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一章 孫劉聯軍入襄陽

北門這邊兒,徐晃的一萬援軍,正在和孫劉聯軍的士卒交戰着,他是一直在等襄陽北門的動靜,不過不知爲何,卻怎麼還沒有動靜。

其實這個絕對不能說滿寵的速度慢,而是徐晃有些着急了,畢竟他必須要在孫策和劉備帶大軍來到北門之前早早逃走才行,要不別說是滿寵他們了,估計自己這一萬來人也都跑不了。所以他還能不着急麼,結果他越是着急,就越覺得對方速度太慢了,這個事兒還不就是這樣兒嗎。而且你越是着急,你就感覺對方怎麼就還不來,就是沒動靜呢,而實際卻沒那麼久。

而就在徐晃他心急如焚的時候,就聽到了襄陽北門的動靜,先是應該有人在城門處集合,當然了,人家是在城門內,然後就聽士卒的喊殺聲,這時候連城門都已經打開了。當徐晃看到襄陽北城門被打開後,他心裡的一塊大石頭暫時算是落地了。心說,這事兒差不多就算是成了——

於是此時就聽他高喊道,“弟兄們,我們的人出來,大家快掩護他們撤退!”

徐晃帶來的兗州軍士卒一聽,一下就更是來了精神。說實話,兗州軍士卒還不是那麼喜歡夜戰,不過因爲是爲了救援己方在襄陽的人馬,而且對方也算是對己方沒有什麼防範。所以如今己方是一直都處在優勢中。不過衆人也都清楚,在孫策他們還沒有帶大軍前來,己方必須要平安撤退才行。要不很可能就要被人家給圍攻了。

滿寵帶着襄陽城內的所有兗州軍士卒從北門衝殺出來,他一看如今戰場的情況心說,果然是天助我也,“天無絕人之路”啊。只要在孫策和劉備帶大軍來到之前,己方能成功退走,那麼可以說就算是勝利了。

也確實是如此,都已經到了這個時候了。他自然是沒指望着其他的,什麼守城,什麼勝利。通通都沒有平安撤退重要。自己倒是好說,不過不是還有己方那些士卒嗎,所以……——

滿寵也不得不說,徐晃這次來得還真是及時。至少他知道。要是徐晃晚來一日的話,沒準襄陽城就已經是被孫劉聯軍所攻破了。而己方士卒還有自己,卻是絕對不可能倖免的,至少除了投降,你是別想好了。當然了,你要認爲自己有本事能從十幾萬大軍的包圍中衝殺出去,那麼也能活命,不過這個事兒。反正滿寵是沒怎麼想過。

別看如今之前襄陽城的己方士卒只有不到一千五百人了,但是滿寵心裡可清楚。如今守城剩下的士卒,那可以說絕對算是強戰力的士卒了,所以徐晃來援,來救這些士卒,絕對是爲了己方增加實力,這個是一點兒沒錯的。並且己方也確實是,只要還有一絲希望,那麼從來都不會放棄自己的袍澤弟兄。

帶着不到一千五百兗州軍士卒衝出北門的滿寵此時依舊是高喊着,“弟兄們,我們的援軍就在前方,隨我往前衝啊,今夜便是衝出包圍之時!”

“殺!”

……——

別看滿寵這邊兒就只剩下不到一千五百人了,但是說實話,他們爲了能逃得性命,卻是爆發出了非常強悍的戰力,而且喊得聲音也不小,不像是一千五百人,倒像是五千一百人。

滿寵此時,他心下滿意,心說,今夜只要在孫策和劉備前來之前離去,那麼己方士卒就算是平安了,所以這時候肯定是不能戀戰,逃跑最重要。

於是滿寵說道:“快,弟兄們不可戀戰,往北撤退!”

