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

庫裡造船廠,雖然是屬於官方企業,並且還是屬於海東巡撫衙門以及庫裡州衙門兩級衙門下屬的財政機構合資成立的。

這樣的造船廠如果是放在東部沿海地區,那肯定是龐然大物。

然而這裡不是東部沿海,這裡乃是帝國最西端的省份,整個海東省人口也就那麼幾十萬而已,而且都是這幾年新移民過來的。

庫裡州全部人口也就一萬多人而已。

並且絕大部分的工業原料,生活物資都是需要從帝國中部,東部省份通過鐵路運輸過來,造成了物價高昂。

這種情況下,庫裡州想要發展工業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如今庫麗州這邊唯一的指望就是搞石油產業以及造船業了。

造船業是因爲西海的存在,而石油產業嘛,自然是因爲巴庫的存在,而這兩個產業又是可以相輔相成的。

大唐石油公司在巴庫的勘測隊,已經是非常樂觀的估計,巴庫地區的石油儲量將會比肅州油田更多。

如果能夠得到充分開發,一年開採三十萬噸的石油也是有可能的。

而這,還是他們的初步判斷,可沒有大規模進行鑽井勘測時的判斷。

只有遠在金陵的聖天子李軒,巴庫油田的儲量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三十萬噸桶算什麼,人家俄羅斯人在十九世紀後期開發巴庫石油後,只用了十年時間就是把年產量提高到了一百多萬噸。

巴庫石油的豐富儲量,同時加上容易開採的特性,哪怕是距離帝國的主要消費市場,也就是帝國中部和東部地區遠了一些,但是依舊無法阻擋大唐石油公司對巴庫石油的勘測以及開採。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他們的第一期投資就是打算在當地建立一個年產量達到三十萬噸左右的大規模油田產區。

同時將會在巴庫和庫裡兩地都建立配套的煉油廠,在庫裡建立的煉油廠乃是大型煉油廠,自然是爲了向帝國的廣大本土省份供應煤油。

而在巴庫的小型煉油廠,所生產的煤油自然是爲了打開奧斯曼以及薩菲王朝等地區的市場了。

煤油這東西,大唐帝國可不禁制出口。

畢竟這玩意現在只是用來照明的,不在帝國進出口委員會的禁制或限制出口的名單內。

可惜的是,如今的大唐石油公司連帝國本土的煤油市場都無法滿足,自然也就無法出口了。

這幾年下來,大唐石油公司在帝國本土各地,陸續建立了十來個石油產地,年產量達到了每年十二萬噸。

但是其中的一個肅州油田,就是達到了每年十萬噸的產量,其他的十幾個小油田全部加在一起,也就只有兩萬噸的產量而已。

如果巴庫石油能夠順利投產,並初期達到大唐石油公司預估的三十萬噸的年產量,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小油田,到時候大唐石油公司的石油產量就能夠達到每年四十五萬噸左右。

然而即便是這個數據,也是遠遠無法滿足帝國本土對石油的龐大需求。

目前大唐帝國的石油市場是非常廣闊的,目前的兩大主要石油產品分別是煤油以及工業用的潤滑油,根據大唐石油公司自身的估計,目前帝國本土省份每年就能消耗至少上百萬噸的石油。

而實際上,目前乃至未來兩三年裡,大唐石油公司都無法滿足對市場的供應需求。

要不然,大唐石油公司也不會大動干戈搞巴庫石油了。

有了巴庫石油在,那麼就會相應的帶動衆多產業的發展。

比如說西海航運,巴庫可是一塊非常典型的飛地,雖然帝國已經是強勢把這片地方列入本土行列,陸軍甚至都是準備在這裡駐紮一個團的兵力,保護此地的石油資源的同時也是爲了在高加索地區插上一柄尖刀。

但是這依舊無法改變,巴庫是一塊飛地的事實,帝國其他地區和巴庫的聯繫,只能是通過西海進行聯繫。

由此,船隻就是顯得非常重要了。

能夠看到這一點的人很多,可不僅僅是隻有西海貿易公司,其他商人乃至軍方和官府等等都能看的出來,只是他們沒有西海貿易公司這麼幹脆果斷,第一時間就是把盛源號給買下來而已。

