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共贏的生意 纔是生意

在李贇的內心處一直認爲那種純網絡的經濟模式,包括股票、期貨行業,都是虛的,都是看不着、摸不着的。

對於這種完全不能操控的經濟模式,李贇抱着敬而遠之的態度,一直遠離。

這種經濟方式,從中並不能產生實際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其中令李贇最爲反感的是,其中的一小堆人得的利益,完全是大多數人虧的錢,也就是說要是有人盈利,肯定就會有人虧錢。

對於李贇一直提倡的共贏模式,相比必須要有一部分人的損失才能產生極少數人的得利。

兩者想比較,李贇有這樣的態度也是不可避免的。

李贇本着做一筆生意,交一個朋友,這就是共贏。

而那種虛經濟,只要成功一筆交易,必然會有人痛苦,那樣的生意不做也罷。

更何況,每年都會有炒股票、炒基金的,弄得家破人亡,跳樓自殺的,是比比皆是。

這些事情就更讓李贇厭惡。

對於那些自殺的人,李贇也只是看不起,甚至還有點鄙視。

對於那種整天想着餡餅從天上掉下來,想着能一夜暴富,就不想出力,家裡蹲着把錢賺了的。

世上哪有這樣的事,從來就沒有不勞而獲。

所以自己的閒錢,都是投資在那些真正的高科技公司,實體經濟的上面,這是李贇對鑫瑜的惟一要求。

集團今年成立投資部,藉以消化集團趁機的餘款。

做農業食品就這點好處,現金流充足,回款快。

更何況都是自產自銷,銷售終端也在自己手裡,客戶大多數更是個人,根本就不存在欠款。

就是有一些餐飲企業客戶,但是也都是採用的現金交易,從來不拖不欠。

這個規矩是李贇給銷售部制定的,自己的產品質量擺在哪裡,客戶訂貨是看中的品質。

追求品質的商家,是看的長期目標,不是追求的欠款那點利息。

和這樣的商家做生意,雙方都看中的是品質,所以對於付款方式,商家也是認同李贇的做法。

因爲他們也是做的餐飲,算是高檔餐館,這樣的餐館不但都是現金,並且還有很多采用的會員制,都是預付款,對於資金根本就沒有多少壓力。

所以在李贇的心裡,就是覺得做實業經濟最牢靠。

這個跟他一貫的思想想符合,種地就多開地,用房就買房。

這樣的思想導致了,現在集團所屬企業裡,除了農場外,就是物流公司的資產最爲可觀。

當時物流公司擴大,到各地成立分公司,辦事處,物流點,需要門面房。

只是能買的,李贇都是讓買下來,這幾年,國家的政策對於房地產市場利好。

房價是一天一個價,都是在漲,當時買的房子到現在最低的也翻了三番,漲的最快的是京城和魔都這樣的大城市,有的地理位置好的門面房,都漲了十幾倍。

不談物流的主業賺了多錢,就光是房產的增值就讓物流公司成爲一個龐然大物。

甚至有一次,一些地產公司開行業論壇,邀請函都發到孔祥東那裡去了。

光是物流公司手裡的門面房,面積就要超過很多的地產公司,不談賣價,就是租賃價,就可以養活一家中型以上的物業公司。

並且還是全國連鎖性質的公司。

這還只是物流公司一家,要是整個集團全算上,那絕對超過任何一家地產公司。

所以這樣算來,整個集團現在已經成爲一個龐然大物。

遊艇從離開江邊碼頭,行駛了兩個多小時,才找了個離一座荒島不遠的地方拋下錨,停下。

這裡已經遠離錨地和主航道。

別看大海很大,如果你在主航道上瞎晃悠,追尾,碰撞也是常有的事。

遊艇本來吃水也不深,完全離開主航道轉悠。

特別是魔都附近的主航道,這是世界上最繁忙的一條航道。

就是汽車剎車也得幾十米才能剎住,更別提輪船了,特別是幾十萬噸的巨輪,那不是按里程停機,是按時間。

所以在海上,如果是用眼睛看到要撞上了,那肯定就能撞上,萬噸巨輪就是調頭都來不及。

以前戰爭時期的海戰,海軍艦艇,在海上追逐,都是按天的追,還要好幾艘圍追堵截才行。

這是海上的特性。

所以船長才把遊艇停在遠離航道的原因。

在海上,一個有經驗的老船長是無比的珍貴。

船長就跟機長一樣,只要是在船上、在飛機上,他就是最權威的,最有話語權的,甚至法律賦予了他有現場的處決權,這個處決權是指的對於緊急事情的處理,別人是嚴禁阻攔的。

不過在遊艇上,船長的責任就是讓自己的經驗、技術,來保證遊艇上的人們玩的高興,玩的舒服。

這兩者的關係,不是誰服從誰,誰領導誰。

如果有意外,比如大風大浪,影響了航行安全,船長就有權力找地方避風避浪,或者返航。

當然了像是今天的這樣的好天氣,船長就找了這樣一個風平浪靜的海面停下,可以讓遊艇上的人們,能夠領略這大海的遼闊。

據說還有的漁民在這裡看到過海豚,那是海洋裡的精靈,是人類的好朋友。

遊艇上有魚竿,到了海上,不甩上兩杆,那就等於沒有出海。

不過,李贇作爲主人,需要動手準備燒烤的準備工作,以便招待邀請來的客人。

遊艇上用的烤架跟那些燒烤店的差不多,也是用的木炭。

有的遊艇上用的是電烤爐,乾淨。

但是丹尼爾自從來了華夏,飲食習慣,慢慢的靠攏了華夏的飲食文化。

