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君意克虜復舊疆(上)

嚴授當先走出大堂,立在門口處,未再邁動半步。

跟着走出來的賈逵、裴徽、樂詳的掾史見到嚴授突然駐足,也相繼停步,留在了嚴授的身邊,看到極言力諫之後的他面色微漲,還沒有平復到平日的莊重狀態,連忙出言勸慰。

嚴授在河東爲郡丞,郡府的大小政事多出於其手,河東的屯田、水利之功,能夠今日,當初首倡、推行的他可謂是居功首位,而在閻行多次出征在外時,他都是坐鎮留守的首位大吏,坐鎮後方、轉運軍需、徵集民役,件件功不可沒。

更何況,原爲嚴授女徒、今爲義女的陸夫人,如今更是太守府中的愛妾。

賈逵、裴徽、樂詳等郡府掾史,不管是太守的內兄,還是被器重的本地才俊,都需要兼顧郡丞嚴授的態度,於是都停了下來,出言勸慰還未完全平復情緒的嚴師。

隨後出來的,是閻興、楊豐二將。他們一個是閻行的族弟,一個是已經定親,即將成爲閻行近戚的妹婿,他們也知道嚴授在郡府的地位和在閻行心中的分量,所以雖然剛剛與嚴授稍有分歧,但執禮甚恭,然後才邁步離去。

典韋、鮑出等將,在此事上一直沒有發表自己的見解,也沒有過多停留,互相行禮示意之後,就大步離開。

徐琨走在了最後面,倒不是因爲他看到嚴授駐足後,不敢走出堂外,而是他在心中思索了堂上剛剛的一幕。

無疑,據理力諫的嚴授和力主用兵的自己,形成了針鋒相對之勢。

可是,在實際上,自己真的能夠和被閻行敬稱爲師的嚴授分庭抗禮嗎?

答案顯然是不能的。

雖然因爲昔日在徐榮麾下之時,閻行與自己的關係好到了稱兄道弟的地步,可如今君臣分明,雖然閻行明面上以禮相待,私底下好更好以兄弟相稱,可是徐琨明白,兩人已經不可能是以往的那種軍中同袍兄弟了。

就如同趙鴻,如今在閻行面前做起事來,也是謹言慎行,不敢逾越分毫。

所以自己不管是從資歷上,從功勞上,還是從閻行的倚重程度中,都比不過時下炙手可熱的嚴授。

那爲什麼,這場爭議還會變成懸而不決的境地。

箇中原因,耐人尋味,不過徐琨以一名久經戎事的軍中將校的嗅覺,察覺到了其中的一絲絲不尋常。

只怕在這位昔日的這位兄弟心中,也是蠢蠢欲動有着遠征匈奴人的想法。

只是因爲嚴授當場反對的太激烈,所以閻行纔會格外借助自己的意見,遲遲不發,來使得這場爭論懸而不決。

想到這裡,徐琨微微一笑,從意氣飛揚的董營新銳,到成爲寄人籬下的校尉,處境和遭遇已經不知不覺改變了他身上的很多東西,以前在董營時,他看不懂閻行的一些行爲,現在也能夠細細體會到了其中的幾分滋味了。

至於被當作借力打力的存在,徐琨毫不介意,現在的自己,就像是一枚冒着寒芒的鐵錐一般,只要閻行稍微起了念頭,想要藉助他,將他放入輕輕囊中,他立馬就能夠迎頭而上、脫穎而出。

那麼,是不是這個被閻行敬稱爲師的老者,也看出了閻行的打算,所以也決定劍走偏鋒,選擇要從自己這裡,阻止閻行這個大膽又冒險的打算。

徐琨心中裝着事情,步伐走得沉重,也很緩慢,別的將吏已經大步走遠了,他纔剛剛邁到了堂外,嚴授這個時候也側首看向他,賈逵、樂詳等人則在一旁站着。

“徐校尉,兵法言:‘百里而爭利,則擒三軍將;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遠征出擊之議,還望你能夠慎重言之,莫要爲了一時之利,棄大好基業於不顧!”

