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

洪澤湖大堤上,十多萬人正在奮力工作着,他們從遠處挖來泥土,石頭,然後通過人力挑運或者是獨輪車運輸到大堤上。

於此同時,後方還有大量的四輪馬車,雙輪馬車滿載着木樁、成型的石條等前往大堤上。

爲了緊急加固大堤,帝國官方已經是動員了幾乎整個江北道的民衆,除了直接上堤壩修築的青壯外,其實後方還有相當多的人工作着。

動員瞭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洪澤湖大堤的加固也是相當快速。

不過這個時候,黃河中游以及淮河上游的洪水也是奔騰而來了。

這些洪水倒不是咻的一聲就全部跑過去了,而是源源不斷的從上游涌上來。

河流看似依舊平緩,但水位卻是一天比一天的高。

淮河下游的排水量,已經是逐漸無法承受,於是乎,大量的水就是停留在了洪澤湖,並導致洪澤湖的水位迅速上漲。

洪澤湖是一片非常廣闊的區域,以往中間還有大片的沼澤,附近也有大量的村莊和農田,但是隨着水位的逐步上漲,沼澤徹底化爲了湖泊。

以往並不相連的大大小小的湖泊,開始逐步連成一片!

洪澤湖的一側的一個小村子裡,湖水逐步上漲,已經是掩護了地形比較低的大片區域,而村莊裡的人們正在拖家帶口的進行緊急轉移。

昨天鎮上來人,說要緊急轉移的時候,很多村民都是不願意甚至是排斥的,因爲這裡是他們的家,有着他們的土地和房屋,如今官府卻是讓他們轉移,這無疑是讓他們放棄自己的家園和土地,那裡願意啊。

因此昨天只有少數人聽從官府的組織進行了轉移。

但是誰想到,這水位越來越高,昨天夜裡水位已經是逼近了村莊,這個時候,就算是再頑固的人,也是知道,他們的家園保不住了。

這纔是開始收拾東西拖家帶口的進行轉移!

但是,整體的氣氛卻是非常的悲傷,好多人看着洪水淹沒了村外自己的田地,哭的那叫嘶聲裂肺。

這一邊哭着,一邊拿着自己爲數不多可以帶走的家產跟着大部隊開始轉移。

看着村民開始轉移,一個正七品官員,也就是當地的鎮長楊東平也是忍不住嘆氣!

背井離鄉的不僅僅是他們這些普通村名,就算是他這個當官的也同樣如此!

這些普通村民都還不知道,但是他卻是知道,要放棄的不僅僅是幾個村莊,而將會是一大片區域,包括他的城鎮。

等洪水上來後,他這個鎮長治下的土地將會盡數化爲湖泊……

不過讓他慶幸的是,上頭已經是緊急準備了安置地,聽聞安置地裡有着諸多的帳篷等着了,他治下的這些數千百姓等到了地方後,總不至於在雨天裡露宿。

同時聽聞安置地區裡不僅僅有帳篷,也有糧食和醫藥等物資,這轉移過去後,一時半會的倒也不用擔心生計。

安置地點有點遠,這一羣數千人足足走了兩天才抵達安置地,抵達此地後,就是發現這片地方雖然是荒野,但是卻遍佈了大大小小數千頂帳篷,並且看到了大量的人影,可見安置地裡已經是有不少和他們一樣的民衆了。

這些帳篷都是統一制式,而且都是軍用帳篷,按照固定的距離進行佈置的,看上去彷佛軍營一樣。

營地裡,還看到了不少身穿軍服的將士正在巡邏!

這讓剛抵達這片安置地的民衆安心了不少!

雖然一路上,那些當官的都在說,等到了地方後,會有住的地方,吃的喝的也會有,甚至到時候還會重新給民衆發土地。

不過之前沒到地方,也沒看到帳篷和糧食,這心裡頭總是有些不相信的。

畢竟從古至今,遇上天災逃荒的百姓多了去,但是從來沒有聽說過官府會給遭難的百姓住的吃的,甚至還免費發土地的。

一個年老,穿着儒服長袍的老秀才,當他帶着妻女走進分給他的帳篷,同時還領取了米糧,臨走前,那個科員還不忘告訴他,等會記得去大營門口去登記,到時候分派新的土地!

這個時候,他不由得深吸了口氣,然後喃喃道:“老夫活了將近一甲子,這種事還是頭一次遇上!有聖天子在朝,國朝何愁不興!”

於此同時,安置地大營內,一頂大型的帳篷裡,幾個官員彙集一堂!

爲首的是一個從六品的官員,桃源縣縣丞丁宏偉。

如今整個江北,尤其是淮安府以及臨近的徐州府、隔壁皖北道的鳳陽府都是被動員了起來,淮安府下屬桃源縣的縣令,此時正帶領軍民抗洪呢。

這轉移民衆,安置民衆的事情,就是交給了桃源縣縣城丁宏偉來負責了。

根據江北道防洪抗洪督導組的指示,轉移民衆,安置民衆,應當確保民衆安全,並讓逃離家園的民衆能夠有屋住,有衣穿,對於部分家園被徹底淹沒,無法返回的百姓,做到就地安置,分發土地,讓他們在新地方建立新的家園。

根據這個指示,淮安府指示桃源縣在安全地區設立安置點,同時分爲臨時安置點,永久安置點,臨時安置點的民衆,是那些洪水過後,可以返回家鄉的民衆,而永久安置點,則是爲那些洪水過後無法返回家鄉的民衆所設立,因爲他們的家園到時候已經是變成一片湖泊了,回不去了。

這個被稱之爲‘新頭山安置點’的地方,正是一個永久安置點,目前已經是接納了一千多民衆,今天有來了三千多人,不出外,明天還會有幾百人抵達。

總數將會容納約五千人!

