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母盜血_129、結怨汪芒(續)

“雲華夫人知道大禹胸量無邊,不會囿限於四海之內;因此早就預備下躡空履等你索要。”童律拿出兩雙躡空履,分送給豎亥、大章,交代說,“海外也曾天崩地陷,洪水氾濫,至今猶未平息,一路小心。”

“雲華夫人在哪裡?”大禹問。除了無盡的感激之情,大禹對雲華夫人還產生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愛慕之情,只是深深地埋在心底。他不敢有非分之想,只是渴望能見她一面。

“誰也不知道她在哪裡。但誰都甘心受她驅使。”童律神秘地笑笑。看來,他也是雲華夫人的崇拜者。“夫人讓我捎話給你,你手裡的丹書只剩下最後一頁了,你可以向它提出任何要求,都會得到滿足,請三思而後用。”

按照大禹的要求,太章從東極步量到西極,測出距離有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豎亥從北極步量到南極,測出距離也是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1)由此判斷,大地應該是四方形的。二人所經之地洪水剛過,但瀦聚在各地的湖澤水泊極多,三仞深以上者有二億三萬三千五百五十九個,龍蛇水怪出沒其中,危害民生。大禹想起天帝庫存在崑崙山的息壤,打算悉數分增四海之外,用來堙塞積水,造福於他方之民。但地隔萬水千山,路途遙遠,靠凡人是無法運達的,必須動用丹書,求助於神將。這是丹書留給大禹的最後一次機會了,他曾經考慮過好幾個使用方案,包括使自己延年益壽、子孫昌盛以及族屬強大、永爲盟主,等等;還有,就是想借丹書之力,見上一面雲華夫人,以慰籍平生之願。但是,這位以治理天下水患爲己任的偉人,最終還是選擇了治水。他啓動丹書召來童律、庚臣等諸位天神,請他們把息壤佈施到四海之外、大荒之中,把大面積的湖澤變爲名山桑田。

太章和豎亥在步量大地的過程中,還走訪了散佈在海外大荒中的許

多奇異族羣,什麼三首國,大人國,小人國,三身國,三目國,…等等數十餘個,他們的奇形怪狀、風俗殊異,令人好奇。後來,大禹讓伯益把巡狩海內的記錄整理好,連同太章、豎亥的海外見聞輯成一書,稱做《海經》。《海經》和《五藏山經》又合成一書流傳下來,叫做《山海經》。(2)應該說明的是,關於《山海經》,古時學者大都認爲其作者是夏禹和伯益。但近代學人卻斥此說爲無稽之談,考證說,《山海經》的成書時代在西周或春秋戰國,甚至是西漢云云,至今尚未定論。

話分兩頭。自從帝舜實行輕徭薄賦政策以來,三苗各部族相繼歸附中原王朝。成駒見大勢已去,便遁跡民間,重拾遊方巫師的行當。但他堅信,三苗對中原王朝的臣服是不穩固的,他總有機會重整旗鼓,從頭再來。爲此,成駒廣收門徒,向他們傳授異術,竭力打造自己的隊伍;同時注意招徠異人奇士,做爲闖天下的幫手。一日,成駒正欲登舟渡河,適值山洪突至,小舟被打翻,成駒飛身躥上河崖,僥倖脫身,而他的兩位徒弟,都在瞬間葬身水底。

成駒沿岸奔走,希望在下游發現落水的徒弟。此時,忽見那隻漂泊的小舟竟然逆流而動,在濁浪裡上下顛簸。更讓他驚詫莫名的是,兩名落水者相繼露出水面,被一個接一個丟進小舟裡。

小舟緩緩靠岸。成駒不動聲色地立在河崖上,等待那個神秘的人物現身。這時,小舟忽然離開水面,直朝他身上飛來。成駒後躍一步,伸出雙手將它托住,輕輕撂在地上。神秘人物沒有露面,只有一串氣泡泛起。

“閣下別走!”成駒再也沉不住氣,高聲叫道,“君子救人救到底,他們還沒有活過來呢!”

一人毫無聲息地躥到河崖上。他把小舟倒扣過來,提起溺水者,將其頭朝下襬放在上面;然後在每人背上連拍三下,說

:“大聲呼喚他們的名字,把魂兒叫回來就是了。”

在成駒的呼喚聲中,溺水者大口地吐水。神秘人物又把他們翻過身來,用手反覆壓其腹部,二人慢慢甦醒過來。成駒停止叫魂兒,連聲道謝,說:“仙兄神乎其技,水中功夫無異於水神;請問您尊姓大名?仙居何處?”

“我叫倪龜兒,四海爲家。”自稱倪龜兒的神秘人物說,“些許小技怎值得神巫成駒誇讚。”

“什麼?你叫溺鬼兒?”成駒一把抓住倪龜兒的手,瞪大了眼睛看着他。

倪龜兒吃了一驚,說:“你怎麼知道我是溺鬼兒?”