確實,滿寵的提醒還真是有必要,畢竟如今可不是殺敵最重要,而是撤退最重要。所以他的話,給一些兗州軍士卒提了醒,告訴他們這個時候己方不是來殺敵的,而是要撤退的,要不等孫策和劉備帶大軍來了,那麼到時候你就是想跑就不一定能跑得了了。

可不是嗎,他們這些士卒可沒想着己方這些人,能和人家十幾萬士卒相抗衡,哪怕他們士卒的戰力,可能比之己方還是要弱上一些的,不過人家人馬數量在那兒擺着呢,這個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

而徐晃看到滿寵他們衝出北門之後,他喊了一句,他也知道,今夜的行動,算是成功了一半。至於說那一半,那麼就必須在孫策和劉備帶大軍前來,己方所有人是平安撤退,這今夜的行動才能算是完全成功了。

於是他帶着士卒是掩護着滿寵他們撤退,本來之前他們的距離就不算是很遠,而等滿寵帶着襄陽城內兗州軍士卒衝殺向前後,他們距離就更近了。不過因爲此時還是很緊急的時候,所以哪怕徐晃和滿寵兩人相距不是太遠,不過卻沒有說什麼話,畢竟這個時候,都知道要撤退纔是最爲重要的,其他的只能是放到之後再說了。

畢竟等平安撤退後,那麼有的是機會說話,可這個時候卻沒什麼機會,畢竟戰事纔是最爲重要的,還真是不容你太過分心。

就這樣兒,徐晃和滿寵,帶着己方的士卒是且戰且退。在孫策和劉備還沒來之前,他們慢慢就退了出來——

孫策和劉備已經分別是帶着己方士卒向襄陽的北門而去,孫策依舊是嫌己方士卒太慢。他大喊道:“全軍急行軍,爭取早趕到北門!”

旁邊的周瑜此時則說道,“主公要是嫌士卒太慢,可以先帶着騎兵支援北門,不知如此如何?”

孫策聞言點頭,“公瑾之言不錯,甚合我意。卻不知玄德公以爲如何?”

孫策左邊的劉備聽了周瑜和孫策的話後,也是點頭道,“如此甚好。就依公瑾先生和將軍之意!”

畢竟聯軍是孫劉聯軍,所以要帶騎兵前去救援北門,孫策肯定是不會讓劉備落後的,所以自然也得拉上劉備才行。

至於劉備呢。他也都明白。其實這個也算是如今最好的辦法了,所以自然也不會去推辭——

於是就這樣兒,兩人是各帶着己方的騎兵,直接是用了最快的速度,奔向了襄陽北門。

本來在兩人想來,如今自己兩人都用上騎兵了,還是最快的速度,難道還不能在兗州軍他們撤退之前。把他們給堵截住嗎。結果等到了北門的時候,孫策和劉備才發現。兩人想錯了,根本就不是自己兩人所想的那樣兒。

是啊,人家都跑了,早跑了,兩人哪怕是帶着騎兵來的,也依舊是來晚了一步。

孫策提着自己手中的長槍,一使勁兒,就把長槍扎進了土地上,槍尾亂顫,就像如今孫策的心情,也是非常不好一樣。至於說劉備呢,倒是比他能強,畢竟劉備的經驗豐富,見過經歷的也比孫策多,他年紀可比孫策大了近二十歲呢,所以自然不是孫策所能比的。

但是說實話,對於兗州軍撤退的速度,那劉備還真是深感佩服啊。他本來以爲,在天底下,自己逃跑的速度就算是很快的了,可如今這麼一看,兗州軍此次其實也真是不遑多讓。果然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這還真是,不服不行,至少在劉備這兒來說,還真是挺佩服他們的。

如果說徐晃和滿寵知道,劉備這種“逃跑高手”對他們很推崇的話,也不知道是哭還是笑,至少兩人心裡很清楚,劉備絕對是此道的能人,就算在全天下,那也絕對是沒有幾人能超過他的,所以能讓他是如此認爲,也真是不容易了。

此時孫策看向了劉備,然後問道,“玄德公以爲,如何?”

