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18、羿射九日(續)

大臣和百姓圍在祭壇四周。他們已把對莊稼的擔心轉移到帝堯身上。沒有禮樂,沒有頌歌,人們都像自己的君主一樣,虔誠地把自身當作祭品,貢獻上蒼。各路諸侯黑壓壓跪倒一片。

唐堯朗聲唱誦。其辭曰:“上神聽秉:一日當空,陽光普照,萬物廣受浸潤,欣欣向榮;百姓世得恩澤,頌聲盈天。如今十日蒞臨,光炎如火,苗木枯萎,河湖乾涸。魚鱉相抹以濡,相望於江河;禽獸垂死掙扎,期待兮甘霖。上神固懷呵護之熱情,然下民少有享受之福分。老弱涕泣,少小嚎啕,民生慘淡,怨氣沖天。當此之時,唐堯斗膽諫言:敬請九日迴歸扶桑樹上,輪流值日,排序升天,恢復天地常道,再還歡樂人間。誠惶誠恐,愚民唐堯呈上。”

唐堯的聲音在山間迴盪。他道出了人間的心聲,山上山下鴉雀無聲。少頃,唐堯揮手招呼說:“讓我們禮送上神迴歸本位吧!”

一陣笙笛琴瑟之音劃破沉悶的空氣,一隊妙齡女郎款款而來,徑直登上祭壇。

這支女樂是放齊一手籌辦的。他清楚,天上諸神不僅喜歡美食,而且貪戀美色,這兩個嗜好是神與人的共同點。因爲天神不愁溫飽,三牲太牢已經引不起他們的興趣,而對色情需求更加旺盛。爲此,精於歌舞的放齊,從大臣和諸侯家裡挑選出色藝俱備的少女,加以培訓,組成一支無以倫比的女樂。

少女們頭帶面具,身圍草裙,半裸着肢體翩翩起舞。她們的歌舞沒有引起這些上神們的憐憫,卻帶來了災難。本來,九個太陽散佈在各地,無目的地遊蕩;聽說太行山上有歌舞,於是互相傳喚,駕着金烏一窩蜂地跑來看熱鬧。它們帶來的光和熱,硬是把山上山下考成了大火爐。

時光在炎炎烈日下似乎停止了流動。唐堯和他的臣民們苦苦地熬煎着自己,以體現對天神的虔誠。中山公主昏倒,依舊緊緊地摟抱着丹朱。少女們一個個仰臥在地,用人體擺成朵朵蓮花;不過,她們再也無力挺起身來。對周圍發生的一切,唐堯視而不見,冷眼凝視着天空。他似乎要告訴天神們:百姓是能夠忍耐的;當他們忍無可忍時,什麼事都會發生。

一位仙子冉冉而來,身上的五彩輕紗如霓如雲,委婉婆娑。她體態輕盈,猶如一縷

輕煙,嫋嫋婷婷。她的顏面就像碧空中皎潔的月亮,朗星般的明眸射出冷豔的光芒。

仙子繞山飛行,人們頓感一股清爽的氣息撲面而來。當中山公主睜開雙眼時,仙子已飄然落在她的眼前。

“娘,嫦娥回來了。”嫦娥扶起公主和丹朱,三人擁抱在一起。

除一顆太陽按常規運行外,其他九顆太陽都相繼飛至,在山頂上空旋轉,熱浪滾滾而來。中山公主又昏厥過去。

“娘,你醒醒!”嫦娥聲聲呼喚。

公主睜開眼,艱難地伸手指指天空。

嫦娥站起身來,單腿着地,甩開兩袖飛旋起來。她旋轉的速度越來越快,水袖也越甩越長,像兩隻綵鳳在空中飛舞。

嫦娥的水袖叫作舒寒袖。是西王母請織女用那隻大蠶繭織成的。西王母的教育方法是因人制宜,十幾年的時光,她只讓嫦娥在舞蹈和舒寒袖上下工夫,併爲其注入神力。舒寒袖抖動的越快,舒展的越長,釋放出的寒氣量越大。

