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董璜

而隨着一路上的見聞,閻行終於對涼州現如今的局勢有了一個大體的瞭解。

涼州之地,如今正陷入到了愈發動亂的泥潭之中,陳倉大敗之後,韓遂又和王國在涼州漢陽一地大打出手,保全大部兵馬的韓遂對陣人心離散的王國,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成功將王國梟首的韓遂自然將一切戰敗的罪責推脫給了身首異處的王國,自己搖身一變,成了保全士衆、力挽狂瀾的救世主,同時他爲了避免授人口實,又趁勢推舉漢陽人閻忠爲涼州聯軍之首,取代王國號令各路人馬。

說起閻忠,這倒也是個涼地不凡的人物。中平元年,黃巾之亂迭起跌落,天下之人鹹以爲海內大定。可是閻忠卻嗅到了漢室將傾的危險氣息,爲此他拋棄信都令一職,還特意跑去漢軍軍中,遊說同爲涼州人,掌握重兵的皇甫嵩。

閻忠爲皇甫嵩指出“上命不行,權歸近習,昏主之下,難以久居,不賞之功,讒人側目,如不早圖,後悔無及”的現狀,又以“昔韓信不忍一餐之遇,而棄三分之業,利劍已揣其喉,方發悔毒之嘆者”爲前車之鑑,煽動皇甫嵩“請呼上帝,示以天命,混齊六合,南面稱制,移寶器於將興,推亡漢於已墜”,一同起事推翻劉氏江山。

可惜“夙夜在公,心不忘忠”的皇甫嵩一心要當漢家的忠臣,直接拒絕了閻忠的遊說。閻忠無奈,只能夠連夜逃出皇甫嵩的軍營,出奔回到涼州漢陽老家,養望待時,觀望天下之勢。

如今他被韓遂推出來做涼州聯軍之首,倒是和他中平元年的宏願相通,可惜他也看得出來韓遂只是在利用他的名氣造勢,手中曾掌握有六郡兵馬的王國父子尚且慘死在了聯軍首領這個位置上,何況是他閻忠呢?

所以閻忠和韓遂是貌合神離,也不願意爲韓遂出力,一味辭讓推諉,再加上馬騰聚衆起於武威,枹罕的宋建、河關的羣盜、臨羌的麴家、酒泉的黃家等各家也不表態支持閻忠、韓遂,金城郡內又出現了叛亂,苦心孤詣終落空的韓遂不得不龜縮兵力回金城,先穩定自家一地的局勢,涼州聯軍新任首領一事也就草草了之,各路豪傑割據郡縣,甚至乎爲了人口地盤互相攻殺,聯軍人馬儼然已經已經分裂。

分裂後的涼州聯軍勢力大削,連隴關這樣的天險要塞也被漢軍趁勢收復,漢陽等地的郡縣也舉旗反正,漢家的旗幟又重新插在了涼州這片土地上。李儒、董璜一行人有官府的路傳公文,沿途也有熟絡的羌人部落,加上隨行又多精騎護衛,返回臨洮的這一路上倒是沒有遇上多少危險,可沒想到到了臨洮境內,反而出現被來路不明的敵人夜襲的危急情況。

說起來,敵人如此輕易發起夜襲還是得虧得董璜這個董卓的侄兒。他雖然在父親董擢去世之後,跟隨在董卓身邊修習武事,但是此時董卓已經執掌兵馬、鎮守一方,平日裡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耳提面命,再加上董卓多年征戰形成的殺伐之氣威勢懾人,董璜也對自家這個有些陌生的叔父畏之如虎,他跟在董卓身邊,自家叔父帶兵打仗的本領學不到多少,反而因爲自家的身份的特殊,而被軍中之人特殊對待,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身邊更是聚集了一些不習戎事,只知阿諛奉承的親信小人,完全被寵成一個驕橫君子。

今夜因爲已經臨近臨洮城,李儒也知道董卓讓董璜隨自己回涼州,一方面是爲了留一個自家人在旁監視,另一方面就是爲了歷練一向驕橫的董璜,所以李儒今夜恰好沒有專門留意夜間的守衛安排,而主事董璜自以爲一路走來安安穩穩,定然沒有多大危險,爲了養足人馬精力,明日好早些趕到自家塢堡,索性就撤了營地夜間的大半守衛。

在閻行苦口婆心的勸諫下,才應付性地讓親信帶人往外圍多設幾個崗哨,然後就返回自己的帳篷歇息,腦裡想着明日回到臨洮的董家塢堡之中定要好好享受一番,補償一下自己這一路上風餐露宿的辛苦。

