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配飼料

要說,南方地區本來是不缺水的,以往,一年四季的雨水量積攢起來,附近的大溝小渠都能裝滿。

那時候各家灌溉方面是不愁的,養雞喝水更不在話下。

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這十幾年以來,他們這種南方地區的農村,也經常會感覺到水不夠用。

很多附近的小水塘就這麼幹涸了,長江支流下游的水量都大大減少,他們這種相對上游一些的,那還能有什麼說的?

水越是變少後,用水問題也隨之而來,再加上很多水庫被私人承包,旱季你就望水興嘆吧。

很多原本種大量水稻的人家,後來因爲水供應不足,都改成了旱地,種點油菜或者麥子。

周恆家承包的這半座山,也基本上屬於靠天收,用水量全靠下雨。

不過地方孬承包價格也便宜,到時候看掛果情況怎麼樣,多少應該會有收入。

現在套養一些土雞,也算是土盡其用,給增值了一些。但養雞就要自己喂水了。

周恆給十幾個水盆都換上了乾淨水,又掙了一些經驗值。

幹了這點活,不算累,但周恆還是找了塊石頭坐下,歇歇腳。

以前讀小學時在家放牛,他就很喜歡坐在山上,吹吹風,看看頭頂的藍天白雲。

尤其是白雲被風吹着走時,不斷變幻造型,很讓人遐想。

坐在山上吹風,是很舒服的。

坐得高看得遠。

五百多隻土雞,散落在半座山上,完全不顯形,還有大把空餘地方。所以擴大化養殖,完全沒問題。

稍遠處就是他的家,那個白色的平頂房。

周恆回憶了一下,那是他剛讀初中時建的,當時建房時,家裡人沒有地方住,就在不遠處搭的雨棚住。

住了近半年呢。

當時雖然苦,但是想着能住進新房,他還是很高興的。

這一晃,都十幾年過去了,房子已經很舊了,有的地方都起了裂縫,還有些漏水——當時建的時候,家裡也是錢不多,所以質量不咋地。

嗯,等土雞養殖擴大化後,賺到錢了,應該把房子重建一下,讓父母住得舒服點。

瞧瞧,養殖前景還毛都沒看到,周恆已經在考慮,怎麼花那個錢了。

山風微吹,醺得人想眯上眼睛,在這裡好好的睡一覺。

王思齊提着籃子,很勤奮的在山裡找着,看到哪個雞窩裡有個雞蛋,就像看到寶貝一樣,尖叫好一陣。

嚇得周圍的雞都一陣“咕咕”聲。

而這種帶點驚嚇的“咕咕”聲,是有一定傳染性的,稍遠處的公雞,不明白這邊發生了什麼,但也開始跟着“咕咕”叫了,顯得很是警惕。

雞叫聲其實很豐富,還能聽出情緒來。

這絕不會像有些人想象中的,雞隻會“咯咯咯”的叫。

王思齊找到一個雞蛋,獻寶似的拿去給周恆看,得意的說道:“舅舅,你看,我又撿到一個了。”

周恆對她豎起大拇指,表揚了一下:“嗯,小齊齊棒棒的!”

小朋友就是喜歡受表揚,然後高興的衝向下一個雞窩,製造下一場混亂。

她在市裡長大,來農村姥姥家也很希罕。

而讓周恆高興的是,撿雞蛋居然也能獲得經驗值!

他實在有點好奇,滿100經驗值後,會抽到什麼禮包。

就在這時,從家裡跟來的大黃狗,突然發現了什麼,朝一個方向猛奔了去,驚得雞羣撲騰一陣。

答案很快就揭曉——大黃狗嘴裡叼了一隻灰色的什麼東西回來,毛絨絨的,腿還不時抻一下。

周恆哈哈大笑,原來是隻肥野兔啊!

這可真是意外的收穫,他真是沒有想到的。

他們這裡的山,比荒山強點,但離山清水秀又有距離,所以物產並不是很豐富,早些年這些野物都絕跡了的。

連野雞都看不見蹤影。

完全沒有想到,這次回來居然還能吃上野兔!

於是乎,今天的中飯比平時還多了一道菜,紅燒野兔。老媽廚藝真沒得說。

兔子很肥,吃着很香,肉很嫩,野兔就是不一樣。

周恆吃得滿嘴流油,感慨道:“真沒想到還有野兔吃,以前不是都沒有了嗎?”

