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進軍

十月底,戰雲密佈的河東地區終於迎來了大戰的號角聲。

早在董卓帶領近萬兵馬入京之時,董軍就已經留下了牛輔帶領三千兵馬駐紮在河東一地,既是爲了保證自家的後路,也是爲了防禦侵擾河東日趨激烈的白波賊寇和匈奴騎兵。

河東地區的重要性對於京師雒陽來說不啻於是北面的關卡門戶,一旦河東徹底淪陷,相接鄰的河內郡也必定難保,三河之地猶如鼎足之勢,一旦河東、河內皆失,僅有一河之隔的河南地區就算有雒陽八關的關隘守護,也要陷入紛擾不斷、一日三驚的窘境了。

董卓成功入據朝廷之後,河東地區的戰事他也一直沒落下,只不過因爲先前要在朝廷上和袁紹之流等不肯合作的黨人鬥智鬥勇,纔沒有動手解決這河東之地的戰事,只是讓牛輔分兵守住安邑、鹽監、蒲阪等郡治、鹽池和通衢要地。

如今,朝堂上的爭鬥已經告一段落,以袁紹爲首的新晉黨人在袁紹掛印上東門出逃之後,也開始偃旗息鼓,不敢再與董卓爲首的外鎮勢力爭鋒,而董卓在廢立天子,攘除了朝堂異己之後,在朝中的聲勢已經一家獨大,至少在表面上已經穩穩控制住了朝堂的局勢。

於是,爲了讓自己的聲勢更進一步,也爲了給自己擁立的新天子,即位之後,鞏固這原本就是不合法理的皇位。董卓開始下令河東之地,向郡治安邑集結兵馬,以牛輔爲主將,進擊襲擾並冀兩州、肆虐河東的白波、匈奴。

同時,在駐紮雒陽的兵馬中,經過了收編原先何家兄弟、丁原幷州兵馬、西園新軍之後,董卓手中的兵力也大大增強。於是他抽調出了以校尉李傕爲主,郭汜、張濟爲輔的兵馬,再加上了從董越、徐榮、段煨、北軍之中抽調出來的部分兵馬,作爲第二梯隊的兵力,由三校尉統領,總計近兩萬人馬,趕往河東支援牛輔的軍事行動。

這一道道軍令下達之後,早在河東憋了許久勁頭的牛輔軍立馬開始行動,牛輔在安邑匯合了河東目前能夠集結到的所有人馬,再加上自己的西涼兵馬,人數也有萬餘人。

雖然比起號稱有十幾萬之衆的白波、匈奴人馬來說,牛輔這一點兵馬還不足賊寇的十分之一,但牛輔駐紮在河東,錯過了進軍雒陽的大功,雖然同樣被董卓表爲朝廷的中郎將,但還是感覺到了立功的急迫感。

而且在這些驕兵悍將的西涼兵眼裡,白波、匈奴這些流寇、遊騎之所以能夠肆虐並、冀、河東之地,主要是各地的郡縣兵馬互不統屬、各自爲戰,所以纔會進剿無力,讓這些草寇遊騎不斷坐大。

論起騎兵的兇悍程度來,西涼鐵騎還真不怕其他邊地的騎兵,哪怕是曾經在前漢肆虐百餘年的匈奴騎兵,在牛輔等人看來,這些匈奴人也不過是被漠北的鮮卑人奪了草原,只能爲漢帝國守邊的看門犬而已。

至於那些身無片甲、衣衫襤褸的白波賊寇,牛輔等人就更加不放在心上了。中平元年,百萬黃巾,聲勢浩大,烽火燃遍了半個漢帝國,但在皇甫嵩等人手裡,驅兵接仗,幾個月時間,這場波及大半帝國的戰事就偃旗息鼓,數十萬黃巾餘虐轉眼之間就煙消雲散。

而這些白波賊寇還需要假借黃巾張角“大賢良師”之名,爲首的郭大還號稱是郭大賢,在西涼兵看來,更像是插標賣首之輩,不過是在記載自家功勳的閥閱薄上再增添一個名字罷了。

於是在被董卓親自點將之後,牛輔立刻帶領自家的萬餘兵馬,開始北上進攻肆擾郡縣的白波賊寇。

而戰事似乎也如牛輔所預料的那樣,與這些草寇遊騎接戰,變得出奇的勝利。這些襲擾郡縣的白波兵馬一擊即破,到了後面,白波人馬更是一看到牛輔的旗幟和西涼兵的騎兵,就望風而逃,幾乎每一戰鬥贏得輕輕鬆鬆,兵不血刃。

從安邑到聞喜,再到絳邑、臨汾,牛輔帶兵一路上所向披靡,接連攻殺了好幾個白波渠帥,這讓牛輔的信心更加膨脹,也不再等待以三校尉爲首的後續人馬,直接獨自進軍,往白波谷而來。

白波谷是白波軍的老巢,郭大等人正是以此爲根據地,才得以不斷髮展壯大,直至縱橫並、冀、河東數地的。所以在這裡,牛輔也遭受到了白波軍郭大的主力依據地利,據險而守的阻擊。