人們從昏迷中甦醒。但九日並沒有退走的意思,它們見一個絕色美女在進行特技表演,更覺好奇,一波波輪番向下湊近,發出更爲強烈的光和熱。

嫦娥快一陣慢一陣地旋轉,與九日相抗衡,體力消耗過大,速度漸漸慢下來,舒寒袖也不斷地縮短。

唐堯搖搖頭,仰望天空,用低沉、憤怒的聲音說:“擾亂天常,塗炭下民,九日不是人們敬仰的天神,而是惡貫滿盈的妖日。妖孽當道,人人得而誅之,…”

唐堯後面的話被人們憤怒的吼叫聲淹沒,羽箭飛蝗般地射向天空。九日大吃一驚,惶惶然升高躲避。但它們很快就鎮靜下來。因爲那些氣勢洶洶的飛箭,根本就達不到九日的飛行高度,偶爾有幾支射中目標,也是強弩之末,不能傷其皮毛。

一場虛驚之後,九日我行我素,相互打着招呼向下俯衝。忽然,九支響箭接連沖天而起,捉對兒迎頭撞向九日。那九日反應敏捷,快似閃電,各自躲過飛矢,繼續低空盤旋。沒想到九支羽箭沒有就此罷手,而是掉過頭來,繼續跟蹤追擊。

原來,它們是唐堯發射的游龍箭。(2)

游龍箭再次有了展示自我的機會,各盯住一個目標窮追不捨。唐堯又射出九支游龍箭,對九日形成夾擊之勢。

九日又一次震驚了。它們已經領教過多次射日活動,不過是一場場鬧劇而已,沒想到今天竟遭遇如此難纏的對手。於是一個個收斂光芒,現出金烏原形,展翅向高處逃命。

令九日慶幸的是,那些頗有來歷的游龍箭,只能在低空逞能,而不是飛天搏擊的真龍。當九日飛上一個新的平臺時,游龍箭再也無力上衝,只好遺憾地掉頭落下地來。

九日發起報復性地反擊。不過它們再也不敢冒險接近地面,而是在高處大發*威,一個

個發出“嗚嗚”的叫聲,射出更爲強烈的光和熱。

嫦娥勉力堅持着,用體內儲蓄不多的能量,給衆人散播些微涼意。

她忽然停止旋轉,仰望天空,似乎企盼着什麼。

天空出現一片濃重的烏雲。不,是一隻巨大的飛鳥。一陣狂風過後,大鳥降落在祭壇上。衆人看時,那裡還有什麼大鳥,原來是一個人,一個金剛般強壯的人!面對眼前的一切,他似乎什麼都沒有看到,直把目光掃向空中的十日;然後舉起一張碩大的彤弓,搭上長長的銀箭,彎弓如虹,箭去似風,十日還沒有反應過來,其中一顆已經中箭,拖着長長的火尾劃過天空,墜入大海。

這位天神,就是受天帝派遣來到人間的羿。需要事先交代的是,這個羿是唐堯時代射日的天神羿,而不是夏朝那個奪取夏王朝政權的部落首領后羿。二者往往被混爲一談。如果要談他們之間的關係的話,後者也許是前者的後裔,或者是夏朝的后羿借了前朝天神的一個名諱。這不過是作者的猜測而已。

歡呼聲一陣接着一陣,地動山搖。

羿的銀箭有一條看不見的線牽引着。那根線叫素繒,射中目標後,素繒會把銀箭立即拽回來。雖然銀箭的往返速度很快,畢竟還是有一定的間隔。當第一隻金烏鎩羽墜落時,金烏們一時驚慌失措,但它們很快就發現了罪魁禍首,一齊向下俯衝。羿弓弦響聲又起,第二隻金烏應聲而中,帶箭逃命。羿舉手一招,銀箭迅速返回。

九日都是同生死、共患難的弟兄,見有兩位斃命,大家悲憤已極,發誓要報仇雪恨,奮不顧身地向羿所在祭壇撲來。

天火驟降,大難臨頭。忽然,弓弦聲不絕於耳。唐堯一連射出十幾只游龍箭,*退金烏們的進攻勢頭,迫其退回高空。

嫦娥強打精神,舞動舒寒袖,爲羿和唐堯驅暑。

羿越戰越勇,箭無虛發。在人們的歡呼聲中,金烏接二連三地被銀矢射中,解落漫天羽毛,劃過天空,葬身海底。(3)

注:(1)《今古圖書集成•職方典》:三嵕(zōng)山,一名靈山,一名麟山,在(屯留)縣西北三十五里,三峰高嵕,爲縣偉觀,相傳羿射九日之處。(錄自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詞典》)

(2)《論衡•感虛篇》:“《儒者傳書》言:堯之時,十日並出,萬物焦枯。堯上射十日,九日去,一日常出。”

(3)《淮南子•本經訓》:“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爲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兇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禽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爲天子。”

又:屈原《楚辭•天問》:“羿焉彃日?烏焉解羽?”