正所謂“上不正,下參差”,他派出去的這個親信看到自家的君子對此事蠻不在乎,哪裡願意上心去做這些徒勞無功的事情。佈設的哨崗也就是應付了事,結果出事了果然十分不堪,遇敵時連敵情都沒有探明,就畏敵如虎,隻身直接跑了回來,到了營地還亂跑亂叫,引起被驚醒的人一陣陣騷動。

閻行很清楚,這種臨時營地外圍沒有修築柵欄拒馬,一旦遇襲根本就是無險可守。更何況董璜還撤去了營地內大半的夜間守衛,遇襲之下,倉促之間,再加上奔走呼叫的親信,自然是人心惶惶。人找不到馬,馬套不上鞍的情況比比皆是,談何聚集人手,共同拒敵。

加上連來敵的人數、方向、目的都不清楚,這樣打起仗來就猶如瞎子一樣只能摸瞎應付,如何能夠不敗。

閻行看了看在呼喊聲中人影不斷涌動的臨時營地,又看了看在黑夜之中顯得陰森森的林木,他權衡了一下當下的形勢,咬咬牙,整理一下背後的箭囊,綽刀在手,朝着剛剛那個董璜親信來的方向,大步飛奔,轉眼間就隱入漆黑一片的林間。

營地雖然有董璜和他的親信等少數妄人,但其他人都是戎馬征戰的精銳人馬,更何況還有一個號稱是董卓“智囊”的李儒,在突遭襲擊呼喊的驚嚇下,營地內的混亂是在所難免的,但是以李儒的手段,以董軍人馬的精銳程度,也不可能直接夜嘯崩潰。

所以當務之急,是弄清楚來敵的人數,方向、目的等敵軍情報,知己知彼,方能夠百戰不殆,一味聚衆死守,是走是戰不清楚,連敵情都沒有弄明白,縱然能靠被動死戰撐住一時,最後也難免再落入敵人後續的圈套之中,淪爲身死敵手,身首分離的下場。

閻行進入林中之後,雙眼的瞳孔隨即擴張到極致,他放慢腳步,側耳傾聽周圍的動靜,雙腿行進之間高擡輕放,防止被腳下的盤根亂枝絆倒和發出太大聲響,又隨手在刀身上抹了一些泥巴,才繼續在林間穿梭潛行。

7、仕宦顯達人常情(完)22、冒刃銜鋒狹路逢6、破虜15、舟師之利圖遠謀52、贈玉28、晉陽7、大雪滿弓刀13、聲東擊西兵家計(4)35、落魄飛揚百草頭28、通渠闢土屯田計94、綿竹16、亂39、待將東閣迎春開(上)59、圖謀10、聲東擊西兵家計(11)20、涼地又有豪傑生36、但聞中流擊楫聲58、白波內訌36、醉酒攔道豈爲財32、戰鼓催人狼煙起49、遷都(上)97、形勢逆轉53、鳳雛臥龍70、何進59、爲君將兮奮匈奴(下)56、兵出陽城69、城頭更添巾幗英(上)67、觀望41、驅儺 (推薦一本漢末皇戚的小說)55、謀劃46、病如山來使人驚66、 夜話128、異志17、許都72、神弩萬鈞摧敵酋(上)28、通渠闢土屯田計49、風摧秀木塵雲霧43、張文遠生擒小兒(上)72、小鹿83、小懲大誡49、遷都(上)70、何進35、翻臉80、新政133、同心55、牛尾聚66、志才歸來47、襲殺31、虎嘯返山雍涼驚(4)49、風摧秀木塵雲霧50、賈詡之才26、軍騎跋涉一水間(完)92、萬夫趑趄72.走馬谷59.借將64、長安亂78、空城24、收服6、激將93、 木罌渡兵取河東(下)25、軍騎跋涉一水間(下)49、段煨守土用四事47、蕭牆72、易京49、有變42、出奔46、成家22、虎膽22、冒刃銜鋒狹路逢23、金柝連聲魍魎消89、雄與雌(上)19、 聲東擊西兵家計(10)13、忽報城外兵馬來42、出奔87、雒陽見聞681、新政272、袁家兄弟87、鑿臺之圍(下)20、不宜異法偏內外5、爲政伊始業之基(5)23、軍騎跋涉一水間(上)13、常林之名君始聞40、陳倉大戰575、長戈如林斜陣行(4)79、徐琨89、典韋50、少女12、遊於四方而不歸38、陳倉大戰323、 聲東擊西兵家計(完)85、父與子144、張文遠生擒小兒(下)70、衆議14、魚肉15、張掖24、彼之得志我之憂(下)29、機關用盡不如君22、決勝18、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