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

南直隸濰州府城,原本大明朝的玄鳥旗幟旁邊,正高高立着另外一杆“王”字的藍底黃龍大旗。

半月之前,大將董有銀統帥其麾下西部軍抵達濰州城下,圍城五日,兵不血刃克其城,繼而分兵佔領濰州府全境。

西部軍是臨時成立的編制,主力是董有銀麾下的戰兵尖刀營,從附者還有原明廷總兵黃得功、齊秦等人,總計六萬餘人。

山東軍在佔領南京之後,王爭一樣是寸刻不停,經過連夜精密的籌劃,先後成立了三支臨時編制的分軍,用以掃除朝廷在南直隸的其它城鎮。

這三路兵馬,分別是以董有銀爲主將,黃得功爲副將,尖刀營爲主力的西部軍;以高亮爲主將,振威營爲主力,舟山總兵翁之琪爲副將的東部軍;還有邱武爲主將,以淮安兵爲主力,原南都京營提督盧久德爲協督的南部軍。

西部軍、南部軍以及東部軍,戰兵人數約有三萬,總計則接近三十萬,其中大部分是原歸附明軍改編裁撤後,重新招募補充的外系兵馬。

從崇禎十六年七月份山東軍佔領南京開始,到現在崇禎十七年的二月底,山東軍分三路南下的南直隸會戰,以董有銀之西部軍佔領濰州府城而宣告結束。

山東軍侯爺府邸遷移至南京皇城內,佔領南直隸全境,山東全境以及河南全境,其餘省份雖然未被全境佔領,但每天都有各地州府的明朝文臣武將上表歸附。

所以山東軍兵馬每日都是頻頻調動,奔赴各地將原明軍進行改編裁撤,爲了防止這些人作亂,王爭將他們重新入冊,約法三章,有家有室的給予銀錢和土地遣返回家。

剩下那孑然一身的兵勇,則會被安排到各地不斷建立起來的聚耕農莊、採礦場、鹽場鹽田等地幫工,沒有去處的人最初被安置在當地的集中房。

若是不出意外,這些人每月所獲的銀錢足夠他們在一年之後添置一個新家,繼而娶妻生子建立家庭,這些事情幕僚府的臣工們都考慮到。

三月中的一天夜裡,一名來自南京城候標營的騎兵手持鐵令,飛奔入城,剛一進營內,就給董有銀下了一道殺機頓現的命令。

“董有銀接令!”

董有銀與周圍戰將正在議事,看見來人身上衣甲還有手中的令牌,頓時就明白是南京方面派來傳令的,當下都是停住議題,互相竊竊私語。

衆人對視一眼,覺察到候標營這名騎兵臉上的嚴肅,都從各自的面上看見疑惑和莫名的興奮。

董有銀不敢怠慢,行了道軍禮,抱拳大聲喊道:

“末將率西部軍衆將,謹遵侯爺軍令。”

“鄭氏張狂,悍然攻我蘇州水城,竟在安平大肆聚集私軍,鼓譟作亂,此藐視朝廷、爲禍地方,且大逆不道之舉,當人人得而誅之!自接令即刻起,西部軍整編南下,會師南部軍、東部軍,踏平泉州鄭氏!”

踏平泉州鄭氏......

這最後六個字在衆人耳中“嗡嗡”的迴盪半晌,許多人有些不明白,鄭氏不一向都是山東軍在買賣上的合作伙伴嗎,怎麼突然間,侯爺毫無徵兆的發了這道軍令。

可儘管心中不明不白,但衆人亦不會去多說什麼,安東候的軍令不容置疑,山東軍內軍令如山,等級森嚴,安東候軍令一發,必然是三軍齊動的大戰。

原本平靜的濰州城內,卻忽然間變得十分嘈雜,人喊馬嘶,不斷有兵士抱着刀槍和衣甲開始拔營,西部軍近十萬人馬連夜開出濰州城。

原本朝廷在濰州的支付呂大器看了一眼兵馬調動的方向,聯想到最開始那名自北方的騎兵,皺眉道:

“小五,就有大事要發生了...去叫韓守備過來,就說本府有事要和他商量。”

那位呂大器口中的韓守備,全名韓曠原本是城內的百總,因爲開門迎山東軍入城,所以被提拔爲守備,眼下掌管着濰州城防外系營,但還不是濰州府的主將。

僕人聽着外面紛亂的腳步聲遠遠而去,也知道應該是發生了大事,不然西部軍怎麼會如此急切的調動南行,趕緊去叫人。

不多時,披掛整齊的守備韓曠來到呂府,還沒等他說出什麼,就聽負手站在窗前的濰州知府呂大器靜靜說道:

“韓守戎,本府有件美差,能讓你再立大功,你做不做?”

