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

方東全他們也就是不識字而已,但是論起人情世故,爭權奪利的本事,柳八苟、錢夢久、王文華這三個讀死書的人還真不是他們的對手。

要不然的話,這大半年來,方東全和黃學仁以及陳屠夫三人也不可能一直牢牢的把控着軍權,讓柳八苟他們半點都插不上手。

即便是李軒這皇帝以及白太后,也只能是從其他方面入手,李軒找半大孩子弄近衛軍,白太后則是利用了明軍俘虜的機會,讓白雲奇建立後軍。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恐怕現在他們手底下還一點人都沒有呢。

當這三個人相繼發表了‘慎重’‘周全’‘改得好’這三個看法後,李軒再一次朝着白雲奇點頭!

當即,白雲奇就是道:“軍制改革,首要當屬確定統一編制,臣這裡有一份詳細編制,恭請聖閱!”

說着就是從袖子裡拿出來一份奏摺遞給了李軒。

李軒接過來,裝模作樣的看了一番,爲何裝模作樣,因爲這奏摺實際上就是他寫的,寫好以後才交給白雲奇,白雲奇再找人抄了這麼一份,上面寫的是什麼他自然是一清二楚。

裝模作樣看了一番後,他把奏摺隨手遞給了最近的柳八苟:“衆位愛卿也看一看!”

柳八苟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列了一大堆的數據,讓看管了之乎者也的他一時間都是有些愣了。

不過好說好歹還是能看懂的,但是如果說看懂也不對,因爲他能夠看懂裡面的詞句,但是這些詞句代表着什麼,他可就搞不懂了。

沒辦法,李軒寫出來的這些東西雖然說不怎麼深奧,沒有什麼專業術語,但是依舊是挖空了李軒前後兩輩子所有的軍事知識。

而且還用了不少近現代的詞彙,比如說火力密度這個詞彙,柳八苟只能從字面意思來理解。

這半懂不懂得看了一番後,柳八苟又是轉給了王文華、錢夢久他們看,這兩個人也是如此,看的一愣一愣。

不過這三個文臣看過後,卻是沒有再傳給方東全他們了,爲何?因爲大家都知道他們不認得字。

此時,白雲奇就是開口解說起來:“臣的這一份編制,參考了近衛軍那邊的編制,也參考了僞明那邊的編制,再考慮到我軍兵力不多,彙總制定瞭如下編制。

我大唐有前後左右、鎮西軍、近衛軍一共六軍,其中近衛軍乃天子親軍,不在此次改編之列。因此這次軍制改革,主要是集中在常備軍之五軍。

如今五軍,各有長矛兵、刀盾兵、弓箭兵,數量不一,編制不一,參差不齊,作戰時無法集中配合。

因此,臣以爲這五軍應當整合起來,按照兵種編立成軍,最後組建成一支大軍。

爲此我大唐應編立長矛兵三隊,以三十六人爲一隊,長矛兵乃全軍中堅,戰時迎戰敵軍中軍。

編重甲刀盾兵一隊,計三十六人,爲全軍前鋒。

編輕甲刀盾兵兩隊,每隊三十六人,爲全軍廝殺。

編弓箭兵兩隊,每隊三十六人,爲全軍提供遠程火力。

編輜重兵一隊,每隊三十六人,爲全軍提供後勤供應。

上述每隊含隊正一員,隊副一員。

如此共有九隊,共計三百二十四人,剛好和我常備軍現有人數相當。”

這一次,白雲奇說的時候並不快,而且也算是通俗易懂,衆人一邊聽着一邊齊齊點頭。

白雲奇說的這些所謂編制以及人數,實際上和目前大唐常備軍裡的兵力以及各兵種是差不多的,比如說重甲刀盾兵,目前大唐常備軍就二十多個人而已,也只能編一個不滿編的隊,再多的話也根本沒有那麼多的盔甲。

