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

金門海戰之後,齊王王爭針對眼下齊軍各部紛雜的弊端,開啓了一次規模浩大的全軍整改。

首先,王爭取消了戰兵的編制,組建南京禁軍,定額十萬,分五大營,除了原本尖刀、振武、玄武、奮威四營以外,增設揚威營。

這次陸軍的改革許多人希望已久,這次放出五個珍貴的將軍號,原本四位戰兵系大將除了分任禁軍主將以外,都將得到屬於自己的將軍號,敘爲齊軍諸將前列。

董有銀仍任尖刀營主將,爲昭勇將軍;黃陽仍任玄武營主將,爲昭威將軍;鄧黑子任振威營主將,爲光武將軍;高亮經過外甥風波之後,仍然被王爭委任爲奮威營主將,封光毅將軍。

WWW▲ttκan▲C 〇

禁軍除了用以列陣攻堅的五大營之外,還設有輜重營、驍騎營、火器營。

輜重營主將依然還是馬升,爲廣毅都尉;原騎兵營更名爲驍騎營,本來幕僚府商議,全卓會被封爲飛騎都尉。

但齊王王爭並不同意,特封驍騎營主將全卓爲顯武飛將軍,編爲五大將之外,與全卓一樣編爲五大將之外,並且擁有將軍號的人還有原水軍統領江大。

江大可謂是威名赫赫,在水軍之中排在當之無愧的首位,陸軍全面整改之後,原山東水師更名爲定海軍,下轄臺灣艦隊與東南艦隊。

江大任定海軍主將,爲節海將軍,劉四任定海軍副將,爲顯略都尉。

這還沒完,南京禁軍有四大營,這就說明將會從其餘戰將衆人中選出一個,原地晉升爲禁軍大將,這可是一步登天的機遇。

就在齊軍內部爲此爭論的時候,人選卻悄然揭示。

原山東軍戰將秦良士,祖籍遼東,崇禎十四年入山東軍,先後在登州、萊州等地的緝鹽行動中立下大功,敘列二等功。

崇禎十四年底鹽丁大比武中,秦良士位列榜首,充任嫡系正兵什長。

至今三年間,秦良士立二等功八次,三等功十四次,是安平滅鄭之戰中首位登上城頭的山東軍將領,此戰中秦良士奮勇當先,斬殺鄭氏主將一員,協將三名,敘列一等功。

魯監國元年七月,秦良士累功晉升禁軍第五營主將,封定遠將軍。

秦良士的事蹟由此而激發其它齊軍將領的奪功熱潮,這可是活脫脫一位從底層鹽丁做起,如今位列五大將軍之一的例子。

在齊軍內,只要你踏實肯幹,總有出頭之日,只要你作戰勇敢且不畏強敵,總有斬獲首功,敘列晉升的那一天。

除了將戰兵一系改組爲禁軍之外,齊軍取消外系兵馬的諸多編制,只留正兵、輔兵之分,但爲了避免質量下降,將按照以往軍中的規定,在已經控制的全境內重新整改外系兵馬。

這次整改從五月份持續到七月底,裁撤了一大批原明軍將校兵卒,將他們遣返回家,想要種田的有家室者可以到農務部分署入冊獲得田畝,那些單打獨鬥的,可供選擇的地方也不少。

例如各處逐漸興起的礦場、海事局作坊、以及山東沿海一帶的鹽場、鹽田,城管局下轄各司分署,甚至到農莊中做幫工都能滿足最基本的溫飽。

通過整改的原外系軍全部原地晉升爲正兵,分散在各地駐守。

王爭首度開創了村鎮衛營,州府城防營、首都禁軍的三級統籌陸軍編制,第一批的人員將按照戰功等級來分派,這也是從最初戰兵、正兵、外系的三級編制演變而來。

此次整改之後,齊王下令,城管局保安司諸多丁口自此只能負責地方治安,不能再直升進入軍隊。

想要進入齊軍作戰序列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在招兵的時候參軍報名,參加當地考校,並且村鎮衛營、州府城防營還有禁軍,都有相應的新政策出臺應對時勢。

這項新的政策延續了以往風格,想要進入禁軍,必須要從最底層的村鎮衛營幹起,州府城防營要由州府下轄各村各鎮的防營中精挑細選。

禁軍則是每三年一次大換血,非村鎮衛營、州府城防營佼佼者而不能入,爲齊軍作戰時的絕對主力部隊,一般由齊王王爭親自統領。

......

魯監國元年八月一日,文武倡義奉天大元帥、齊王王爭率領八萬禁軍,在南京集結齊軍各部,總計三十餘萬大軍,誓師北伐。

王爭以及董有銀、高亮、鄧黑子以及秦良士、全卓等人站在正陽門城樓上,下面站着數不清的齊軍將士,一直延續到天邊。

“李賊弒我大明皇帝,人神共憤,天下忠貞爲國之士當奮起而誅之!”王爭來回踱步,鏗鏘有力的話迴盪在城頭:

“吾身受皇恩浩蕩,自當孑然以報,今日本王於此立誓,將率我齊軍三十萬將士矢志北伐,若不滅李賊,光復北都,當引頸自裁,以謝天下!”

昭勇將軍董有銀‘噌’的一聲抽出腰間鋼刀,振臂高呼:

“爲了齊王,誓滅李賊!”

齊軍將士舉起手中刀槍,齊聲大喝:

“爲了齊王,誓滅李賊!”

“爲了齊王,誓滅李賊!”

此刻,魯監國朱以海和幾個太監站在皇城望樓上,看着遠處那一樣望不到邊的紅甲齊軍將士,不禁感嘆:

“這要都是我大明的將士,該多好啊......”

站在旁邊的首領太監不是別人,正是原南都京營的提督盧久德。

這傢伙由於在鳳陽反正及時,在原來京營全部散編之後,仍然落了個好差事,被王爭安排到朱以海身邊擔任內宮首領太監,便是南京皇城大內的首任總管。

聽到朱以海這話後,盧久德立即皺了皺眉,示意身旁幾名小太監安心侍奉着,自己則是悄悄跑到負責留守南京的城防營主將翁之琪那裡。

“翁主將,魯監國這話你可都聽明白了?”

翁之琪沉吟點點頭,忽然間看了看盧久德,猶豫的道:

“難道盧公公是要...?”

“現在還不到時候。”盧久德自然明白翁之琪的意思,毫不猶豫搖搖頭,說道:

“眼下留守在南京的可是咱們齊軍的昭威將軍,還有兩萬禁軍駐守在皇城,若是城中發生了任何動亂,吹灰之間給平定了可不是難事。”

翁之琪越聽越蒙,還以爲盧久德是在提醒自己,當下心裡叫屈不已,眼下原明的文臣武將,誰還敢和齊王殿下作對。

換個角度去說,就算自己腦子缺根絃動了這個心,但麾下兵將可全都是忠於齊王的,怕還沒來得及動作,就要被自己部下給拉下馬來。

看見翁之琪爲難的神色,盧久德就知道他想歪了,白白眼,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翁主將,要是魯王那邊兒有什麼動向,由您去報告給昭威將軍,可比咱們這個大內總管要好聽多了吧。”

“況且還能因此立得一功,何樂而不爲呢?”

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