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

時間來到九月份的時候,闖軍其實已經在逐漸朝東北方向移動,此時在南直隸朝廷駐紮的兵馬還有很多,然而李自成目的並不在那,反倒是跨過開封府南部的幾個州縣,來到歸德府周圍紮下大營。

自那以後,歸德府之中就總是能見到一些白衣的馬隊在來往奔馳,儘管他們並不惹事,但時日一久了,在歸德府的朝廷官員們便驚恐的發現幾乎到處都是流寇兵馬在晃。

闖賊目的不明,文官們束手無策,駐守在歸德府的山東軍外系將領心中也是有些害怕,畢竟流寇勢大,不是地方外系就能阻擋的,還是要請示山東內部的兵馬。

楊文嶽潰逃,傅宗龍被殺,河南、湖廣的大明兵馬已經是一日數驚,而南直隸的朝廷兵馬聽到流寇沒有挺近南直隸的意思這纔是鬆了口氣,反正只要不來自家的地盤就是萬事大吉,管什麼其它地方的安危。

時間進入十月上旬,正是王爭在遼東剛剛擊敗阿濟格的時候,郝搖旗卻率領三萬聯軍躍躍欲試的向前,不過也沒走多遠,很快就停在馬廠集一帶不動。

這個地方距離歸德府已經是非常近了,郝搖旗的只是整日灑出馬隊監視在歸德府明軍的動向,因爲那邊已經轟轟烈烈的在攻打陳州。

歸德府的明軍和山東軍外系並沒有任何出援的意思,直到陳州被攻陷,知州身死的時候,地平面上也沒有出現明軍旗幟的影子。

其實就在馬廠集以東不遠就有一支隸屬於山東軍的外系兵馬,這支隊伍的頭領叫做孔巒,原本是歸德府最大的響馬頭領,也是歸德府本地最大的豪強,現在則成了王爭手底下外系的守備。

說起來,這孔巒儘管長相像個黑臉張飛,但委實是粗中帶細,有些頭腦在裡面,早前歸德府十二家響馬大盜禍亂百姓,沒幾年都被他給逐一吞併。

據說孔巒有個光耀門楣的願望,收拾那幫響馬大盜後沒成想自己也被稱爲“響馬”,這纔是接連的向朝廷請求招安。

由於孔巒到處攻城略地,歸德府的朝廷兵馬不但不接受招安,反倒立即組織了幾次圍剿,雖然最後都以失敗告終,但是這也讓孔巒漸漸的死了心,開始到處“擄掠”。

不過他這種“擄掠”和流寇不同,孔巒僅僅是對縉紳之家下手,得到的金銀財寶除了兩成用於分派給手下,剩下的八成都被他分給窮苦百姓。

所以他“歸德孔大爺”的稱呼便由此而來,這麼個本地官兵恨之入骨的響馬大盜,不知怎麼的,搖身一變忽然就成了王爭手底下的守備。

不過事在人爲,人家孔巒眼下找到個好靠山,那王爭手握重兵,行事狠辣,豈是好招惹的人物,當下什麼仇怨也不敢有人再去提。

孔巒這自打被山東軍招安,表現一直很好,郝搖旗帶着三萬闖軍畏首畏尾的進入歸德府那天,正巧趕上他追殺一路外地進來的馬賊。

這些馬賊搶了一個小莊子,最後還擄走了十幾個女人,孔巒聽到後當即便是火冒三丈,帶着部下馬隊窮追不捨。

同開封府的主將一樣,孔巒在歸附山東軍後,一向都是自詡“忠義”,這次追擊剛巧與闖軍遭遇。

說起來倒是有些憋屈,郝搖旗自打碰上山東軍之後就從來沒討到過任何好處,先是在通許縣大敗,後來三次圍攻開封都被打退,這次也只是奉了闖王李自成的命令來試探,並沒有真打的意思。

孔巒人數雖然不多,但都是那種常年甩膀子的馬戶,歸附山東軍後,就連兵器衣甲都得到基本保證,當下見到對方的大軍,自然也不敢貿然行動。

馬賊是小,保命事大,孔巒勒馬停在那邊不知在盤算着什麼。

郝搖旗見到對方打着山東軍大旗,再看看全都是精良馬隊,已經是抖了三抖,心中立刻消去了再深入的念頭,下令緩步後退十里,等待攻取陳州的大軍會和再說。

山東軍和壯大後的闖軍第一次接觸就這麼草草結尾,見到對方這麼多人,還有不少馬隊在周圍遊走,孔巒更是震驚,本來以爲要死在這邊,卻沒流寇想到就這樣退了。

來不及鬆口氣,當即孔巒帶着隊伍匆匆趕到拓城,一方面召集部下佈置防務,另一方面往山東方面傳緊急軍報,說是流寇大舉來攻。

本來歸德府各地駐紮的明軍總計有六千餘人,可全都是質量低下,後來只有一千人不到被山東軍收編,其餘地方大多都是被改編後的外系將領駐守。

現在的歸德府大部分地區其實已經落到了王爭的掌心,新建起來三個聚耕農莊,外系的兵馬編制約有三個營,分別駐守在拓城、歸德府城和睢州地界。

若將護莊隊和鹽丁與那些收編的山賊土匪都算上,兵馬勉強能多撐出來兩個營,但這已經是極限了,相比闖軍的浩浩蕩蕩根本算不上什麼,顯得十分空虛。

在東昌府、翁州府沿線駐紮的山東軍嫡系正兵有心到歸德府增援,但半個月過去了也沒能動彈一步。

第一,皇帝已經有過嚴令,讓山東軍任何兵馬不得走出山東,各地有無數雙眼睛在盯着,就等你犯錯;第二也是李巖對山東六府的安危有些擔憂。

且不說歸德府,若是闖軍大舉進入山東,戰兵不在,僅憑各地的嫡系正兵能不能守住防線還是未知,畢竟現在的闖軍據說有五十萬,戰力也與往常不同。

這消息在九月下旬傳到歷城,王爭留在那邊的班子立刻就召開了一個緊急會議,眼下雖然王爭和十二營戰兵主力未在山東,但內部卻並不虛弱。

軍議司的參謀們一致認爲,山東軍不能向賊寇低了頭,作爲王爭任命留守在歷城的大將,鄧黑子當即就決定親自率領正兵營前往歸德府抵禦。

後來被李巖和管清天合力擋了下來,歷城這邊算是山東首府的位置,這麼重要的地方,不論何時都需要一個有威望的大將來鎮守。

鄧黑子作爲留在山東的唯一一名方面大將,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能親自上前線,就算留在這裡也能起到震懾羣小的作用。

山東六府距離歸德府最近的是東昌府和翁州府,這兩個地方分別由邵勇和刑一刀負責,所以他們兩個很快就得到歷城軍議司的命令。

闖軍在歸德府外虎視眈眈沒多久,東昌府和翁州府的各個山東軍正兵營就已經朝邊線集結。

眼看着又是要即將開打的架勢。

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五十章:意外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