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環球海底電纜通訊工程

規模浩大,影響深遠的御前會議裡,爲了持續發展帝國經濟、提高民衆生活水平,聖天子正式批准了內閣提交的‘全球經濟發展計劃’戰略。

爲了配合該全球經濟發展計劃,聖天子隨後又是正式批准了內閣提交的升級若干海外領地爲省的方案。

該方案主要是針對已經完成人口本土化,當地民衆都是帝國子民,同時不存在其他問題的地區,其實說白了也就是針對北美洲地區。

因此北美洲將會被劃分爲七個省。

同時,廢除本土、海外本土、海外領地、海外殖民地之類帶有明確區分的稱呼。

改爲省道、內閣直轄州府等稱呼。

這也就是在政治上,把美洲七省等同於本土大陸的若干省份。

進出口委員會雖然還在,但是卻直接規定,該進出口委員會的管理範圍只侷限於帝國和土著國家之間的進出口貿易行爲,無權干涉帝國內部貿易行爲。

但是,帝國悄然成立了一家全新的獨立機構,稱之爲‘國防管制委員會,該機構的職責就是針對影響帝國國防安全的人員、技術、設備、原料等進行管制。

同時規定,任何涉及槍炮乃至冷兵器的研究和生產或其他對國防有重要影響的行業,都必須獲得國防管制委員會的批准,才能夠獲得國防牌照,並從事國防工業。

這都是明面上的,而實際上的大殺招就是,在大唐帝國,開辦任何類型的企業,其實你都需要專門的牌照。

你想要採礦,就需要採礦的牌照,想要辦鋼鐵廠,同樣需要從事冶煉鋼鐵的牌照,其他很多行業大多也都是如此。

但是商部很多年開始對部分戰略性產業的牌照發放是非常嚴格的,現在基本上除了國資或皇資企業外,民營企業是不可能獲得戰略產業的牌照的。

就算是農部也是來湊熱鬧,說什麼爲了帝國民衆的糧食安全,開礦採油以及工業生產,不得侵佔農田,不得造成污染,所有生產製造類企業都必須獲得該機構的環境許可才能夠辦理。

總之現在大唐帝國是承認了美洲七省也是本土的一部分,也會開放鐵路、部分工業產品的限制,甚至都是會允許一部分輕工業工廠的開設,但是帝國的經濟發展計劃裡明確把美洲等地區定位爲戰略糧倉。

核心將會以發展機械化農業爲主,而不是籌建工廠。

就算你要籌建,官方也不批准。

此外美洲設七省,同時把美洲事務衙門直接撤銷後,也就意味着今後的美洲將不會成爲一個整體。

這一點非常重要,以往人們一說什麼美洲本土化,說的都是整個美洲,現在嘛,李軒直接把美洲事務衙門都給撤銷了,美洲這個詞將會成爲歷史。

上述所有的限制,核心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杜絕海外地區的工業化!

海外領地可以用上火車、汽車以及其他所有的工業時代的產品!

但是絕對不能擁有製造火車、汽車以及各類機械產品的能力。

經濟一體化裡,最爲重要的就是生產分工!

本土地區的分工就是工業生產基地,而海外領地就是農業生產基地和資源生產基地。

上述的諸多大政策,其實和普通人也沒啥關係,很多人甚至都不是不怎麼關心那些內閣大佬們天天擔心的很的海外本土化。

他們更加關心的是自己的實際利益。

尤其是美洲地區的上千萬移民,他們在乎的是什麼?

他們可不在乎美洲有沒有鋼鐵廠、機械廠、造船廠、兵工廠之類的。

他們在乎的是今年的糧食能買什麼價,自己日常消費的產品,比如紡織品以及其他東西是便宜了還是貴了。

說白了,他們更加關心自己的生活!

對於這些海外領地普通移民的需求,李軒纔是做到了真正的滿足。

物價問題,現在更多的是受到運費的影響,所以海外可以建設鐵路,並且擴大煤炭產量降低煤炭價格。

並且鼓勵本土從海外地區進口各類農產品和礦產品等等。

本土民生能享受到的生活水平,李軒就要讓海外移民也享受到。

而當解決了海外普通移民的需求,剩下的一小撮移民到海外的權貴、商人之類的,不過是跳樑小醜罷了,實在不行還有翰統呢。

大唐帝國,立國數十載,從來都不是依靠什麼權貴、商人,而是廣大的民衆,尤其是最底層的農民階層!

