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捷報

“此非我一人之功,諸君或運籌帷幄、或奔走伐交、或斬將搴旗,克敵復地之功,亦爲諸君之功也!”

閻行等到心境平復下來,也笑着稱讚他帳下文武的功勞。

他此時看到賀喜完的周良並未退回位置上,而是轉動着眼珠子,等待進言的時機,就出言問道:

“元善,還有話要說?”

周良一見閻行提起,連忙出聲。

“校尉,良還有一事擔憂,這馬玩原本就是永安的豪強,眼看着我軍攻勢如潮,白波覆滅在際,這才殺賊來降,雖說爲了安定人心,需好言籠絡。可若任其鎮守永安之職,豈不是放虎歸山,良怕其人用心不純,來日釀成尾大不掉之勢。”

耐心聽完周良的勸諫後,閻行點點頭。

他心裡何嘗不知道,馬玩這等首鼠兩端的河東豪強,是看到白波軍覆滅在際,纔會攻殺韓暹,奉上永安城向自己投降的。

只是他目前手中拿的兵力有限,不僅西北的蒲子、北屈二城,閻行不打算立刻派兵收復,就連遠處北方、瀕臨太原郡的永安城,閻行思忖過後,也決定暫時不派兵駐守。

蒲子、北屈二城,地處西北,鄰近西河郡,時常有小規模的胡騎騷擾入侵,雖然不至於釀成大禍事,但若是此時收復兩城,必定也要派兵馬駐守,勢必就會讓閻行手中爲數不多的兵力更加分散,乃至有抓襟見肘的窘境。

而永安城鄰近太原郡,遠離閻行的統治核心,城小民少,土地貧瘠,加上太原郡境內還未有強敵,對於此刻的閻行而言,猶如雞肋一樣,派兵駐守太過耗費兵力、糧草,因此閻行也乾脆讓當地的豪強馬玩駐守永安,暫時就利用馬玩這一支小勢力,來爲他拱衛北面的門戶。

閻行對周良說道:

“你的擔憂,我也瞭解。不過這並不是當務之急,馬玩實力弱小、僅有據城保衆之心,又已經攻殺韓暹,自絕於白波之外,太原郡境內也無強敵,我將永安城給他,他若想守住城邑,就得事事仰仗於我,不費兵馬、糧草,羈縻此地,纔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不過你說的也對,此輩之心,不可不防。故而我已經令牛虎率部戍守襄陵,牛嵩率部鎮守楊縣,加上的平陽城中魏鉉的兵力,就算日後我率兵返回臨汾,平陽、襄陵、楊縣三城,互爲犄角之勢,雖無進取之力,但防守卻是已經綽綽有餘了。”

“校尉高見,良自愧不如!”

周良聽到閻行的兵力佈置和人事調度,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過的,當即也就知趣地行禮,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去。

說完這樁事情,閻行並未打算停歇,他又看向戲志才,問道:

“志才,戰後的核算點校,進行得如何了?”

此前白波軍雖然人多勢衆,但畢竟屢戰屢敗,士氣低落,又自相殘殺,人心離散。故而戲志才和魏鉉帶着後隊輜重人馬抵達平陽城時,平定白波軍的戰事也已經快接近尾聲,魏鉉帶兵接管了平陽的城防,而戲志纔則帶着一干文吏,投入到了戰後的核算事務中去。

這幾日,繁重的事務也是讓戲志才忙得歇不下腳,埋首文牘並不是他的特長,但無奈閻行帳下能夠拿得出手統籌諸事的文吏實在少的可憐,故而他這名軍謀史不得不時不時地充當後勤軍需文吏的職務。

今日,戲志纔在場,顯然戰後那些繁重的事務,也已經覈算點校完畢了。

“稟校尉,我軍各部的傷亡已經統計出來,人馬主要是在平陽、楊縣兩戰中折損的,騎卒戰死八十一人,重傷三十三人,戰馬折損兩百三十二匹。步卒戰死兩百五十七人,重傷兩百七十人,耗費的糧草輜重、器械甲杖,已經登記造冊。”

