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謀國之人亦謀身(下)

“這樣聽起來,似乎董都尉的方略更優。”程武在心中暗自想道,不過他擡頭,看到自家父親那洞若觀火的眼神,就知道自己的想法已經被父親知曉,他有點怏怏然,但還是耐不住好奇心,繼續問道:

“大人,那再然後呢?”

“呵呵,再然後,就是荀文若出言了!”程昱撫了撫頜下飄飄的花白長鬚,悠悠說道:

“荀文若是個君子,郭、董之爭,他原本也是默不作聲,奈何期間曹公不置臧否,頻頻目詢,荀文若於是也起身出言。”

“他說道,州府之中,韓浩、棗祗、任峻等人,早有推行屯田之議,只是先前州中鏖兵、士民叛亂,加上衆議各異,因此擱置不用。現如今,州兵新取豫州,又得了汝南、潁川黃巾諸多糧草、人口、耕牛、種子,正好可以先在豫州試行。”

“先在豫州境內頒佈屯田令,將黃巾治下人口編戶齊民,推行屯田,同時仿製河東在民間推廣的短犁、翻車,推廣到豫州、兗州治下之地。就這樣,可以先試行一歲,等施行的結果出來後,再決定是否進一步在軍中頒佈安家令、軍屯令等政令。”

“然後他又話鋒一轉,談到了袁本初四世三公,威震河朔,名重天下,治下冀州戶口稠密,百姓殷富,幽州士馬強盛,民風剽悍,加上青州、幷州之地,勢力冠絕關東羣雄。”

“荀文若看似中允,話中之意,不外乎是河東的‘治勝’可以效法,但河北的‘人勝’卻非常力可及,態度儼然就是支持董公仁的了。”

“爭論的最後,就是曹公決意要採用董公仁的建策了。”

程昱淡淡地講完了當日州府大堂上真正發生的一切,隨後陷入了緘口沉默之中,反倒是聽得入神的程武忍不住開口說道:

“既然荀君支持董都尉,曹公也採納了董都尉的建策,那這樣看來,兩者相比之下,顯然是董都尉的建策方爲上策。那難怪,有堂外待命、察言觀色的小吏傳言說,郭君此議過後,拂袖不悅地離開,怕是受到了曹公的冷遇了。”

“哼,此乃愚夫妄議!”程昱冷哼一聲,臉色怫然不悅。

受了自家父親的訓斥,程武縮了縮腦袋,這一次他真感覺到了父親的怒氣,只好小心翼翼地求教:

“兒愚笨,還請大人點明。”

“這兩人的獻策,都只能稱得上是良策,郭奉孝爲曹公謀的是實實在在的眼前之利,而董公仁爲曹公謀的雖是長遠之利,可要擔的後患也是不容忽視的。堂上之人,或爭議,或附和,或決斷,不過是心中最初所想不同罷了。”

“郭奉孝初入幕府,參軍機之重,深受曹公重用,也揹負衆人的異議,他一門心思想要輔佐曹公在這亂世之中開創霸業,因此主張聯袁取閻,一來可以迅速幫助曹公建功立業,二來也是驗證其胸中所學,揚名當下,以塞庸人之口。”

“董公仁則不然,他才名已顯,奈何得罪袁氏,單騎出奔。因此曹公顧忌鄴城的態度,雖知其才,卻也只能冷藏,不能顯用。所以他爲了在兗州出頭,既不惜冒險西入雒陽,施展縱橫之術,而今又獻上‘刺二虎’之策,就是爲了借袁閻相鬥之機,使得兗州抽身獨立於河北之外,如此則曹公爲了日後抗衡河北,必然要重用於他。”

“至於荀文若,君子也,憑他的才智旁觀,難道看不出二策各有優劣?之所以要贊同董公仁之策,那是因爲君子不黨,郭奉孝是他舉薦給曹公的,郭奉孝雖然才氣過人,但卻也恃才而驕,先前出使就已經和王必生出不和,以至於書信兩封,各陳己見,爾後又越過長史王必,去見鄴城使者郭圖,雖說是行大事不拘小節,但這也引起了諸人的更多的忌恨和非議。”

