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長戈如林斜陣行(完)

韓家已經完了!

李駢獰笑地拋下這句話,撥馬轉身,下令右翼的兵馬火速撤退,繼而不顧身後追擊的甘陵軍,也不顧面前已經斬殺閻豐、正在剿殺趙家步卒的田樂兵馬,自顧自地帶着麾下兵馬脫離戰場,往後方迅速撤退。

由閻家、趙家叛逃,到李駢率軍徑直脫離戰場,這都是短短時間內迅速發生的事情,但這兩者發生的影響卻不可相提並論。

如果說閻家、趙家的叛逃,還只是造成右翼各家人馬軍心動搖的話,那李駢的下令撤軍,則是導致了右翼兵馬的全線潰敗。

當戰場上的士卒看到李駢帶着大半右翼兵馬掉頭脫離戰場的時候,整一支韓遂大軍也徹底地亂了!

···

“吾見泰山崩於前矣!”

當守在中軍閻行身邊的裴綰,看到韓遂大軍在左翼人馬被突破後,全線迅速潰敗,甚至己方人馬都還追擊不上的情景,他不禁感慨萬千,喃喃說道。

“文和公的攻心之計奏效了。”

作爲參與到戰前謀劃中的一員,趙鴻這個時候也一改之前對賈詡的懷疑態度,由衷地讚歎賈詡對敵軍各部人心的洞察。

當然,這其中也隱含着自己遊說李駢的功勞。

閻行同樣目睹了韓遂大軍崩潰的全過程,他在心中同樣感嘆人心的複雜多變,戰前賈詡針對韓遂麾下各部的攻心之計,看似沒有起到什麼明顯的效果,韓遂大軍的勢頭依舊來勢洶洶、一往無前的壓了上來。

但是隨着戰局的變化,配合上了奇兵的突擊,這攻心之計瞬間就發揮了巨大的威力,從左翼的崩潰,再到右翼的奔逃,這一連串的鏈式效應,令人目不暇接,翻天覆地的戰局扭轉,幾乎在剎那之間就摧毀了韓遂大軍。

兩軍相爭,戰的,是人心;守的,也是人心。

之前還需要緊繃着神經,全力維持着陣線的閻行此刻也稍稍地放鬆下來,儘管貼身的衣物已經被汗水打溼,但他還是渾然不覺地露出了愜意的笑容。

“韓遂大軍全線潰敗,城中的文遠這個時候,也該追亡逐北,將韓遂大軍的營地給奪下來了。”

···

“主公,大勢已去,請速速棄車上馬,趁着敵軍還未合圍,我等拼死護送你衝出去!”

衣甲上猩紅一片的成公英帶着殘存的兵馬逃了回來,突破左翼的河東兵馬實在是太多了,成公英帶去的三千兵馬,猶如螳臂當車,對於挽回敗局根本無濟於事,一瞬間就淹沒在了河東兵馬衝擊的狂潮之中。

成公英中了流矢,摔下來馬,是在亂軍中被親兵拼死搶救回來的。

而在他趕回之前,右翼人馬也已經全部潰敗了,其中的大半兵馬更是被李駢裹挾着脫離了戰場,徑直拋棄了還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韓遂中軍。

同樣挽回不了右翼敗局的田樂也棄了逃竄的趙家部曲,火急火燎地趕回了中軍。

而最先潰逃的韓敞早已經逃回來了,此時臉色慘白的他正駐馬立在韓遂指揮作戰的戰車一側,低着頭,一口大氣都不敢喘。

不敢置信自己會敗得如此之快的韓遂,目光遲滯地放眼戰場,從左翼到右翼,無數的己方人馬都在拼命逃竄,在他們後面的則是氣勢如虹、奮勇追擊的河東兵馬。

左翼的羌胡部落四散而逃,宛如一團四濺的水花,在混亂裹成一團後又碎裂成無數股潰卒,自相踐踏、屍首狼藉,拼命地向後方逃去。

右翼的各家人馬則相對有序的多,隨着李駢下令並率先帶兵撤出戰場,其他各家人馬也紛紛跟隨着李駢調轉方向,往後方撤走。

他們的部曲多是族中的子弟兵組成,就算在撤退的時候也不會輕易拋下部曲,再加上李駢的撤退方向明確,指揮也得力,一直保持着建制向後撤退,追擊的河東軍也無法迅速擊潰他們,與自相踐踏的羌胡部落相比,簡直就是雲泥之別。