老爸回答他:“現在野兔這些,也多了起來,我前些天還看到了野雞在飛的。那天老徐家挖樹,還挖了一窩野刺蝟,大大小小十幾只,肥的很。”

周恆還是小時候吃過刺蝟肉的,好多年都沒吃到了。

聽到這麼說,也饞得不得了。

他問道:“怎麼以前這些東西,不是都沒有了嗎?這都是哪來的?”

“哪來的?現在村裡沒有年輕人,老人又打不動,不是慢慢就多了?”老媽一邊吃着,一邊說道。

周瑛這時候也插了一句:“你是沒看到,現在村前村後,各種鳥也多了,不像以前,這些都乾乾淨淨,一隻都見不到。”

周恆感慨,還真是啊!

就他們家院子裡的幾棵樹上,現在都不時有鳥翅膀撲騰聲,聽着都熱鬧。

以前就是年輕人喜歡掏鳥窩打兔子,一來二去,都快打絕了。

那時候生活條件不好,就指着這些東西來嚐點葷腥。再一方面,那些人反正閒着也是閒着,管的又不嚴,幹嘛不弄呢?

但是後來都出去打工了,年輕人不在家,沒誰幹這些了,還真就又開始復甦起來。

挺好的。

飯桌上的話題,慢慢就扯開了,說到這兩天要割麥子了,周瑛乾脆不回去,就在孃家幫忙。

等她兒子週末放假時,讓他也來姥姥家來玩兩天。

周恆心頭愧疚,他上學、到畢業、到去外面打工,基本上沒怎麼在家幫過農忙,都是姐姐像是男人似的在家幫襯着。

這本該是他擔起的責任。

雖然說,他設想的是,等自己有能力了,在外面買房,把父母接過去養老。

但想法雖好,實施起來卻不容易,且不說他不知道什麼時候纔買得起房,就是讓父母這把年紀了,又背井離鄉去適應外面的生活,這也有着很大的難度。

語言不通,風俗不一樣,沒有熟悉的人,那種日子對於他們來說,那不是養老,應該能算是煎熬吧。

以前不在家時,不太去深思的問題,現在都擺在了眼前。

現在,周恆是在認真的思考着,在家裡辦養殖的事情。

他們這個農村,和國內大部分的農村一樣,沒有窮到底,不至於餓死,但同樣的,也不可能有什麼經濟扶貧項目臨到頭上。

屬於那種萬年不受關注、自己想辦法的村子。

離省城又遠,沒有什麼可以沾光的經濟項目,也沒有本地特色名產品輸出,經濟方面約等於一潭死水。

託着時代的福,年輕人都去外面打工了,各顯神通,有本事就能把日子過好,沒本事就守着家裡一點田地。

而回家創業的主題,約莫也只有辦種植或者養殖這條路了。

吃完飯,收拾碗筷,父親打電話聯繫收割機,看看能安排到什麼時間。

現在機械化種地,倒是省事不少,人也不像當年那麼累。

掛完電話,李芸蓮問老伴:“我們今年種的那些麥子,得多少錢啊?”

“多少還不是要給的啊。”周發強回答。

周恆趕緊說道:“爸媽,不要心疼那兩個錢,人輕鬆了就行。我手頭有錢,明兒的錢我來給。”

