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被鄙視了

正是這廝在遼東巡撫郝傑的門前日夜痛哭不走,郝傑受其感動,這纔不再去和朝鮮君臣扯皮,同楊紹勳商議之後,派了兵馬前來。

祖承訓到了,到了晚間自然又是一番痛飲,這一次沒了朝鮮人的干擾,這酒喝的也是格外的高興。

李如楠坐在祖承訓的下首位,喝酒不過是淺嘗輒止,不過其他人就不管不顧了,特別是史儒,他和李如楠一道,在嘉山也待了好些時日了,日軍是連根毛都沒看到,但是朝鮮的難民和那些自顧自逃跑的官員卻是看了不少。喝酒的時候,自然是要以這些作爲酒桌上的談資的。武人喝酒,喝着喝着,便會把自己看不慣的事情說出來,史儒也是如此。

“祖大人,您來的路上可曾見着了逃難的朝鮮難民?”史儒不知道怎麼突然問起了祖承訓這件事。

“哦,那是自然。那些個高麗棒子,一幫矬子就把他們嚇成這樣,真是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按道理說,這朝鮮世代受咱大明庇護,在這東邊也是一等的強國了,可卻連倭寇都對付不了,真是丟人現眼。”祖承訓對那朝鮮君臣也是瞧不上的。

參將戴朝弁道:“大人有所不知,下官聽人說,那朝鮮的官員一個個就會窩裡鬥,自家人整日裡好像瘋狗一樣,吵個不停,卻偏偏忘了幹正事,結果被那倭寇偷襲,十幾天的功夫,就丟了三千里河山!”

祖承訓聞言,不屑道:“要我說,那些文人窮酸就這個本事大,咱大明朝的萬歲爺耳根子也不一定比那李昖清淨,當初咱李督撫是怎麼被罷黜的,九少爺!還不都是那些文人搞的鬼,他們見咱老爺功勞大了,怕回朝搶他們的權,這才合起夥來,使陰招,可惜老爺一輩子爲大明朝盡忠,偌大年紀還要受那些窮酸的欺負!還有萬歲爺也是個好壞不分,忠奸不辨的人主,居然真個就將老爺拿下了!”

李如楠見祖承訓爲他們家老頭鳴不平,也不好不說話,只得道:“祖將軍的話說得偏了,萬歲爺總歸還是聖明的,就算一時間被奸佞小人矇蔽了,也還有明白的那一天,分得清忠奸!”

祖承訓被李如楠一提醒,也幡然醒悟,知道自己的話說得有些過了,要是被人傳到了京城,估計腦袋都要不保,感激的對着李如楠笑了一下,趕緊換了話題:“諸位可能不知道吧,這朝鮮現在國都要亡了,可那些個大臣們還是爭鬥不休,現下更是分成兩幫的,那一次聽到國王李昖要內附咱們大明,一幫子大臣同意,另一幫子大臣,居然還反對,說什麼祖宗江山不能拱手讓給他人!咱們這顛顛的跑來這鬼地方,幫着他們打仗,如今倒是成了外人了!什麼東西!”

“他奶奶的,這些個王八蛋,白眼狼。就知道這些個東西沒有幾個好鳥,還虧了咱們遼鎮的兵馬最先出來救他們。”千總馬世龍的脾氣倒是直,當即就罵了起來。

李如楠在一旁聽到這裡,心中也是感嘆。這事他自然是知道的,也爲此惋惜了好長時間,這是多好一個機會啊,大明朝竟然就這麼放棄了。

這要是讓他做主,遇到這樣好的機會,又哪裡會放過,平白無故的就多了那麼多國土,怎麼大明的這些官員們就能放棄呢。

若是此時把這朝鮮並了,還哪裡會有後來那些破爛事。難怪這大明朝最後會滅亡,跟這些庸官們絕對有關係。

這些個文官們大概除了關心自己家族的利益外,對於這和別國外交的事物,對於這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情況,看來還真是不關心啊。說他們鼠目寸光,還真是不爲過啊。

