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給他加一加擔子

無規矩不成方圓,即便是一個小家族裡,那也是會有諸多規矩的,更加別說一個龐大的帝國了!

大唐帝國,雖然說成立的念頭不過十年出頭,但是卻是已經統一了華夏,成爲了華夏中央王朝,而任何時期的華夏中央王朝,那都是一個龐然大物。

要讓這個龐然大物順利運轉,各種各樣的規矩是不可或缺的。

帝國的各種各樣,繁雜無比的律法,就是這個帝國明面上的規矩。

而各種行政條例,雖然說不是法律,但是卻也具備一定的法律效力,成爲了帝國的規矩之一。

在這些明面上的規矩之外,還有一些不爲外人所到的規則,雖然大家都沒說,而且也不能拿出來,擺在檯面上說,但是,無數人卻是不知不覺都在遵守。

尤其是在官場上,各種或明或暗的規矩自然是相當多的。

比如說稅部、督察院、大法院這三個機構的官員只能內部升遷,不能調任其他機構,同時其他機構的官員也不能調任上述三部,這個就是大唐帝國立國多年來的規矩。

但是,從來都沒有明面上的法律或者是行政命令,強制規定說稅部的官員就一定要在稅部內部升遷,不能從外部調入或者說稅部官員調往其他部門任職。

這個就好比從來都沒有人規定說,退役將領專業的軍官不得進入陸軍部、海軍部任職一樣。

儘管從來都沒有這樣的強制規定,但實際上,這麼多年來,從軍隊退役專業,進而到地方任職的退役軍官多的很,但是從來都沒有一個,哪怕是一個退役的軍官進入到陸軍部或者海軍部任職。

因爲這涉及到了軍政分離的原則性問題,而不僅僅是內閣和軍方的博弈!

內閣一方面爲了限制軍隊,那可是牢牢把控着陸軍部和海軍部,並且拒絕任何一個有軍方背景的官員在這兩個部門任職,更加別說退役將領了。

而另外一方面,也是出於軍政分離的考慮,因爲幾乎誰都可以,聖天子極度反感軍方插手地方政務,或者是地方插手軍方事務。

哪怕是在海外的琉球府、呂宋府這等特殊的地方,這兩個地方的知府都是擁有着極大的權限,但即便如此,他們也沒有調動軍隊的權力。

同樣的,哪怕是軍方在一些海外、偏遠的地區擁有極大的權限,比如說在琉球府大隅縣,海軍的權力極大,但即便如此,海軍也沒有權限說直接插手當地的政務了。

軍政分離,那是大唐王朝裡的一大忌諱,誰要是敢觸犯,那可是嚴重的政治不正確,是要倒大黴的。

但是這種事情,從來都不會公開說的!

但是不公開說代表就會隨意打破了!

而今天,陳立夫卻是看到了吏部調任自己去興泉府擔任知府的任命書,說實話,他一時間都是有些愣住了。

這種事,怎麼會出現?

難道是吏部那邊搞錯?同名同姓的人和自己搞混了,實際上要去興泉府上任的是另有他人?

但是眼前給他送來任命書的吏部官員卻是表示,他沒有送錯。

這份任命書,就是給他陳立夫的!

爲了更加準確的表示,他還加了個前綴:稅部徵糧司巡查處處長!

當然了,從他接到這份任命書的時候,他這個處長就是成爲過去式了,應該說是稅部徵糧司巡查處前任處長!

可是,就算是確認了沒有搞錯,但是這種情況依舊是讓陳立夫摸不清頭腦。

實際上別說陳立夫自己搞不清楚了,就算是吏部的人也是有些搞不懂的!

