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移師

眼下吸取了竇武教訓的大將軍何進,顯然就看中了外擁兵馬、用兵狠辣的董卓的手中的實力。

幷州轄區與司隸轄區瀕臨,所以不管董卓是入朝還是外調幷州,都能夠成爲大將軍在外在內的一大助力。

而董旻在得到大將軍暗中的示意後,立馬也意識到這其實也是自家兄長的機遇,所以他急忙派快馬趕來董營,將這等決定今後朝廷大勢走向的大事情向董卓一一稟報。

董旻雖然沒有在密信中寫明自己的態度,但字裡行間董卓都能感受到自家兄弟踊躍想要躋身這場風雲際會的渴望。

而李儒在看完這封密信之後,思忖了一陣子,也隨即大膽向董卓進言,提議董卓接受朝廷的任命,然後大軍移營向幷州進發,渡過大河之後,伺機在河東一帶駐紮,以觀望朝中的時局。

這是一場極爲兇險的政治博弈,但也是一次獲利百倍的難得機遇。自古能夠於風雲際會之時,大膽投注而獲勝者,往往就能夠擁從龍之功,位極人臣,享不朽之大名。

李儒細心觀察董卓神色變化,他追隨董卓多年,堅信自家的主公有這種一擲千金進行豪賭的魄力。

而董卓也確實沒有讓他失望,他雖然心裡不願意離開三輔這處佈局多時的兵家要地,但是他也知道,眼前的這場機遇就如同董旻和李儒所講的那樣,是天授之機,萬世一時,一旦錯過了,不僅錯失了天大的利益,還會惹來破家滅族的禍端。

“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於狐疑。”這是吳起的兵書中給世人強調的用兵之要,也是董卓戎馬多年得來的寶貴經驗。他用兵一向堅決果斷,所以中平二年在美陽和叛軍的主力人馬對峙之時,他才能夠抓住叛軍因爲天降隕石而引起短暫騷亂的機會,驅兵接仗,高歌猛進,一舉擊潰兵強馬壯的涼州叛軍,之後在張溫分路追擊涼州叛軍的戰役中,董卓也是根據形勢當機立斷,決堰引水阻隔追兵,使得自己在其他五路大軍全部兵敗的情況下,仍然保全兵馬、毫髮無損地退回到了駐地。

“嗯——我意已決,受任幷州牧,移軍入河東!”

董卓一經決定,豪氣頓生,他霍然起身,一手按着腰間寶劍,一手撫了撫頜下的虯髯,目**光,大聲說道。

“諾!”

李儒的馬臉上的嘴角上揚,微微一笑,現在雖然不是在軍議,但爲了配合董卓胸中的萬丈豪情,他也是大聲應諾。

確定了移軍河東大方向之後,董卓又和李儒開始細細商議這移軍的細節。他麾下除了本部的湟中義從、秦胡兵之外,還有一部分三輔的駐軍。若是按照詔書中的旨意,董卓當然要把這些兵馬全部交給當下三輔地區最高的軍事長官皇甫嵩,然後輕車簡從前往幷州上任。可若是真這樣做,董仲穎就不叫董仲穎了。

董卓決定只將歸屬三輔駐軍的那一部分兵馬交給皇甫嵩,至於他的湟中義從和秦胡兵,只是屬於他的私兵,他肯定是要帶走的,加上招降的那些涼州叛軍的精銳人馬,他的兵力仍然能夠保持有萬餘人馬,

這樣一來,不管董卓是去威懾幷州的南匈奴還是黑山、白波之賊,亦或者藉機插手雒陽中愈演愈烈的朝堂爭鬥,兵力都是足夠的了。

談到招降的涼州叛軍時,董卓眼中精光一閃,目視李儒說道:

“營中招降的涼州叛軍已打散至各部之中,先前又於俘虜營中削弱、離間彼輩,如今皆無異動,彼等原先亦是驍勇善戰之徒,如今正好爲我所用,只是還有部分‘流寇’還散落在各處,如今大軍移營,卻是還需費些心力對付啊!”

下首的李儒聞言立馬收斂精神,此前養寇之計正是他爲董卓謀劃的,雖然計謀趕不上時局的變化,未能夠完全施展開來,但如今大軍移師在際,若是在此事上出點什麼差錯,那就是變成了自己畫蛇添足、自找麻煩的笑話了。他連忙拱手向董卓稟報道:

“主公,先前之計,不僅養寇,亦可養軍,彼等‘流寇’劫掠富家,攻破塢堡,所得財貨悉數暗中流向我軍營中,由儒親自掌管,充實軍需。如今大軍移師河東,也可一舉收編彼等,增添人馬,以壯聲勢!”

