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

本來進城剛的時候,官兵還有些節制,但是等到遊擊下令砍頭的消息傳出來,官兵們撒開丫子,直接成了披着官身的匪賊,不再受上官的控制,紛紛開始燒殺劫掠。

軍兵的行爲如此惡劣,但劉遊擊與其麾下的軍官們依舊沒有絲毫的約束,派人守住城門後,自己也是迫不及待的加入了這個行列。

封鎖城門,爲的就是不讓人進出,方便底下官兵搶掠,轉眼間,整個新城都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慘叫和哭嚎聲,成了人間地獄。

起初,新城知縣木訥的癱坐在縣衙裡,他這個樣子守門的軍兵也放心,都以爲被嚇傻了。

由於衙門的門戶終日常開,裡面的縣丞和捕頭等人都能見到外面有不少驚恐萬分的男女跑到門前。

“縣令大人,小人全家都被這些殺千刀的...”

這話沒說完,知縣就見到這男子被後面追上來的官兵砍死在縣衙口,另外一個官兵淫笑着拉住一個婦人,直接就在縣衙門前做那淫穢之舉,全然將衙門裡的吏員都當成擺設。

知縣等人目睹了這官兵施暴的整個過程,等到對方心滿意足的提着褲子離開,纔是有人戰戰兢兢的來到門前想把那女子拖拽進來。

“你滾,你們這幫狗官,狗官!!!”

這個時候,那女子卻像是瘋了一樣的推開吏員,“碰”的一聲撞死在新城縣衙的大門立柱上,上前的吏員被推倒在地,震驚的說不出話來,聽到外面腳步聲後顧不得許多,立即倉皇退了回來。

白日裡來衙門當差的人儘管十分擔憂家中妻女的安危,但卻沒有人敢踏出衙門大門一步,已經有不少人都是乾嘔起來。

新城知縣聞着空氣中逐漸腥臭起來的氣味,不知下了什麼心思,居然木然的走到門前,對守在外面的幾名官兵說道。

“本官乃是新城知縣,此時在城內已是多有不便,放我出城!”

在門前的幾名軍兵本就是對外面躍躍欲試,這種好時候不能出去一同快活,總是抓耳撓腮的不快活。

這縣令方纔已經被嚇傻,眼下如此識趣也是情有可原,這幾個軍兵當時一心想出去找個婦人快活一番,沒多想便是放行了。

任這些軍兵如何的猖狂,就算品階再小,對堂堂朝廷命官還是不敢動手的,新城知縣出了縣衙後隨地上了匹劣馬,直奔着北城門而去。

當然了,沿途這知縣見到更爲慘烈的景象,表情已經變得有些恐懼,對那些耀武揚威的軍兵不加理睬,朝他求救的百姓也是視若無睹,一心只想出城。

到了城門口,果真被一個把總帶着幾個官兵截住。

新城知縣給了那把總幾兩銀子說是去附近的老宅暫避,把總掂掂手裡的銀子分量,見到這知縣嚇得樣子也只是笑了一聲就揮揮手。

知縣出城後直奔北面而去,聽說前不久開封城剛剛有一支人數過萬的軍隊入駐,領頭的是姓王的總兵。

他要去開封城找知府告狀,找那個總兵處理這些禍害百姓的兵賊。

不過這馬是劣馬,跑了大約十幾裡地,後面撲騰撲騰的有人追了上來,卻是後知後覺的幾個騎馬親丁。

距離越來越近,這幾個人將新城縣令圍住,爲首的遊擊家丁笑道:

“劉將軍怕知縣大人半路遇賊,想想還是待在城內更加妥當,你還是跟我們回去呆着吧!”

新城縣令又不是傻子,好不容易纔逃離了那個是非之地,那姓劉的遊擊多半想通了自己的想法纔派家丁來追,讓自己回城,打死都不回去。

這知縣不聽什麼勸說,直接就是要拍馬狂奔,身後幾名家丁騎着好馬倒也不怕追不上,慢騰騰的跟在後面促狹道:

“知縣大人,咱家上官可是有話,說您要是不回去,綁也要綁回去。”

說到這裡,儘管說話的軍官還是和顏悅色,但明顯有人已經急了,抽出刀槍準備動手殺馬,強行帶人回去。

正這個時候,遠遠的來了一隊人馬,大約有十幾個。

這些人看樣子就正規的多,人人都是一身精甲,提着亮閃閃的彎刀來到這邊,爲首的軍官看了一眼,直接下令將所有人都圍起來,然後纔是喝問道:

“怎麼回事?”

那幾個家丁暗也可能是囂張慣了,沒有回答,反倒是冷哼着道:

“大爺們追捕逃犯,識相的滾遠點,免得大爺將你們一塊拿回城!”

山東軍的哨騎軍官臉色一變,大喝:

“放肆!”

這個時候,新城縣令也知道來者多半就是開封城王總兵的兵馬,這可能是自己最後的機會了,所以連馬都是顧不上,直接踉蹌的摔下馬跑到前面。

“本官是新城縣令,這些兵賊爲禍地方,在城內濫殺無辜無惡不作,你們一定要替百姓做主啊!”

聞言,那些家丁知道事已不可爲,撥馬便逃。

點點頭,哨騎軍官道:

“追,一個都不要放走了!”

儘管這些騎馬家丁的馬不錯,但是山東軍哨騎的坐騎都是範若海去邊鎮高價採買的蒙古馬,很快就一一被追上殺死。

不過哨騎對這個面容不整的人一樣信不過,知縣走的時候太過倉促,身上又沒有大印,所以無論他怎麼保證都無法獲取這些哨騎絕對的信任。

回到開封城內,哨騎直接將人移交給開封府衙,就算這個人真的是知縣,也要讓他們文官來處理。

這位新城知縣進開封府衙的時候衣裳已經有些殘破,朝哨騎軍官道了聲謝,馬不停蹄的就要面見開封知府,說是劉姓遊擊帶着軍兵作亂地方。

可開封知府早就被王爭一番手段嚇得什麼都不敢過問,見面都是被這知縣煩的不行才同意,聽到居然又是官軍作亂的事情,當時就氣的拂袖離去。

眼下河南兵荒馬亂的,各路官兵到處爲禍,就算是真的做出了這樣的事情,他一個知府無兵無權的又能怎麼樣,難道行文天子告御狀嗎,別逗了。

再者說了,你這個縣令不還沒怎麼樣嗎,知縣衙門也沒有被燒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了,天底下的不平事天天都在發生,他這個小小的開封知府哪裡能管得過來。

更何況,知府也覺得這縣令太不識時務,沒看見開封府這邊還住着一個更大的,近兩萬人的山東軍在這賴着不走,開封府衙自家都管不過來了,哪裡還會理其它。

所以,無論這新城知縣如何的磕頭請求,開封府衙都是置之不理,最後乾脆讓衙役將這個縣令轟出了大堂。

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六十三章:殺價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