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僞裝者

曹丕的司空府,略施手段化解了中樞內外的一場輿論危機。

以外戚身份執掌朝柄,歷來就是漢家故事舊例,也是權臣鞏固朝堂地位的捷徑,曹丕有了這一層身份,就能夠擋住朝野悠悠之口。

至於讓孔融出使江東,除了是要將自詡清流首領的孔融調出朝堂中樞外,也是因爲另一位繼業者引起了司空府的注意。

年輕的孫權在繼承了兄長孫策留下的草創基業後,顯示出了令人矚目的統治才華,他在張昭、周瑜、程普等老臣的幫助下,內修政理、招攬人才、平定宗室之亂,外滅李術、進剿山越、攻打江夏黃祖,成功將江東基業帶入到了一個蓬勃向上的發展期。

眼下中原面臨着來着關西兵馬的強大壓力,必須集中兵力對抗強敵,因此要極力修復與周邊勢力的關係。

之前曹操已經通過歸還南陽南境幾座城邑的方式和荊州劉表達成和解,也派出能吏劉馥經營東南,所以曹丕的司空府準備繼續利用朝廷名爵來拉攏和鞏固與江東孫氏的關係,進一步確保後方江淮地區的穩定。

···

益州,涪(fú)城。

歷經多月的磋商和轉圜,跨連荊益的聯盟終於達成,並在雙方有力的推動下,迅速有了成果。

羈居荊州的劉備率領一萬多兵馬乘船從江陵出發,溯流而上,經過夷道、秭歸、朐忍等關隘重鎮進入了蜀地,隨後在江州由劉璋派來的使者引導下,沿着內水前往涪城,沿途所經郡縣皆有糧草輜重提供,這使得劉備軍隊暢通無阻、士氣高漲地抵達了目的地。

今日,即是劉備和從成都趕來的劉璋兩軍相會之時。

“先生,備今日與劉益州相會,不知還有何教我?”

一早,劉備就率領一衆精銳部曲出營十里迎接劉璋的人馬。他本是弘毅豁達之人,只是此次入蜀所謀甚大,今日之會更是其中的關鍵,因此難免事到臨頭還心存顧念,他旋即在白馬背上轉首看向身邊的龐統,低聲問道。

因爲劉備此番入蜀,名義上仍是荊州麾下的將領,而龐統名聲在外,多次拒絕了劉表的闢除,所以劉備不便在明面上授予他軍中官職,只得以先生相稱。

但這並不代表劉備不重視龐統。這幾月來,龐統暗中爲他籌謀,所謀劃的事情一件件見效,而事前預判的劉表、蔡瑁、劉璋、張鬆等人態度、心思也無不準確,成功運用縱橫捭闔、因利乘便的手段幫助劉備脫離桎梏,這些勝利的事實使得劉備格外重視龐統,儼然已經將他當成了身邊的謀主,隱隱居於簡、糜、孫等人之上。

“事前既已謀劃妥當,將軍可不必多慮。”

龐統聞言微微一笑,輕鬆地爲劉備舒緩內心壓力。

他以白身隨劉備入蜀,一路上也在全面觀察着自己選擇的這位主公,最後劉備的表現讓他甚是滿意,自己在心中給出的評語是“知人善用,威而有恩,勇而有義,寬宏而有大略,真明主也!”

單單在“得人”這一點上,龐統認爲劉備就已經超過了當世的許多豪傑。

儘管半生顛沛流離,可劉備寬能得人,每到一處總有才俊舉家相隨,總能收羅勇士充任爪牙,除了在幽州有關羽、張飛、簡雍、士仁等原班人馬外,在徐州有麋竺、糜芳、孫乾,在豫州有陳到、劉琰,在荊州更有魏延、卓膺、霍峻、輔匡等軍中部曲效忠,此外又與劉表麾下的伊籍、向朗、陳震等文士交好,羽翼日漸豐滿。

因此,龐統愈發自信,認爲有了自己的輔佐,劉備率軍從闇弱的劉璋手中巧取益州,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吾等此番相會,只展示兵將驍銳,而不外露軍容之盛,料想以劉季玉闇弱的性格,必定只會對將軍愈發敬重,而不會生出其他顧忌的。”

“如此便好。”