徐琨咧嘴一笑,淡淡說道:

“丞君之言,琨自當謹記。只是此時悉決於府君,我等身爲臣下,還是靜待府君處斷吧!”

說完之後,徐琨收起笑容,告罪邁步離開。

嚴授看着這位後背挺得筆直的年輕校尉大步離開,他臉色凝重,沉默不語。

很顯然,不僅是自己窺察到了太守閻行的心思,這個力主遠征匈奴人的年輕校尉也看出來了,所以他有恃而無恐,甚至連一句多餘的話都不願意多說。

賈逵等人看到兩人沒能交談,嚴授的臉色不慍,只能夠勸慰幾句後,也慢慢離開了。

衆人漸漸走遠,嚴授卻還是沒有邁動腳步的跡象,過了半響,他突然仰頭輕嘆了一口氣。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陷河東基業於危境者,必此子也!”

···

與嚴授、徐琨預料的相差無幾,閻行確實是動了遠征匈奴人的心思。

只不過與勞師遠征不同,閻行的想法,是召集河東的精銳騎兵,然後以步卒負糧爲後繼,在不驚動外敵諜子、不徵召郡內民役的情況下,從蒲子出發,奔襲離石,如同前漢的漢擊匈奴一般,打一場速戰速決的殲滅戰。

爲此,到了夜裡,閻行私下在側室中召集了戲志才、孫資、裴輯、周良四人,和這些身邊的近臣,商議征伐奔襲匈奴人的計劃。

長途奔襲,是冒險的作戰方式。在閻行的從戎經歷中,有過成功的經驗,也有過失敗的教訓。

中平五年,涼州聯軍的騎兵奔襲到了陳倉城下時,就吃了一個大虧,爾後更是陷入到了頓兵堅城的漫長困境。

初平二年,自己率輕騎奔襲陳留境內的封丘時,夜襲火燒關東酸棗十萬聯軍的後方糧草,使得原本就是離心離德的討董聯軍在短短的一個月內分崩離析,當場瓦解,再無聯合的可能。

成敗的關鍵,在於己方的突然性,還有敵方的警惕性,因此閻行雖然打算用險,可還是非常注重來自西河郡的情報。

側室中,燈架上的燭火照的離得不遠的諸人臉上亮堂堂的,周良手捧着幾分文書,仔細地向閻行說明來自劉喬的情報。

“據說於夫羅這一支南匈奴,是因爲幷州饑荒,高幹無力供應糧草,才被迫轉入西河郡內的,西河郡內同樣遭受蝗災、旱災嚴重,諸如離石、中陽、藺縣、皋狼早已被漢廷廢棄,民衆遷徙、逃散,田地拋荒,寸草不生,於夫羅這一支匈奴人馬無處就食,故而鋌而走險,侵入我河東,剽掠城邑,蒐羅糧食布帛,以資過冬。”

閻行在燭光下,翻開了手中的用縑帛製成的卷宗,他注視了其上的密集字跡一陣之後,才悠悠問道:

“之前來自並地的情報,是說鄴城的袁紹已經上表爲於夫羅請得單于的名位,於夫羅在此時返回西河,會不會已經與反叛的國人已經達成妥協?”

周良聽了閻行的詢問,放下手中的文書,又從身邊的文書尋找抽出了一份書信,他看着這一份書信,開始說道:

“這是進入西河郡的商隊最近發回來的一份書信,信中說到了,於夫羅帶着匈奴人馬進入西河郡之後,流連輾轉於離石、中陽、藺縣等地,遲遲沒有動身返回美稷單于庭的跡象。”

“而且離石和美稷互有哨騎斥候往來,一些遊牧部落頗有敵意,單于庭也沒有派出使者來迎接於夫羅這個單于返回舊地!”