他們選擇的還是比較傳統的方式,向船廠下訂單購買船隻。

如此也就造成了庫裡造船廠目前的尷尬局面。

他們的訂單多的是,僅僅是百噸以上的船隻訂單就已經是陸續接到了二十多艘,這說的還是民用船隻呢。

此外還有大唐石油公司訂製的多艘油船,這些油船雖然不是什麼大幾千上萬噸的大傢伙,但也是有一千多噸呢,其實大唐石油公司一開始是想搞大幾千噸的油船的,可惜庫裡造船廠還造不了這麼大的船隻!

此外不管是巴庫還是庫裡,他們都沒有這麼大的碼頭以及港口設施。

尤其是庫裡這邊,其實這個地方並不是一個優良的港口城市,因爲庫裡位於西海東北部,此地的平均水深只有四到八米,不適合大噸位深水船隻航行。

只是因爲此地是中亞鐵路的終點,並且靠近烏拉爾河前線,所以此地對於帝國而言纔是比較重要。

如果純粹是港口角度出發,這地方很不適合建立一個港口城市。

只是現在的大唐帝國也沒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了。

西海沿海,一般只有中部和南部的水深才比較深,東北部的海灣是不行的,但是西海的東部以及東南部海域,雖然有一大片地方也是屬於帝國控制,但是那地方沒有鐵路啊。

別說鐵路了,人都沒有,很多地方都是一片沙子……

所以,選擇在庫裡建設港口,甚至搞造船廠也只是一種無奈的選擇,甚至都不是長久選擇。

以後等大軍繼續西征,奪取了烏拉爾河,殺入了伏爾加河的時候,那麼到時候帝國才能夠擁有一個比較良好的港口城市,比如阿斯特拉罕就挺不錯的。

現在嘛,只能是先用庫裡湊合着唄!

上述諸多因素,尤其是庫裡造船廠自身的造船能力也是導致了,哪怕是大唐石油公司的運油船,也只能是一千多噸。

不僅僅是大唐石油公司的運油船如此,其他的船隻包括軍隊的船隻也是普遍偏小,而且大多是吃水比較淺的船隻。

比如海軍,人家就直接把甲六型炮艦搬了過來,在東部的造船廠進行主要零配件生產,然後通過鐵路運輸到庫裡,讓庫裡造船廠再進行組裝。

基本上,庫裡造船廠也就是造一個船殼而已,其他東西人家海軍都直接打包送過來了。

而甲六型炮艦,乃是帝國海軍專門爲了內河作戰而設計的,吃水非常的淺,在長江中上游都能使用,現在用在西海是綽綽有餘了。

只不過海軍也是不滿足甲六型,畢竟這玩意說到底也只是個兩百噸的小傢伙,而西海東北部的水域雖然淺了點,但是好歹也有四米到八米呢,把船型優化一二,搞個千把噸的戰艦也是可以的。

再不濟,也得搞個五六百噸的船吧,不然堂堂一個分艦隊,用兩百多噸的內河炮艦當旗艦,海軍面子上過不去。

海軍的人是要臉的,所以他們已經是準備着把五百噸的廣海級近海巡邏艦以及噸位更大的宿遷級淺水重炮艦給弄到西海艦隊來。

廣海級近海巡邏艦以及宿遷級淺水重炮艦,都是海軍裝備後裝炮後,全新設計的新一代戰艦。

其中的廣海級近海巡邏艦,其定位是近海巡邏艦隊的旗艦,排水量達到了五百五十噸,裝備一百二十毫米後裝艦炮,吃水比較淺,機動靈活,主要是部署在沿海海域以及部分水深比較深的內河。

