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未來自行綜合戰鬥系統

第一眼看到這個蒸汽戰車的時候,聖天子李軒差點沒認出來,因爲這玩意和他想象中的差別實在太大。

大唐帝國自從搞出來蒸汽機之後,陸軍方面就一直是想要利用蒸汽機,製造一種能夠衝鋒陷陣的戰車出來,用以衝擊敵人的防線,執行攻堅任務。

對此李軒沒有阻攔也沒有鼓勵。

基於後世的認知,他並不認爲蒸汽戰車有什麼前途,前世裡以蒸汽爲動力的機械車輛早就出來了,在十九世紀中後期的時候廣泛出現用於運輸、耕作等方面。

十九世紀的中後期裡,尤其是南北戰爭之後的幾十年裡,蒸汽車輛的發展是相當迅速的,1900年僅僅是美國有超過三十家公司生產了總數超過五千臺的蒸汽機拖拉機。

但是蒸汽動力的戰車一直都沒有出現在戰場上,這自然是有理由的。

人們不是沒有嘗試過,而是從來沒有成功過!

因爲蒸汽機的熱效率太小,在一定的重量和體積下它的動力是有限的,能夠帶動蒸汽機機構以及車體的基本結構就已經很勉強了,根本無法加裝厚裝甲以及沉重的火炮,同時還無法保證續航,因爲蒸汽機對煤炭和水的需求比較大,如果爲了保證續航就要帶上大量的煤炭和淡水,而這就更進一步的壓榨了蒸汽機本來就不高的功率。

所以,哪怕是到了一戰期間蒸汽機的功率已經可以做到很大了,哪怕也是可以做到小型化了,但是在蒸汽戰場上依舊難以生存。

一戰期間美國人也想過設計製造蒸汽機爲動力的坦克,但是他們依舊失敗了。

因爲如果真設計並製造出來了,但是體型龐大,移動緩慢,裝甲幾近於零,火力積弱的蒸汽戰場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以及攻擊能力也是非常差的。

別說一戰時期裡,就算是普法戰爭以後,一戰以前的戰場上,火力也是非常猛烈的,各種線膛炮,高爆彈,機槍紛紛登場,根本就沒有蒸汽戰場的生存空間。

坦克等各裝甲或無裝甲車輪在戰場上出現並大規模運用,那是內燃機發展成熟之後的產物,和蒸汽機沒有半毛錢關係。

從原時空的蒸汽車輛以及坦克的發展歷程來看,蒸汽戰車毫無疑問是個失敗的產物。

基於這種事實,李軒一直都是對蒸汽戰車不看好的。

不過他也沒有反對陸軍去搞蒸汽戰車。

怎麼說呢,對於大唐來說,其實各種新式武器能不能用,好不好用已經是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要保持這種持續研發,不斷創新的精神。

比如說海軍費盡心思搞出來的戰列艦!

有用嗎?

有個屁用!

哪怕是再自傲的海軍將領,也不認爲那些一萬多噸的戰列艦在戰爭裡能發揮多大的作用。

不是戰列艦不強,而是敵人太渣,根本用不上這些一萬多噸的戰列艦,隨便一兩千噸的護衛艦就能吊打全球了。

但是海軍依舊堅定不移的研發建造大噸位戰艦,雖然說建造的速度放緩了,但是海軍一直都是維持着戰列艦的研發和生產。

頂多就是一艘接着一艘研發建造,而不是說一次性建造多艘而已。

裝甲巡洋艦也是如此,如今也是隻能維持着一艘接着一艘建造的進度。

研發並建造裝甲巡洋艦、戰列艦,本質並不是爲了提高海軍的戰鬥力,主要的是爲了海軍的面子,同樣也是爲了維持香港鼎盛造船廠以及後頭一大堆的國防企業的研發、生產能力。

現在用不用得上不重要,重要的是未來需要的時候必須能大規模建造使用。

海軍如此,陸軍也是差不多這樣。

別看陸軍最近幾年的重點都是放在線膛武器的裝備上,但是陸軍的諸多研發計劃依舊沒有停止。

比如說大口徑列車炮,人家陸軍可是一直搞着呢!

還有裝甲列車也是有。

蒸汽戰車就更不用說了,陸軍可是一直都沒有放棄。

這不,歷經多年努力後,陸軍這邊終於是搞出來了自認爲尚可的蒸汽戰車,然後就迫不及待的拉出來表演,如果再能夠博得聖天子的一兩句誇獎那麼就更好了。

此時,陸軍樞密院軍械部部長王皓基上將信心滿滿的爲李軒解說着:

“陛下您看,這就是我們陸軍的未來自行火力綜合戰鬥系統的樣車!”