“眼下他又與董公仁相爭,人言可畏,郭奉孝行事遭人非議,荀文若再支持他,落到曹公眼中,就難免有結黨之嫌了。此時讓郭奉孝吃虧,不僅是保全郭奉孝,使他避免成爲衆矢之的,更是在間接地保護自身啊。”

“智者不僅善於謀國,也善於謀身啊,堂上之人無不皆是智謀卓絕之士,哪怕是常常身處衆矢之的的郭奉孝,你怎麼知道這就不是他特有的謀身之道?他越是想要建功揚名,就越會不顧一切地幫助曹公成就霸業,曹公乃是明主,自然看明白這一點,今後不僅不會因爲他不拘小節、身負非議而冷遇他,反而會更加地信重他郭奉孝!”

程昱說了這最後一句之後,就沒有再說下去了。其實在當時,包括坐在堂上的曹操,旁觀的程昱都揣測出了他內心的一些心意出來。

在曹操心目中,閻行雖然列居朝堂高位,手握強軍、法令森明,稱得上潛在的強敵,但和現實上已經地跨四州、將會南向以爭天下的袁紹這位大敵相比,地位還是要稍遜一籌的。

這從曹操和袁紹雖爲同盟,背靠背互幫互助,但卻不露聲色地收留了董昭、孔融等反袁士人,並一直密切關注河北戰局的變化等日常細節,就可以看出來了。

攻滅閻行,曹操得河南、弘農,袁紹得河內、河東,哪怕曹操再加上一個天子,相比起袁紹,這筆賬怎麼算都是虧的,因此將袁紹視爲大敵的曹操,就算知道董昭的建策風險巨大,也會在最後繼續採用董昭的建策。

在程昱內心千迴百轉之際,程武也慢慢從咀嚼自家父親的話語中回味過來,他擡頭看了看程昱,想到了剛剛程昱下的論斷:在亂世之中,才氣過人的郭嘉自有他的一套處世方法,他不僅不會因爲遭受其他同僚非議以及此次爭論落了下風,就如其他人傳言的那樣,將遭受曹操的冷遇,反而會更加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這樣想來,程武不知爲何,心中也滿不是滋味的。

以往在曹公新得兗州之初,自家的父親就是曹公的謀主,曹公每有要事,都要親自前來請教程昱,哪裡會像現在這樣,自家父親在曹公心目中的地位,逐漸被荀彧超越,現在連郭嘉、董昭都可能取代自家父親。

程武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能夠這麼快就被州府外放爲一縣之令、長,完全是因爲自家父親的功勞。可在自己藉助父親的蔭庇攀緣而上的同時,自家父親的地位卻出現了動搖,對於並非士族大家的程家而言,這實在不是一個好兆頭。

想到這裡,程武雖然知道這可能會再次引起自家父親的不悅,但還是鼓起勇氣大膽問道:

“當日曹公召了大人四人前往堂中,其餘三人各有見解,大人卻不言己身,莫非曹公沒有諮詢大人的意見麼?”

程昱察覺到了自家長子話語中的那一絲焦慮,他微微一笑,徑直說道:

Www▪ Tтká n▪ ¢ ○

“曹公問了,若再加上以目光相詢,那就是三次了。”

“可大人還是沒有進言,莫非也贊同衆人之議,遂無意人前附和?”

程昱搖了搖頭,閉上眼睛,收起笑容說道:

“恰恰相反。在我看來,奉迎天子有利有弊,河東今日之困,也有可能就是兗州明日之境,董公仁雖是才智過人,但私心也大,‘刺兩虎’之策有言過其實的地方,後患也不小,不僅可能放縱河東坐大,而且還可能因爲過早得罪鄴城,爲日後埋下禍根。”

“那大人既然知道後患,爲何不說?”