而宿遷級淺水重炮艦,聽這名字就知道是海軍專門爲了內河作戰,爲地面作戰部隊提供重火力支援的戰艦。

八百噸的排水量,其吃水比五百噸的廣海級更淺,而火力更強,主炮是一百五十毫米的後裝炮,就連副炮都是一百二十毫米的。

這玩意,可以說是海軍有史以來,所設計的噸位最大,火力最強的內河戰艦了,恩,只侷限於內河戰艦。

弄過來然後往伏爾加河一擺,基本上就可以宣告伏爾加河流域沒韃靼人什麼事了。

海軍對西海艦隊,或者說是對伏爾加河流域相當的重視,目前已經是準備爲西海艦隊裝備四艘廣海級,六艘宿遷級,至於普通的內河炮艦以及小噸位的近海巡邏艦,那就更多了。

林林總總加起來,西海艦隊的作戰船隻預定爲三十二艘,算上各種輔助艦,恐怕數量要超過百艘,這個規模已經是不亞於長江艦隊了。

長江艦隊畢竟是沒有什麼戰爭威脅,而且除了海軍長江艦隊外,揚子江流域其他的大船也能進來,然後陸軍也有不少內河船隻,其他的公務執法船隻也不少。

但是西海這邊不一樣,這邊可是打着呢,以後肯定還是會繼續西征的,而且海軍也是終於有了撈取戰功的機會那裡會放棄啊。

大建西海艦隊已經是必然的,現在的問題就是,這些船隻都還在紙面上……

庫裡造船廠面對擠壓的數十艘民船再加上數十艘戰艦的龐大訂單根本無法及時完成。

尤其是海軍那邊催的非常急,甚至那些海軍的王八蛋爲了讓庫裡造船廠搶先完成他們的軍艦訂單,都是直接派陸戰隊進駐了庫裡造船廠,名曰保護,實際上就是接管了僅有的幾個船塢,讓這些船塢只能建造軍艦。

並且是三番五次讓庫裡造船廠擴大生產規模,否則的話海軍就要他們好看!

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二千六十八章 三次偶遇天註定第九十三章 那是老孃的私房錢第六百九十七章 冒險誘敵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無處不在的派系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讓人絕望的實力差距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也要搞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破產的大唐地方衙門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激進或保守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因爲李軒不願意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四百四十九章 這簡直是破壞行賄受賄市場!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三百七十七章 命裡註定的對手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唐西洋公司做慈善?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蒸汽戰車第兩百七十三章 擲彈兵準備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改革第四百八十八章 突擊隊,出擊第八百八十四章 今天,大明要完了第七百三十八章 遠征萬里滅佛郎機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仿若昨日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打團戰只搶人頭第二千三十五章 松江爲官難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五百三十二章 本王有錢,很多錢第三百五十七章 全球最強工業國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遇上麻煩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揚州城內的亂象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美洲事務衙門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康長寧的大器晚成之路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沒有戰列艦的海軍是沒有靈魂的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更符合國情的皇權集中制第六百八十四章 悲催的南澳島總兵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蘇伊士小規模武裝衝突第八百八十一章 俺答汗的抉擇:戰還是逃?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許開炮,那都是戰利品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大唐第四位大學士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燧發槍變白菜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侍女並不是那麼的好當的第六百三十九章 視察兵工廠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讓人絕望的實力差距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印度洋決戰方案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二千二十一章 田勤雲回國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臭名昭著的第四艦隊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一百三十章 又肥又大的燒雞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齊備刀槍隨時殺敵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一槍一個洞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土著勞工處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不是鄙夷只是怕死第兩百七十三章 擲彈兵準備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一槍一個洞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聖天子發言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南洋大遷移第二千七十三章 大唐人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翰統的赫赫威名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韃靼人太危險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衝突和矛盾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乾的就是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前無古人聖天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興泉慘敗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南洋上的棱堡第九百九十五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第二輪爆發式增長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入值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全民富足第七十二章 柳八苟的蠱惑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春景的野心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鹹魚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決堤第一百三十六章 扮豬吃老虎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不是鄙夷只是怕死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還不如直接燒木材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打了雞血的鐵路公司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妄議國本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德借兵第二千一百九十一章 忙不完的皇太孫第四百八十八章 突擊隊,出擊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僅限於理論上的自願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戰起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洗澡?不洗,死都不死!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國第一名臣:陳立夫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誰敢冒頭就打誰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上海公共馬車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報紙:大唐朝報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上海商報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殺入黑龍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