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指點

聞言,平講郎微微嘆息了一聲,孫家和徐家的婚事,他也略有耳聞。如果僅僅是爲了讀書,有自己便足夠。他想見塗山長,還是爲了徐家大小姐吧?

對這樁婚事,他相當不看好。孫家退婚在前,徐家大小姐如今又貴爲安國公府義女。時移事遷,徐家如今是個什麼打算,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

也罷,誰沒有年輕過?自己就幫他引見一下,就算不行,也斷了這個念想,好安心讀書。

招手喚來一名書院的小廝,打發他去給後面的塗家遞個話。塗山長年紀大了,出門越發減少,多半時光都在塗家,或侍弄花草、或含飴弄孫、或潑墨作畫。

平講郎時常見他,討論書院事務等,常來常往的,此時去也不覺突兀。

在等待的時間呢,平講郎問了一些孫智韜的學業,幾番考較下來,他頗爲滿意。

孫智韜的文章基礎頗爲紮實,對經義也有獨到的見解,只是在實務上要差一些。

平講郎捻着鬍鬚道:“當今皇上喜用少年俊彥,智韜的機遇不錯,明年的秋闈大可下場一試。若無意外,一個舉人功名不在話下。”

孫智韜心頭一喜,作爲松溪書院實際上的山長平講郎能如此評價,那多半不會錯了。忙起身作揖道:“學生謝過世伯吉言。”

平講郎擺擺手,道:“考取了舉人後,你要多多參與實務。皇上登基後開科取仕,三甲都是學問、實務俱佳的青年俊傑。”

得這句話指點,孫智韜如醍醐灌頂。箇中道理,在明眼人看起來容易,其實不然。慶隆帝登基以來只開了兩科,不僅要知道準確的知道前三甲的文章,還要知道皇上的對士子的安排。

這句話,可以讓孫智韜有的放矢的攻讀,起碼節約兩科的時間。

“有世伯提點,學生不甚感激。”孫智韜誠懇道謝。

平講郎道:“不用言謝,你大伯對你期望甚高。”

孫智韜落座,平講郎繼續編纂講義。

略過了半晌,小廝迴轉稟道:“平講郎,塗山長在花廳候着您。”

點點頭,平講郎道:“走吧。”

“松溪書院”和塗家有一道紅漆木門相連,孫智韜跟在平講郎胖乎乎的身子後面,進了塗家,沿着一條遊廊,到了一座花廳內。

塗老太爺一身青色道袍,將下襬紮在腰間,袖口處還有些許泥點。他精神矍鑠,高大的身形微微有些佝僂,但面頰身形,已比過年時豐潤許多,顯見身子已經大好了。

平講郎恭敬的拱手道:“老師又在伺弄莊稼?”

塗老太爺呵呵一笑,道:“我瞧着今兒這天氣不妙,恐要颳大風,趕緊把棚子架起來。”

“您年紀大了,正該好好保養。這種事情,老師您又何必親力親爲?”平講郎勸道。

塗老太爺一瞪眼,道:“我只是老了,又不是缺胳膊斷腿!如何就做不得?”

鄔娘子扶着他到椅子上坐下,柔聲笑道:“老爺子您別急,講郎也只是擔心您的身體。”又對平講郎道:“請講郎勿要擔憂,蘇小神醫講了,老爺子適當活動一下,對身子有益。”

孫智韜看着,平講郎雖然是執弟子禮,但這種親近的感覺,跟塗山長儼然就是一家人。他上前一步,恭敬施禮道:“學生孫智韜,見過塗山長。”

塗老太爺看了他一眼,問道:“這位是?”

“孫侍郎的侄兒,孫智韜。”平講郎道。

塗老太爺略想了想,轉眼便明白過來,冷哼一聲,也不叫他起身。

孫智韜心甘情願的受着罰,他最擔心的,是塗山長對他不理不睬。既然要罰他,說明對他還不算徹底失望。

見塗老太爺冷着臉,平講郎也不好說話,就這麼喝着茶,廳裡的氣氛一下子冷了起來。

約莫過了半刻鐘,塗老太爺才道:“起來吧,說說看,你這次上京,是個什麼章程?”

當時徐家雖然遠在蘇州,但塗老太爺對子孫的婚事很是關心。當初知道徐老夫人給徐婉真定了孫家的少爺,他還讚了幾句。“士農工商”裡,“商”畢竟是末流。

後來突逢變故,孫家退婚,要說他心中沒看法,那是不可能的。

孫智韜直起身子,略伸了伸彎得久了有些痠痛的腰部,朗聲答道:“回塗山長,退婚並非學生所願。此次上京,已徵得父親同意,重新向徐大小姐求親!”

