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袁家兄弟

有了何進的人頭作爲威懾,就算尚書檯的輪值的尚書再不願意,也不得不立馬簽署用印,頒佈詔令。

而隨着詔書一起傳出的,還有何進被殺的消息。何進的部曲吳匡、張璋就在宮外帶兵,當下聽說大將軍竟然被宦官謀殺了,赫然變色,立即召集人馬,準備進攻,爲大將軍報仇,但宦官早有戒備,詔書出宮之後,就緊閉宮門,召集守衛宮門的兵馬,禁止任何人出入,形勢一下子變得岌岌可危。

所幸,袁家上下這幾日也因爲宦官重返宮中一事憂心忡忡,提高對宮中事變的警惕,當下一聽說宮中事變,大將軍竟然在宮中被宦官殺害,袁家兄弟危急之間頓顯梟雄氣質,分頭行動,開始集結手頭上所有的力量,準備和企圖翻盤扭轉局勢的張讓、趙忠等人決一生死。

袁術時任虎賁中郎將,他立馬帶領手中臨時能夠召集到的虎賁士卒和家中賓客,持兵披甲,趕去南宮的平城門,和吳匡、張璋等人匯合,合兵共同攻打南宮。而宦官已經做好了拼死一搏的準備,抵抗也是極其頑強,衆多中黃門冗從兵和宦官中的健壯之人悉數上陣,分派刀矛弓箭,加上宦官能夠控制的部分宮城禁軍,居高臨下,憑藉宮城固守,一時之間袁術、吳匡、張璋接連折損人手,卻還是攻不進去。

相比之下,另一方面袁紹着手進行的應急事情進程就快得多了,他和叔父太傅袁隗一同發佈矯詔,將剛剛被任命爲司隸校尉、河南尹的樊陵、許相召來,不由分說,就地格殺之。解決了這兩個具有威脅性的宦官朋黨之後,袁紹親自披掛上陣,帶領北軍、西園兵、袁家賓客衆多臨時糾集起來的士卒,匯合車騎將軍何苗的部曲,也趕去南宮平城門,協助袁術攻打南宮。

袁術這邊眼看日暮還遲遲拿不下宮牆之上的宦官,火氣一上來,手下一羣士卒也不顧皇家重地不得擅興薪火的禁令,直接使用火攻,搬來柴火堆積在宮門之下,焚燒宮門,才得以在又丟下了一地士卒屍體之後,攻進了南宮之中。

但是宦官張讓、段珪等人卻已經在宮門失守之前,揚言“大將軍部曲謀反,進攻宮禁圖謀不軌”,挾持少年天子、何太后、陳留王和尚書檯的官吏,從複道逃往北宮之中。雖然有尚書盧植手持長戈,在複道下層呵斥段珪,及時救下了從閣窗跳下來的何太后,但是天子和陳留王兩個半大孩子卻還是被宦官挾持着帶往北宮了。

袁紹、袁術等人之所以遲遲不到,沒有來得及追上倉皇逃亡北宮的張讓、段珪等人,卻是因爲他們這些也是臨時糾集在一起的兵馬在追到北宮的南掖門的時候,也發生了內訌。

合兵一處攻打南宮的主力,除了袁家兄弟之外,還有大將軍何進的部曲吳匡、張璋以及車騎將軍何苗親率的部曲,另外再加上奉車都尉董旻少數兵馬。

何苗原本是親附宦官的,吳匡等何進的部下埋怨何苗和何進不同心,屢次從中作梗,這才造成大將軍何進誅殺宦官不成,反而被宦官在宮中謀殺一事的發生。

當下就在南掖門的朱雀闕下,在捕殺了來不及撤入北宮的趙忠等漏網之魚後,殺紅了眼的吳匡手持長劍,目眥盡裂,嘶聲吶喊“殺大將軍即車騎也,吏士能爲報讎乎?”,他手下不少兵馬攻打南宮的時候也殺紅了眼,紛紛憤激流涕應和道:“願致死!”

於是吳匡帶着張璋、董旻等人突然倒戈相向,一同合兵攻殺了趕來匯合的何苗,雙方兵馬就在宮門下大開殺戒,互相殘殺,亂軍之中何苗被亂兵砍死,屍體也被隨意丟在宮中。

袁紹、袁術等人臨時被迫起兵進攻宮禁,原本就是把人頭系在褲頭上在搏命,眼下己方兵馬不聽號令,又是一場自相殘殺,士卒紛紛殺紅了眼,袁家兄弟只好也就隨勢而爲,大開殺戒,也不再問青黃皁白,直接派兵堵住北宮的城門,防止宦官反擊,然後開始在南宮之中收捕所有宦者。

一時間南宮的夜幕之中,刀光劍影涌現,慘叫哀嚎不斷響起,宦者不管老幼善惡,殺紅了眼的士卒一律將他們就地格殺,南宮之中還有一些是郎官、侍中因爲白面無鬚,也被士兵給誤殺了。面對如狼似虎、不容分說的士卒,爲了活命,一些機靈的郎官也沒有了往日的文士氣節,直接將下裳脫去,露出下體,才堪堪逃過一命。

