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落鳳1

“將軍避箭。”

陳到嫺熟地指揮着披甲親衛持楯護衛着軍前督戰的劉備,一邊小心翼翼地去勸說主公劉備。

今日進攻山地高地,戰爭伊始,雙方的爭鬥就陷入到了白熱化。

馬岱指揮下馬的騎兵使用騎弓,依託山道上連夜修繕、加固的層層柵欄、鹿角,不斷地傾灑箭矢,配合斷斷續續的落石,頑強地阻擊着蜀兵進攻的腳步。

劉備則針鋒相對,他今日對定軍山是勢在必得,指揮軍士將自己的將旗和麾蓋跟着前軍隊伍向前移動,絲毫不躲閃戰場上的流矢。

這固然讓衝鋒在前的蜀兵深受鼓舞、士氣大漲,繼續悍不畏死、前仆後繼地劈砍鹿角、柵欄,但是也讓護衛劉備的陳到暗自捏了一把汗,戰場上的流矢無眼,劉備所處的位置並不安全。

但是劉備對於馬岱的勸說卻無動於衷,他搖了搖頭,乾脆地拒絕了。

山上的守卒箭矢、落石雖然凌厲,甚至比昨日還要密集,可劉備卻知道,他們是已經力竭技窮了,只有不抱希望、不留後手的困獸之鬥,纔會有這樣的表現。

但這種激烈的表現也只是暫時的,自己一方的兵卒人多勢衆,只要前軍壓了上去,僅憑蜀兵的人數,就能夠徹底地壓垮他們。

但他經陳到的提醒,還是想到了什麼,轉首向陳到叮囑道:

“派一名軍士去告知龐先生,戰場上流矢紛飛,謹慎行事,莫要到前軍來。”

陳到連忙應諾,派遣一名軍士奉命快步離開了。

···

定軍山,東北角。

與昨日一樣,劉備指揮的大隊蜀兵進攻牽扯住了山上大部分的守卒,這使得卓膺率領的部曲推進神速,再一次接近了昨日就差點拿下的高地。

只是這一次卓膺心中卻無半分竊喜,因爲此時在他旁邊的,是軍中最難應付的張將軍。

張飛一到了戰場上,渾然沒有了平日裡與士大夫談笑風生的氣度,聞戰則喜的他毛髮噴張,臉色漲紅,情緒高漲又急躁,配合着他那如雷般的嗓門,在接連大聲催促中,讓卓膺心中暗暗叫苦。

幸好,兵卒已經順利推進到了高地邊上,只要進攻的兵卒拿下了面前這一處高地,拿下定軍山就是十拿九穩的事情了。

高地上,蠻兵的箭矢夾雜着投矛一起飛下,給持楯衝在最前頭的一隊蜀兵一陣迎頭痛擊。

有的箭矢射中了荊州兵的身軀,有的投矛更是刺穿盾牌鑽入兵卒的手臂,再加上突然增多的落石,被砸到頭破血流的荊州兵進攻的腳步開始放緩,不得不重新補充人員,維持進攻陣型。

但就在這一時間空隙上,指揮防守的敵軍軍吏顯然抓住了這個戰機。

只聽見一聲牛角號響起,十幾騎騎術高超的西涼騎兵突然從高地上徑自衝下,直奔着陣型混亂的荊州兵而來。

“嘭——”

戰馬巨大的衝擊力直接摧毀了這一隊荊州兵僅剩的陣型,西涼騎兵在馬背上速度不減,舉着長矛、馬刀繼續突刺、劈砍,更有甚至舉着骨朵、鐵椎砸翻荊州兵卒······

受到前隊覆滅的影響,後續進攻的荊州兵望見這些衝鋒而下的西涼騎兵,無不臉色大變,兩股戰戰,有的兵卒甚至發生一聲尖叫,在騎兵還未到來之前,惶恐地掉頭往下跑去。

受到逃跑士卒的影響,原本前仆後繼的荊州兵卒也紛紛掉頭轉向,他們心知頂在最前面阻擋騎兵的人肯定是難逃一死的,因此竟然不顧軍吏的彈壓,跟着帶頭逃跑的幾人,丟盔棄甲、大呼小叫地往後方奔去。

“這就是你帶的好兵!”