聽他說得斬釘截鐵,塗老太爺面上浮起一絲微笑,孺子可教。

孫智韜風度翩翩、面目清朗,身上有着浸淫日久的書香氣質,很對塗老太爺的眼。

他想着:“當年定的這門親很是不錯,看他眼神清澈,這後生是個好的。婉真雖然成了安國公府的義女,但要在這京中找門好親事,也不容易。”

想到這裡,塗老太爺點點頭道:“既然你有這個想法,那就明日去嘉善坊一趟。我這就寫封信,你帶去給婉真她祖母。”

孫智韜神情激動,看樣子,塗老太爺這一關是過了,還願意寫信幫他說明。

鄔娘子扶着塗老太爺起來走到書案前,孫智韜捋起衣袖,親手拿起墨條碾磨起來。

平講郎在一側看着他,只見他丰神俊朗,就算心中激動,手上動作仍舊不疾不徐。他手指修長,加水、執墨的畫面,使觀者賞心悅目。在心中讚了一聲,此子才學不俗,能有如此心性,未來必然可期。

不多時,塗老太爺將書信寫好,用鎮紙壓了,等墨晾乾。

趁這空擋,問道:“你的四書學到哪裡了?本經選的是哪一本?”

“稟山長,四書都已學完,學生的本經修的是《尚書》。”

“哦?”聽到他的本經竟然選《尚書》,塗山長來了興致。五經當中,按難度,《詩經》最易,《易經》次之,《尚書》最難。所以,士子們選《詩經》爲本經的人最多。

但塗老太爺自己的本經就是《尚書》,一下子覺得親近許多。

說起學問,這是自己一直攻讀於心的東西,不像談論婚事之時那麼忐忑緊張。孫智韜胸有成竹的侃侃而談起來。

第152章 絹花第八百七十九章 帝心難測第641章 抉擇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傲的自尊心第269章 說客第410章 太子府女官第七百四十九章 濃濃的關懷(爲一路遠行桃花扇加更)第890章 歡聲笑語第495章 慶隆帝的決斷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騷亂第87章 進城又出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哭第63章 人心第136章 捉拿歸案第621章 酸梅茶(滿15張月票-欠更5)第290章 小滿第六百二十七章 下帖子第865章 查賬第四百二十八章 情人眼裡出西施第811章 來之不易第811章 來之不易第365章 輸贏第276章 快意報復第932章 不能笑第353章 瀝泉晴月花第495章 慶隆帝的決斷第330章 事態危急(爲我乃龜仙人金豬加更三)第1039章 番外二、小包子們的日常(上)-法律第263章 一舉兩得的法子第七百六十章 隻身赴約第九百八十六章 不願醒來第四百六十六章 彈劾第123章 抓捕第956章 踏雪尋梅第702章 丫鬟的命運第101章 徐婉真掌家第六百零七章 頂罪第393章 變化第1039章 番外二、小包子們的日常(上)-法律第九百八十四章 塔林第六百四十九章 夜色(連續六天萬更求月票)第四百七十九章 防疫方略第258章 滄海一聲笑第610章 公允的處置第153章 謀劃第九百四十章 苦等第75章 誰是影衛?第127章 前塵往事432第五百五十六章 塗家姐妹的不同際遇第六百九十九章 千秋功業第五百八十三章 避子藥第731章 兩個尚書府第六百九十四章 骨氣比肉重要第八百二十五章 急報(萬更求月票)第366章 回家第六百三十九章 證據?(萬更求月票)第7章 傳話第384章 救命之恩第458章 關於嫁人第284章 樸素的真理第560章 闖三關第958章 珍珠雪耳湯第四百四十章 最大的破綻第214章 棋子的選擇第六百八十四章 家宴(萬更13天求月票)第774章 擋箭牌第129章 大悲寺第105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九百一十三章 太遲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程景同第126章 反?不反第520章 太客氣第418章 墨竹第432章 怎麼捨得不答應第950章 心懷鬼胎第六百六十九章 告黑狀(萬更十天求推薦票月票)第5章 服孝第605章 脫身之計第614章 呵護第60章 水中輕擁第421章 好消息第355章 忐忑第756章 闔家團圓第128章 兄妹情第71章 善意第1022章 瘋了!第六百四十二章 分析大勢第716章 價值連城第429章 聽祖母的第224章 背主的滋味第393章 變化第715章 做客第156章 平國公世子第976章 小住第六百八十四章 家宴(萬更13天求月票)第九百九十章 陌生第309章 塗芳顏第97章 林氏之怒第六百零八章 蠢出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