韓曠一愣,凝神半晌,方發問:

“那還要看呂知府要說的是什麼美差,要知道,眼下你我可同屬山東軍下轄,不再是朝廷的人了。”

呂大器忽然回頭看他一眼,韓曠以爲他要發難,習慣性的腰身一側,卻陡然聽到一聲大笑。

“這個本府自然知曉,不然怕早就和那些亂兵一同被埋在城外了,哪裡還會同韓守戎在這裡高談闊論?”

聽見這話,韓曠這纔有些放心,將按在刀柄上的手緩緩放下來,做了個請的姿勢,說道:

“願聞其詳。”

......

自從三月四日開始,山東軍下轄的西部軍、南部軍、東部軍忽然從駐地調動出來,繞過江西和浙江中部,呈三面合圍之勢逼近福建泉州。

三月七日,是王爭與鄭芝龍越好的商談時間,地點就在山東軍與鄭氏起摩擦的蘇州城,不過王爭早在三月五日,就已經來到蘇州城中。

“蘇鬆常,杭嘉湖。”

這些膾炙人口的佳話都源自江南,四大書院有三個位於江南,四大名樓則全部都在江南,而蘇州更是江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爭漫步在蘇州城中的牌樓街,身側只跟着幾名親兵。

其實王爭已經很久未曾再外出散步,到了如今這等地位,自己的命就是整個山東軍集團所有人的根子,尋常要是外出,雖然和皇帝出巡比不上,但前呼後擁,到處佈滿兵將巡防還是免不了的。

下屬也是在做自己的分內之事,這些王爭都明白,但這麼一來,原本想要看看這大美繁華的晚明江南這種想法就不再成立。

街道上的百姓在王爭出來的前一個時辰就被保安司的人攔在兩邊,沿途要經過的地方,無論商旅貨運,還是小攤販賣都被強制停止,哪裡還能看到什麼自然而然的繁華景象。

這次和鄭芝龍約商蘇州,王爭提前來幾天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只是想在蘇州好好轉一轉,從繁忙的事務中抽出空子看看自己鎮守的地方到底是什麼樣子。

在街上轉悠許久,王爭想到已經在前往南京路上的玉兒,心中興奮異常,蹲下來頗有興致的在地攤上左挑右撿。

不久之後,王爭便是融入到這蘇州城的集市中,在地攤上找到好幾樣十分中意的首飾,後頭親兵見了,低聲說道:

“侯——,公子,這些地攤貨色要來幹什麼用,都是普通農婦穿戴的,想必夫人不會喜歡。”

王爭則是笑着搖搖頭,說道:

“你不懂,對了,醉香樓到了嗎?”

“回公子,過這條街就到了。”

王爭點點頭,心道這蘇州城比起南京也不算遜色,簡直又大又熱鬧。

幾名親兵確實是不懂,看王爭手裡拿着精挑細選的幾件首飾在認真思考,有一個親兵上前幾步,說道:

“公子,這髮簪我看就不錯。”

“哦?”王爭笑了一聲,回頭問道:

“老六,你怎麼看出來的。”

吳小六子見周圍弟兄都笑着看過來,當下是臉色一紅,撓撓頭,不好意思的說道:

“咱從前追婆娘的時候,用的就是髮簪,據說女人都喜歡情郎親手爲她們戴上髮簪,說這才顯得爺們對她們有真情實意...咱也不懂這些女人心裡是咋想的...”

這時候的王爭,少了尋常那種雷厲風行的壓迫感,倒是讓周圍那些多年以來出生入死的親兵們覺得親近不少,衆人都有些輕鬆下來,開始你一句我一語的“出謀劃策”。

聽了吳小六子的話,王爭一下自就想起玉兒多年以來和自己的同甘共苦,最後買了一支髮簪,放在懷裡美滋滋的想着到時候回南京親手爲玉兒戴上。

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六十三章:殺價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