看到山道上近百兵卒被十幾騎西涼騎兵嚇得倉皇后逃,張飛暴怒地揮起了馬鞭,朝着卓膺怒吼道。

他的聲音如同驚雷般在卓膺耳邊炸響,嚇得卓膺的坐騎畏怯地往後倒退,有些狼狽的卓膺不敢反駁,只能怏怏地低頭約束馬匹。

“爲將當披堅執銳、衝鋒在前,若是你的人都像你一樣畏畏縮縮,那怎麼能夠不被幾匹馬就嚇跑了呢!你若是不行,趕緊帶人把山道讓開,乃公親自帶兵攻山,定要親手砍下那敵將的頭顱!”

張飛依舊不依不饒,在他的吼聲中,卓膺臉色漲紅,他也不顧山道上失狀奔逃的士卒已經被督戰的軍吏斬首,拋下一句“膺隨左將軍征戰以來,那一仗畏縮過,今日就讓張君看看膺是不是無膽之人”後,就帶着親兵隊伍吶喊着衝向了山道。

此時奔逃的荊州兵已經被跟在後面督戰的軍吏控制住,最先逃走的士卒更是被當衆斬首,督戰的軍吏正準備將他們重新結成陣型,不料已經趕到的卓膺帶着親兵二話不說,就將逃在前面的十來個士卒一同斬首。

一個人頭和十幾人的頭顱堆在一起所造成的震懾力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原本向後逃跑的荊州兵無不臉如土色,他們甚至還來不及求饒,面色冷酷的卓膺就又下達了軍令。

“向前進攻,掉隊、落後者,斬!”

“衝啊,,,殺——”

這一次,原本被西涼騎兵嚇得逃跑的荊州兵吶喊聲聲,在血淋淋的人頭威懾後,他們無不硬着頭皮,重新收撿兵器,沿着山道衝殺上去。

西涼騎兵爲首的騎吏原本以爲順利打退了敵軍的一波進攻,可沒想到敵軍的再次進攻來得如此之快,他見狀皺了皺眉頭,可片刻之後,還是選擇迎難而上,下令騎兵跟隨自己再次反擊衝鋒。

只是,這一次,衝鋒的騎兵像是撞上了石頭。

衝擊力巨大的騎兵的確將衝鋒在前的荊州兵撞飛殺死,可是在後頭卓膺率親兵督戰砍殺的情況下,每一個荊州兵都不敢向後撤退,他們像不要命了一樣瘋狂地撲向西涼騎兵,在前仆後繼地廝殺中,失去衝擊力的西涼騎兵瞬間被後繼荊州兵卒淹沒,然後如同被收割的莊稼一樣接連倒下。

而荊州兵卒還在吶喊衝鋒,繼續上山。

“哈哈,成了!”

在山下仰首看到這一幕的張飛哈哈一笑,只要克服了荊州步卒對西涼騎兵衝鋒的恐懼,那就算是用五名步卒去換一名西涼騎兵的性命,在他看來也是值得的。

更何況,山上守卒根本就沒有多少騎兵可以拿來這樣消耗。

“準備上山。”

張飛揮鞭催動胯下戰馬緩緩向前,朝着自己的親兵喊道。

···

“軍主,我等現在該如何是好?”

穿着蜀兵衣甲的蠻兵看向愁眉不展的王平,低聲問道。

昨夜裡,王平率三十人趁夜裡掩護縋繩下山,除一人失足墜入亂石叢撞破腦袋,兩人夜間行軍掉隊失伍外,還有二十七名精銳蠻兵。

他們的原計劃是僞裝成蜀軍的斥候隊,在蜀兵大舉進攻山頭高地時,趁機在後方發動襲擊,製造混亂,甚至是尋機混入成分紛雜的蜀軍軍中,刺殺蜀軍的領兵將校。

只要能夠製造混亂,遲滯蜀軍的進攻,就能給定軍山上的守卒爭取等來援軍、守住山頭高地的機會。

雖然可能只是半天的時間。

據王平觀察,這次來襲的蜀軍之中,衣甲不一,既有劉備部曲,荊州兵,也有蜀地兵卒、羌氐蠻兵,正是渾水摸魚的好機會。

可沒想到劉備親自指揮作戰,不避矢石,向前移動到了前軍之中,後軍各部蜀兵則井然有序,遵從軍令依次輪流進攻,他們根本就尋不到任何下手的機會。

如果在沒有好時機的情況下,貿然發動襲擊,雖然能夠在後軍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亂,但他們自身的人數太少,很快就會被蜀軍分兵撲滅,絲毫不能夠起到遲滯蜀軍進攻定軍山的效果。

