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複壁

看到散落在地的竹簡帛書,周良心中一動,將兩個手下留在門邊,擡腿就朝最近的一卷散開的竹冊邁去。他彎腰撿起竹冊,展開一看,開頭是《論語》中的公冶長篇: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周良咧了咧嘴,臉上浮現出一絲譏諷之色。他雖是刀筆小吏,但年少之時也曾拜師求學、頓首受經,涉略過儒家經書,對這個“孔子嫁女”的典故還是知道一二的。

據說,這個孔子之徒公冶長能讀懂鳥語,因爲用鳥語幫一個老嫗找到她兒子的屍體,而被誣陷爲兇手,身陷囹圄。但孔子知道他的品性爲人,又憐惜他含冤受屈,於是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公冶長。

關於公冶長解鳥語一事,先儒多以不經,往往避而不言。儒家經典也因爲堅持孔子的“子不語:怪、力、亂、神”這個原則,對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都不講。

但時下經書註解繁瑣,義理闡發也各成一家之言,尋常人往往是總角聞教,皓首難成一經。就像在“孔子嫁女”一事之上,有人就專門把它和“孔子嫁兄女”一事聯繫起來,高堂闊論,認爲公冶長曾受過刑,而南容卻是治世有爲,亂世能自保。比較公冶長和南容,南容顯然比公冶長優秀,孔子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公冶長,而把哥哥的女兒嫁給南容,就是爲了避嫌。

對這種牽強附會、繁瑣無味的義理闡發,周良可以說是嗤之以鼻。在他看來,孔子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公冶長,將哥哥的女兒嫁給南容,在常人眼裡,這本就是一件尋常之事。孔子或許就是從才貌相配或年齡大小來考慮,可到了這些大儒博士口中,這件尋常之事卻就成了聖人克己謙讓、故意避嫌的典故。

這些人口中的孔子學問,就猶如他們本人一樣虛僞,譁衆取寵,博取虛名,不學也罷!

就在周良沉思過後,準備將這卷竹冊隨手扔到一邊時,“哇!”一聲輕微的嬰兒啼哭聲突然響起。

“何人在此?”

周良矮胖的身軀瞬間變得靈活起來,像一隻受驚的兔子一樣,一下子就跳到守在外面的兩個手下身後去。

他警惕地掃視着這間金銀遍地、墨水染榻的內室,他側着耳朵細聽,但剛剛嚇了他一跳的嬰兒聲卻戛然而止,他疑神疑鬼走完室外,朝兩個手下問道:

“方纔你等可曾聽聞有小兒啼哭之聲?”

“······”

面對周良有些詭異的詢問,周良的兩個手下對視一眼,有些困惑地搖搖頭。他們看着周良詭異的神情,頭皮也隨即陣陣發麻,想起剛剛橫屍大堂的那些老幼婦孺,他們頓時只覺冷風陣陣,遍體生涼,自己剛剛似乎也沒有聽到什麼,可看到周良這麼大的反應,莫非當真是那些慘死的婦孺化身爲厲鬼來報復自己了?

鬼神崇拜古來有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秦漢以來,神仙之說盛行,秦皇漢武,求仙問道,樂此不疲。到了時下,更是巫風大暢,而鬼道愈熾。雖然還沒有閻羅王、十八層地獄、輪迴報應一說,但是泰山府君、魂歸蒿里卻是時下大衆所崇信的。

周良的這兩個手下雖然是李儒派過來的董營士卒,手中也見過鮮血,不是無膽之人。但涼州之人,崇巫卜,事鬼神,當下正值深夜,人多倦意,心神不穩,一驚一乍之下也變得六神無主,囁嚅不敢言了。

看到這兩個已然露怯的手下,周良暗罵了一聲廢物。他只好抖了抖袖子,心裡默唸着“子不語:怪、力、亂、神”,腳脖子不斷髮抖,卻強自鎮定,重新走入內室之中。

重新站在內室之中的周良深深吐了一口濁氣,他在手裡緊了緊那捲竹冊,雖然他半生坎坷,又熱衷財色,憤世忌俗之下,對那些高高在上的名士大儒厭惡不已。但不得不說,對於總角聞道的他,有些儒家的經典還是深深刻入了骨髓之中。

