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

在高橋駐紮了大約五天左右,鎮上的百姓從一開始閉門不出的懼怕狀態逐漸穩定下來,看樣子,這支叫做山東軍的兵馬完全沒有尋常客軍的那種兵痞風氣,軍紀用森嚴來形容也不爲過。

這些日是高橋鎮上百姓難得的安穩時光,有山東軍駐紮,除了最開始那批馬賊以外還真就沒什麼不開眼的倭寇和強人再來騷擾,百姓們整日見到的就是在大街上來往巡邏的兵士。

山東軍的兵士抽調輪換,沒有人特定在一個崗位上待多久,都是隔三差五的輪流換防,即便在街上偶爾見到女眷,大家也都是立刻將目光移開,根本談不上騷擾。

不過話說回來,這三個正兵營的軍士除了抽到巡邏籤,其實每天也根本沒有什麼閒逛的功夫,和在青州府的時候差不多,一樣過着日夜操練,到點吃飯的生活。

漸漸的,林洪鎮有不少百姓流民都聞風而來,一些小商小販們也都到這邊擺攤,沒多久,這些商戶驚奇的發現,山東軍的兵士偶爾竟然也在他們手中採買物事。

這短短几天下來,山東軍的名頭便開始在淮北地界傳揚,說這些官兵都是熱心腸,從不欺壓百姓,甚至在商販中採買物品都是價錢公道。

最主要的還是山東兵付錢買賬從不猶豫,根本沒有拖欠不給的習慣,能保持住這一點,在商販們的眼中,這支官軍就已經是仁義之師。

林洪鎮畢竟只有那麼點大,人越來越多但問題也接踵而至,漸漸的一個消息在人羣中流傳開來,山東軍要往海州開拔了。

陸井榮率領山東軍三個正兵營調撥到海州接管城防,要治理海州的禍亂,還是要從這個州城開始着手。

不過這次山東軍卻不是孑然一身,聽到即將開拔的消息,小商小販和百姓們都說要跟着走,陸井榮一時心軟開了這個頭,後來居然整個鎮子的人蜂擁而來,哭着喊着要一起走。

這可是一個頭兩個大,陸井榮身爲山東軍分守一方的大將,又是這次平亂的統兵將軍,說出去的話還是要作數的,最後也只能點頭。

山東軍從高橋到海州城只有不到三十里的距離,要是按以往的行軍速度不到半日就能趕到,但這次卻不同,要同行的人加在一起甚至比三個營的正兵數目還要多。

除卻依靠推車等大量的運輸工具來幫百姓們拖家帶口之外,陸井榮不得不徵調了大批的騾馬運送貨物。

然而問題來了,這麼一大批“錢財”大搖大擺的從境上經過,即便打着山東軍大旗,那些所謂的倭寇和強人怕也少不得要打主意。

陸井榮看着拖家帶口,幾乎搬空了大半個高橋的隊伍,心中很是焦急,這短短的三十里地怕不會那麼順利就能過去。

這個隊伍再沒有往日山東軍行軍時的秩序森嚴,一路上都是喧喧鬧鬧,宛如會移動的集市一般,其中大部分都是小商小販和貧民百姓,大約半天的功夫也才走了十里不到。

“將軍,後面又有百姓走不動了,還休息嗎?”

正在行軍,忽然一名哨官小跑着過來說出這麼一句話。

半個時辰前不才剛歇過嗎,這麼個行軍方法下去就是三天也到不了海州城,陸井榮正要狠心下令繼續行軍,忽然聽到後方傳來一陣哭喊聲。

......

“怎麼回事,這是怎麼回事?”

一隊的山東兵走過去,問清楚情況後,原來是幾個混進來的地痞偷了一家商戶的米麪,被抓住後幾個地痞反而暴起出手,仗着人多將那個商戶打的鼻青臉腫,最後把剩下的米麪都散了分給百姓。

一共是九個人,平日都是有名的無賴。

但這些無賴卻也有規矩,打家劫舍都用名號去外地行事,根本不在自家門口吃草,在高橋裝的像模像樣,所以鎮上居民對於他們的印象還比較不錯,都以爲是窮困人家的老實子弟。

看着山東軍把人抓起來要斬首,周圍的百姓頓時喊聲四起,往這邊聚集的人越來越多,不斷的鼓譟叫罵,要求陸井榮放人。

“他們做的是好事啊,好端端的爲什麼要殺。”

“那些商販賣的東西咱們貧困老百姓都付不起,這等黑心商販打了搶了又有什麼,俺也拿了,把俺也砍了吧!”

“我也拿了他們分的米麪,來來來把我也抓去!”

“是啊這幾個小夥子不錯,打幾下罵幾句就是,爲什麼要殺人?”

平素山東軍軍紀嚴明、秋毫無犯的形象這種時候讓百姓們少了許多顧忌,覺得這支軍隊很是軟弱,根本沒有絲毫的懼怕之情。

說來也是,大明官軍都是打家劫舍、欺男霸女的土匪,買東西也從來都不給錢,這麼一對比,這支兵馬是很懦弱。

說話的人多是用那種陰陽怪氣的口吻,被抓住的九個無賴起初還有些忐忑,見到這種情況膽子也更大了,全然不將周圍全副武裝的山東兵放在眼裡。

客軍駐紮在本地,當地的百姓本來就會生出牴觸情緒,儘管這半個月以來山東軍作風優良,根本不存在任何擾民欺民的情況,但被那些有心人無中生有的一煽動,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忘了平素的好,打鬧起來。

山東軍向來軍紀森嚴,對本地百姓更是優待有加,即便這些百姓個個義憤填膺,但兵士們也只是用身子將他們隔開,並不敢違抗軍令直接拔出刀槍。

本來心裡面還有些慌亂,隨時準備一鬨而散的人羣見到山東軍這個應對方式,膽子自然而然的又大了幾分,好像抓住軟肋一般不依不饒,混亂中擋在前面的軍士都捱了不少憤怒的拳腳。

負責這一片的山東軍千總覺得事情在朝不可收拾的地步發展,他也不敢擅做主張下什麼命令,連忙跑到前面請示山東軍分守大將陸井榮。

陸井榮儘管剛到的時候有些失了方寸,但在這種情況下最起碼的決斷能力還是有的,不然也不會在衆多能人中脫穎而出,成爲山東軍六個正兵大將之一。

所以當陸井榮見到有些慌亂的千總後,直接踹了一腳上去,喝道:

“慌什麼,亂什麼!?”

“找誰喊的最來勁,誰鬧的最歡,都砍了!還有那九個偷東西還打人的無賴,給本將軍統統砍了!”

說到這裡,陸井榮“噌”的抽出腰刀,道:

“傳本將的軍令下去,今晚之前必須到海州城,跟上的就算了,跟不上的也不用管,任他們生死也和咱們山東軍沒關係!”

“卑職遵令!”

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九十二章:看笑話與撿便宜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