可再這麼等下去,情況也只會越來越糟。

王平知道,跟在自己身邊的士卒都精神緊繃着,要是遲遲沒有行動,讓他們惶恐而無所適從,只怕用不了多久,這支不滿三十人的小隊精神就要自行崩潰了。

“走。”

事到如今,王平只能咬咬牙,下達了向蜀軍主力進攻方向前進的命令,他們採取夜間襲擊敵兵的方式,已經獲知了蜀軍軍中的口號,再加上事前準備的蜀兵衣甲,完全可以僞裝成遊弋在戰場邊緣的斥候隊。

恰恰好,在他們個個沉默寡言、埋頭趕路的時候,碰上了龐統的隊伍。

龐統帶着自己的衛隊,正準備趕往張飛督戰的東北角。

他雖然智謀出衆,在戰前可以幫助劉備出謀劃策、查漏補缺,可是真到了戰場上,缺少帶兵打仗經驗的他就失去了平日的風光,只能夠看着臨陣指揮的衆多蜀軍將校忙活着。

但觀戰的龐統顯然不願意就這樣旁觀,他一邊採用記憶、手寫的方式來獲取戰場上臨陣指揮的經驗,一邊冷靜觀察着哪一部蜀兵能夠奮勇先登。

就這樣觀察許久,龐統分析認定,最先的突破口,應該是在張飛督戰的東北一角。

劉備指揮的蜀兵主力進攻雖然猛烈,可受到山上守卒的阻擊也最爲頑強,且山頭的守卒更多被牽扯到劉備指揮猛攻的方向,張飛偏師後續進攻反而更佔優勢,容易在敵軍兵力不足的戰場上取得突破。

不料,他與王平就在山谷道路上狹路相逢了。

94、綿竹15、君子必也正名乎20、邂逅71、城頭更添巾幗英(下)1、俘虜18、東都沃野無人守100、運去英雄不自由(6)6、仕宦顯達人常情(6)18、塢堡60、長風繞谷父子爭4、待價78、似有故人來36、牛輔428、雀鼠谷63、挾持64.捷足者78、長戈如林斜陣行(完)32、戰鼓催人狼煙起12、李駢82、正與奇224、軍騎跋涉一水間(中)30、伏兵 伏兵251、旱極而蝗蔽空日5、車陣61、詩歌相和35、追擊22、虎膽9、奇謀良策解心疾77、長戈如林斜陣行(6)88、翩然有客不期至(上)46、臨危紛議戰和策37、少府26、堅城69、內亂93、雒城44、鐵騎聲聲催號角(3)81、正與奇48、權衡51、論將46、病如山來使人驚53、先發制人不可失2、兵動26、老薑慨嘆韶華逝20、鄴城4、爲政伊始業之基(4)52、遊說2、重逢45、蒲吾87、按兵不動另有因70、衆議92、木罌渡兵取河東(中)95、銜鋒冒刃攻堅事(中)37、一紙書信十萬兵5、破敵之計57、白波內訌271、魚麗之陣61、必以李侍中爲質19、西京紛議馬騰來75、暴戾恣睢其勢斃54、保大名19、胡騎43、張文遠生擒小兒(上)2、爲政伊始業之基(中)48、圖南68、密信32、結義74、落鳳260、大奴96、運去英雄不自由292、萬夫趑趄12、天子一見三嘆息(中)26、千金不易故人心84、行18、河西11、徐榮58、西望宮闕戰未寧(下)98、爲君勸降惜良才(下)5、爲政伊始業之基(5)51、李儒34、牛輔229、放縱12、天子一見三嘆息(中)1、廟算20、不宜異法偏內外70、東方未明40、陳倉大戰523、雪花41、捕奸61、聞聲識賊8、民伕96、謀大事者不顧身46、虎嘯返山雍涼驚(完)42、胡車兒狹路中伏58、跨連荊益58、白波內訌345、納妾49、出擊12、此何人哉33、背水一戰兵家勢72、袁家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