更是深受邊疆民族的薰陶,認爲不是木炭烤的肉,那不是真正的燒烤。

優質的羊肉,還是需要木炭,纔是絕配。

遊艇用的木炭,不是市場上買的,都是從農場運回來的。

現在不少的民族烤肉師傅,在內地開烤肉店,打出的招牌就是紅柳烤肉,不論是不是真正的戈壁紅柳。

關鍵是戈壁灘上的紅柳,那都是受草原站監管的,砍伐戈壁灘上的紅柳是要受到草原法處罰的,是能判刑的那種處罰。

在一個就是,作爲吃貨帝國的華夏,不說是每年了,就是每天的燒烤用籤,就戈壁灘上的那點紅柳,就是一年能長十茬,也是賽不滿那些食客的牙縫。

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贇又犯了個錯誤第四百八十七章 摔着摔着就會了第二百二十章生活態度第二百二十四章建設網上商店第一百六十二章 媽媽蒸的花饅頭第二百八十二章 耍小性的韋欣第二百七十三章 比賽場地第二百一十九章 理念的不同第八章 到家第三百六十二章還想讓我們兩口子分居第四百三十章 魔鬼般的駕訓第十三章 進山第十八章 在魔都有了一個家第三百六十六章 培養一個愛好524 果木的籤子第五百零二章 拉開狂歡之夜的帷幕第三百五十四章 慈善的橋樑第三百七十五章 沾沾土,有地氣第二百九十七章 上車的習慣第二百零六章 騎馬吃過的虧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型的製冷供暖系統工程528 國家質量監督委員會來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對李贇的肯定第二百二十六章 村裡的變化522 共贏的生意 纔是生意第一百六十四章 安放新房傢俱第一百零八章 馮瑤姐的危機感第一百三十章 小師妹的音樂工作室第二百六十三章 一碗羊骨湯一個饢520 船舵是方向盤第四十五章 和劉義符聊的心裡話第五章 撿玉526 掠食的美感第一百七十四章 蘿蔔白菜第四百一十二章 李贇眼中的劉文正第四百四十二章融合520 船舵是方向盤第四百四十六章 噴霧機第三百一十九 對胖子的打擊第三百六十九章 小莊的銀碗 玉碗第一百八十八章 公司的先鋒官第二百九十五章 知恩圖報的丹尼爾第一百四十五章 素食第二百五十三章 農場春播會議第三百六十二章還想讓我們兩口子分居第四百二十六章 娃娃親第七十七章 籌備助學基金會第四十章 濃眉大眼的李贇也學會浪漫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怡養院第三十七章 悠閒地一天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家人的生活第一百三十一章 蔬菜上市的反響第四百四十八章 挖走小兩口第四百四十六章 噴霧機第三百七十五章 適合農場的樂器第二十六章 建移動信號塔第六十一章 不屈不撓的胡楊精神第一百九十七章 話癆阿帕麗第二百零七章 腦殘電視劇把人看傻了第一百零一章 大棚專用犁地機實驗成功第四百四十三章 喝酒的站起來第四十三章 李贇有點飄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成爲居民是每個農民的期望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方保護主義的利弊第二百五十三章 農場春播會議532 傳宗接代第十一章 見家長第四百零六章 音樂餐廳第二百四十二章 彙報工作第四百二十三章 談話第五百零六章 我們也要參與第二百四十七章 吃烤鴨第二百三十四章 梳理產業第四百三十章 魔鬼般的駕訓第二百九十九章 集團員工午餐待遇第一百五十章 成立黨支部第十六章 婆媳見面第二百二十一章 應用二維碼第一百零六章 分紅的刺激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漠腹地的胡楊西餐廳第九十四章 火鍋夜話第七十五章 李 偉的成長第三百四十六章 純手工羊毛地毯第一百五十六章 牛馬早間大合唱第四百二十四章 給我找個助理來第三百二十七章 男人的情誼第二十七章 羊肉生意漸成第四百三十五章都是一樣的東西,但是身價不一樣第一百九十七章 話癆阿帕麗第二百一十五章 奪得工程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丹期的責任第一百零四章 年會的舉辦第四百一十章 戰友犧牲528 國家質量監督委員會來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李贇眼中的劉文正第三百七十二章 又是一個億第一百九十四章 數據庫的推廣第二百九十一章 回家的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公司四大賤人519 男子漢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