儒家敬事鬼神而遠之,提倡以人爲本,“未知生,焉知死,未知人事,焉知鬼事。”周良對此也是深信不疑的,因此雖然他內心有些發虛,但比起崇信鬼神的手下來說,卻是好上不少,驚乍之後還是穩住了心神,重新打量這間有些詭異的內室。

周良陰沉着臉,邊打量邊回想,心裡愈發篤定自己剛剛沒有聽錯,這內室之中響起的就是嬰兒的哭聲,他四下搜索,突然眼中精光一閃,就將目光投向了內室的一面牆壁之上。

內室原先的那一面描金木刻屏風斷成兩截之後,被人爲搬離,一截倒在牆壁前的地板上,一截擋在這面牆壁前,有意無意地掩護着這一面的牆壁。

周良目光閃爍,他拔劍在手,揮手示意門外的兩個手下進來,輕聲指揮他們擺開這兩截斷裂的屏風,然後近前細細查看這面牆壁,他越看越覺得不同尋常,右手倒握劍柄,衝着牆壁試探着敲了幾下。

“咚咚咚”牆壁中空的聲音響起,周良瞬間退後幾步,將劍鋒又對準牆壁,一張枯黃臉此刻佈滿陰戾之色,他大叫着說道:

“這面是複壁,壁中藏有餘虐,你等去取鐵杵來,將牆壁破開!”

說完,周良就故意又踏響腳步,做出大呼小叫、搬動物件的聲音,他惡狠狠地喊道:

“壁中所藏何人,再不出來,我可就要令人破壁了!”

喊完之後,牆壁還是沒有動靜。周良冷哼一聲,緊繃着臉,揮手就讓手下破壁抓人,一時之間那兩個手下也找不到鐵杵之類的工具,只能夠舉起斷裂的屏風一角,齊齊出聲發力,朝着那面牆壁撞了上去。

“莫要破壁,我等願降!”

撞了幾下之後,雖然只是弄出聲響,沒能破開牆壁,但那面牆壁之中終於響起女人的哀求聲,聲音雖小,但是側着耳朵細聽的周良還是能夠聽出對方語氣之中的顫音,他冷笑一聲,揮手讓手下退了下來,自己提劍在手,大聲喊道:

“既然願降,就速速出壁,否則——”

76、長戈如林斜陣行(5)61、衆意難違殺心起51、旱極而蝗蔽空日68、家門1、萬戶侯(求訂閱)5、西京豺虎亂無象62.繼業者52、奇貨可居31、驚弦80、鬥將82、正與奇286、真情假意16、效死73、禍起1、俘虜41、謀國之人亦謀身(下)6、三策70、東方未明7、豺虎遘患刀兵起37、少府25、軍騎跋涉一水間(下)31、大牛64、戾氣21、妙人54、花色一時明2、爲政伊始業之基(中)5、機事不密則害成13、 巡營75、長戈如林斜陣行(4)26、堅城2、兵變25、口銜天威討不臣(2)66、兵前先有禮使至(上)21、年號建安還舊都24、亂世18、河西76、暴戾恣睢其勢斃(下)38、愚者不計其死8、朝食30、伏兵 伏兵24、心思難測5、爲政伊始業之基(5)49、遷都(上)83、前13、脫繮21、年號建安還舊都8、朝食28、軍法14、 齊心同願俱未申51、取亂侮亡97、形勢逆轉4、誡君循治爲善政1、車隊10、危城72、小鹿85、專事於東解君愁(上)38、獵獵旌旗大軍臨460、兄死弟及單于位50、山中王孫歸來兮98、爲君勸降惜良才(下)17、許都12、李駢32、結義35、虎嘯返山雍涼驚(8)7、豺虎遘患刀兵起60、兄死弟及單于位35、敵來如潮人不寧6、三策25、軍騎跋涉一水間(下)61.逃亡者62、單于有意難留客28、通渠闢土屯田計64、軻比能45、據險築砦阻敵進23、 聲東擊西兵家計(完)2、爲政伊始業之基(中)24、亂世45、納妾53、潰卒36、韓子盧逐東郭逡1、車隊77、出兵25、口銜天威討不臣(2)79、似有故人來246、病如山來使人驚59、圖謀78、空城71、事變87、雒陽見聞62、兵動2、殘民之事誰予宣57、尺蠖之屈以求伸36、陳倉大戰169、 兵前先有禮使至(完)13、 巡營32、戰鼓催人狼煙起36、獵獵旌旗大軍臨 251、論將20、白波谷17、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