劉備此時是心裡苦笑,他還能看不出來嗎,雖然孫策心裡不甘,這個之前一直都是如此。在看到對方已經是早已撤退的時候,他就一直這樣兒。不過這時候倒是好多了,至少他是控制住自己了,所以更爲理性去對待這個了。

而他之所以問自己,可並不是說他孫伯符想問自己到底如何,那都是假象,自己還能不知道嗎。實則他孫伯符的意思就是說,如今兗州軍都撤兵了,你劉玄德就別追了,你說呢——

孫策的話不是這麼說的,當然他也不可能這麼去說,不過他那個意思,其實就是如此。怎麼說劉備也認識他有些時日了,所以孫策他到底是個什麼意思,他還能不知道嗎。還有,就憑他劉備這幾十年的經驗,還不知道他孫策的心思嗎,所以自然是明白他那個意思。

雖然劉備也知道,這個意思絕對不是很符合他孫伯符的性格,不過因爲此時孫策的考慮,所以劉備知道,就是這樣兒。

畢竟哪怕兗州軍是雙方共同的敵人,這個不錯。但是真要是追上了他們的話,那一旦對方死戰,那麼他江東軍的傷亡可就不一定了。而且己方騎兵可沒有他江東軍那麼多。所以當然那是對他們沒有什麼好處了。再說了雙方主要就是爲了能奪取襄陽,至於說要滅了滿寵他們,那是次要的,所以如今他們跑了也沒辦法,至少孫策並不想再去追擊他們了。

而劉備他心裡也清楚,如果孫策的騎兵損失過多的話,他肯定是不會願意的。所以……——

而孫策肯定是不能就那麼和自己說,所以其實還是希望自己能說出來不去追擊。

所以此時劉備說道,他先是嘆了口氣。“唉,既然敵軍已然退卻,那麼就不必再追趕了吧!”

劉備心說,你孫伯符雖然沒有表露出半點不去追擊的樣兒出來。不過就看你是如此耽擱。就不難想到,其實你的卻還是沒有在這上啊。

而孫策聽到劉備的話後,他是心下滿意,本來的嗎,聯軍進攻襄陽,最後城池歸了劉備,自己這邊兒沒落到什麼太多好處,他已經是有些不平衡了。要是江東軍騎兵再傷亡很大的話。那麼孫策根本就不能接受,所以他是不會去追擊兗州軍的。反正在他看來。以後有的是機會再對戰他們,而如今聯軍十幾萬人馬,還能怕了他們不成。

不過心裡雖然是這麼個想法,但是嘴上卻依舊說道,“這,玄德公……”

孫策那意思,這要是不去追擊的話,是不是不太好——

劉備此時是心裡鄙視,心說你孫伯符想讓自己勸你而已,不過沒什麼大不了,畢竟如今襄陽依舊到手了,也算是自己佔了好處吧。所以你孫伯符如此,自己也不會和你如何去計較。

所以劉備說道,“孫將軍,此時既然敵軍已退,那麼我軍還是趕緊進駐襄陽爲好,這麼些時日,可算是能進到此城中了!”

孫策一看,也算是差不多了,不是自己不去追,而是你劉備沒有這個意思,所以他是忙說道:“既然如此,那麼就依玄德公!”

於是一邊派士卒打掃戰場,一邊兒兩人分別是帶着三千人馬進了襄陽城。

要說這幾日來,雙方拼死拼活的,還不就是爲了能進這襄陽城來嗎。當孫策和劉備兩人帶兵進了城後,他們覺得,這幾日的勞累卻還是很值得的。怎麼說在荊州,襄陽可以說是僅次於江陵的這麼一個大縣,如今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劉備心裡自然是高興非常。

至於說孫策,雖然襄陽城沒在他手中,但卻是在自己盟友手中,而並非在敵對的曹操兗州軍還有馬超的涼州軍手中,那麼這個就可以了,至少暫時來說,孫策是覺得還可以,能接受的——

在孫策眼裡看來,劉備是幾方當中最弱的勢力,所以哪怕他的實力增強了一些,自己也不會感到太大的威脅,太多的壓力。這個和曹操還有馬超絕對是不一樣兒,至少孫策想得很清楚,如果說曹操或者馬超得到了荊州很多的地盤,那麼第一個坐不住的就是他自己了。

而相比之下,讓劉備得到了荊州的一些地方,孫策確實還是能接受的。並且他想得也簡單,如果說從曹操兗州軍或者馬超涼州軍的手中,奪取一個縣一個郡,可以說很困難的話,那麼從劉備那兒奪取一個縣或者一個郡,相比之下,應該說算是容易吧。所以孫策寧可把襄陽給劉備,他也絕對不會讓曹操和馬超佔據如此重要的縣城。