現在,失去了兩翼,如同被砍斷兩支手臂的中軍處境愈發艱難,撤回來的中軍兵馬很快就與突破左翼的河東兵馬交戰起來,但氣力衰竭,中軍只能夠苦苦抵擋,卻無法擊退段煨一部,而更多的河東騎兵則繼續迂迴繞後,準備從背後對韓遂的中軍發出致命衝擊。

至於陽逵、蔣石二將率領的前拒,則和無法撤回的韓家部曲一樣,完全陷入到了河東兵馬的圍攻之中,生死不明,已然是斷了一切聯繫。

韓遂環視着戰場上的一切,尤其是看到李駢軍陣中那一杆杆緩緩後退的旗幟,胸頭一陣絞痛,喉間沒忍住,嘴邊還是溢出了鮮紅的血。

這一幕,與當年的陳倉之戰何其相似。

當年的自己,正身處緩緩退出戰場的右翼軍陣中,揮斥方遒,一連擊退漢軍士卒的追擊。

而李駢,則是一個驚愕不安的年輕軍吏,一邊盲目地跟着韓遂的幡旄撤退,一邊擔憂地望向還陷在戰場的中軍和左翼人馬方向。

那裡有聯軍名義上的主帥在苦苦支撐,那裡還有自己的結義兄弟正在孤軍奮戰。

那一戰過後,以往的一切驕傲和不凡,都隨着堆積如山的屍首丟在了陳倉。

於是當年豪氣沖天、生死與共的李駢也一樣死在了陳倉的戰場上,只有人心惟危、步步經營的李駢活了下來,並一步一步登上了高位,活成了如今棄帥保車,提前率軍脫離戰場的“韓遂”。

看到韓遂面如金紙、嘔血不已,成公英、田樂等人慌忙地將韓遂扶下了戰車,合力擡着上了戰馬,然後放棄了還陷在河東軍圍攻中無法撤回的部曲,帶着殘存的兵馬急急忙忙地掉頭向後方逃去。

···

一場大戰過後,殘肢斷臂、屍首狼藉,繳獲的兵甲器械、金鼓旗幟堆積如山。

自清早到午後,西斜的陽光打在漸漸沉寂的戰場上,爲其畫上了一層悲涼朦朧的金光,河東打掃戰場的人馬就行走在這片戰場上,看着兩軍將士互相糾纏的屍身,沒有歡呼狂喜,冷冷清清。

點點寒鴉也循着金光,落到了這片延綿數裡的戰場上,起起落落,尋尋覓覓。

這是對陣交戰的戰場,戰鬥已經結束,而追亡逐北的戰場,還在持續不斷地鋪開,從這裡一直到美陽,再到陳倉,最後到汧縣,都是追亡逐北的戰場。

隨着戰場上的戰鬥進入尾聲,各部的戰績也紛紛彙集到了閻行的手頭上:

典韋部斬殺敵將蔣石,陽逵率殘部千餘人投降。

閻興部擊破敵陣,斬俘數千,奪得韓遂中軍的幡旄。

段煨部俘虜了大小羌胡大人十二名,羌胡士卒五千餘人。

楊豐軍截殺逃竄的韓遂中軍,俘獲數千人馬。

麾下鮑出斬殺田樂,龐德射殺韓敞。

甘陵軍追擊李駢兵馬,俘虜千餘人。

張遼一部追擊潰軍,奪取韓遂軍大營。

······

俘虜已經被收押起來,各部斬首的數量,則需要後續檢驗、統計、分配,繳獲的兵甲旗鼓、器械牲畜也多不勝數,己方在交戰中傷亡的人數上報了幾千,加上後續的傷亡,預計也不會過萬。

這是一場大勝仗,唯一的遺憾就是韓遂本人在大軍合圍之前就已經衝出了包圍圈,也沒有返回大營方向,而楊豐迂迴的騎兵也只是截殺了大部的韓家部曲,所以還有一部分韓家人馬成功逃離了戰場。