李如楠此時忽然想起了他在那個時空聽過的一句話,說一個民族是否先進,其實從某種角度看,就是看他們所謂的精英們是否先進,而此時大明的士大夫們,他們雖然自詡爲這個民族的精英,可是在對外的一系列問題上,他們的腦袋簡直就是集體被門給擠了,表現出來的也是相當弱智的水平。

他們這些所謂的精英集體的落後了,於是乎,華夏這個民族也跟着落後了,後來大明王朝滅亡,和這些精英士大夫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要不是有那些士大夫們集體投降了滿清,華夏又怎麼會有二百多年的沉淪,滿清幾十萬的人口,又怎麼可能統治得了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漢人。

先是范文程,後來又有洪承疇等人,一個個剃髮易服,甘心做滿清的狗奴才,真是可悲可嘆。

既然老天讓李如楠莫名其妙的來到這個時空,那怎麼着也要試着改上一改這些個弱智的腦筋,挽救華夏文明。

見衆將吵鬧了起來,祖承訓擺了擺手道:“好了!都別說這些了!咱們當兵的就是奉旨辦差,既然萬歲爺讓咱們來這朝鮮,幫着那些白眼兒狼打仗,我們就打,反正也沒什麼難的,那些個倭寇,說白了就是咱們的功績,就是白花花的銀子,誰若是不取,那豈不是傻了!”

祖承訓倒是和李寧一樣,滿腦子想的都是首級的問題,彷彿那些日本武士一個個全都是跑馬場上的草靶子一般,任他們隨意砍殺。

“祖將軍,還是不要輕敵的好,我看朝鮮人提供的情報,沒一個能當真的!”李如楠實在是看不慣這祖承訓的驕傲,有意提醒了一句。

祖承訓一愣,有些不高興了,李如楠要不是他恩主的公子,估計這會兒他都要出言譏諷了,不過繞是如此,祖承訓的面色還是有些變了。

當初在遼陽的時候,李如楠表現的還算是對祖承訓的脾氣,想說就說,想罵就罵,看人不順眼,揮拳就打,那纔是男爺們兒,可現在這算什麼,咋還畏畏縮縮的,真不像李督撫的種。

“九少爺!您自小便被老爺寵着,要說這打仗的事兒,您還是聽小人的就是了,過兩日出兵平壤,九少爺要是擔心出了岔子,就跟在後隊,到時候算起軍功來,自然有九少爺的一份,那個倭寇在平壤的主將,就是那個叫小西行長的,到時候砍了腦袋,就算九少爺的,等回去之後,怎麼着也讓九少爺落個指揮使乾乾!”

祖承訓這麼一說,李如楠的火氣立刻便上來了,照他這麼一說,感情自己是靠着關係纔跟過來混經驗的,要是放在往常,李如楠早就爆發了,不過這會兒他卻出人意料的努力的剋制住了自己。

祖承訓見李如楠微微變了臉色,心裡也是後悔,方纔一時意氣用事,把話說得重了,可是話已經說出去了,再咽回去豈不是丟了自己的臉面。

訕訕的笑了兩聲,心裡打定了主意,等到開戰的時候,就讓李如楠在後面跟着,既保護了李如楠的安全,等到打贏了,還能分功勞。

按照祖承訓的想法,這已經是最好的照顧了,就算是李成樑知道了,都要感激自己。

至於失敗的問題,祖承訓根本就沒想過,不單單是他,現下那些遼鎮兵丁眼中,這平壤城中的倭寇,那就是等着他們去砍的,是白花花的銀子,是他們晉升的臺階,是送經驗的小護士,體貼的不能再體貼。