可惜牛輔立功心切,再加上之前的戰事太過順利,讓他目空一切,不顧地理劣勢,強行進攻,直到在多次強行進攻失敗,死傷了大量人馬,而且發現有越來越多匈奴騎兵遮斷道路後,牛輔才意識到,自己再不撤軍,很快就會被白波、匈奴兵馬合兵全殲在這白波谷地。

於是,牛輔軍匆匆忙忙連夜從山谷峽口外的營地,開始接着夜色撤退,途中遭受了匈奴騎兵的多次攻擊,丟下了兩千多具屍體後,才僥倖脫離追擊,灰頭土臉地帶着僅剩的五六千兵馬逃回到了臨汾城中。

然而驚魂未定的牛輔很快就發現,不僅有衆多匈奴騎兵尾隨追至,而且還有接連不斷的白波賊寇在趕過來,很快白波軍、匈奴騎兵就將臨汾城團團圍住。

牛輔原本還想要趁着這些白波賊寇、匈奴騎兵還沒將臨汾城圍得水泄不通之時,提前帶兵突破包圍,退往安邑大城固守待援,可惜白波軍、匈奴騎兵這個時候變得兇悍的很,不再像是之前交戰時那樣一擊即退,反而是死死地咬住牛輔旗幟所在的中軍兵馬,輪番攻擊,阻擊牛輔軍的撤退,幾乎每走幾步都要丟下十幾具士卒的屍體。

多次突圍失敗的牛輔軍終於不得不放棄了退往安邑這個已經不切實際的方法,而困守臨汾的牛輔也只能夠不顧傷亡、派出兵馬往安邑、雒陽等處請求救兵,同時用土石封死各面城門,動員闔城上下丁壯死守臨汾城。

···

而當求援的軍書到達安邑時,李傕等人的兵馬也才堪堪趕到,他們這些從雒陽出發的兵馬,自從接到軍令之後,不敢遲延,連日進軍。從雒陽北邊的孟津渡河進入河內,又沿着太行山南脈和大河之間的狹長走廊通道,過萁關,到達東垣,這裡是王屋山南麓的低處,從此處翻越了王屋山南麓,就進入到了河東郡的腹地。

在接到了牛輔發往安邑的告急軍書之後,李傕饒是跟隨董卓征戰多年,也不由赫然變色,他也沒想過以爲只是爲衆人賺軍功的白波賊寇竟然如此厲害,連牛輔都被擊敗了。不過他很快就冷靜下來,眼下牛輔還在臨汾憑藉城池和白波軍對峙,進攻不足,但以西涼兵的精銳,自保還是有餘力的。

現下最緊要的,是召集這一次同來的將吏,一同商議如何進軍、退敵的事宜。

徐琨、閻行也是和李傕同一批次趕來支援的兵馬,當兩人在營中接到李傕派士卒送來的緊急軍議的消息時,徐琨好像已經意料到了一樣,他眉飛色舞,拊掌向身邊的閻行笑道:

“彥明,我等揚名建功的機會來了!”

94、銜鋒冒刃攻堅事(上)63、胡漢57、投矛90、雒陽見聞940、元戎親出制侵陵80、遊騎!突騎 !23、雪花56、白波內訌151、取亂侮亡57、奪門55、浮屠何所用103、運去英雄不自由(9)5、西京豺虎亂無象79、徐琨69、曹家兄弟42、虎嘯返山雍涼驚(14)68、兵前先有禮使至(3)64、長安亂29、機關用盡不如君1、車隊105、南國金鼓入大江24、收服17、張濟鈍兵意踟躕49、風摧秀木塵雲霧46、夜入敵營私議和62、知子莫若親生父20、涼地又有豪傑生27、口銜天威討不臣(4)89、 雒陽見聞824、軍騎跋涉一水間(中)55、謀劃5、仕宦顯達人常情(5)29、虎嘯返山雍涼驚(2)28、多少長安逐利客(下)81、正與奇90、雄與雌(下)65、鵬鳥賦7、大雪滿弓刀75、約定38、愚者不計其死81、正與奇3、招降50、奪氣67、清淡高論孔公緒9、無爲之益不言教19、隴右16、聲東擊西兵家計(7)15、君子必也正名乎34、牛輔2寫在第一卷末尾的一些話(重要!)50、 欲擒故縱重修好12、此何人哉8、民伕63、攻守異勢76、結盟69、內亂62、歌謠9、奪食86、鑿臺之圍(中)4、心思難測41、袁紹棄嫌援河內63.僞裝者79、甘苦41、捕奸109、南國金鼓入大江(558、西望宮闕戰未寧(下)62、 殺人夜49、有變35、追擊80、皆41、陳倉大戰660.以少治衆48、射江流血末路窮20、不宜異法偏內外82、戰馬風波32、戰後94、攻守異議17、許都6、廉鮑之鑑簡在心81、致命的魚網1、 仕宦顯達人常情(1)7、王鐵子92、天子之氣2、爲政伊始業之基(中)6、激將68.虛實80、遊騎!突騎 !38、密信103、運去英雄不自由(9)87、鑿臺之圍(下)37、大荒之年刀兵起18、東都沃野無人守24、亂世66、族滅41、驅儺 (推薦一本漢末皇戚的小說)4、進軍9、徐晃(求訂閱)45、鐵騎聲聲催號角(完)44、虎嘯返山雍涼驚(16)47、潁川多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