因爲按照以往的慣例,陳立夫要調任的話,考慮到他的巡查處處長是屬於正五品,但實際地位又高於正五品的情況,大體上有三個去向,一個是調往地方擔任某地稅務局或稅務廳一把手,要麼是非常重要的上等府擔任稅務局局長,比如松江府,蘇州府,要麼是直隸四道擔任稅務廳廳長,這兩個職務,一個是從四品,一個正四品,都是比較適合他的。至於各省稅務廳廳長,那可是從三品的職務,他還差了點。

第二個方向嘛,他有極大的可能會是在徵糧司內部升遷,徵糧司下屬各處處長,在徵糧司內部升遷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不過副司長之類的就別指望了。

徵糧司的機構和尋常的司不太一樣,它和巡查處一樣,副職不止一個,而是有兩個。

徵糧司的司長,那可是正三品大員,其政治地位絲毫不遜於其他各部侍郎,而徵糧司的副職自然也是相當重要的。

該司設有左右副司長,一共兩名副司長。

而左副司長,那纔是徵糧司的真正二把手,從三品。

右副司長,則是正四品,徵糧司三把手,同樣也是實權派。

以徵糧司的特殊地位,這左右兩位副司長,實際政治地位並不會比一些弱小部門的侍郎弱多少!

而如此重要部門的副司長,他陳立夫就算是之前相當出色,但是也不太可能破格直接一步登天到副司長這個級別。

如果不是左右副司長的話,但是極有可能是調任徵糧司的左右郎中之一,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左郎中,這倒不是說品級問題,因爲這兩個位置都是從四品,不存在高地問題,只不過一個是左副司長的副手,一個右副司長的副手。

那是因爲右郎中剛調任,不可能在一兩個月就再一次調動工作的,唯一可能的位置就是左郎中了。

如果不是徵糧司內部的話,也有可能是在稅部的其他機構,雖然這種事發生的比較少,但是不代表沒有,巡查處的很多稅務巡察,很多都是被調任到稅部其他部門任職,只不過這樣的話,選擇範圍就大了。

陳立夫的調任,如果是還留在京畿,頂多只能升一級,要是想要連升兩級,成爲正四品,那麼只能是去地方上任職。

去地方任職,也是在陳立夫的預料之內!

但是他預料的是可能會去一某地稅務廳擔任副廳長之類的或者去某府擔任稅務局局長過渡一下,但是唯獨沒有想到,上頭會把他直接調往興泉府擔任知府。

去地方擔任知府就夠奇怪的了,偏偏還是去龍興之地興泉府,這就更奇怪了。

興泉府,這個地方對於大唐帝國而言可不一樣,以爲此地乃是龍興之地,在早期的時候,興泉府還是首都,很長一段時間裡還是陪都。

一直遷都金陵後,興泉府的政治地位都是相當高的,有一段時間裡,興泉府的知府的品級可是從三品。

之過最近幾年,興泉府也算是恢復了正常,其知府品級也是變回了正四品。

但是即便如此,這個地方的知府,也是衆多文官眼中的香饃饃!

因爲該地乃是龍興之地,受到的關注是非常大的,同時此地怎麼說呢,雖然是龍興之地,但卻是一個正兒八經的下等府,經濟環境比較惡劣。

如果只是普通的下等府,那麼肯定是被諸多官員們視爲猛虎,自然是不願意去任職的,但是興泉府不一樣啊。

這裡困苦,但是受到的關注也是極大的,如果能夠在這裡做出點什麼成績,升遷那是分分鐘的事。

雖然朝堂中相當多一部分軍政大佬們,老家都是在興泉府,而誰都希望家鄉變的越來越好,做出了成績好,朝堂上一大羣的大佬們都記着你的成績呢。

因此,很多文官們都是希望去興泉府任職的!

在帝國裡,衆多知府職務裡,能夠和興泉府相提並論的政治黃金位置,也就只有松江府,蘇州府、廣州府等少數幾個全天下都是叫得出名號的上等府了。

至於承天府,那不算,這可不是普通的服,而是帝國首都,承天府的知府,那可是從二品大員,和各省巡撫、各部侍郎同一個級別,比江南道道員都要高一級。

直隸四道的道員,設立之初只是從三品,去年纔是以爲直隸四道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要,這才改爲正三品!

這種情況下,陳立夫對於自己能夠擔任興泉府知府一事,說實話是非常的驚訝的!

甚至都是有些想不通的!