並且如今雙方是盟友,所以孫策也清楚,至少在荊州之事徹底沒解決之前,劉備實力增強,只對自己有好處,而不是壞處,所以孫策當然明白自己該如何去做了。如今雙方合兵一處,就是一支隊伍,所以劉備實力增加,也算是自己實力增加了——

就這樣兒,兩人帶兵進了襄陽,就此,孫劉聯軍是佔據了襄陽,而劉備也終於是再一次奪取了襄陽,奪回了襄陽,也算是增強了自己的一點兒實力吧。雖然奪取襄陽,對孫劉聯軍來說,也算是不太容易,不過不算怎麼說,最後的結果,卻還是讓孫策和劉備比較滿意的。

只是唯一不太讓人滿意的地方,那就是讓滿寵跑了,而且還算是在自己大軍的眼皮子地下逃走的,所以只有這個事兒,讓兩人覺得是顏面無光,至於說其他的,還都算是不錯。

第六五〇章 涼州軍奔赴冀州(完)第六八七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二十)第四〇五章 趙雲單騎入敵營第四六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一)第七七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一)第五八一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九)第七十七章 馬孟起欲見張讓第一八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二)第四十三章 崔安大戰許仲康(完)第一九三章 孟起攜美赴徐州第七二八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續)第一百零三章 黃巾亂京師震動第七五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八)第三十五章 西陵城孟德議事(續)第八五四章 江東軍苦戰蘄春(續)第二四七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九)第四十八章 王平帶兵退南陽第二六〇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六)第八五四章 江東軍苦戰蘄春(續)第四九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三)第一四四章 李文優趕到漢營第七四三章 劉備江陵依劉表第四七四章 孟起問詢郭奉孝第八四二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九)第九五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七)第八九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二)第四九七章 心中不平找李郭第八六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九)第一八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三)第六八一章 馬延親赴真定城(續)第四一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九)第五八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九)第四十八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三)第六四六章 涼州軍兵合一處第七一二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四)第五六〇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九)第七六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一)第六章 馬孟起蘄春議事第三一〇章 馬超領兵返長安(續二)第五三〇章 涼州軍二攻酉陽第一一八章 皇甫嵩妥協敵軍第七三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一)第七二三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完)第九一五章 涼漢荊兗戰樊城第三四八章 歸隴縣大才來投第二七三章 涼州軍兵臨雒陽第一八四章 北宮反勸韓文約第七一三章 戰臨湘聯軍再攻(完)第四九九章 漢軍援軍到零陽第九二九章 龐柔王平夜襲營第九十九章 兗州軍渡過遼水(續)第四六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六)第九九五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第四四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四)第一二一章 南蠻軍衆人商討第三五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四)第四七四章 孟起問詢郭奉孝第六六〇章 臨湘城曹仁議戰第二八〇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四)第一六〇章 馬超聚衆議來信第七十二章 酒館喝酒崔安動手第三三六章 銀坑洞得見三老第二六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第六五六章 騎兵出賺取堅城第四十二章 武安國拜主馬超第一九九章 帶衆人送走楊鋒第二三七章 李文優用計間韓遂(下)第四六六章 神秘來人見馬超第六六五章 鏖戰江陵函谷關第九九八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三)第六七二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五)第九一八章 武安帶兵撤西陵第三十章 涼州軍阻截聯軍(一)第一七五章 習武藝孟起教皇子第九九〇章 聯軍到達西陵城第八八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三)第五三九章 曹操西市訪大才第五七六章 丹徒縣令迫呂布第五二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二)第九三三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續)第三九七章 謀士計趙雲出兵第二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一)第七九八章 涼州軍偶遇殘兵第一〇七章 馬超試探陸伯言(完)第二十章 丁原勢迫呂奉先第三八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八)第七五三章 周瑜魯肅諫孫策第四二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八)第五三五章 荊州戰事又復起第七四〇章 雙方合作攻敵城第五七〇章 趙雲郭嘉赴隴西第二一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第八二二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八)第五三一章 馬超五人回長安(三)第三五三章 欲懲呂主從生隙第三四二章 汜水關聯軍鏖戰第一九五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一)第一〇八章 孟起反謀曹孫劉第三〇六章 汜水關諸侯會盟(中)第二六二章 馬超帶兵到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