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

入得關內,見到一路上如狼似虎的山東軍兵士,伍岱他們好像幾隻進入狼窩的小羊,沿途畏畏縮縮,只想儘量不引起注意。

清流關的歷史要追溯道南唐建國初期,元朝末年,洪武皇帝朱元璋從鳳陽一帶出兵攻破清流關,轉瞬間克取滁州。

崇禎九年,闖王李自成率流賊與四省總督、兵部尚書盧象升在清流關一帶的廣武衛、珠龍橋發生激戰,戰況慘烈。

有人說當時漫山遍野都是屍體,所謂“填溝委壑,河水爲赤”,便是形容這場戰鬥,那一戰,李自成毫無懸念的敗於盧象升之手。

古往今來,清流關雖然稱不上什麼名塞,但同樣有無數激烈且不爲人知的慘烈戰鬥發生於此,是南下迅速控制滁州的先決條件,也是南來北往一條重要的通道。

崇禎十六年七月,安東候王爭率山東軍與各路官軍雲集在清流關下,將敗破的城牆修復完善,日夜訓兵。

“啓稟侯爺,一人自稱是滁州守備李景光手下千總,名爲伍岱,帶着一封書信前來,此刻就在帳外。”

帳內,黃得功、董有銀、高亮、鄧黑子、翁之琪,還有盧久德等人正在議事,聽見黃陽這話,都是互相看了看,議論幾聲。

王爭坐在上首,微微點頭示意。

可能是怕山東軍的人不相信自己身份,所以伍岱進來之前就已經把證明自己身份的手札恭恭敬敬端起來,想着要面呈安東候。

不過山東軍的人十分警惕,還沒等他前進幾步,董有銀便是站起身攔在中間,虎目眈眈的盯了他好一陣,然後將手札親自送到王爭的軍案上。

王爭只是微微一瞟,當時並沒有多說什麼,盧久德眼珠一轉,破破口大罵一聲,站起身指着伍岱叫道:

“好你個大膽的伍岱!爲何不叫那李景光親自來迎,派一個小小的千總算怎麼回事,莫非是看不起侯爺不成?”

伍岱來之前就想過這茬,沒想到怕什麼來什麼,當下滿頭冒汗,“噗通”一聲跪在地上,連聲的道:

“侯爺息怒,提督大人還有衆位將軍大帥息怒,昨夜我們在城內發現呂府的細作,人手不足,所以在城內整肅治安十分費力,李守備爲了抓住這個細作更是追出城十幾裡啊。”

說到這裡,伍岱有些心虛,不敢去看周圍各人的眼睛,只是低着頭屈聲道:

“眼下里守備剛剛回城,正在設宴爲侯爺接風洗塵,實在是走不開。”

王爭斜着眼,拿起軍案上的刀,佯裝慍怒,一步步走到伍岱眼前。

所有人都不知道王爭要幹什麼,那些朝廷的軍將基本都是隻求自保,並沒有任何勸阻的想法,山東軍的軍將們這種場面見多了,只是冷眼旁觀。

盧久德下意識的捂住眼睛,心道這位侯爺可真是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不僅心思縝密,殺人向來連眼睛都不眨。

伍岱聽見這腳步聲,端的是驚嚇不已,跪在那連連叩頭,絲毫面子都顧不上了,胸間一陣的七上八下,心說難道天要絕我。

不過等了半晌,王爭卻若無其事的從他身邊經過,淡淡說道:

“衆位,既然滁州李守備盛情相邀,我等自不能怠慢,這便整軍出關,進入滁州吧!”

“謹遵侯爺軍令!”

