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陳立夫面聖述職

李軒並沒有在自己的辦公室裡,或者是在什麼會議室裡召見的他,而是在午後時分在皇宮前殿的城牆花園上召見的陳立夫。

經過多年的整修,雖然說工期一拖再拖,但是好歹也是修了十多年,如今的皇宮主體建築基本已經是修建完畢了。

原來的明皇宮因爲實在過於殘破,這皇宮的修建,其實並不是在原來的明皇宮的基礎上進行返修,而是推到重來的那種。

修建完工的皇宮,其佔地面積相當大,除了原來的明皇宮地域外,還加上了原來的皇宮別院,把兩者融爲了一體。

而皇宮的建築模式,也是和傳統的皇宮不太一樣。

其皇宮的外圍,是大片大片的草地以及石板等鋪就的廣場,表面看起來空蕩蕩的,不過實際上有着負責的防禦設施。

那些看起來似乎不起眼的假山,實際上就是堅固無比的堡壘,裡頭可是能夠部署火炮的,那些看起來只是普通排水溝的溝渠,實際上就是戰壕呢。

而這些防禦設施都是通過壕溝甚至是地道進行聯繫。

平日裡雖然沒啥用,但是如果遇到敵人進攻皇宮的話,這些防禦設置足以佈置五千人以上的防禦兵力進行外層防禦。

外圍的草地以及石板廣場,基本是屬於半開放的性質,最外圍只有簡單的矮牆以及欄杆,當然了,雖然只是簡單的防禦性質,但是普通人自然是進不來的,因爲這些區域,已經是屬於皇宮的區域了,外圍是有衆多近衛軍的士兵巡邏駐守的。

能夠進來的,一般也都是在皇宮內辦公的人。

大唐的皇宮,不僅僅是皇帝的居所,或者是重要儀式的舉行地點,同時也是好幾個重要機構的辦公地點。

在偌大的廣場,還有不少的辦公建築呢!

目前在皇宮的前殿辦公的機構有翰林院,御書房,海軍統帥部、陸軍樞密院這四大機構。

當然了,這些機構的辦公地點,都是在皇宮的外圍區域。

在龐大的草坪和廣場中間,纔是真正傳統意義上的皇宮,這裡就不一樣了,整個皇宮內部建築,被高高的宮牆所包圍着,同時這些宮牆也並不是傳統的四四方方的宮牆,而是不規則的菱形結構。

至於爲什麼是菱形結構的城牆,這自然是因爲整座皇宮,就是一座巨大的棱堡,在這裡宮牆的上方,可是設置了衆多的炮臺呢,能夠部署大量的火炮。

大唐的皇宮,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座巨大的軍事要塞!

當然了,皇宮到底是皇宮,除了軍事功能外,還得有良好的政治功能以及生活功能,所以皇宮內部,依舊是有着傳統的前殿,平日裡也是個擺設,只用來舉辦大規模的儀式之類的。

當年李欻的太子冊封典禮,就是在前殿舉行。

同時大朝會也是在這裡舉行。

不過李軒平日裡可不會在這裡召見臣子。

他平日裡都是在御書房辦公!

不過這御書房說是書房呢,但實際上卻是一座辦公功能非常完善的辦公建築,是兩層建築,一樓是秘書處的隨行秘書以及幾個值班大臣等隨駕臣子們的辦公地點,二樓嘛,則是李軒的辦公室以及會議室。

通常李軒就是在自己的二樓辦公室處理軍政事務,接見大臣,而隔壁的會議室,則是主要舉行日常的早會。

而小朝會,則是在前殿的翰林院的大型會議室裡舉行。

大朝會,自然是在前大殿舉行。

除了辦公區域外,更多的還是皇室的生活區域,基本上佔據了皇宮面積的三分之二,同樣是園林設計,錯落有致的分佈了數十座風格不同的庭院。

而在前半的辦公區域裡,同樣也是有着大量的綠化面積,其中城牆花園就是一處李軒比較喜歡去的地方。

這個城牆花園,其實就是直接在城牆上修建的,最高的地方甚至有數十米高,站在上頭,可以看見外面的大片皇宮外圍草坪和廣場,同時也能夠看見城區的景象。

今天,李軒就是在城牆花園裡召見的陳立夫!