“嗯,彼輩之中若有可用之人,倒也不妨收爲我用,當年阿多亦不過是邊鄙一盜馬賊耳,爲我所用,如今也是立功頗多。此時,依然交由你去辦,謹慎行事,莫要落了把柄在別人手中!”

董卓聽完李儒養寇之計的“妙用”之後,也頷首不再詢問,一併交由自家的智囊李儒來處置。

兩人隨後又談了一些移軍之事,眼看諸事皆畢,察言觀色的李儒正打算行禮告退,不料沉吟之中的董卓卻還有事,他突然濃眉一擡,虎眼一睜,壓低聲音謹慎說道:

“眼下我就要親自率軍前往河東,這三輔之事數日之間也需了結,不過在臨洮的基業,卻是萬萬不可捨棄,原先我在三輔佈局,一有事變,涼州之兵數日可至,可如今移師河東,與涼州千里之遙,重山阻隔,爲防不測,這涼州之事,也需遣人前往佈置了,當下涼州大亂,提前佈局,當可收畫策之功!”

董卓出身涼州,他年少好遊俠,又膂力過人,能夠雙帶兩鞬,左右馳射,武力和豪氣都是聞名臨洮的,曾經和遠近各部羌人部落的首領都相交甚厚。雖然後來他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入羽林,踏上從軍之路,半生戎馬轉戰,但是在涼州臨洮老家的基業卻一直沒有放棄,先前是兄長董擢在打理,兄長逝去之後,還有自家的老母親在勉力維持,眼下自己要轉戰幷州,甚至可能會藉機去插手朝廷上的爭鬥,這家中的事情卻是不得不提前安排了,而且聽說陳倉大敗之後,韓遂帶兵攻殺了王國,涼州開始陷入大亂,這等渾水摸魚的機會,也是不能夠輕易就錯過了。

李儒聽到董卓的話,已經大概知道董卓的潛在的意思,他臉色微微一緊,知道董卓定當還有下文,所以頷首稱是後,就靜靜等待董卓後面的話。

果然,董卓頓了一頓之後,又繼續說道:

“阿旻如今身在雒陽,營中阿越需執掌兵馬,又終究是疏族,我意由你和阿璜前往涼州,文優,你可願意?”

58、覆軍屠城2、仕宦顯達人常情(2)106、南國金鼓入大江(2)56、民心此中尋(感謝書友湖湘天下的萬賞)86、父與子255、謀劃27、射犬14、軟肋64、軻比能5、 北風其涼52、曹孟德奉迎天子(下)28、晉陽48、鹿鳴呦呦宴賓客73、苦戰80、遊騎!突騎 !79、甘苦29、機關用盡不如君2、仕宦顯達人常情(2)23、殺馬(上)48、鹿鳴呦呦宴賓客61、詩歌相和1、民生艱難河東地30、山雨欲來風滿樓3、招降81、正與奇64、志向與招攬9、徐晃(求訂閱)14、選鋒74、伐交39、假道伐虢借糧道12、天子一見三嘆息(中)55、堅城難下21、秋獮圍獵演金鼓45、虎嘯返山雍涼驚(17)70、何進29、虎嘯返山雍涼驚(2)5、爲政伊始業之基(5)64、諫言21、巫女與卜筮28、通渠闢土屯田計57、父死子繼26、軍騎跋涉一水間(完)35、追擊84、兗州與豫州50、賈逵6、仕宦顯達人常情(6)18、聲東擊西兵家計(9)12、李駢15、考校63、範先13、天子一見三嘆息(下)51、燕雀安知鴻鵠之志36、但聞中流擊楫聲19、陛下不能相活邪3、仕宦顯達人常情(3)60、覆滅39、假道伐虢借糧道29、孤城29、放縱75、暴戾恣睢其勢斃58、風起41、謀國之人亦謀身(下)43、張文遠生擒小兒(上)81、陣6、醉酒攔道豈爲財27、多少長安逐利客(上)16、長安60、覆滅68.虛實57、奪門61、捷報29、虎嘯返山雍涼驚(2)65、戲志才說三事4、進軍69、 兵前先有禮使至(完)45、逃亡317、張濟鈍兵意踟躕9、太守行春恩威重(3)75、暴戾恣睢其勢斃78、訣別14、天子一見三嘆息(完)89、翩然有客不期至(下)4、借刀梳理一下建安十年的各方情況29、山雨欲來風滿樓28、虎嘯返山雍涼驚(1)84、兗州與豫州38、生男不如生女好76、兵法78、蒙面人44、賈文和34、牛輔235、旌旗獵獵大軍臨25、錢帛動人心82、正與奇241、相助29、山雨欲來風滿樓74、伐交9、最是倉皇辭廟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