弓箭手也同樣如此,哪怕是收復了雞冠山、黑虎寨、黃桂山這三家土匪窩,但黃竹山裡的弓箭手也就五十多人,再多的話也沒有,因此也只能編兩隊。

輕甲刀盾兵的話,由於對裝備要求不高,一把刀一方小圓盾基本上就行了,但是刀盾兵對士兵的個人勇武有一定的要求,能夠編出兩隊了也是差不多把人掏空。

倒是長矛兵要簡單的多,基本上是個青壯土匪都能充任,因此人數最多。

至於輜重兵,則是更沒什麼要求了,甚至不是青壯都可以充任。

這個編制計劃,是李軒根據近衛軍以及黃竹山現有的那些土匪們搞出來的,其核心目標就是把分散在各軍的弓箭手,刀盾兵等集中起來,然後組建爲一支完整的軍隊。

畢竟大唐常備軍的兵力本來人數就少,如果再搞五個各自爲戰的獨立作戰單位,這打打土匪還行,但是如果遇上大量敵人,而且還是明軍那種正規軍,正面對碰之下,會死的很慘的。

但是如果能夠按照兵種劃分爲九個小隊之後,那麼這三百多土匪青壯就能夠化爲一個整體,進而和敵軍作戰。

這樣的作戰效率,肯定是要比小單位作戰要強得多。

當然了,這種編制也有他的極大缺陷,那就是缺乏靈活性,這三百多人必須是作爲一個整體作戰,而不能說單獨分出幾十個人去作戰。

不過李軒又不打算搞什麼特種作戰,他們的對手也不是隻有幾個人,幾十人的土匪,而是動輒成千上萬的明軍。

自己的兵力本來就少了,如果還不集中兵力使用,而搞什麼小而精的話,很容易被人家一口口吃掉。

白雲奇說的這些,,方東全他們自然是聽得懂,但是他們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按照這個編制的話,那麼這三百多人都得集中到一起,大家的手下就會被混編,這麼一來,他們各軍的獨立性也就被打破了。

打破各軍的獨立性,把他們柔和在一起,建立由上至下的指揮體系,這也是李軒這一次軍制改革的重要目的。

白雲奇的話語落下後,方東全他們也是不再沉默了,而是開始說了起來,不過他們對詳細編制倒是沒有什麼意見,三十六人爲一隊很正常。

甚至他們還提出了一下補充意見,比如說,一隊之下,可以再設六伍,這樣容易管理的同時,也能製造更多的官位,好下面的人容易升遷,有個奔頭。

除了這些補充意見外,他們更關注的是如果五軍整合爲一軍,那麼誰來當新軍統帥?

第五百九十七章 攻略瓊州府第二千七十章 月球省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九十一章 冬日煮酒捏肩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你們海軍就是這麼不要臉的?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唐西美洲協議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這玩意不會散架吧第一百九十章 殺敵一人賞千戶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金陵花魁迎陳立夫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勞動合同法第二千五十七章 要讓更多大唐人買得起車坐的汽車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二千零九章 一望無際的農田第六百零五章 損失慘重的第二艦隊第九百五十六章 書生和劊子手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勞動合同法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大唐第四位大學士第七十二章 柳八苟的蠱惑第二千二十七章 交州雜交水稻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四十一章 反派模板馮家第九百六十四章 寧投降不入川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韃靼人脖子上的套索第九十三章 那是老孃的私房錢第八百零一章 膽大包天的海盜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國第一名臣:陳立夫第兩百零三章 正泰縣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黃永祥的科舉路第四百七十三章 望遠鏡初登場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細分的工業化第二千一百九十四章 盛世步球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電池第一百四十五章 未竟的征伐(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重建東勝城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城而入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二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唐禁區擅入者滅國第六百六十二章 百年海軍(求訂閱)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寧可信其有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攻佔科倫坡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奇葩的陸海軍軍備競賽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怎麼體現逼格?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客的南洋百姓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爭論和妥協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略重心調整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扶桑問題的最終解決第二千九十二章 煤油能消毒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打扶桑搶黃金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這玩意不會散架吧第一千零八十章 陰險的大唐騎兵第八百三十七章 明軍炮手趙東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將風範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京鎮鐵路通車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無用功第七百零一章 進攻南昌第四百七十章 爾等圖謀甚大啊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陳立夫自救第四百一十章 老子唾你一臉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大唐法律特扯淡第七百四十六章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輪船第七百六十一章 投降?那是不可能的第八百零五章 陳立夫面聖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兩百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三十九章 趴下,都趴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聖天子發言第十九章 敵軍來襲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海軍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兩百二十六章 是打還是逃?第二千零九章 一望無際的農田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第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兇險的意外第五百七十五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金陵城大堵車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繁忙的長江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詭異的發展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期待的變局第六百三十七章 飛啊飛,一起飛!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平開海旨第二千零九章 一望無際的農田第三百零一章 陰溝裡翻船第二千一十九章 提前一步的馮氏航運公司第七百九十章 恭迎王師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除非我們陸軍死絕了第三百零七章 一敗萬劫不復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一億六千萬第三百四十七章 那裡有大海第一百七十七章 讓人震驚的馮家莊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朝廷重臣的羣毆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西南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