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雒陽見聞5

太學生的清議早在前漢之時,就已經有了,其間以太學生王鹹舉幡聚衆、攔道丞相車架請願、詣闕上書,營救被下獄問罪的司隸校尉的鮑宣最爲出名。而到了本朝,太學生參與朝政,纔是真正的興旺之季。特別是到了桓、靈二帝之時,太學生的運動高潮迭起,而且一次比一次強盛。

如桓帝之時,冀州刺史朱穆打擊宦官權貴,被宦官構陷,問罪下獄,時爲太學生領袖的劉陶就帶領着數千太學生、士人詣闕上書,大聲指責宦官集團的罪惡,讚揚朱穆出以憂國之心和志在肅清奸惡的立場,表示衆多太學生、士人願意代替朱穆服刑勞作,如此聲勢之下,桓帝雖然心中不滿,但礙於輿論壓力,不得不赦免了朱穆。再到周良所言的太學生張鳳等人詣闕上書,成功營救皇甫嵩一事,直到最後,黨錮之禍再起,年過八旬的陳蕃聞訊,率太尉府僚及太學生數十人拔刀劍衝入承明門,聲稱要清君側,盡數被捕而終。

這些太學生確實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影響動搖了多次朝廷之上的君臣決議,幹出了一番代價慘重的轟轟烈烈的大事情。而太學生的領袖如郭林宗等人,就更是名動天下,褒貶人物,在士林的輿論之中掀起了一場場的風暴。

可惜太學生清議朝政,鍼砭時弊的盛況已經隨着黨錮之禍煙消雲散,鴻都門學後來居上,作爲宦官與黨人的太學相抗衡的產物華麗登場,諸多鴻都門學中依附宦官的士子學成辭賦字畫之後,就被外放到了地方出任刺史、郡守之職,權勢熾熱一時,但如今也隨着宦官一派的盡數被滅而走向衰敗。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閻行時下能想到的,就是既不能輕視、排斥甚至打壓這種清議,但一定程度又得去引導這種清議的話題走向,防止朝廷完全陷入到了被動之中。畢竟,這種“一字之褒,寵愈華袞之贈;一言之貶,辱過市井之撻”的褒貶人物優劣的做法,失去了節制和約束,就會演變成坐堂客的誇誇其談,嚴重的話更是演變成一種空談誤國之論的社會風氣。

想到這裡,閻行也放下箸匕,開始低聲說道:

“黨人清議,雖雲以德相交,所行皆有大義爲導向。但其中亦不乏士子儒生以利厚而比,或以名高相求。同則譽廣,異則毀深,朝有兩端之議,家有不協之論。本朝之初,馬伏波告誡子侄時曾言‘龍伯高敦厚周慎,謙約節儉,廉公有威,吾愛之重之,願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俠好義,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清濁無所失,父喪致客,數郡畢至,吾愛之重之,不願汝曹效也。’元善可知此言何哉?”

龍述龍伯高、杜保杜季良,一個清白自愛、廉潔奉公,一個豪名遠揚、交友廣泛,都是本朝開國之初的官員,也和周良一樣是三輔人士。馬援身居高位,不願意自己的子侄效仿杜保,而要他們效仿龍述,這是爲什麼呢?閻行沒有故意賣關子,他很快就接着說道:

“馬伏波曾言‘效伯高不得,猶爲謹救之士,所謂刻鵲不成尚類鶩者也。效季良不得,陷爲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迄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將下車輒切齒,州郡以爲言,吾常爲寒心,是以不願子孫效也。’故以我觀之,博取聲望、譁衆取寵者多,清高自守、不受請託之士少,黨錮之禍,牽連甚衆,慘酷愈烈,又豈能無一二緣由乎?”

對於周良口中的太學生用清議壓服了當權宦官,閻行是持保留態度的,很多太學生或是熱血爲國、或是爲了博取虛名,都聚集在一起抨擊朝官,這種結果就是宦官一時之間會被這種羣情洶涌的輿論逼迫退步,但最後就是這些學子文士被宦官藉着“結黨營私”的罪名一網打盡,黨錮之禍牽連那麼多人,州郡士人之家爲之殘破,和這種士人之家的清議也是有很大關係的。

周良自然很快也就聽出了閻行的弦外之音,他對閻行指出他邏輯上太學生的清議壓服當權宦官的漏洞也是談笑間掩飾過去,頻頻舉杯向諸人上壽,而馬藺粗人一個,也沒有聽明白閻行爲他扳回了一局。閻行也不深究這些,衆人又飲了幾卮酒後,席間的氣氛也漸漸融洽起來,開始有說有笑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在肆中酒客的吆喝聲中,一個身披寬擺長裙,頭戴明豔飾品的西域胡姬姍姍來遲,輕移蓮步,慢慢踱到肆中的正中央,爲衆多酒客表演起旋舞來。

這西域胡姬有着一頭如同金線般燦爛的秀髮,一雙明眸有如海水一般幽藍,再加上西域胡人白皙的肌膚和獨具西域特色的絕美容顏,雖然還未起舞,但肆中的衆多酒客一看到她那中原女子遠遠不及的高挑豐腴身段,就喝彩之聲四起,酒酣耳熱之下,看向這名胡姬的眼光也就更加炙熱起來。

馬藺吸了一下差點就要流下來的哈喇子,不可置信地回顧衆人說道:

“想不到在這中原腹地,也能見到如此絕色的胡姬!”