這是戰場上的常見現象,雖然沒有抓到韓遂,但絲毫不能夠阻止閻行麾下的文武向他慶賀的熱烈氛圍。

這一戰過後,三輔之地徹底落入到了閻行的手中,位於隴右的最大勢力韓遂也元氣大傷,無法再在西邊對三輔構成威脅,可謂是一舉兩得。

而擁有了天府之國的閻行,接下來也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在一片慶賀聲中,只有一個人煢煢獨立,格格不入,那就是以身充當質子而被閻行留在麾下,表爲中郎將,卻沒有了一點兵權的馬超。

槐裡大戰,自負武勇的馬超全過程成了看客,連昔日只是馬騰軍中校尉的龐德都能夠帶兵打仗,先是擊敗陣前挑戰的羌胡勇士,後是突陣射殺韓敞,立下了一連串的赫赫戰功,可他馬孟起,卻只能夠留在這裡,和這些阿諛奉承的庸人混在一起,看着他們的奴顏媚色,着實可厭。

但馬超看不起其他人,其他人也看不起身爲質子卻一身傲氣的馬超。

所以當馬超聽到韓遂逃走,精神一震,自詡英雄無用武之地的他大聲喊出“超願將一千西涼騎兵,長驅向西,遮斷隴關,截殺韓遂,獻首級於將軍麾前”的時候,換來的卻是身邊其他人嘲笑、輕蔑的異樣目光。

馬超對這些人視若無睹,眼睛直視着閻行。

韓遂敗走,必走隴關道。若有一支輕騎長驅直入,趕在了敗軍之前,那就一定能夠截殺韓遂。

但閻行麾下那些將領,又有哪一個比自己更熟悉隴右的地形,又有誰比得上自己驍勇善戰呢?

關中的戰事結束了,第六卷很快也會結束。晚點時候會在羣裡上傳槐裡大戰的過程圖,有需要的書友可以去圍觀、下載。

34、伏弩飛騎逞神威33、故事21、民生艱難河東地66、 夜話1如此更新的原因說明50、山中王孫歸來兮55、謀劃14、人心不齊軍力散9、奪食41、謀國之人亦謀身(下)35、彼竭我盈85、專事於東解君愁(上)51、旱極而蝗蔽空日51、英雄亦有愁眉事9、奇謀良策解心疾20、不宜異法偏內外76、地道19、陛下不能相活邪68、家門40、謀國之人亦謀身(上)10、聲東擊西兵家計(11)83、小懲大誡33、鮮卑雄鷹2、仕宦顯達人常情(2)45、虎嘯返山雍涼驚(17)108、南國金鼓入大江(4)55、攻守異議久不決94、銜鋒冒刃攻堅事(上)82、正與奇264.捷足者17、大丈夫17、令下如雷攜威來71、十月風雪夜歸人(下)49、出擊76、曹家白鵠76、結盟67.青州25、口銜天威討不臣(2)77、追兵52、密謀15、戰前分遣文武事63、胡漢11、行軍19、胡騎41、兵政無糧難爲繼66、書信72、易京38、密信93、雒城1、 仕宦顯達人常情(1)73、幷州63.僞裝者57、西望宮闕戰未寧46、成家78、營盤84、行45、鐵騎聲聲催號角(完)25、錢帛動人心12、盡洗污濁清吏治55、射侯36、翻手爲雲覆手雨70、 攻營32、戰鼓催人狼煙起4、誡君循治爲善政99、運去英雄不自由(5)22、冒刃銜鋒狹路逢28、異志58、白波內訌356、袁本初上書自陳91、雒陽見聞1069、詔書51、曹孟德奉迎天子(上)15、三校尉28、智可及愚不可及58、白波內訌360、哺食11、天子一見三嘆息(上)17、許都41、兵政無糧難爲繼42、鐵騎聲聲催號鼓(上)66、兵臨城下夙夜驚2、爲政伊始業之基(中)52、奇貨可居96、 銜鋒冒刃攻堅事(下)77、兵70、東方未明69、詔書5、 北風其涼41、虎嘯返山雍涼驚(13)78、蒙面人20、邂逅88、大計可成81、陣10、至於無形虛實間87、雒陽見聞6111、運去英雄不自由(7)83、柳城38、獵獵旌旗大軍臨490、雒陽見聞960、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