“我軍數戰共斬殺賊寇六千二百三十二級,俘虜白波賊寇兩萬八千二十二人,賊酋韓暹、李堪首級已驗明正身。俘虜的糧草輜重、戰馬甲杖、財貨珍寶,已經造冊入庫。”

“另初步統計,北境治下有民戶三萬多戶,加上白波裹挾的流民,人口應該在八九萬之間······”

戲志才一邊彙報,一邊將幾卷竹冊抱到閻行的案前。閻行攤開其中一冊,聽着戲志才的統計,不禁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

戰陣上從來就是殘酷無情的,閻行雖然聽到的只是數字,但他知道,這裡面蘊含着的血汗和艱辛。這幾場追擊戰、攻城戰、野戰、遭遇戰下來,幾乎是一個大麴的人馬就這樣折損了,閻行不僅心疼那些精銳的戰兵,而且也心疼那幾百匹來之不易、折損後又短時間難以補充的戰馬。

白波軍的主力這幾戰下來,基本上已被消滅,不僅是上層首領的戰死,而且那些積年的老賊也被斬殺殆盡,剩下的那些白波俘虜,如何分化、役使、馴良他們,在絳邑、臨汾兩地,閻行的人馬做的已經夠多了,還總結出一套法子來,帳下的文武能夠解決,閻行就不再贅言了。

最後,就是北境的民戶問題,雖說北境的人口已經較太平年間死亡、逃散了一半,但剩下的這些本土和流民人口,想安置並將他們重新納入統治的範圍之中,也不是一樁輕鬆的事情。

揉過了太陽穴之後,閻行振作精神,開始發話了。

“傷亡將士的撫卹和立功將士的封賞,就先從此番的繳獲中提用,不夠的再從臨汾的庫房中調取。北境如今已經大半收復,連年戰亂,無主的田地很多,對於傷亡的將士,除了糧帛外,我還打算授予他們的田地,只是這個畝數和軍功間的權衡,還需和其他軍吏一同商議後,再做決定。”

“北境的民戶安置,連年戰亂,人口死傷逃亡、田宅毀壞拋荒,各城縣寺中的文書賬簿,也銷燬遺失了大半,再想按照大亂之前的那一套“十里爲一亭,十亭爲一鄉”的制度來治理民衆,可謂是難上加難。所以,我決定將民戶就地安置在平陽、襄陵、楊縣三城之地,還是以各城守將暫領屯田之事,行軍法管束。那些傷殘的士卒,也可這樣安置到各處之中去,擔任五十人一屯的屯田屯將。”

“收復的城邑多了,能戰的兵馬卻減少了,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雖說以目前的情況,大肆擴充兵力並不實際。但我打算開始訓練、徵召屯田兵,這樣農時務農,戰時爲兵,手中可用的兵力也就大大增加,而徵召的屯戶可以給他們減免徭役,立功後也可額外授予他們的田畝,可以先從絳邑、臨汾兩地施行······”

戲志才、周良兩人都知道閻行想要割據經營河東的野望,因此對他打算在收復的北境城邑上繼續施行新制,也沒有感到任何意外。

兩人在各自位置上,展開竹冊、蘸墨動筆,將閻行的命令依照條目,一條條列了出來,準備隨後經過軍中的文筆吏潤筆和抄寫後,就在軍中頒發實施。

等到擱筆的時候,周良想了想,轉向閻行,說道:

“校尉,北境既然已經大半收復,白波賊寇也已平定,那如何報功一事?”

閻行聽了周良的話,點點頭,轉頭看向戲志才,想徵詢他的意見,戲志才補充說道:

“捷報牛中郎將和郡府那邊,是都要派快馬送去的。此外,還有賑濟災民的事情,前漢的賈子曾言‘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原本北境的農事就荒廢大半,如今因爲開春的戰事,北境的春耕更是耽擱了,需要安置的民戶中,不乏飢腸轆轆的,但臨汾、絳邑尚且不能自給自足,我等實在沒有多餘的糧食去賑濟災民。”

說到底,閻行終究不是關東那些已經形成割據事實、儼然諸侯、軍閥的刺史、太守,他在私底下可以爲了自己的野望,而大肆經營河東。但表明上,卻不得不表現出對牛輔的服從和跟河東郡府之間的協作。