其實甘陵、周良等人的神色也是一臉驚豔,比馬藺也好不到哪裡去。自從建寧三年,善於在官場鑽營、“斗酒博涼州”獲得涼州刺史之位的孟佗派遣州從事任涉率敦煌兵五百人,與戊巳校尉曹寬、西域長史張晏等合西域焉耆、龜茲、車師前、後部兵共三萬餘人,進討疏勒。疏勒王和得率軍堅守楨中,漢軍連攻四十餘日,城不能下,撤軍還之後,戰事不利又無力討伐西域叛軍的漢帝國就失去了“三通三絕”的西域之地,前漢張騫鑿穿西域開通的絲綢之路也就沉寂下去,西域與漢帝國官府的往來幾近爲零。

在這種道路斷絕、信息兩無的情況下,加上涼州戰亂不斷,哪怕是馬藺、甘陵等人,也少再見到西域胡商的身影,只有在一些涼州豪強大姓的家中才能見到一兩個西域胡人奴僕的身影,就跟別提是這樣的絕色胡姬了。

看到如此美色,諸位異鄉之人似乎也感覺自己離家鄉近了一些,對雒陽這座帝都的親近感也更加明顯,些許思鄉的愁緒也煙消雲散,連連舉杯相邀,頻頻矚目開始起舞的西域胡姬。

那絕色胡姬料想也是見慣了歡場常客之人,她在衆多酒客熾熱的眼光之中,也不揶揄,雙眸剪水,頻頻向席間高冠長袍的士人、錦衣玉帶的權貴、富商暗送秋波。她盈盈一笑,先是兩腳足尖交叉、左手叉腰、右、手擎起,作出舉火燎天之狀的起舞式,緊接着在衆多酒客的喝彩、驚豔聲中,輕輕一聲長嘆,好像一股無形的力量敲動了座中看客的心靈,撩撥士子富商的心絃,待到長嘆盡頭,她一擺腰肢,長袖飛揚,開始起舞。

酒肆之中的樂伎手中的樂器也跟着響動起來,絲竹絃樂之聲嫋嫋興起,不絕於耳,那胡姬腳帶鈴鐺腳環,赤着雙腳開始應着節拍擺動身姿、揮舞長袖,在衆多樂聲之中,鈴鐺的清脆響聲不斷隨着身子搖晃而響動,那胡姬舞到每一處的坐榻之上,都頻頻向席間的酒客敬酒,秋波流轉,示意酒客舉杯飲盡,如此西域絕色近在眼前,她身上的暗香還隱隱飄入近處酒客的鼻中,被敬酒的酒客無不酒興大發,舉杯相繼飲盡。

當絕色胡姬跳動着步伐,舞到閻行這一處時,早就等候已久的馬藺忍不住伸手想要去拉一拉那絕色胡姬的長袖,沒想到那胡姬的身形也頗爲靈活,她腰肢輕輕一扭,長袖揮動,很輕易就避開了馬藺的大手。她吃笑着向馬藺拋了一個媚眼,向後跳動幾步,又再次舞了上來,這一次馬藺學乖了,他知道要想要這胡姬不走,就要接連不斷地飲酒,於是他頻頻舉杯,就連喝了好幾卮酒。

那胡姬看到座中的閻行飲酒不多,她揮舞着長袖從馬藺的身邊略過,留下了一股悠悠的體香,就搖曳着身姿,向閻行靠了過來。

52、董家女63、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81、樽俎91、木罌渡兵取河東(上)82、王旗23、軍騎跋涉一水間(上)28、晉陽4、心思難測64、舟師亦無挽瀾力(1)34、虎嘯返山雍涼驚(7)24、收服63、胡漢88、翩然有客不期至(上)80、鬥箭76、地道7、大雪滿弓刀78、似有故人來10、最是倉皇辭廟日(下)87、得授河東業之基95、銜鋒冒刃攻堅事(中)52、密謀86、真情假意53、楊奉19、嚮導73、胡不歸10、投軍 (求訂閱)35、旌旗獵獵大軍臨45、虎嘯返山雍涼驚(17)19、胡騎8、朝食58、西望宮闕戰未寧(下)75、危險61、詩歌相和109、南國金鼓入大江(55、破敵之計2、兵變94、銜鋒冒刃攻堅事(上)93、雒城1、廟算58、白波內訌326、口銜天威討不臣(3)12、盡洗污濁清吏治45、據險築砦阻敵進5、仕宦顯達人常情(5)51、李儒9、無爲之益不言教22、決勝85、雒陽見聞470、 城頭更添巾幗英(中)29、山雨欲來風滿樓83、陷落55、攻守異議久不決85、 步步爲營3、我曹亦有強項令(下)13、常林之名君始聞27、點將封侯趁少年37、陳倉大戰222、決勝57、尺蠖之屈以求伸46、成家37、一紙書信十萬兵47、急轡數策難千里72、正復爲奇,善復爲妖18、東都沃野無人守62、王邑61.逃亡者8、漢室亦可復興乎54、忌恨73、幷州46、虎嘯返山雍涼驚(完)97、運去英雄不自由327、兵陰陽家85、專事於東解君愁(上)33、虎嘯返山雍涼驚(6)59、圖謀55、攻守異議久不決62、心思難測69、曹家兄弟61、詩歌相和71、事變7、歸家92、木罌渡兵取河東(中)40、待將東閣迎春開(下)21、年號建安還舊都74、心願103、運去英雄不自由(9)22、彼之得志我之憂(上)4、心思難測95、銜鋒冒刃攻堅事(中)99、運去英雄不自由(5)6、激將48、射江流血末路窮21、渡河趨敵三司馬38、虎嘯返山雍涼驚(11)21、妙人5、西京豺虎亂無象83、陷落48、圖南19、嚮導13、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