想不通也沒有所謂,反正上頭都已經這麼安排下來了,他也只能是交接工作準備去貴州興泉府上任了。

陳立夫這個大奸臣離開了巡查處,按照道理來說,應該是很多人都爲之高興的,而事實上也的確是有不少人高興,但是也有不少人心有不甘。

陳立夫雖然從巡查處滾蛋了,但是去跑到了興泉府擔任知府!

那可是興泉府知府,傻子都知道陳立夫還要升官!

爲什麼這等大奸臣還能夠持續受到重用並升官?

這讓一羣人想不通!

陳立夫爲什麼會升官,那自然是因爲李軒的一句話!

李軒對錢祧裡說,要給陳立夫加一加擔子,讓他去地方試試。

聖天子說要給陳立夫加擔子,那麼就不可能是簡單的升官這麼簡單,必須要給有壓力有挑戰的工作,去地方主持稅務工作,這也是不可能的事,陳立夫之前可是巡查處處長呢,他在稅務這方面早已經是證明了自己。

聖天子明顯是要看到其他的東西!

而稅部的錢祧裡和手底下的幕僚裡私底下也是商量了一番,他們覺得,聖天子對陳立夫還是非常看重的,以後這個陳立夫能不能進入御書房擔任值班大臣不好說,但是簡在帝心的他,以後要擔任一部侍郎還是問題不大的。

而陳立夫乃是稅部的人,陳立夫冒頭了,也就代表着稅部這個派系在帝國的話語力更加大了。

因此錢祧裡可是運轉了一番,這纔是把陳立夫給弄到興泉府去任職!

路已經是給陳立夫鋪好了,至於能不能在興泉府那種特殊地方幹出成績來,那就要看陳立夫自己了。

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暢銷全球的大唐板甲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破產的大唐地方衙門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第二千一百二十七章 得松江者得天下第八百四十八章 前途遠大的陳立夫第四百零九章 烏合之衆(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創業難第二千一百八十六章 着急的西班牙人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四十七章 斬李軒者,賞銀千兩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烏力罕的野望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一百三十章 又肥又大的燒雞第一百零五章 大唐不缺官位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蘇伊士小規模武裝衝突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想吃飯?不準第二千七十四章 要買房要買車第五百七十七章 超級無敵大將軍炮第六百二十章 超大號的地雷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軍改革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董錢坤在非洲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石霍赴琉球》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換回來那麼多黃金幹嘛用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價值五千萬的戰爭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技術爲王的時代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刁蠻公主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近衛軍纔是真土豪第二千零二章 聖天子全知全能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這不是機器,而是藝術品第四百一十一章 在風中凌亂的孫亞偉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這玩意不會散架吧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職場女性宋丸子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用不起的後裝炮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軍火槍營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遲則生變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唐南洋事務衙門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想移民大唐?下輩子投個好胎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硬實力抄襲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四十六章 假戲真做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南洋土著抵非洲第七百三十八章 遠征萬里滅佛郎機第六百三十三章 想要逃?遲了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貴族也是民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這河套我們不要了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沒人就去抓啊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韃靼人的一路向西第兩百三十九章 擴軍設營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第二次遠征印度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唐博士第一百零九章 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三百七十二章 銅鼓衛城血戰第八百七十一章 萬騎衝鋒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和大唐帝國做鄰居是一種什麼體驗?第八百二十七章 借錢度日的大唐第三百五十六章 炮轟城塌第二千七十二章 喬治入籍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家康的作用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既然你這麼優秀那麼你來第六百四十章 大唐紅夷大炮第兩百章 霸王硬上弓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臭氣熏天的加迪斯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第兩百三十三章 本官還會回來的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立儲第八百六十四章 萬古聖君親征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這不是機器,而是藝術品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新興市場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來自蒸汽機項目組的捷報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熱情好客的摩洛哥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滿足的宋丸子第六百一十二章 翰統鷹犬第四百零一章 滾,別擋着本官逃跑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這城,沒法守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大一點再大一點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扶桑土著的覺悟相當高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韃靼人太危險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這仗,不好打啊!第兩百二十四章 蘇家康要夜襲第八百八十八章 師賊之長以制賊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倒黴的第五十七團第二千一百七十八章 土著各國大殖民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