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69、炎帝攝政朱明北伐

儘管俞罔久不就帝位,但在農耕部族人們的心目中,神農氏的天子地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正因爲如此,朱明覬覦帝位多年,始終不敢貿然行事,只能稱作炎帝攝政。倍氓是個演說家,他到各部落去遊說,說軒轅要代替神農稱天子,已經搗毀了瓊枝樹,斷了祖神貢果來源;眼下正在驅兵南侵,走到哪裡,就跑馬圈田,把莊稼地變成牧場,殺死男人,搶走婦女。…有時他還會鼓動說:“軒轅國遍地都是牛羊,出征一趟,戶戶都會用上耕牛了。”就這樣,倍氓所到之處,羣情激昂,青壯男子拿起兵器,背上乾糧,滿懷保衛炎帝、保衛家園的壯烈豪情,也抱着發財的夢想,奔上戰場。

朱明的大營熱氣騰騰,一片繁忙。他把各個方國的人員歸併成上、中、下三軍,還成立一個後備營,隨時招收新兵。稍有頭緒,便調兵遣將,命吳回率上軍攻打頭陣。吳回很快攻進敵營,卻發現是空寨,軒轅丟下大車和其他輜重,早已逃走了。

朱明和衆將計議,是追擊還是收兵。吳回說:“如今既然已經組織成軍,士氣高昂,且我衆敵寡,就該一鼓作氣擒獲軒轅,征服軒轅國,以免後患。”

“軒轅輕兵遠遁,我軍路途不熟,難於追及;軒轅國遠在千里之外,大兵運動起來,人吃馬喂,兵仗器械等物資需求龐大,輸送不易。天氣漸冷,如不能速戰速決,更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還是要慎重考慮。”赤驥說。

“等我去偵察一下再定。”朱明說。

一支隊伍在河谷行進。大車上載着傷員和受傷的戰獸,還有兩輛蓬車,其中一輛木輪竹盤,赭黃革頂,朱明看上去很是眼熟。軒轅跨馬提劍跟在蓬車後。他似乎已經發現了朱明,連忙約住人馬,背靠巖壁站定。戰士們亮出兵刃,彎弓搭箭,注視着天空。這時,朱明發現二八神冒了出來,八人連臂,護衛在篷車周圍。二八神習慣晚上巡夜,白天潛伏,遇有緊急情況才白晝現身。

朱明忽然明白了,那輛黃頂篷車就是阿珠的專車,原來是二八神受軒轅指示劫持了她!朱明火冒三丈,駕着火龍就要俯衝過去;但理智終於使他沒有和天黿劍接火,火龍打了個旋就急急忙忙飛走了。一回大營,朱明就立即命令吳回率先遣隊北上追擊,即使不能殲敵,也要死死咬住目標不放;他隨後指揮各路人馬源源跟進。

吳回趕到一個三叉路口,四面環山,前面有兩個谷口。他命人馬停下,察看敵人逃跑的途徑。這時,從山坡叢林裡突然衝出一彪騎兵,飛馬彎弓,羽箭飛蝗般射來,前排戰士猝不及防,紛紛中箭倒地。等吳回兵舉起盾牌舞着刀劍衝上前來迎敵時,飛騎已旋風般地奔向東山口,還不時扭身左右開弓,箭無虛發。看得出,他們個個是弓馬嫺熟的神射手。

吳回催開坐騎,率先衝進谷口。這裡山勢平緩,峽谷寬闊,象是一條大道。兩廂棕木成林,野草漫坡,不時有小股敵騎從林中鑽出來,亂射一通就跑。吳回仗着人多勢衆,大隊人馬在後接應,並不擔心敵人的埋伏,一路緊追不捨。朱明驅動大軍,也沿着吳回行進的方向長驅直入。

在朱明領導的聯合大軍中,有一位叫白阜(1)的人,是怪義氏之子,平生喜遊名山大川,熟知天下地理,曾爲炎帝圖畫地形,以疏通水道。白阜加入本族戰鬥隊,編在後軍,隨隊行走。此時,他發現隊伍正在穿越太行山,已經偏離了去軒轅國的方向;於是在衣襟上畫了一幅草圖,跑上前去獻給朱明。朱明大驚,知道中計上當,誤入歧途;當即親自把白阜送到先頭部隊,做爲嚮導,向軒轅國進發。

這是風后的主意。她讓昌意牽着朱明的牛鼻子繞到太行山東,使軒轅擺脫追襲,沿漯水從容歸國,並抓緊時間進行了戰備。當朱明大軍趕來時,軒轅丘已是深壑高牆,嚴陣以待。

葉落霜白,寒風乍起,冬天就要來臨了。朱明不敢耽誤,立即組織攻城。一位神人

名叫元囂,是炎帝十二支神之一。他雙手晃動一隻竹筒,一團團赤豆拋向空中。赤豆見風孵化,變作千百隻火鴨,尾後冒煙,口中噴火,越過城牆,嘎嘎地叫着向軒轅城中飛落。軒轅深知祝融聯軍擅長火攻,一回城就命令把城壕加寬加深,城中遍挖溝渠,全都灌滿水;家家戶戶把盛滿水的鍋碗瓢盆,擺在半地下室的房頂上。聽到警報,男女老少齊上陣,望着滿天的火鴨,沒命地只顧望上潑;城的上空一時織成水的保護網。有的火鴨強行着陸,遇水就還原爲赤豆;有的在半空盤旋,不久就燒盡消失。