“不錯,你就是溺鬼兒!”成駒端詳着眼前這個葫蘆頭、尖下巴、瘦骨嶙峋的倪龜兒說,“六弟,我就是你五哥虐鬼兒呀!”

“啊!原來大名鼎鼎的三苗軍師就是你呀!”倪龜兒看看兩個還在昏睡的溺水者,拉起成駒登上小舟,飄向河水中流,互相傾訴往事。

原來,這位倪龜兒也是顓頊大帝的一名不才子。他十六歲時溺水身亡,一屢陰魂不散,常在水濱遊蕩。爲了逃避輪迴,他把一位涉水的男子拉下水淹死,讓其陰魂代替自己去遭受漫漫長夜般的六道輪迴之苦;而他自己,則走捷徑重新投胎做人。

注(1)《淮南子•地形篇》:“禹乃使太章步子自東極至於西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豎亥步自北極至於南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凡洪水淵數,自三仞以上,二億三萬三千五百五十有九。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爲名山。”

(2)(漢)《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第六》:“(禹)遂巡行四瀆。與益、夔共謀,行到名山大澤,召其神而問之山川脈理、金玉所有、鳥獸昆蟲之類,及八方之民俗、殊國異域、土地裡數,使益疏而記之,故名之曰《山海經》。”

(本章完)

鬼母盜血_94、 蚩尤宋山顯聖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42、姜原棄子(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33、舜耕歷山正文_64、炎黃開戰正文_8、素 女 彈 琴鬼母盜血_143、附錄1、南水北調與大禹治水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34、豬王寒流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5、北 巡 八 狄正文_88、共工氏河洛陰陽陣正文_107、蚩尤大戰句龍鬼母盜血_97、大禹出世(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67、 象 的 婚 事正文_80、怒 鬥 天 神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30、虞舜出山(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36、智鬥雄虺正文_上古《炎黃與蚩尤》31、邢天認舅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42、九淖之戰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65、野 人 谷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8、中山公主(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37、智鬥雄虺(續)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45、雷獸搶婚正文_《炎黃與蚩尤》56、女鮁認母正文_天弩絕唱(二)正文_106、應龍蓄水戰蚩尤正文_85、女娃驚浪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16、吳 權 討 婦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37、智鬥雄虺(續)正文_8、素 女 彈 琴鬼母盜血_122、舜 讓 善 卷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24、風伯與雨師正文_99、軒轅墜江遺玄珠鬼母盜血_,133、句芒顯聖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27、力 牧 戍 邊鬼母盜血_《堯舜禹》11、獫狁王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53、丹朱失寵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39、神土息壤正文_上古《炎黃與蚩尤》31、邢天認舅正文_蚩 尤 出 世鬼母盜血_111、杜宇讓賢正文_86、有熊比武大會鬼母盜血_81、怒鬥天神(續)正文_111、石敢當遇難鬼母盜血_127、“序”和“自序”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52、嫦娥奔月(續)正文_84、九天玄女贈書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24、風伯與雨師正文_邢天舞干鏚(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32、水府豔遇(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42、姜原棄子(續)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36、淖 子 擇 夫正文_90、天 雨 粟 鬼 夜 哭(1)鬼母盜血_79、丹水之戰(續1)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51、大鬧首陽山正文_80、怒 鬥 天 神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49、羿 之 死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4、少年諸侯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30、女娃逃婚鬼母盜血_89、司 彘(zhi) 國正文_92、軒轅妻嫫母平亂正文_88、共工氏河洛陰陽陣鬼母盜血_110、鱉靈豔遇(續)正文_105、八 陣 圖(1)鬼母盜血_10、懸空射侯(續)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27、力 牧 戍 邊鬼母盜血_87、戰 盤 瓠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13、誘敵入甕(續)正文_蚩 尤 出 世正文_82、赤金方陣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15、美人魚阿珠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33、行修與術器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53、鳥巢風波正文_94、蚩尤告別西王國正文_92、軒轅妻嫫母平亂正文_75、阪 泉 決 戰(1)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41、 姜 原 棄 子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36、淖 子 擇 夫鬼母盜血_79、丹水之戰(續1)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46、羿射河伯(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8、中山公主(續)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39、碧 霞 仙 子鬼母盜血_《堯舜禹》12、誘敵入甕正文_77、軒轅進中原鬼母盜血_103、伯益作井(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9、懸空射侯鬼母盜血_79、丹水之戰(續1)正文_95、末代炎帝俞罔歸天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49、羿 之 死鬼母盜血_137、征服三苗(續1)鬼母盜血_94、 蚩尤宋山顯聖鬼母盜血_130、溺死鬼兒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42、九淖之戰正文_《炎黃與蚩尤》62、帝 女 桑正文_105、八 陣 圖(1)正文_精衛填海正文_84、九天玄女贈書正文_《炎黃與蚩尤》12、龜 蛇 空 戰鬼母盜血_143、附錄1、南水北調與大禹治水鬼母盜血_132、玄宮受命(續)正文_軒轅失玄珠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21、東 海 流 波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