李軒走在前頭,陳立夫落後一步跟着,再靠後一些,則是隨行秘書以及幾個侍衛,附近還有普通的侍衛以及秘書。

這些人除了陳立夫外,都是天天跟在李軒身邊的,對李軒在城牆花園上召見臣子的場面已經是習慣了,不過陳立夫卻是頭一次在這種場合裡面聖。

此時他只聽聖天子說着:“愛卿在上海工作的這些年,朕也是時常聽到過關於上海的報告,不過呢,總歸是沒能去親眼看過,多少有些可惜!”

李軒這些年來,基本上已經是很少離開京師了,偶爾外出,也只是去金陵城郊區的工廠或者去當塗視察,這些年來,他可是一次都沒有去過上海呢。

對於上海的景象,他更多的是通過報告以及旁人的口述來了解。

此時陳立夫道:“啓稟陛下,這些年上海的發展很快,很好,不說和十年前相比,就算是臣上個月去上海視察的時候,也是覺得上海在這兩年前變化很大!”

“哦,是嗎,又有了什麼新的變化?”李軒對上海的變化,還是很關心的。

陳立夫道:“臣上月去上海,主持了吳淞江上的第三座大橋,北岸大橋的通車儀式,這個北岸大橋是臣在松江府知府任上開始的,歷盡了三年施工,在今年才完工,這座北岸大橋,也是上海的第一座鋼筋水泥大橋,設計標準高,施工標準也高!”

“臣記得當年第一次去上海的時候,吳淞江上只有一座簡陋的木橋,後來爲了開發北岸,這纔有了吳淞江大橋,然後隨着北岸和上海城區的交通日漸繁忙,又是修了吳淞江第二大橋,不過這依舊是無法滿足繁忙的交通聯繫,這纔有了北岸大橋。”

“這個北岸大橋,橋樑的長度和寬度以及承重能力,都是遠遠超過了早年的吳淞江大橋,如今已經是成爲了上海城區聯繫北岸的重要通道!”

陳立夫從北岸大橋說起,然後逐漸鋪開,說了上海這些年的發展。

他說如今上海的城市軌道馬車交通已經是全面鋪開,從華亭開發區可以一路座軌道馬車到北岸開發區,而所需的車費也是極爲低廉。

目前上海的城市交通運輸,尤其是人們的日常出行,已經是由軌道馬車所承擔,無數的軌道馬車,每天運輸着數以萬計的人前往城內各地。

陳立夫說的上海,在李軒聽來,已經是很有一種後世近代上海的感覺了,甚至還是超過了。

除了因爲技術的限制,尤其是電氣化技術的限制,現在的上海還沒有什麼有軌電車,也沒有電燈,更沒有電梯,所以樓房普遍還無法修的太高,一般都是兩三層爲主,偶爾有七八層的高樓,但是再高的就沒有了,因爲沒有電梯的情況下,樓層再高的話就很不方便人們上下出行了。

陳立夫口中的上海,讓李軒也是有了想去看一看的興趣!

“看來這些年上海的發展還是不錯的,有機會的話,得去看一看!”

聽到李軒這話,陳立夫就是道:“倘若陛下能夠駕臨上海,實乃是上海乃至整個松江百姓的福分!”

恩,同樣也是他陳立夫等一票上海出身的官員們的福分,上海發展的好,還讓陛下所看到了,他們這些曾經在上海任職過,併爲上海發展做出了貢獻的臣子們,其仕途自然也就更加順暢了。

不過李軒也知道,自己身份特殊,哪能說走就走啊,今天雖然有些心思,不過卻也是不再說起這個,而是繼續問起了陳立夫關於上海,關於松江府乃至整個江南的事。

雖然其中很多事他都是通過報告中知道了,但是畢竟還是沒有親自聽陳立夫自己說了解的更加直觀。

聊完上海,聊完江南,這話題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引申到了廣東那邊!