元囂竹筒裡的赤豆無窮無盡,火鴨飛來一撥又一撥;城中儲備的水漸漸耗光,水源供給不足,致使水網支離破碎,開始到處起火。朱明指揮圍城大軍向城牆上施放火箭,掩護登城。第一批登城的,是來自小次山的隊伍,名字喚作朱厭,白首赤足,狀若猿猴。朱厭是好戰一族,哪裡發生戰亂,它們就會跑到哪裡湊熱鬧。攀援登高是它們的強項,因此自告奮勇要求搶先登城。朱明見火箭在城牆上燃燒,卻不見有人撲救,以爲時機已到,於是命令開始行動。朱厭們把長長的竹竿橫在護城河上,三蹦兩跳躥近城腳;再把竹竿搭靠城牆,順竿上爬。

蹈火營的戰士全數伏在城牆上。軒轅正打算抽掉一部分下城參與救火,忽見天邊飄來一片赤雲,轉眼間已到上空。原來是風后引來一羣怪鳥,形似喜鵲,通身紅黑,兩個頭,四隻腳,有名叫作鬼鳥,產在西方的翠山。鬼鳥喜歡撲火,它看那火鴨,原來是一顆顆烤熟的嫩豆,食起來口味極佳,而且胃口很大,來者不拒,多多益善。元囂見碰上了火鴨的天敵,取勝無望,又怕傷了寶貝的元氣,急急收起竹筒,揣進懷裡,招呼也不打,就匆匆離去。

(1)《天中記》卷七引《元名苞》:“神農世,怪義生白阜,圖地形脈道。”注:“怪義,白阜母名。白阜爲神農圖畫地形,通水道之脈,使不壅塞也。”

(本章完)

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51、大鬧首陽山鬼母盜血_123、舜讓單卷(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52、嫦娥奔月(續)鬼母盜血_102、伯 益 作 井鬼母盜血_105、帝 堯 之 死正文_女鮁鼓瑟(二)正文_邢天舞干鏚(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71、大陸驚魂(續2)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41、女 媧 授 藝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7、中 山 公 主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62、顆手獻圖(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47、 洛 神 宓 妃正文_77、軒轅進中原正文_8、素 女 彈 琴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19、逢蒙投師正文_《炎黃與蚩尤》58、昌意盜子正文_《炎黃與蚩尤》62、帝 女 桑正文_《炎黃與蚩尤》56、女鮁認母鬼母盜血_102、伯 益 作 井鬼母盜血_74、鯀竊息壤(續)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34、豬王寒流正文_102、降水之戰(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26、善卷收徒鬼母盜血_123、舜讓單卷(續)鬼母盜血_113、桐柏山山神(續)正文_68、方相救駕正文_11、巫 真 作 法鬼母盜血_92、季 連成 親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61、顆 手 獻 圖鬼母盜血_92、季 連成 親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7、中 山 公 主鬼母盜血_76、丹朱稱帝(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37、智鬥雄虺(續)正文_74、國王嫁女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49、羿 之 死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48、義封雷神正文_精衛填海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2、寒 宮 怨 女(續)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52、共工失九土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43、淮 水 無 支 祁正文_92、軒轅妻嫫母平亂鬼母盜血_117、大戰巫支祁(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69、大 麓 驚 魂正文_《炎黃與蚩尤》63、瑤姬成仙正文_92、軒轅妻嫫母平亂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78、丹水之戰(續)正文_79、龍伯大人祈天正文_67、赤蟻逞威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73、. 鯀 竊 息 壤(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48、月 圓 十 六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15、嫦 娥 出 世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40、泰 山 石 敢 當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 63、張 果 老 飲 驢鬼母盜血_139、苗山《簫韶》(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45、羿射河伯鬼母盜血_83、 羽淵訴衷腸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36、智鬥雄虺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20、神 農 洞正文_117、女 鮁 鼓 瑟(一)正文_70、冰 封 軒 轅 丘(1)正文_101、降 水 之 戰(一)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43、女 樞 論 政正文_82、赤金方陣正文_101、降 水 之 戰(一)鬼母盜血_107、九 頭 相 柳正文_《炎黃與蚩尤》58、昌意盜子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69、大 麓 驚 魂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60、鬼妹圓房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23、君子國(二)正文_75、阪 泉 決 戰(1)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28、難巡三苗(續)鬼母盜血_134、句芒顯聖(續)鬼母盜血_119、慶 功 大 會鬼母盜血_75、丹 朱 稱 帝鬼母盜血_123、舜讓單卷(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35、皋陶與神羊(續)鬼母盜血_103、伯益作井(續)鬼母盜血_110、鱉靈豔遇(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68、象的婚事(續)鬼母盜血_128、結 怨 汪 芒正文_73、北征肅慎國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42、姜原棄子(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14、網開一面正文_鬼母盜血正文_84、九天玄女贈書鬼母盜血_132、玄宮受命(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67、 象 的 婚 事正文_81、蚩尤大戰軒轅鬼母盜血_106、帝堯之死(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17、羿 射 九 日正文_105、八 陣 圖(1)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22、君 子 國(一)鬼母盜血_91、司彘國(續2)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19巴 蛇 吞 象(1)正文_96、海歸少昊青正文_天弩絕唱(二)鬼母盜血_101、河伯秦洪海鬼母盜血_81、怒鬥天神(續)鬼母盜血_130、溺死鬼兒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64、張果老飲驢(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