“自從宣平三十年聆聽了陛下您對未來戰爭的暢想後,我陸軍上下同僚深以爲同,認爲未來的戰場上,爲了攻破敵人的防線,掩護步兵線的推進,需要一種能夠在戰場上可以擺脫地形限制自行行走,同時具備優良的防護能力、火力的武器。”

“我們從裝甲列車上得到了啓發,因爲裝甲列車的防護和火力乃至機動能力都是完美,但是受限於鐵路,無法在野地裡行進!”

“因此我們的研發重點就是爲設計一套能夠在野地裡行進的系統,最終我們選擇了履帶式系統!”

“最終經過多年的設計研發,我們最終完成了這套用於未來戰場上的自行火力綜合戰鬥系統!”

李軒在一旁聽着的時候,有些納悶,朕還說過什麼未來自行火力綜合戰鬥系統?朕怎麼不知道。

以前他是說過未來戰爭的概念,別說近代戰爭了,就算是更遙遠的海陸空立體戰爭概念他都說過,但他發誓他絕對不是說蒸汽戰車,他說的只是一個戰爭概念而已,認爲未來的戰爭將會從地面或者海面的平面戰爭轉變爲陸地、海面、海下、天空的立體化戰爭。

這種理論對於當代而言,基本和科幻小說沒啥區別。

但是,他從來沒有在正式的會議場合裡提倡過什麼蒸汽戰車!

這個時候王皓基上將繼續說道:“這是我們製造出來的樣車之一,由軍械部提出理論要求,江南武器公司下屬的鎮江武器設計所負責設計,具體的生產過程有二十多家相關企業直接參與,最終由遼東機械公司負責總裝。”

“戰車包含前方的車頭以及後方的煤水車,一門三十毫米的短管火炮以及鋼板裝甲,戰鬥全重四十二噸,採用臥式蒸汽機,動力爲六十四匹馬力!”

“戰車內的蒸汽機乃是肇慶機械公司的最新產品,體積小,功率大,足以爲爲戰車提供每小時四公里的時速,能夠翻越大部分地形!”

然而他這話剛說完,前方正在緩緩冒着白煙前進的蒸汽戰車卻是一陣抖動後停了下來,不一會乾脆連白煙都不冒出來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二千五十七章 要讓更多大唐人買得起車坐的汽車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懷疑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跨洋運輸:新金山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第六百八十一章 無一合之敵第九百九十八章 父皇,微微要抱抱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萬噸豪華客輪第六章 經典組合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冊封第五百七十三章 特殊西江貿易體系第七十九章 曾子云的驕傲與不屑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衝突和矛盾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全軍出擊第三百一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第二輪爆發式增長第七百七十九章 江南危矣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無語的瑞典王國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全球無敵就是這麼的強悍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五百五十四章 強大無比的讀書人第七百八十六章 決戰爆發!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彈一波流(月票加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睡個覺就把功勞撈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門推銷戰艦第二千二十七章 交州雜交水稻第二千九十四章 煤炭戰爭下的英格蘭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奧斯曼人的退路:非洲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第一份電諭第二千五十五章 參軍等於上學第六百三十四章 嗑瓜子看戲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打了雞血的鐵路公司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你們海軍就是這麼不要臉的?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正義從不會缺席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打團戰只搶人頭第二千七十九章 全球性民族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奸妄在朝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安南人在非洲第一百一十四章 珠兒的無奈第八百六十六章 決戰前夕第二十一章 國運之戰第二千一十五章 有償監管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陳立又升官了第三百一十章 全軍衝鋒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兩百九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九百六十七章 包圍殲滅第六百七十四章 戰爭大殺器榴彈炮第一百三十一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英勇而絕望的葡萄牙人第七百二十五章 火燒衡陽第六百三十章 欽差在廣州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南洋大遷移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軍改革第二千五十六章 陸軍有的我們也要有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廢除科舉第一千九百章 遷國,世界震驚第五百八十五章 改朝換代三把火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應易康去扶桑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禮第八百二十八章 剿賊安民檄——北伐!第三百四十三章 開門,檢查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上帝都得說一句你牛逼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機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火炮貴炮彈更貴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洗澡?不洗,死都不死!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殺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能造嗎?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七百九十三章 皇宮必須高端大氣上檔次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鳴金收兵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董錢坤在非洲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明軍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新任松江府知府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客的南洋百姓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玩勾心鬥角,你們差遠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紅海事務衙門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老交替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不一樣的葡萄牙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重點封鎖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兩百八十九章 大唐王朝稅制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軍火槍營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登陸馬六甲第三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第九章 洞房花燭夜裡的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