李如楠默不做聲,心裡卻翻騰了起來,氣的想要殺人,他前世可是堂堂兵王,什麼時候被人這麼鄙視過。

祖承訓也知道自己的話說得有些重了,連忙勸酒,衆人也察覺到氣氛有些不對,都跟着附和,李如楠雖然不說話,但是卻也不掉臉子了,於是酒宴的氣氛又熱烈起來。

衆人接着便開始說起這倭寇來,都是憑着自己的印象,或是從朝鮮君臣那裡聽來的,或是從別的同僚那裡聽來的,在這酒宴上,有一搭沒一搭的臭貧亂侃起來。

李如楠看着這些大明朝的將軍一個個唾沫橫飛的滿嘴噴着大糞,心下又是氣,又是惱,他算是看出來了,這些個軍將都是輕敵,甚至都不能說是輕敵,因爲這些人根本就沒把倭寇看成是敵。

李如楠算是明白了,薩爾滸之戰,大明朝爲何會輸的那麼慘,估計也是因爲輕敵,要不然幾十萬大明軍兵,怎麼會被幾萬通古斯野人輕輕鬆鬆的就一勺給燴了。

要是李如楠真跟着這些嘴上的名將,傻呆呆的去了平壤,到時候真是死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打定了主意之後,祖承訓再放什麼屁,他全都當成了耳旁風,不過方纔被人鄙視,還是讓他鬱悶的不得了,連着喝了幾大碗之後,李九少爺也不禁有些醉了,不顧祖承訓等人的挽留,醉醺醺的站起身,便要回住處。

第十三章 聖命難違第四十四章 倭寇要投降第十一章第三十章 天才的想法第二十三章 鬱悶的小西行長第六十八章 玩火自焚第六十九章 聖旨第八十八章 殺第十三章 葉赫老女小蘿莉第十七章第七十九章 王續第二十三章 鬱悶的小西行長第三十四章 要動真格的了第四十七章 加藤清正第三十五章 北上第六十章 做了就要認第五十五章 老鬼子,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第二十七章 兩個好演員第十四章 活命第三十九章 接令第六章 禍事了?第六十九章 聖旨第三十五章 九少爺進村了第二十九章 有其婆必有其媳第四十四章 老不死第六十一章 升官了第六十二章 猴子的野望第六十三章 國庫第十一章第五十二章 飄飄欲仙的猴子第三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五十五章 有付出就有回報第七十三章 褚英之死第七十二章 年節第七十五章 逃第六十八章 玩火自焚第七十五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六十三章 國庫第八十五章 重返金州衛第三十三章 惱羞成怒的倭賊第五十六章 這下真的賺翻了第九章 刀下留人第三十七章 看法寶第二十七章 退兵第二十八章 九少爺奉旨勾女第四十四章 老不死第二十四章 夠了嗎?走人!第七十九章 王續第九十七章 父子密議第十七章第十九章 打!第七十三章 雙喜臨門第十三章 聖命難違第二十七章 好鐵不打釘,少爺要當兵!第二十三章 返程第二十三章 返程第一章 這是哪裡?第二十四章 定計第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三章 內牛滿面的九少爺第六十三章 國庫第十四章 活命第四十五章 諫言第三十四章 走着第七十章 總算熬出頭了第一百零三章 佈局第一章 翹家少女第六章 專打不要臉第二章 遼東也不太平啊第三十六章 轟他孃的第八十八章 殺第十八章 罷戰第十三章 聖命難違第十九章 生死一線間第九十一章 名將隕落第八章 護犢子第三十章 天才的想法第九十三章 死戰第十一章 有怨報怨,有仇報仇第一章 落魄君臣第五十章 朝鮮義軍第十章 李九少爺要殺人第九十四章 又是女真第五十五章 老鬼子,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第十九章 打!第九十八章 矚目第一章 野豬皮要膨脹第二十二章 金陵第七十一章 朝裡有人好做官第五十四章 加藤君到了第七十四章 憤怒的努爾哈士奇第八十二章 神秘莫測第四十六章 一個聲音第七十四章 老子的隊伍纔開張第二十一章 金手指還是催命符?第六十六章 撤軍第一百零四章 恩賞第二十六章 大明使臣第二章 家家都有難唸的經第二十一章 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