劉備得了龐統的寬慰,內心擔憂爲之一空,從容地催馬向前。

事實證明,龐統的預想果然沒有錯。

率軍前來涪城與劉備相會的劉璋此時心中充滿了敬重和興奮。

他此行爲了不墮蜀軍軍威,特地要求劉璝、泠苞、張任、鄧賢等將及隨行騎從擇選高頭大馬,人馬具裝、盔甲鮮明,但待見到了劉備軍中前來接洽的張飛與其麾下斥候之後,一種“步騎少而精銳,文武皆不凡,蜀中不如”的感覺還是油然而生,尤其是在體態壯碩、談吐生風的張益德面前,原本還算威武的蜀中將領頓時相形見絀,這讓劉璋內心嗟嘆之餘,更加堅定了要與宗親劉備結交,共御關西兵馬的信念。

等到看到不遠處的劉備提前下馬迎接,毫不倨傲自恃的時候,劉璋心中更是歡欣鼓舞。

“劉玄德,真仁厚長者也!”

此時在內心對劉備稱讚不已的劉璋,根本就沒有想到,那謙遜有禮的長者胸中藏着的,是一顆已經蠢蠢欲動的野心。

···

荊益聯盟的行動,自然瞞不過漢中關西兵馬的耳目,只是北方的戰事再次牽扯關西、三河大部分的兵力,以至於益州形勢變動所帶來的影響,也就居於次要了。

在河北,佔據了半個冀州的閻行兵馬爲了更好消化新的的地盤,採取了養精蓄銳的方略,暫時停止了咄咄逼人的兵鋒。

但另一方面,驃騎將軍府從沒有放鬆過對幽州各股勢力的分化瓦解,經過周良、許攸等人的遊說,自號幽州刺史的焦觸及張南決定舉州投降關西兵馬,而割據漁陽的王鬆也在劉放的勸說下,遣使向閻行投誠。

眼看着幽州就要被閻行納入囊中,不料故安的趙犢、霍奴卻懷有異心,他們意圖割據郡縣自立,不願意聽從焦觸的號令,爲了抵擋即將到來的州兵和西涼兵,他們選擇鋌而走險,遣使向素有聯絡的三郡烏桓借兵,許諾打下幽州之後,城邑、土地歸趙犢、霍奴所有,其餘財帛、女子則任由三郡烏桓騎兵攫取。

逐漸壯大的三郡烏桓對幽州之地久有覬覦之心,早在十幾年前丘力居執掌烏桓部落的時候,就派遣大批烏桓騎兵進攻幽州,企圖幫助張舉、張純建立燕國,如今虎視眈眈的遼西蹋頓見有可趁之機,也不遲疑,當即派遣烏桓騎兵大舉入塞,配合趙犢、霍奴的兵馬攻略幽州。

結果,焦觸、張南麾下的州兵原本是爲討伐抗拒州府的趙犢、霍奴而來,卻在野外與故安叛軍作戰中意外碰上了奔襲而來的烏桓騎兵,一場大戰下來,幽州州兵大敗,焦觸、張南也歿(mò)于軍中。

趙犢、霍奴的兵馬在烏桓騎兵的幫助下取得了大捷,他們收攏潰卒、強徵丁壯,一路上兵力劇增,很快就藉着戰勝之威,控制了涿郡、廣陽二地,並開始發兵攻打漁陽王鬆,圍困獷平的鮮于輔,準備割據幽州南部,背靠三郡烏桓,與西涼兵對抗,身處險境的閻柔見勢不妙,提前逃入上谷郡,尋求鮮卑人的庇護。

作爲幽州叛軍重要盟友的烏桓騎兵沒有加入到圍城的行伍之中,他們趁着這個機會,縱兵大肆掠奪幽州的錢糧、人口,趙犢、霍奴有言在先,加之後面還有求於人,也只能聽之任之,涿郡、廣陽、漁陽三地於是全面淪陷在了烏桓兵的馬蹄之下,無數百姓家破人亡,衣冠之姓一朝淪爲虜囚。

