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102、降水之戰(二)

鬼臾區聽明白了。楞小子和人拼命,原來是爲了他的牛。他是開荒種地出身,知道牛在莊戶人家中的地位,對眼前這位小哥的憤怒十分理解。山道上人越聚越多,若不果斷解決牛的問題,部隊很難順利通過,定會貽誤戰機。

不等媸妍問什麼,鬼臾區搶先上前一步說:“這位大嫂教子有方。不過,剛纔的確不是令郎的錯,我應當賠他的牛。”說着,從身後扯出一支令箭,遞給邢天,“翻過山去,打聽一位叫叔均的人,他會加倍送給你耕牛。”

“叔均?是那位教人耕種的三郎叔嗎?”邢天驚訝地問。鬼臾區點頭說:“是,正是他。他是我的管家,我不騙你。”

邢天仰着頭打量鬼臾區,然後回頭對媸妍說:“娘,我發現只有人才學會了說瞎話。你瞧他那張臉,怎麼看都不象是個人,肯定不會說瞎話。我早就想見見這位三郎叔,向他討教討教,這正好是個機會。娘,我去了,哦!”

當鬼臾區率隊趕到戰場時,看到的是一片慘烈景象。到處都是傷亡的兵丁、熊羆,雙方損失都很大,北狄軍尤爲慘重。東夷軍顯然佔了上風,軒轅和玄囂部憑藉山樑勉力抵抗,戰線已成累卵之勢。鬼臾區麾軍向敵軍側後衝擊,喊聲震天。東夷兵將發現敵人包抄過來,不知多少人馬,心下着慌,攻勢驟減。軒轅將士見援兵已到,精神大震,居高臨下壓將過去。戰場形勢很快發生逆轉,東夷軍開始向河邊潰退。

一條洶涌澎湃的大河切斷退路,潰兵叫苦不迭。蚩尤等一班將領齊聲高呼:“東夷弟兄們,後路已斷,橫豎是死,殺呀!殺呀!殺出一條活路來!”

呼聲引起共鳴,戰場上殺聲一片,震耳欲聾。東夷將士爲求生的慾望所激勵,發起絕地反擊,個個以一當十,勇不可擋。鏖戰多時,北狄兵將終於支持不住,節節敗退下去。蚩尤軍追殺一陣,見有騎兵接應,不敢深入,便收兵結營。

殘陽如血。蚩尤在浴血後的戰場上漫步,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場勝利,是弟兄們用頑強拚殺加上赤金兵刃的銳利贏來的;而他的指揮卻是失敗的。如果不

是上天垂顧,讓山洪遲到了一個時辰,(蚩尤一直不知道,這是邢天無意間拯救了他的隊伍)幾乎釀成全軍覆沒的慘劇。相比之下,軒轅要高明得多。軒轅善於運用地形地物,據高守隘,可進可退,借勢制敵。北狄是遊牧部族,善於圍獵,軒轅又將圍獵方式用於指揮作戰。他往往在正面揮軍應敵,而讓側翼部隊突然出擊,或穿插,或包抄,出奇制勝。當初在伏羲洞裡,女媧曾給自己演示過一些戰術和戰陣,可惜當時不甚了了,眼下更無印象。

略做補充休整,蚩尤又率師北征。一路上不斷遭到小股騎兵的襲擊,雖然傷亡不大,卻也使部隊受到驚擾。蚩尤跑前跑後地照應,少昊鷙在空中來回巡察,不勝煩惱。

來到恆山地面,前隊忽然一片叫聲,停止不前。蚩尤以爲與敵兵遭遇,急忙趕去觀看,原來是一條長蛇橫斷去路。

東夷人呼蛇爲長蟲,認爲它是飛龍昇天之前的幼蟲,因此又稱其爲小龍,敬畏有加。蛇橫穿大路是風雨雷霆來臨的先兆,與它爭道會有災禍臨頭;因此,衆人只是吶喊,催蛇快爬,給人騰道,卻不敢從它身上跨過。