閻行微微皺眉,繼續問道:

“那就是說,從現下的跡象看來,於夫羅這支流亡的匈奴人馬,還沒有被佔據美稷的匈奴國人接受,所以其他羌胡對於於夫羅這支人馬,還顯露出敵意。”

“按我們的人看來,像是這個樣子。不過按照匈奴人的傳統,每年正月都會在單于庭大會各部,名王豪酋聚於一帳,共商匈奴內外之事,接不接納於夫羅返回單于庭,繼承單于之位,等開春之後應當就會見分曉了。”

聽完周良的情報分析之後,閻行看向了戲志才,戲志纔想了想,開始說道:

“於夫羅眼下爲袁紹所用,若是讓其迴歸單于庭,繼承了單于之位,那河北又添一臂助,而且西河郡與太原郡、河東郡比鄰,若是親近袁紹的於夫羅在匈奴人中得勢,對於河東而言,就宛如身邊又多了一個潛在的隱患,若要攻伐,那開春之後,愈快愈好!”

孫資正在下筆記錄,等到戲志才說完之後,他也暫時擱筆,補充說道:

“姿近來與太原的故人聯絡,從書信中得知,轄地饑荒,高幹自顧不暇,也並沒有爲匈奴人助陣的意思。”

裴輯是最後一個發言,他語氣穩健,目光炯炯。

“府君若是有意用兵,輯也贊同速戰。輯認爲,開春之後,匈奴人馬匹剛剛度過寒冬,瘦弱少力,我軍若是在冬季準備充分,以粟米配以芻藁飼養戰馬,養足馬力,驟然發兵,踏消融之雪,沐料峭之風,以突騎臨之,定然出其不意,能打過冬的匈奴人一個不及防備!”

16、效死37、大荒之年刀兵起14、 齊心同願俱未申35、彼竭我盈72.走馬谷66.兵敗30、可能35、敵來如潮人不寧85、雒陽見聞443、君自安坐享太平(下)80、兒女自多情54、笑到最後11、天子一見三嘆息(上)80、皆37、 牛輔(完)43、天下第三29、虎嘯返山雍涼驚(2)6、三策2、馬兒49、衣帶詔現風波起(下)27、口銜天威討不臣(4)5、西京豺虎亂無象7、太守行春恩威重(上)9、奇謀良策解心疾90、雙鐵戟88、大計可成2、兵變8、民伕78、營盤72、小鹿35、翻臉77、追兵19、 聲東擊西兵家計(10)75、危險39、假道伐虢借糧道35、彼竭我盈54、分崩離析84、兗州與豫州63、攻守異勢65、抉擇50、遷都(下)8、民伕18、河西9、無爲之益不言教102、運去英雄不自由(8)83、柳城4、待價36、降服76、曹家白鵠28、晉陽28、雀鼠谷35、彼竭我盈90、雄與雌(下)100、運去英雄不自由(6)65、老翁欲得鷸蚌利(下)1、萬戶侯(求訂閱)49、出擊15、君子必也正名乎50、遷都(下)44、張文遠生擒小兒(下)36、陳倉大戰128、智可及愚不可及71、城頭更添巾幗英(下)31、突門伏甲有奇兵1、車隊28、晉陽13、梟桀85、 步步爲營40、謀國之人亦謀身(上)42、陳倉大戰(完)42、胡車兒狹路中伏72.走馬谷76、曹家白鵠62、 殺人夜35、敵來如潮人不寧46、逃亡428、虎嘯返山雍涼驚(1)42、君自安坐享太平(上)68、家門78、營盤52、董家女63、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69、城頭更添巾幗英(上)6、醉酒攔道豈爲財9、奪食9、奪食8、父子91、雒陽見聞103、我曹亦有強項令(下)30、紅蓮烈焰摧敵勢42、鐵騎聲聲催號鼓(上)32、南北使者25、陳倉23、煙激78、鬥66、兵臨城下夙夜驚1、俘虜13、忽報城外兵馬來9、最是倉皇辭廟日(上)78、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