幽州的各股勢力興亡迭起,令人目不暇接,而王鬆也緊急派遣使者劉放向身處河北的閻行求援,日夜盼着南邊的西涼軍能夠北上解圍。

在鄴城養精蓄銳的閻行一直在關注着幽州局勢的變化,雖說焦觸、張南的迅速敗亡,趙犢、霍奴的崛起以及烏桓兵的強盛兵鋒讓他有些驚詫,但在幽州各方勢力爲了爭奪幽州而大打出手,且夏季暑氣已弱的情況下,按兵不動的關西兵馬也確實應該動了。

閻行當即傳令駐紮在中山一帶的曹鳶軍全軍拔營北上,驅逐肆虐的烏桓騎兵,殲滅趙犢、霍奴的幽州叛軍,解救王鬆、鮮于輔等人,並逐步接手涿郡、廣陽、漁陽三郡的防務。

曹鳶接令後也迅速行動,他首先派遣熟悉幽州兵事的公孫續、牽招率領三千步騎爲前鋒,自己統帥大軍爲後續,大張旗鼓地開入幽州,準備效仿黃雀在後之事,展開爭奪幽地的最終之戰。

而擔任前鋒的公孫續也不負衆望,其作戰頗有其父之風,端是驍桀異常,自踏上幽州土地之後,連日與幽州叛軍、烏桓騎兵作戰,愈戰愈勇,屢敗敵軍,接連收復范陽、故安、遒國、涿縣等地,眼看着就要抵達薊城,卻不料在廣陽遭遇了去而復返的烏桓騎兵。

起初公孫續還不在意,指揮麾下步騎進攻烏桓騎兵,可隨着越來越多的烏桓騎兵從遠處抵達戰場後,公孫續終於發覺到了不對勁,如今的烏桓騎兵戰鬥意志遠比往日頑強得多,只怕此番作戰是有恃無恐,專門奔着自己這支前鋒人馬來的。

一想到到這點,公孫續內心頓時警覺起來,連忙指揮步騎且戰且退,脫離戰場,退往廣陽城。

55、攻守異議久不決70、東方未明1、車隊8、父子9、奪食85、雒陽見聞466、族滅70、衆議39、假道伐虢借糧道33、背水一戰兵家勢104、運去英雄不自由(10)53、楊奉65、真假8、朝食47、臨危紛議戰和策(下)68、家門76、結盟7、歸家49、逃亡(完)7、大雪滿弓刀58、跨連荊益45、納妾75、軍心22、彼之得志我之憂(上)15、張掖99、運去英雄不自由(5)23、 彼之得志我之憂(中)26、軍騎跋涉一水間(完)32、虎嘯返山雍涼驚(5)33、同心87、雒陽見聞646、病如山來使人驚52、曹孟德奉迎天子(下)9、奪食35、牛輔330、世之奇士郭奉孝60、大奴25、彼之得志我之憂(完)43、天下第三56、狠招6、激將38、愚者不計其死8、必也狂狷乎43、天下第三54、忌恨63、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37、陳倉大戰286、專事於東解君愁(下)59、爲君將兮奮匈奴(下)49、風摧秀木塵雲霧17、張濟鈍兵意踟躕34、好事30、山雨欲來風滿樓44、逃亡255、攻守異議久不決45、納妾20、涼地又有豪傑生23、解圍44、虎嘯返山雍涼驚(16)21、年號建安還舊都46、夜入敵營私議和2、馬兒57、父死子繼93、聯軍瓦解43、鐵騎聲聲催號鼓(中)(爲書友ralvarez加更)1、萬戶侯(求訂閱)72、神弩萬鈞摧敵酋(上)55、攻守異議久不決52、各方糧盡暫休兵66、兵前先有禮使至(上)77、獨斷45、虎嘯返山雍涼驚(17)67、學圃9、奇謀良策解心疾44、哨崗23、煙激26、老薑慨嘆韶華逝29、伏兵 伏兵17、王鐵子4、爲政伊始業之基(4)59、合作86、父與子248、季世6、激將46、逃亡428、晉陽67、兵臨城下夙夜驚(下)50、奪氣92、雒陽見聞1152、密謀48、權衡77、孟德脫險72、長戈如林斜陣行(上)54、笑到最後14、 齊心同願俱未申12、聲東擊西兵家計(3)3、點兵(求訂閱)37、 牛輔(完)38、生男不如生女好70.盧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