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

王爭進入北京的半月之內,一直在連續不斷的發佈各種政令。

對前明已經投奔大順的官員,基本都是網開一面,允許他們官復原職,但只有包括兵部尚書張縉彥在內的極少數一部分人得以進入幕僚府供職。

除此之外,王爭下令旨重建崇禎帝與周皇后的陵墓。

原本李闖進城後只是爲了籠絡北方官紳的心,所以才象徵性的下令合葬崇禎與周皇后,但負責營建的前明吏目趙一桂卻並沒有迅速落實,最終只用了三百多兩銀子,就完成了全部修建。

查明此事後,王爭下令旨將吏目趙一桂、兵部尚書張縉彥抓捕處斬,六科廊言官林圭因背逃滿清一事敗露,被滅族,全家上下十七口都被斬首。

此事之後,王爭將在南京內的城管局總署遷到北京城內,大批的城管局下屬三司人員和齊軍兵士行走於全城,在三天內抓捕出總數達六百的人犯。

這其中,包括了前明的官員、一些地主官紳,還有大批到處煽動人心的東林士子,一時間,京師震動,無人不對此事聞之色變。

在北京城趨於安定的時候,王爭責令幕僚府農務顧問與農務部諸幕僚、顧問,先在北京內城開始一次徹底全面的土地普查與戶籍入冊工作。

另一方面,王爭啓用前明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化淳爲監工,重修崇禎皇帝與周皇后的陵墓,原司禮秉筆太監車應奎、王德化,隨堂太監王之俊、盧維寧等人從旁協助。

齊王恩威並施,曹化淳一方面又敬又懼,另一方面也是迅速開始重建工作,經過簡單的實地考察後,簡明扼要的將現下崇禎陵墓的情況回覆給王爭。

“碑亭南北四丈八尺,修三丈。享殿,距門十三步,階三,無臺,殿三楹,廣七丈二尺,修四丈二尺,內香案一,青琉璃五,器全設。一神牌,高二尺五寸,石青地,雕龍邊,以金泥之,題曰‘大明欽天守道敏毅敦儉宏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

這種規格看似不錯,但相較於大明曆代皇帝的陵墓,已經是非常寒酸了,曹化淳說這話的時候甚至帶着哭腔,不斷的懇請王爭,一定要將莊烈皇帝的陵墓重新修繕。

很顯然,王爭對這件事還是比較重視的,當即便是發下令旨,撥款一萬兩千兩白銀暫先授用,移壯烈帝與周皇后梓宮入享皇陵,不足,則幕僚府妥善補之。

齊軍高效的系統再次運作起來,齊王令旨,沒有任何人敢無故拖延。

上午曹化淳才從冬暖閣走出來,午時三刻還沒到,銀子就已經運送到位,驚歎了一番後,曹化淳便立即帶着宦官們去僱傭工人,拿着鐵鍬和鋤頭“叮叮鐺鐺”的開始刨墳。

沒錯,就是刨墳。

李自成竟然將崇禎帝和周皇后合葬在了田貴妃墓上,崇禎帝和周皇后怎麼說也是大明最後的正統帝后,無論王爭還是李自成,都對這對夫妻有着高度的評價。

合葬在貴妃墓,一則是不符合二百餘年的禮法規矩,二則是規格太小,對大明的帝后來說,簡直是種侮辱。

挖開了粗粗填埋的沙土,炸開東西兩側的石門,總算是將崇禎帝和周皇后的棺杶拉出來,可這個時候,遠遠的有人忽然喊了一聲:

“齊王到——!”

這個聲音讓曹化淳等人心中一驚,連忙和一衆工人伏跪在地上,山呼道:

“恭迎齊王千歲~”

王爭帶着一票的文武前來,再加上禁軍侍衛和宮女太監,起碼要有幾百人,浩浩蕩蕩的前來,一下子就將這原本不大的貴妃陵堵得更是擁擠不堪。

但擁擠自然是擠不到王爭的頭上,只能是下面的人默默承受,看了一眼飽經風霜的棺杶,王爭忽然說道:

“來人,開棺!”