這條長蛇一丈有餘,身披五彩花紋,別處很少見到如此帥氣的長蟲。面對悍卒兇器,它視而不見,鎮靜自若,緩緩地蠕動,好象是說:“咋呼什麼!這是我家地盤,我愛怎麼走就怎麼走!”礙於國人禁忌,蚩尤也拿它沒辦法,只好耐心等待。

一隻兇獸在對面出現,狀似豪豬,毛色火紅,見長蛇當道,好象遇見仇敵一般,“榴榴”地吼叫着,向蛇頭進*。恆山蛇高高地昂起頭顱,準備隨時搏擊。就在兇獸縱身前撲的一剎那,蛇尾突然捲起,狠狠地掃來,將其擊倒在地。一個回合過後,恆山蛇依然橫身大道,乾脆停止前行,似乎是說:“老子不走了,有種你就再來試試!”

兇獸也不是個孬種。它就地打個滾,抖一抖皮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向蛇尾。恆山蛇早有防備。也就在同一時刻,蛇頭後發先至,兩片大嘴上下翻開,朝兇獸的脖子鉗來。兇獸轉身躲過,長尾巴險些落入蛇口。

恆山蛇

伏地不動,頭和尾微微翹起。兇獸或許是不願放棄這道美味;或許是受人之託,不好覆命,雖經兩次受挫,仍然不言放棄。它躑躅良久,見長蛇首尾互相支援,已形成牢固的戰略同盟,均不好下口,思謀另選薄弱環節做爲突破口。決心已定,事不遲疑,只見它騰空躍起,以泰山壓頂之勢衝向蛇身的中間。

兇獸一擊奏效,它終於咬住了蛇身,蛇血的香味刺激着它的貪婪。但是,它也發現自己陷入了死地。恆山蛇首尾並至,把它緊緊纏住,張開的大嘴正對着它的頭。

蚩尤和他的一班將士自始至終觀看了這場蟲獸大戰。兇獸的勇猛令人讚賞,而蛇克敵制勝的戰術更給人以啓迪。蚩尤不願看到兩敗俱傷的慘劇,正在考慮用什麼辦法將它們拉開,忽見一物飄然而至,落入蛇口。蚩尤細看,原來是一根竹棍,把蛇口上下兩片恰恰地支撐起來,無法合攏。一個聲音說道:“不要你死我活地鬥下去了,各自走開吧。”衆人擡頭望去,見一位婦人立在石崖上,目若無人地繼續訓斥,“孟槐,你在譙明山上稱王稱霸,連虎狼都讓你三分,沒想到今天差點葬身蛇腹。記住,以後不要輕易跑到人家的地面上逞兇了。”

蛇身鬆動,被稱爲孟槐的野獸“榴榴”地哼着跑走了。長蛇吐不出竹棍,只好朝那位婦人頻頻點頭求救。婦人說:“率然,你不要以爲自己是個地頭蛇,就可以公然蔑視外來強龍。你那點三腳貓的本事,應付孟槐這樣的對手還湊合;若遇到實力強大的敵人,就只能算做垂死掙扎了。”說完,一招手,竹棍從蛇口脫出,變做竹杖回到手中。婦人跨上竹杖,倏忽不見。

恆山蛇率然迅速溜走了。蚩尤讓少昊鷙帶隊前行,擇地安營;他一個人留在率然鬥孟槐的地方,徹夜長思。

東方破曉,蚩尤胸有成竹地走到軍營,宣佈暫停行軍,就地整編部隊,演練陣法。

注(1)《神異經﹒西荒經》西方山中有蛇,頭尾差大,有色五采。人物觸之者,中頭則尾至,中尾則頭至,中腰則頭尾並至,名曰率然。…《孫子兵法》“三軍勢如率然”者是也。

(本章完)