牛輔總攬關東的西涼軍戰事,閻行雖然身處河東,但同樣要接受陝縣的牛輔的號令。而河東郡府則是名義上治理河東之地的郡治,閻行的這支西涼軍也只是協助的外兵,並不能過多幹涉除了平定白波戰事外的民政。

故而,這兩份捷報還是要儘快送達出去的。

“報功的事情,應該如此。在給郡府的捷報中,還要告訴王太守,就說戰事尚未平息,仍然有白波餘虐作亂,爲防有變,還需要及時派遣官吏,調撥糧草賑濟北境民衆,順帶將我授予的臨時官職的人員名字,也一同報上去。”

閻行思忖着,面露沉思地說道。

這戰後的形勢看似平靜,但施行一旦失措,立馬又會是一場大亂。北境的賑濟,還需要仰仗南境城邑的供給,因此閻行也同時向郡府請求派遣官吏。

但實際上,原本的民政制度已經被軍管的屯田制度所取代,郡府的官吏到達之後,就會發現他們已經是被架空的傀儡人物,河東北境的所有資源都被納入到了屯戶的體制中去。

“就怕郡府接到捷報後,知道如今白波覆滅,對我軍的態度也就要轉變了。王太守上任伊始,郡府又有範、衛二姓從中作梗,只怕到時請求郡府調撥支援北境的糧草輜重,會被別有用心之人耽擱延期乃至扣留不發啊。”

周良不無擔憂地說道,提醒閻行不得不防。

“誰說白波已經覆滅了!”

閻行突然一聲冷笑,看着兩人說道。

“校尉的意思是?”

周良試探着問道。

“打着楊奉、候選等人旗號的白波賊寇,已經向皮氏進發了。”

閻行目光深邃,望向了西南方向。

6、破虜98、爲君勸降惜良才(下)88、雒陽見聞766、族滅41、驅儺 (推薦一本漢末皇戚的小說)91、時不我與80、遊騎!突騎 !55、攻守異議久不決83、陷落36、韓子盧逐東郭逡84、熙熙攘攘爲利來34、伏弩飛騎逞神威59.借將31、突門伏甲有奇兵52、攻心爲上攻城下54、花色一時明13、各方18、夢境36、降服83、柳城11、安知名不名15、君子必也正名乎34、牛輔262.繼業者47、上林秋狩捷報傳44、春入愁城51、曹孟德奉迎天子(上)80、鬥將24、爲用其勇暫寬行8、太守行春恩威重(2)96、謀大事者不顧身1、蕭牆操戈何所誘58、跨連荊益27、口銜天威討不臣(4)5、機事不密則害成53、鳳雛臥龍關於本書的一些問題(小新答書友問)10、至於無形虛實間15、三校尉80、鬥將21、壞消息34、亂世之日促以短58、跨連荊益9、最是倉皇辭廟日(上)20、邂逅48、逃亡647、臨危紛議戰和策(下)82、李郭36、陳倉大戰158、跨連荊益86、雒陽見聞53、 玉瓦俱碎55、攻守異議久不決85、父與子141、謀國之人亦謀身(下)8、漢室亦可復興乎84、熙熙攘攘爲利來36、翻手爲雲覆手雨32、結義61、強援55、謀劃17、張濟鈍兵意踟躕41、謀國之人亦謀身(下)52、奇貨可居40、敗軍殺將30、紅蓮烈焰摧敵勢12、天子一見三嘆息(中)85、 鑿臺之圍(上)62、歌謠71、城頭更添巾幗英(下)92、天子之氣73、長戈如林斜陣行(2)44、哨崗77、兵49、遷都(上)33、背水一戰兵家勢9、奇謀良策解心疾56、君意克虜復舊疆(上)85、 步步爲營32、南北使者花點時間,說一些看似廢話的話32、戰後31、突門伏甲有奇兵10、至於無形虛實間60、哺食33、故事258、覆軍屠城41、謀國之人亦謀身(下)70、十月風雪夜歸人(上)11、安知名不名46、駔儈72、長戈如林斜陣行(上)88、雒陽見聞791、木罌渡兵取河東(上)74、馬邑70、 城頭更添巾幗英(中)74、閻仲38、攻守戰和捭闔間62、歌謠58、欠一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