曹化淳起初有些沒反應過來,趕緊勸道:

“王爺,莊烈帝和周皇后已經殉國多日,此時開棺,難免臭氣熏天,再者也是對帝后的不敬,奴婢看......”

聽見這話,王爭眯起眼睛,問道:

“曹化淳,你說什麼?”

“呃......”這句話還沒說完,曹化淳便是立即感受到一股子淡淡的殺意,當即是趕緊跪在地上,叩頭如搗蒜:

“奴婢是說齊王英明,齊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王爭這才滿意的冷哼一聲,喝道:

“繼續開!”

待禁軍侍衛將崇禎皇帝和周皇后的棺杶分別撬開,立刻便從裡面傳出一股難聞的味道,不只曹化淳、王德化這些太監捂住鼻子,就連兩側的禁軍侍衛都皺了皺眉頭。

那些前朝的大臣們表現是最不堪的,甚至有人當場吐了出來,王爭面色如常,並沒有任何不適的反應,手扶着崇禎帝棺杶的一邊,緩緩走到前面,仔細看了看這位亡國之君的長相。

見到齊王的樣子,李巖面色震驚,施邦耀和冒襄等人紛紛側目,下意識將捂着鼻子的衣袖放了下來,都爲自己感到不齒。

“唉,皇上,您當初哪怕要是能稍微信任我那麼一點,咱就不至於走到今日這一步。”王爭用只有自己才能聽到的微弱聲音喃喃道:

“不過你可以放心,咱們漢人的江山,不會輪到那些關外的蠻夷。”

最後看了一眼崇禎皇帝遺容,王爭忍着刺鼻的腐臭味來到周皇后棺杶的前面,凝視着這位骨氣不屬於男兒的孝節皇后。

不過王爭只是看了一眼,便是深深嘆了口氣移開目光,下令用上好的木料重新封住棺杶。

可能是時間過久,王爭並沒能達到自己的願望。

當時崇禎帝和周皇后的屍身由於李自成保存並不妥善,所以已經開始大規模腐爛,王爭看見的只是兩具形似骷髏的人骨罷了。

最後,王爭下令旨,將崇禎皇帝與周皇后棺杶移入皇陵。

明朝有兩個皇陵,一個是明太祖朱元璋興建的,張獻忠攻陷鳳陽後將其搗毀,現在基本上只剩下殘垣斷壁。

第二個則是位於北京城郊區的天壽山麓,這第二座由明成祖朱棣興建,已經埋葬了十二位帝王。

王爭派禁軍一個千總隊在天壽山皇陵的外圍駐營,有哨騎整日來往巡視,城桓上也有禁軍兵士輪守。

經過曹化淳和幕僚府官員不斷的考察,在十日之後將崇禎皇帝和周皇后的棺杶移入皇陵。

王爭將崇禎皇帝和周皇后的陵墓定名爲“莊陵”,第二次撥款十萬兩白銀,責令方以智主理,將明皇陵全面修繕。

由此,崇禎皇帝和周皇后的“莊陵”也得到了擴建。

匠戶就現在皇陵內的地勢加築月臺後,商議決定將舊碑亭移建月臺之上,後牆略爲加高,寶頂隨牆添土,並將原建享殿三間改造五間,宮門一間改造三間,用以彰恩齊王之恩澤優渥。

莊陵的陵門被改建成硬山頂式的三間門樓,享殿建成了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的單檐歇山頂式建築,非常威嚴。

石雕五供之後建起無馬道、宇牆的單面牆式的寶城牆,城臺及重檐歇山頂式的明樓應有盡有。

應齊王令旨,工匠們在竣工之後在“莊陵”門外設立一塊石碑,上面刻着崇禎皇帝上吊殉國後的血書。

這樣一來,崇禎皇帝和周皇后都算是得到了善始善終。

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六十三章:殺價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