一夜亂戰,等到天色放明之後,南宮之中已經有兩千多具屍體撲地,當真是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估摸着宮中宦官已經被一掃而空後,袁紹才收兵轉而攻打北宮,只是經過這好幾場的亂鬥之後,衆人的兵馬都折損了不少,還有不少士卒昨夜趁亂**殺掠,竊走了一些宮中寶物財貨,逃散而去,因而在進攻的北宮的過程之中,實力衰弱的袁家兄弟在清除這些困獸猶鬥的宦官時同樣也不順利。

雖然有一些士卒都已經攻上了北宮的宮牆之上,但很快又被趕殺下來。宦官也知道了昨夜南宮之中發生了大屠殺,如果北宮這最後唯一的一道防線被攻破的話,那麼他們這些人不管是宦官、還是宦官朋黨,也一樣會死無葬身之地,因此殘餘之人紛紛拼死抵抗,袁家兄弟帶兵攻打竟日,竟然沒能夠一舉拿下這些決意死守北宮的宦官一黨。

北宮雙方激戰攻殺竟日,雒陽城中各處也出現不同程度的騷亂,不少惡少年、惡霸地痞之類也趁機爲非作歹,城中的貴人、黔首攜家帶口、紛紛出逃,而雒陽城中的火光、烽煙也晝夜之間向已經抵達雒陽東、西、北三個方向的大軍人馬傳達了城中事變的信號。

其中董卓的人馬最先反應過來,董卓從駐軍之處,遠遠地隱隱約約看到了雒陽的火光後,就立即擊鼓升帳,聚集衆人商議對策,這個時候再派信使和大將軍府、董旻等人聯絡往來,已經來不及了。董卓也不是一個優柔果斷的主帥,眼下兵鋒到抵達了雒陽近郊了,不管前方是刀山還是火海,外戚、黨人、宦官的勝負如何,這一趟雒陽之行都必須得走下去了。

只是因爲沒有進入雒陽的詔書,又有諫議大夫種邵手持退兵詔書在營中阻擾,董卓也只能夠退而求其次,將大軍留駐在原地,自己帶着李儒、樊稠等人,親率湟中義從、秦胡兵精銳共計三千多騎兵,連夜人馬銜枚,悄悄出營,披星戴月,奔往雒陽。

9、 猘兒難與爭鋒也35、追擊59、飲羽舊事惑真僞36、但聞中流擊楫聲45、爲政焉得人人濟13、梟桀108、南國金鼓入大江(4)12、天子一見三嘆息(中)48、權衡65、轉變75、暴戾恣睢其勢斃2、馬兒2、兵變24、糧倉36、降服103、運去英雄不自由(9)58、爲君將兮奮匈奴(上)53、胡馬依風單于歸2、重逢81、樽俎22、虎膽54、笑到最後92、雒陽見聞1113、脫繮12、聲東擊西兵家計(3)78、蒙面人5、 北風其涼72、小鹿76、曹家白鵠25、軍騎跋涉一水間(下)22、彼之得志我之憂(上)67、清淡高論孔公緒45、鐵騎聲聲催號角(完)81、樽俎73、神弩萬鈞摧敵酋(下)23、徐公明長驅破城21、聲東擊西兵家計(12)20、白波谷84、孤忠54、垂釣53、先發制人不可失32、虎嘯返山雍涼驚(5)83、雒陽見聞24、爲政伊始業之基(4)36、但聞中流擊楫聲55、牛尾聚30、世之奇士郭奉孝14、人心不齊軍力散72、長戈如林斜陣行(上)61、聞聲識賊62、知子莫若親生父74、心願61、聞聲識賊46、成家40、待將東閣迎春開(下)68、密信93、雒城26、舐犢91、雒陽見聞1060、陽城酒徒38、陳倉大戰32、馬兒72、袁家兄弟24、軍騎跋涉一水間(中)35、落魄飛揚百草頭54、笑到最後35、虎嘯返山雍涼驚(8)26、老薑慨嘆韶華逝25、錢帛動人心50、鳥返故鄉狐首丘96、謀大事者不顧身28、多少長安逐利客(下)35、旌旗獵獵大軍臨80、皆17、戰法27、射犬26、舐犢68、 夜話350、賈逵9、 猘兒難與爭鋒也83、陷落50、山中王孫歸來兮48、圖南17、聲東擊西兵家計(8)57、白波內訌225、戰局40、待將東閣迎春開(下)58、西望宮闕戰未寧(下)31、突門伏甲有奇兵48、鹿鳴呦呦宴賓客56、君意克虜復舊疆(上)38、虎嘯返山雍涼驚(11)1、民生艱難河東地30、誓言58、風起67、清淡高論孔公緒47、蕭牆65、鵬鳥賦37、 牛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