鬼母盜血_94、 蚩尤宋山顯聖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70、大陸驚魂(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58、閼伯與實沈(續)鬼母盜血_72、鯀竊息壤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40、泰 山 石 敢 當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 63、張 果 老 飲 驢鬼母盜血_79、丹水之戰(續1)正文_《炎黃與蚩尤》63、瑤姬成仙正文_《炎黃與蚩尤》13、十 巫 設 謀鬼母盜血_132、玄宮受命(續)鬼母盜血_143、附錄1、南水北調與大禹治水鬼母盜血_117、大戰巫支祁(續)正文_上古《炎黃與蚩尤》31、邢天認舅鬼母盜血_114、九尾狐提親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67、 象 的 婚 事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21、東 海 流 波 山鬼母盜血_104、龍門大開鬼母盜血_90、司彘國(續)正文_《炎黃與蚩尤》60、軒轅又娶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61、顆 手 獻 圖正文_105、八 陣 圖(1)鬼母盜血_106、帝堯之死(續)鬼母盜血_85、 鯀 腹 出 禹鬼母盜血_103、伯益作井(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58、閼伯與實沈(續)鬼母盜血_104、龍門大開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19、相逢人間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27、 南 巡 三 苗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7、中 山 公 主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35、九 黎 之 長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46、水底邂逅鬼母盜血_143、附錄1、南水北調與大禹治水鬼母盜血_108、虞舜登基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24、風伯與雨師正文_75、阪 泉 決 戰(1)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68、象的婚事(續)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20、神 農 洞正文_東王公鬼母盜血_74、鯀竊息壤(續)鬼母盜血_139、苗山《簫韶》(續)鬼母盜血_,133、句芒顯聖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65、野 人 谷正文_王 母 說 變 遷鬼母盜血_121、檮 杌(taō wū)其 人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30、幽洞豔遇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40、泰 山 石 敢 當正文_81、蚩尤大戰軒轅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36、智鬥雄虺鬼母盜血_110、鱉靈豔遇(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7、中 山 公 主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58、閼伯與實沈(續)正文_天弩絕唱(一)正文_嫫 母(1)尋 嫁鬼母盜血_109、鱉 靈 豔 遇正文_11、巫 真 作 法正文_77、軒轅進中原鬼母盜血_《堯舜禹》12、誘敵入甕正文_92、軒轅妻嫫母平亂正文_《炎黃與蚩尤》60、軒轅又娶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36、淖 子 擇 夫鬼母盜血_139、苗山《簫韶》(續)正文_111、石敢當遇難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26、葷 粥 侵 掠正文_78、太陽神羲和(1)鬼母盜血_57、閼(yān)伯與實沈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66、野人谷 (續)正文_女鮁鼓瑟(二)鬼母盜血_127、“序”和“自序”鬼母盜血_132、玄宮受命(續)鬼母盜血_123、舜讓單卷(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28、難巡三苗(續)鬼母盜血_97、大禹出世(續)正文_蚩 尤 出 世鬼母盜血_95、蚩尤宋山顯聖(續)正文_104、句芒浴火成神正文_鬼母盜血鬼母盜血_107、九 頭 相 柳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53、鳥巢風波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28、風 後 論 策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61、顆 手 獻 圖正文_《炎黃與蚩尤》56、女鮁認母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71、大陸驚魂(續2)鬼母盜血_142、夢醒九嶷(續)鬼母盜血_128、結 怨 汪 芒正文_8、素 女 彈 琴鬼母盜血_84、羽淵訴衷腸(續)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38、少 昊 醉 酒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45、羿射河伯鬼母盜血_106、帝堯之死(續)正文_上部《炎黃與蚩尤》22、君 子 國(一)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47、 洛 神 宓 妃正文_90、天 雨 粟 鬼 夜 哭(1)鬼母盜血_95、蚩尤宋山顯聖(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39、神土息壤正文_97、邢天娶媳婦兒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60、鬼妹圓房正文_80、軒轅用兵東夷鬼母盜血_10、懸空射侯(續)鬼母盜血_下部《堯舜禹》2、寒 宮 怨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