程武這個時候的語氣已經完全顯露出了急躁之意,在他看來,及時提醒曹公此策的後患,也許雖然不能夠力排衆議,但卻可以避免碌碌從衆,也藉機穩固住自家父親的地位。

“爲何不說。”

聽到了程武聲音都變得急躁,程昱頓時重新睜開眼睛,目光既嚴厲又深邃,話語意味深長。

“時局易講,人心難言啊。”

“你也要被外放擔任一縣令、長了,切記切記,這世間,才智之輩只有少數,絕大多數都是愚蠢之人,你可以有自己的見解,但卻要學會隱藏自己的見解,否則明珠投於暗道,愚夫按劍而怒視,你就會被質疑、被忌恨、被排斥,甚至被殺害。”

迎着自家父親凌冽的目光,程武臉上肌肉不禁一顫,他那顆火熱急躁的內心一下子就澆滅了。

自己那從後背滲出的冷汗,經堂門涌入的秋風一吹,遍體生寒。

···

秋天是真的來了,騎在馬上,被涼風吹拂臉龐的于禁心中說道。

秋天裡,方便行軍的天氣,糧草堆積的倉稟,體力飽滿的士卒,這一切無不昭示着時下已經接近用兵的好時機。

在這近一個月裡,于禁的駐地也先後從中牟向西移駐到管城、再移到了隴城,一路上曹軍步步爲營,堅壁固守,從不貿然追擊成皋派出的遊弋刺探的西涼騎兵。就這樣穩打穩紮,花了近一個月時間,于禁帶着他的兩千步卒進入了河南尹治下的隴城。

隴城距離滎陽不足三十里,隔着旃然水,如果於禁願意,他的兩千步卒疾行跋涉,半日就能夠抵達滎陽城下。

而滎陽城中的情況,軍中斥候已經探知清楚,河南守將翟郝早早將滎陽城中的民戶遷入關內,只在滎陽留了五百步卒守城,就算再加上滎陽城北面敖倉的三百守卒,整個成皋以東,算起來也不過只有八百守卒,于禁若想強攻,旦夕可下。

可於禁卻沒有絲毫髮兵進攻的跡象,他依舊在加固他的營壘,保護着他的糧道,耐心等待着來自兗州的最後決斷。

72、西進69、內亂2、重逢24、口銜天威討不臣(1)57、殺奴71、十月風雪夜歸人(下)106、南國金鼓入大江(2)78、鬥46、駔儈46、坑殺35、敵來如潮人不寧6、爲政伊始業之基(終)26、軍騎跋涉一水間(完)48、逃亡659、圖謀71、城頭更添巾幗英(下)36、但聞中流擊楫聲89、典韋32、南北使者30、誓言49、衣帶詔現風波起(下)95、銜鋒冒刃攻堅事(中)54、分崩離析81、正與奇50、 欲擒故縱重修好54、情動50、少女4、待價62、單于有意難留客6、三策43、君自安坐享太平(下)86、鑿臺之圍(中)33、同心28、異志79、宋司馬65、轉變39、移師23、 彼之得志我之憂(中)28、虎嘯返山雍涼驚(1)94、綿竹79、宋司馬94、攻守異議34、亂世之日促以短72、神弩萬鈞摧敵酋(上)75、長戈如林斜陣行(4)19、西京紛議馬騰來30、虎嘯返山雍涼驚(3)63、挾持85、父與子139、假道伐虢借糧道108、南國金鼓入大江(4)87、得授河東業之基43、胡笳64.捷足者41、虎嘯返山雍涼驚(13)53、潰卒49、關東與關西47、急轡數策難千里80、遊騎!突騎 !90、雒陽見聞967、 夜話251、李儒11、天子一見三嘆息(上)6、醉酒攔道豈爲財6、破虜1、 仕宦顯達人常情(1)46、坑殺77、兵58、爲君將兮奮匈奴(上)71、十月風雪夜歸人(下)22、列陣而戰11、天之將傾顏面變43、君自安坐享太平(下)32、南北使者46、夜入敵營私議和30、紅蓮烈焰摧敵勢22、籌劃克勝益涼敵36、獵獵旌旗大軍臨 243、鐵騎聲聲催號鼓(中)(爲書友ralvarez加更)29、虎嘯返山雍涼驚(2)9、最是倉皇辭廟日(上)75、暴戾恣睢其勢斃39、虎嘯返山雍涼驚(12)43、張文遠生擒小兒(上)67、駕崩59、合作69、招攬46、成家47、襲殺73.落鳳195、銜鋒冒刃攻堅事(中)20、盡取士衆聚人心23、解圍84、兗州與豫州10、肉靶子43、鐵騎聲聲催號鼓(中)(爲書友ralvarez加更)82、李郭14、逆襲 (求訂閱,求推薦)20、不宜異法偏內外12、遊於四方而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