畢竟誰都知道,李軒招陳立夫返京述職,就是爲了廣東的。

對此,陳立夫也是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說了出來。

雖然其中大部分在李軒聽來都是屬於老生常談的東西,比如說加大對廣東地區的農業開發,不僅僅是珠三角地區,同樣還有廣東的其他區域,不管是粵東還是粵西還是粵北,農業的開發目前都還是比較落後的,需要及時的跟進。

而珠三角地區,更準確的說是廣州城區以及周邊的佛山等地,則是應該把精力進一步集中在發展工商業上,尤其是製造業上。

在發展工業上,廣州可是有着極大的地理優勢的,依託珠江流域,能夠輻射整個兩廣區域,同時依靠海運,其產品能夠運輸到閩浙以及其他區域,而海外貿易就更不用說了。

距離南洋這麼近的廣東,在海外貿易上有着天然的地理優勢,這一點是上海都是比不了的。

這些年來,大唐帝國的出口之中,廣東的出口量是佔據了極大的比重的,廣州港裡停泊的遠洋商船,比上海那邊還要多呢。

儘管國內的一百多家有海外貿易許可證的遠洋貿易公司,過半的公司總部都是設立在上海,但實際上廣州纔是更多的貿易公司的大本營所在。

之所以把公司總部設立在上海,更多的還是出於金融以及人才引進等目的。

最近一年,受到大唐帝國和葡萄牙人之間的戰爭影響,廣東那邊的海外貿易也是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對此,陳立夫提出的解決方案並不是刻意的擴大內需,因爲在國內市場上競爭力,廣州和上海那邊還是沒法比。

陳立夫提出的解決方案比較有意思,那就是迎難而上!

如今的海外貿易是受到了影響,但是不代表這海外貿易不能做下去了,相反,這困難的背後還蘊藏着更大的機會。

這個機會就是印度!

這個想法讓李軒感到有些意外,如今國內政壇的主要論調,那就是在海外貿易受到影響的情況下,通過拉動內需解決。

而陳立夫卻是說迎難而上,並且還是要主攻印度市場,爲廣東的海外貿易打開一條新的通道出來!

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八蛋,欠債還錢第六百一十九章 顧士忠的新套路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唐岌岌可危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坑蒙拐騙招商辦公室第六百二十八章 那是屬於朕的權力!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葡萄牙的悲哀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一百一十三章 斯德爾摩綜合徵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大唐的實力第二千八十三章 大唐看不上眼第四十三章 御前辯論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第四百七十三章 望遠鏡初登場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不爽的白太后第兩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試試?第八百零八章 奢華高調有內涵第二千四十三章 體面的基礎:工業化第六百七十一章 天下又震動了:免費分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調的第二千三十九章 大唐禮儀文化第六百四十章 大唐紅夷大炮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怎麼體現逼格?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大唐從不干涉土著內政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去哈密第兩百三十一章 王志嘆的決心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馬六甲還能守多久?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慘烈的價格廝殺戰第兩百二十六章 是打還是逃?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超級豪華客輪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陳立夫自救第二千五十二章 認同感以及貨車第五百五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要破陣?一堆亂石足矣!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們,繼續前進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金庫藏賄第四百零八章 乘龍而出第四百三十四章 祝志海之死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大唐黑虎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五百七十一章 養家壓力大啊第九百三十八章 鐵罐頭們的戰鬥第兩百四十三章 送銀子送女兒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兩百八十一章 百里之地十萬之民第二千六十八章 三次偶遇天註定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韃靼定都歐洲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開發美洲的時機已經成熟了第六百六十二章 百年海軍(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三章 奪梧州搶月票(求月票)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金陵花魁迎陳立夫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二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竅的太子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大唐的女主人們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海軍護航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的海軍第六百二十七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八百二十三章 格德斯貿易公司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狼狽而逃的韃靼人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堵車好啊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第九百九十五章 朕心甚慰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爆發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無奈的進出口委員會第兩百四十四章 賣國奸商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欽賜皇家教授學士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不屑於聯姻的應易康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攻佔科倫坡第六百八十五章 賺錢賺到手軟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印度洋決戰方案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通車之日就是西征之時第四百三十章 殺,衝上去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兩百六十一章 當務之急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海戰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西班牙送女和親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都靠兩條腿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打團戰只搶人頭第二千三十章 堂堂御書房大佬第九百九十八章 父皇,微微要抱抱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農民子弟的掙扎第五百七十八章 全軍總攻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投機,唯獨糧食不行第十二章 上天欲亡我乎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扶桑土著的覺悟相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