(本章完)

正文_103、蚩尤大戰力牧鬼母盜血_87、戰 盤 瓠鬼母盜血_143、附錄1、南水北調與大禹治水正文_109、風雨助蚩尤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73、. 鯀 竊 息 壤(續)正文_111、石敢當遇難鬼母盜血_《堯舜禹》12、誘敵入甕正文_天弩絕唱(一)正文_82、赤金方陣鬼母盜血_131、玄 宮 受 命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19、逢蒙投師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34、皋 陶與 神 羊正文_女鮁鼓瑟(二)正文_80、軒轅用兵東夷正文_《炎黃與蚩尤》56、女鮁認母鬼母盜血_131、玄 宮 受 命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77、丹 水 之 戰鬼母盜血_111、杜宇讓賢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20、逢蒙投師(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19、逢蒙投師鬼母盜血_140、苗山《簫韶》(續2)鬼母盜血_118、 裂 石 生 啓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53、鳥巢風波正文_104、句芒浴火成神正文_83、倒黴的太歲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24、風伯與雨師鬼母盜血_91、司彘國(續2)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78、丹水之戰(續)鬼母盜血_131、玄 宮 受 命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78、丹水之戰(續)鬼母盜血_88、戰盤瓠(續)正文_蚩尤平叛正文_《炎黃與蚩尤》62、帝 女 桑鬼母盜血_,133、句芒顯聖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40、泰 山 石 敢 當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67、 象 的 婚 事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40、泰 山 石 敢 當正文_《炎黃與蚩尤》62、帝 女 桑正文_68、方相救駕正文_95、末代炎帝俞罔歸天鬼母盜血_108、虞舜登基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17、羿 射 九 日鬼母盜血_爲鯀和共工正名正文_《炎黃與蚩尤》63、瑤姬成仙鬼母盜血_121、檮 杌(taō wū)其 人鬼母盜血_117、大戰巫支祁(續)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28、風 後 論 策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15、嫦 娥 出 世正文_80、怒 鬥 天 神正文_79、龍伯大人祈天正文_66、神醫馬師皇鬼母盜血_114、九尾狐提親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9、懸空射侯正文_80、怒 鬥 天 神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33、行修與術器正文_《炎黃與蚩尤》56、女鮁認母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14、寧 封(1)鑄 劍鬼母盜血_107、九 頭 相 柳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51、大鬧首陽山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26、葷 粥 侵 掠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5、北 巡 八 狄鬼母盜血_111、杜宇讓賢鬼母盜血_,133、句芒顯聖正文_110、神巫卜卦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27、 南 巡 三 苗鬼母盜血_117、大戰巫支祁(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71、大陸驚魂(續2)鬼母盜血_103、伯益作井(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22、戰 大 風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22、君 子 國(一)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16、吳 權 討 婦鬼母盜血_111、杜宇讓賢鬼母盜血_75、丹 朱 稱 帝鬼母盜血_127、“序”和“自序”鬼母盜血_129、結怨汪芒(續)鬼母盜血_56、帝女出嫁(續)鬼母盜血_107、九 頭 相 柳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44、陶山伯正文_尾 聲正文_94、蚩尤告別西王國鬼母盜血_140、苗山《簫韶》(續2)鬼母盜血_131、玄 宮 受 命正文_81、蚩尤大戰軒轅正文_10、嫘姑招婿鬼母盜血_91、司彘國(續2)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50、句 龍 祭 天正文_100、東夷擁戴蚩尤爲天子正文_女鮁鼓瑟(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6、北巡八狄(續)鬼母盜血_93、季連成親(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31、水府豔遇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64、張果老飲驢(續)正文_兄妹交尾正文_69、炎帝攝政朱明北伐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44、陶山伯正文_113、 靈夔殉難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69、大 麓 驚 魂鬼母盜血_132、玄宮受命(續)正文_101、降 水 之 戰(一)正文_東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