五千人,不多,也不算少了,而類似這樣的永久安置點,整個江北道以及皖北道,有二十幾個,之所以有這麼多,那是因爲官方打算永久性轉移大約十萬民衆。

轉移十萬民衆的工程量自然是非常龐大的,不過相對於抗洪而言,則是要簡單的多了。

對於這些民衆,官方將會直接從官田裡拿出土地裡進行免費發放,當然了,大部分都是沒有開墾的荒地,江北,皖北這地方,那些已經開墾的土地大多都是有人耕種的了,不管人家是自由的還是租用的,這都已經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無法輕易動彈的。

所以,分給安置民衆的土地,都是荒地!

而考慮到荒地開墾困難,同時開墾荒地的期間需要口糧!

大唐帝國官方直接採用了以工代賑的模式!

到時候,官府將會出資在這片荒地裡直接建立新的城市,期間會產生大量的工作機會,以供這些民衆打工,同時在新建立的城市裡將會設立工廠。

國企部已經是提前準備安排了諸多國企部所屬企業,在安置點裡建立勞動力密集型企業,不爲賺錢,只是爲了給災民們提供工作機會!

發放荒地,讓他們自行開墾,同時建立城市,建立工廠,給他們提供工作機會,這樣可以確保他們不至於衣食無着。

而這樣一來,其實還會造成一個很有意思的局面,那就是這二十多個直接在荒野上建立的安置城鎮,將會成爲大唐帝國裡僅有的純工業城市。

至少,在未來三五年內,那些荒地沒有開墾出來,居民們只能依賴在工廠工作的時候,將會是如此的。

而這樣的情況,在其他地方都是沒有出現過的。

爲了提供至少五萬個工作崗位,國企部也是撒費苦心了。

考慮到災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及男女比例等,他們安排的工廠清一色的都是勞動力密集型企業,而且除了安排一些給男性青壯勞力的工作崗位外,還有專門提供給女性勞動力的工作崗位。

直接以大規模基建,提供工作機會,施行以工代賑,這是大唐帝國玩了很多年的手段了,相當有限,而這一次,他們則是在原有的以工代賑的方式上進行了創新,除了大規模基建外,還會建立工廠,提供工作機會。

這也算得上是一個全新的嘗試!

假如這樣的措施有效的話,以後大唐帝國面對有大量災民產生的時候,也會繼續施行這種方案。

不過建立工廠這事,那是後續的事了,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解決住宿和吃飯的問題,丁宏偉此時正在和自己手底下的官員們商量着。

該如何分配糧食,是一次性把每家每戶的糧食分配下去,還是說統一安排,用食堂的模式提供飯食。

最後,還是衛生部門的人說服了丁宏偉,由食堂統一提供飯菜。

他說正值洪澇,正是疾病施虐的時候,再加上安置點裡的民衆都是村民,並不是那些常年生活在城鎮裡的市民階層,他們的衛生觀念並不強,如果讓他們自己生火做飯,難以保證衛生,很容易發生大規模的疾病。

衛生問題,這可是相當嚴重的,由不得丁宏偉不重視!

前明時期,雖然說城市裡都會有專門的衛生人員,但治標不治本,明文人在‘萬曆野獲編’裡是這麼描述開封的

‘雨後則中皆糞壤,泥濺腰腹,久晴則風起塵揚,顛面不識。’

大體意思就是:下雨了路上都是爛泥漿,其中還夾帶着屎尿糞便,走在路上,爛泥漿能濺到上半身,而到了大晴天,也好不到那裡去,因爲那時候就是漫天灰塵,走出門轉一圈,一臉灰塵,你媽都認不得你……

第兩百三十七章 擴軍擴軍!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開發美洲的時機已經成熟了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二千二百零五章 聖天子崩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近衛軍纔是真土豪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當個大唐人豈不美哉?第六百零八章 另闢蹺徑的擴軍第兩百四十四章 賣國奸商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去哈密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業標準化第五百五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女人多也是很煩的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鎖金陵城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細分的工業化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陳立夫修官道第九百一十章 西洋貿易許可證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這玩意不會散架吧第兩百七十三章 擲彈兵準備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創業難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南洋本土化第九百六十九章 杜丹清的防守反擊第九百二十八章 韃靼人要和談?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爲了單身狗可是操碎了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盛大的表演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合約就是草紙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立儲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聖天子發言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唐王朝的老朋友第七百五十六章 難道要當亡國之君?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敵蹤初現第五百一十八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六國遷非洲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奇葩的全球貿易第二百二十三章 亡命狂奔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瘋了,都他媽瘋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七百八十章 韃靼異動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第一千零九十章 天子不是人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糧食,有多少要多少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三百四十六章 下一步去哪裡?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六百九十三章 張嶽的果斷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戰局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改革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兩百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兩百七十一章 最關鍵的時刻第五百七十一章 養家壓力大啊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御覽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鎮江迎聖駕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才子逛青樓被抓姦啦!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爭論和妥協第七百四十八章 目瞪口呆的格德斯第七百五十一章 能騙就騙能搶就搶(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七章 讓皇上先走第六百四十章 大唐紅夷大炮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陳立夫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天子駕十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誰埋伏誰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啓翔牌汽車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董錢坤在非洲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三百九十三章 聲勢浩大的撤退第四百一十九章 僞唐賊軍想要幹嘛?第六百四十九章 膠着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兩百一十二章 爲陛下殺出一條血路第三百零一章 陰溝裡翻船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大唐最尖端的科技產品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澳洲馬場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美洲新南港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冊封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望的杜丹清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危機朝議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不一樣的葡萄牙第八百八十八章 師賊之長以制賊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打工哪有當老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