雖說收割機省事了,但父母老是心疼錢,老是算着一畝地刨除種子錢啊,化肥錢啊,現在又要請機械收割,又得花錢。

老是念叨,本來就沒有多少收入的,再減點這個,減點那個,真剩不下幾個錢了。

不過,他們的年齡真是大了,可吃不消了。

這個錢該花就得花,讓父母別再那麼辛苦,尤其是父親,纔剛剛從醫院回來。

等以後啊,日子過好了,應該讓他們享點清福。

等把麥子割完,周恆的經驗也攢夠了,得到一個大禮包。

這個可好——真正是土雞的養殖辦法。

黑科技的就是先進,從雞的飲食着手,到營養配比,到一些細緻的注意事項,細節原理,完全沒得說,非常細緻入微。

可以說,連周恆這個養殖小白,都能看得明明白白。

網絡上是有很多養殖技術,但那都很不全,而且很容易出現誤導——比如搜索某個問題,網上經常會給出三四個不同的答案,這就讓人不知道哪個是對的。

周恆很是興奮,趕緊着手第一批飼料的配製。

這裡說的飼料,並不是買成品回來,而是要按照APP上面所說的,自己拿糧食按比例配製。

土雞白天都在山上吃蟲子草籽什麼的,但早晚還是要補充一些糧食,比如玉米、稻穀等等。

按普通人飼養土雞來說,這就夠了,很不錯的土雞,吃的都趕上人類了。

但是APP給了很詳細的解釋,土雞這樣攝入的營養不均衡,導致成雞的營養也會有所不足——就如同人類偏食一樣,總是對身體不好。

APP給予的飼料配方,玉米多少佔比、稻穀多少佔比、以及一些其它的物質。

大部分都是家裡現成有的,少部分需要去街上買,但都問題不大,總歸來說都是五穀雜糧。

周恆着手配製第一批飼料,信心滿滿的等待成果。

老媽李芸蓮看着他忙前忙後,搗鼓着這些,詫異的問道:“小恆,你在幹嘛呢?”

第三百七十一章 第一次吃蛋糕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主之誼第三百八十八章 都是好事第二百五十九章 翠鳥第一百五十四章 魔芋燜鴨第三百二十九章 遺傳了大姑第四十五章 買魚苗去第六十章 鼠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求誇第七十章 想個好名字第一百七十七章 修羊圈第二百四十二章 改變了生態第二百三十章 先開始幹着第一百二十章 河邊烤竹鼠第一百一十三章 被禍禍的花生地第三百三十四章 用力蹬第九十四章 一起看戲第二百四十九章 古典田園風第六章 弄魚吃第二百三十三章 互相嫌醜第二十四章 來歷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車技能第四十七章 石鍋魚第二百八十五章 發愁的孫計安第二百四十四章 遊客潮帶來的變化第三十章 短視頻第三百零七章 畲族婚禮第六十四章 守夜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村裡的榮耀第三百七十九章 舉辦美食節第一百零七章 野兔到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個差評第三百一十八章 我也還是個孩子啊!第二百二十四章 樹舌第三百零二章 種一棵樹第一百三十七章 趕集第二百三十七章 吊鍋宴第一百七十四章 與雕共舞第二百零六章 樹化玉第三百三十四章 用力蹬第三百八十五章 喝酒第三百零一章 辦滿月第四十二章 另類課堂第一百五十七章 柿子酒第二百八十七章 聯合項目第一百三十四章 電燈泡第一百零九章 我要看兔幾第三百六十四章 龍溪湖項目第一章 養殖APP第二百三十七章 吊鍋宴第二百六十七章 起名字第三百零九章 要直着抱了第三百零二章 種一棵樹第二十七章 找到了蘑菇第一百七十九章 吃醋的大黃狗第二百一十六章 驚豔的吃法第二百五十三章 得建個幼兒園啊第二百八十五章 發愁的孫計安第二百七十四章 恭喜恭喜第三百零三章 熱情的粉絲第一百八十九章 鴻圖第三百四十九章 炒春茶第二百零一章 訓頭羊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名第三百七十四章 當代藝術沙龍第二百九十六章 今晚加個餐第一百九十章 賭青皮第五十七章 雕刻第三百零五章 愛笑的沒牙佬第七十八章 辣眼睛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腳腳第二百四十四章 遊客潮帶來的變化第一百九十八章 上羊苗第一百零三章 叫醒服務(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六章 《撿到一塊錢》第二百八十一章 摘香瓜第三十四章 抓到山鼠第三百零八章 迎親隊伍第一百七十七章 修羊圈第六十三章 蟬第九十七章 計劃養野兔第九章 掏魚第五十四章 御廚第一百一十章 升學宴第三百三十七章 栽得梧桐樹第一百二十六章 農家宴第一百四十一章 廣告效應第二百七十四章 恭喜恭喜第三百二十一章 小田邀請第二百四十一章 特色性第一百零三章 叫醒服務(求訂閱)第三百零七章 畲族婚禮第二百五十一章 撿羊屎回來第二百三十三章 互相嫌醜第四十七章 石鍋魚第三百三十六章 胡金華買房結婚第八十四章 任務完成第一百三十章 面試攝影師第三百一十七章 年底雙薪啦!第一百零七章 野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