衆人不敢有任何怠慢,立即齊聲接令,伍岱更是長呼了一口氣,心道老天有眼,等他回過神來,卻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衣甲內已經黏糊糊的溼成一片。

十幾萬大軍其中半數以上都是山東軍的戰兵,王爭的軍令下達沒有多久便已經集結完畢,在關內整裝待發。

其他那些官軍經過山東軍簡單的裁撤老弱之後,人數雖然少了一些,但行動和意見得到統一,雖然慢了很多,但同其他官軍相比,已經算是不錯。

王爭讓奮威營負責清流關的防務,這擔子自然落到振威營主將高亮的身上。

事先山東軍內部的軍議已經說的很明白,清流關雖然重要,但那是在大軍進入滁州之前,一旦佔據滁州,清流關立刻就成了雞肋。

因爲這個關卡只能防住從鳳陽府定遠一帶南下的兵馬進入滁州境內,對周圍的廬州府、來安一帶的防禦十分有限,就連在滁州北上返回,也不是非要經過。

元末的朱元璋,還有現在的王爭,都是因爲想要迅速的南下襲取南京,佔據先機,所以纔會用佔領清流關的方法。

其實話說回來,想要繞過清流關抵達滁州的方法實在不少。

山東軍的隨軍參謀中不乏本地人士,都知道沒有任何必要在此地耗費額外的資源,高亮得到軍令後回去和奮威營的戰將們商議。

最後決定,奮威營會派出一名軍功不低的哨官,統帶一整哨戰兵駐守在清流關,缺額會從輔兵中暫時補充,不久之後山東方面會給這名哨官守備的銜頭。

除此之外,黃得功部、盧久德部各自要選出兩名百總配合,這兩名百總同樣會擢升到千總,但是其他的東西暫時都不會變。

這樣一來,算上後勤輔兵,山東軍總計留下一千左右的兵馬駐守在清流關。

這倒是和元末的歷史差不多,朱元璋攻取滁州之後,同樣把留守在清流關的人馬和輜重調去了八成。

......

“卑職滁州守備李景光,恭迎安東候率山東王師入城!”

當天正午時分,山東軍十數萬大軍,在安東候王爭的率領下昂首闊步開進滁州城,進城之後便接管了原州城官兵的防務。

滁州還是那樣的滁州,但入城的軍隊已經不同於當年。

山東軍接管防務後,王爭沒有一刻閒下來,首先做的就是調出賬目補充些許物資和軍需,緊跟着就進行了一次大刀闊斧的裁撤和整改。

滁州乃是要地,更是進入南京的緩衝帶,必須要穩穩攥在手裡。

走到這個地步,山東軍南下的消息走漏與否,王爭已經根本不在乎,眼下唯一重要的是要儘快做好過江前的一切準備事宜。

所以山東軍入城後沒有任何留手,藉此時機,順帶着將那些會和過來的各部官軍徹底整改一遍。

最開始在鳳陽一帶的整改,只是爲了穩定人心,所以王爭之裁撤掉各部老弱,其實這些官軍中不乏混事的兵痞,這種人一概不能留。

山東軍的戰兵幾乎全員出動,戰將們手捧兵冊來到軍營中,對所有的人一一覈對,四個時辰不到的功夫,整改的進程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第二天下午,整改工作順利完成,在王爭先前的鐵腕鎮壓之下,官軍們雖然有些躁動,但並沒有人願意當出頭鳥。

一番整改,算上滁州城的那些,總數在六萬左右的官兵被裁撤了半數,最後還留在外系中的不過是三萬多人。

黃得功所部是最少的,可就算這樣,也被裁下去兩千多人,只剩下八千左右。

說來有些可笑,經過堂堂南京史尚書大力整改的南都京營是最讓人吃驚的那個,兩萬人足足被撤了一萬多。

對於那些態度不服不忿的,山東軍實行一則警告,二則殺頭的政策,一夜過去,滁州的城頭上陡然出現了三百多顆尚在滴着血的頭顱。

血腥味的刺激下,那些蠢蠢欲動的宵小才明白來到他們眼前的兵馬是什麼存在。

山東軍進入滁州後的第三天,控制了滁州全境,並且雷厲風行的完成了本地官軍裁撤和改編入冊的全部工作。

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