往公文就需要衆多。

此外,要想讓這些明軍打仗,還得預備糧草啊,還得臨時徵召青壯啊,總不能只帶着衛所兵就來打仗啊。

這年頭內陸明軍的作戰序列裡,從來都是不僅僅是隻有衛所兵的,光靠衛所兵的話,那些土司們早就造反了。

和之前的宋志文一樣,祝志海乃至其下屬各州府的主官們,手頭下大多會有直屬的募兵,雖然戰鬥力有強有弱,數量有多有少,但是怎麼也比衛所兵強啊,而要讓募兵打仗,這糧餉是不能少的,開拔之前不發下糧草和銀子,就要讓這些大頭兵們開拔上前線打仗,信不信那些募兵們分分鐘譁變給你看。

明軍上下籌集糧餉需要時間,徵集臨時青壯乃至運輸後勤輜重的民夫們需要時間,來往公文調兵遣將也是需要時間的。

不可能是說調兵來黎平府就來黎平府了,而這個過程,按照曾子文的經驗來看,最少也得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然後再算上他們行軍趕到黎平府的時間,距離近的明軍可能會在兩個月後抵達,距離遠一些的明軍,也即使貴州西部的明軍,估計三個月時間都到不了。

但是現在,距離他們攻克興泉府也就一個月多點的時間呢,明軍的兵鋒卻已經是抵達了黎平府,並即將抵達銅鼓衛了。

這讓郝柏年他們感到意外的同時,也是有些猶豫不決了。

按照原定計劃,他們應該是去廣西的,後續黎平府這邊的作戰任務會交給第四、第五步兵團,以及後續的第三步兵團乃至陛下那邊正在籌建的預備營,等明軍抵達黎平府後,這些部隊也差不多成軍並擁有戰鬥力了,雖然相對比明軍那邊依舊處於兵力劣勢,但是差不多七八千人的兵力,守住黎平府和興泉府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而第一步兵團和第二步兵團,就是要趁着這個時間差,迅速拿下廣西北部乃至中部地區,擴大大唐王朝的統治區,獲得更多的資源,到時候在廣西這邊都能夠擴軍好幾個步兵團了。到時候再回過頭來,集中兵力徹底擊潰祝志海的兵馬,奠定勝局。

但是現在的話,如果第一步兵團和第二步兵團走了,靠一個第四步兵團依舊連新兵都還沒有的第五步兵團、十個預備營以及尚在興泉府,也沒有幾百個士兵的第三步兵團,要想守住黎平府和興泉府,難度太大了。

該怎麼辦?

這是擺在郝柏年和李春景面前的問題!

而這個問題,已經是超出他們能夠決定的範圍了,於是很快,就有快馬日夜不停的朝着興泉府城而去,把相關的消息報告給李軒。

同時郝柏年也是做出了比較保守的策略,一方面是持續準備南下,而另外一方面,也是派遣了一個步兵營北上銅鼓衛。

反正如今抵達銅鼓衛的明軍前鋒也不過千人,數量不多,真正的威脅是貴州東北部下來的兩萬大軍以及西邊過來的三萬大軍,這兩個方向加起來的明軍,最少都有五萬之數。

幸運的是現在來的只是千人前鋒,明軍的主力還需要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才能夠進入黎平府境內。

他們還有足夠的時間!

郝柏年派遣的幾個使者日夜不停,很快就是抵達了興泉府城,甚至在進入城內的時候都是不停馬,繼續策馬飛馳,以至於已經恢復了人氣,有人走動的街道上混亂一片,很多人想要破口大罵,誰他媽在街道上縱馬疾馳的,看老子不打死你。

但是一看到騎在馬上的幾個騎士身穿一身唐軍的軍服,而且還在背上插着一面小旗,上述一個‘報’字後,就是乖乖的閉上了嘴巴。

這些可都是軍方的通報使者,爲了趕時間免的拖延軍情,他們是換馬不換人一路奔馳的,哪怕是在鬧市區也是不會停下步伐,被他們的馬匹撞了不僅僅白死,而且還會背上一個阻撓軍報的罪名。

使者們一路狂奔到了樞密院的衙門,然後就是把郝柏年親自手書,並密封好的書信親手交給了曾子文。

曾子文打開一看,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即就是吩咐隨從:“備轎,進宮!”

不用半個時辰時間,大唐王朝的核心高層文武官員就已經是知道有五萬明軍即將來襲了!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直達天聽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大唐人發飆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堵上了政治前途的馮倪第五百二十章 凶多吉少的俞大猷第四十八章 百姓之福第兩百七十一章 最關鍵的時刻第兩百三十章 都不按照套路出牌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坑蒙拐騙招商辦公室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七大艦隊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七十五章 宮鬥技能點滿的白太后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十萬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的危機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個世界怎麼了(求月票)第八百九十五章 販私鹽你也得交稅!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安南人在非洲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經濟命脈-鐵路第四百九十四章 馬上皇帝第六百三十六章 越粗越好,越長越好(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大唐帝國教坊處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大唐的後花園第六百零六章 直撲秦淮河第七百五十一章 能騙就騙能搶就搶(求月票)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南洋大冊封第兩百三十四章 練兵十萬,造槍萬杆第八百四十章 本官要在揚州吃晚飯!第七百一十八章 南昌危矣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御書房鬥毆事件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平三年第六百一十章 軍械產量大躍進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期待的變局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鐵路大爆發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躺着賺錢的日子結束了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寧可信其有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從三品知府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爆發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沒有戰列艦的海軍是沒有靈魂的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怎麼體現逼格?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五百九十四章 裁軍五萬第六百五十九章 尷尬的佛郎機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補個覺第八百六十六章 決戰前夕第三十九章 人口數破千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六百七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戰爭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們陸軍想都別想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採購裝甲車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我大唐就是霸氣!第三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第三百二十二章 全軍進攻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和大唐帝國做鄰居是一種什麼體驗?第八百七十五章 讓人流口水的戰利品第九百二十章 火爆的航運市場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經濟綁定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只要你買不起,沒有我們賣不了的第七百四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百九十七章 好大一口黑鍋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五百八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一戰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十六章 美好時代第五百一十章 造反真難!第五十五章 鄙視的眼神第兩百七十五章 全軍衝鋒第四百七十四章 陳屠夫打炮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錢紀雲的奮鬥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好惹的賊軍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爆炸的水泥產業第六百二十九章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九百三十五章 完全看人品的炮彈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一合之敵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紅海事務衙門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都是一羣瘋子第五百八十五章 改朝換代三把火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譜的計劃第三百七十九章 那是個令人傷心的地方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一千章 自力更生:種田養豬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風箏戰術第八百一十章 爲虎作倀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危機朝議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被推翻怎麼辦?第二千九十七章 大唐訓令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槍聲依舊第八百二十二章 格德斯的豪邁之心第七百零八章 李春景又要冒險了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澳洲馬場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這些南唐蠻子想要幹嘛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