當然了,上述的很多措施也都是屬於臨時性措施,因爲李軒知道,其他重臣們也都知道,是不可能一直這麼限制下去的。

海外地區發展工業乃至重工業,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不會因爲人力的扭轉就改變的。

現在帝國能夠做的就是拖延這個進度,等待經濟一體化成功後,再來搞這些。

實在不行,就先用國企部投資開辦幾家鋼鐵廠之類的。

總之民營資本就別指望了。

怎麼說呢,針對海外地區潛在的背叛,帝國高層是煞費苦心,一開始採取的是強行壓制。

現在發現有點壓不住了,就變爲經濟綁架,然後重點限制。

如果以後還是壓不住,那就一點一點的放開。

帝國高層寄望的最好結局就是,等徹底放開的時候,這些海外領地也就和本土徹底融爲一體。

只是想要讓把本土和海外領地徹底融爲一體,可不容易。

距離是硬傷!

隔着一個太平洋,就算用再多的辦法,也很難徹底的消除這種距離所帶來的隔閡。

爲此,李軒所希望的就是各種新技術了。

比如說繼續發展航運業,進一步提高航運速度,降低航運成本。

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通訊!

促使帝國搞經濟一體化,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前提就是,經過多年的努力,大唐帝國已經完成了太平洋電纜的鋪設。

其中的核心戰略工程太平洋電纜工程,是在今年上半年正式鋪設完工,再之前就已經完工的南洋海底電纜系統。

目前正在施工當中的印度洋電纜工程、地中海電纜工程以及即將展開的大西洋電纜工程。

保守估計,頂多兩年,大唐的環球海底通訊網絡就會成型!

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激進或保守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方各懷鬼胎第七十七章 歷史的真相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大唐最尖端的科技產品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熱情好客的摩洛哥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汽車行業大爆發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六百二十八章 那是屬於朕的權力!第六百七十二章 火力兇猛的王文華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繼承歐洲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兩百五十六章 老兵的保命絕招第六百章 唯死戰爾!第五百零四章 我宋志文回來了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槍騎兵團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經濟(三章連更)第五百六十七章 做人得謙虛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二千三十二章 南洋沿海鐵路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大唐錢多任性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四萬稅務武裝第七百八十一章 陛下,要保重龍體啊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陳立夫又要升官?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南洋土著抵非洲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蒸汽戰車第一百九十三章 這又一場傾國之戰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步槍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近衛軍纔是真土豪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聯合登陸艦隊啓航第九百三十九章 軍中轎子第六百四十六章 虛張聲勢的僞唐賊軍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打團戰只搶人頭第三百八十八章 半截炮管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敲打第六百零九章 全線進攻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滿足的宋丸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的危機第八百九十三章 納稅守法的良民啊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六百五十二章 板甲初登場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企業需要社會責任感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想象的大唐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一百九十七章 好大一口黑鍋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二)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只要你買不起,沒有我們賣不了的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經濟一體化計劃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馬六甲還能守多久?第三百七十七章 命裡註定的對手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呂振江赴北海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纔是核心戰力第六百四十章 大唐紅夷大炮第三百七十章 壯哉!我大唐王朝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借糧從不還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死也不走第九百零九章 你確定這是商船?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這不是機器,而是藝術品第六百零四章 迎風飄蕩的紅龍持劍旗第二千零五章 平衡構架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暫住證第三十八章 誤入深山的弱女子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徐鐵的困局第五十一章 珠兒望風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賊安民檄——北伐!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調的第七百七十四章 穿越神器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徐鐵的困局第二十八章 危機依舊第八百九十二章 炮轟開封第二千九十八章 該死的大唐人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堵上了政治前途的馮倪第三百七十三章 驚掉下巴第三百四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七百五十八章 海軍出擊南澳島第四百三十一章 銀子和女人都是我們的!第二千三十一章 絕望的大唐鐵路總公司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軍火槍營第七百零七章 騰飛的大唐軍械產量第二千八十三章 大唐看不上眼第九百四十章 老子就是比你更牛逼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第四十八章 百姓之福第二千三十八章 大唐的月亮比較圓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六百零九章 全線進攻第六百六十六章 宣傳不分真假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海軍博物館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大唐的僞劣產品:出口型板甲第二千五十三章 賣的不是車而是面子第八十五章 久仰丞相風采第兩百零五章 恐慌的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