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〇八章 南陽援軍至房陵

因爲越是在平靜的外表下,所隱藏着的東西,卻很可能就是猙獰,很可能也是狂風暴雨,就是如此。至於說平靜,那不過就是表面現象而已,除了已經算是蟄伏起來的諸葛亮之外,無論是李通還是說龐德,兗州軍和涼州軍,他們雙方其實都不想平靜,很不想,很不想。

所以李通就只能是抽出一萬人馬,一萬兵力去房陵,這已經是他能抽調出來最多的人馬了。至於自己主公那兒,李通認爲,應該還是能理解自己的吧。畢竟房陵是重要,荊州也重要,可南陽呢,可以說更重要也並不爲過。雖然自己不會去說什麼,“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自己主公要真是讓自己再多派兵的話,自己肯定不會答應就是了。

可以說像李通了、還有龐德、李恢、諸葛亮他們,負責駐守在南陽的這己方人馬、勢力。無論是曹操,還是說馬超,包括劉備,都給了他們屬下很大的權利。這個權利主要是什麼呢,最爲主要的就是可以隨便去開戰,畢竟不管是曹操,還是說馬超,劉備他們,可都不在南陽,而且他們對於駐守在南陽的自己屬下,可以說是非常之信任,當然就對他們放權了,給了他們很大的權利——

當然了,也並不是說除了南陽之外的其他的地方。就沒有什麼權利,只是和南陽這個特殊的地方相比較的話,確實是不能比。畢竟如今除了荊州之外。真正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最亂的就是南陽,是,南陽也是荊州的地方,不會大多的時候很多人還是都喜歡把他們分開來說,因爲南陽的特殊,哪怕其地確實是受荊州所管轄。哪怕算是荊州牧要去管理的地方。

李通派了一萬士卒,去了房陵接替徐晃。不過他們的速度卻是沒有南鄭的涼州軍速度快,所以在房陵被包圍了都好幾日。而且王伉他們都開始採取了耗糧之計的時候,南陽的士卒還沒到呢。可不是嗎,一萬人馬,那可不是騎兵。所以速度能快得了嗎。再說從棘陽到房陵,是比從襄陽到房陵要遠,並且還要繞道,畢竟南陽西部有地方是被馬超涼州軍所佔據的。

所以從南陽來接替房陵徐晃的援軍要是能早到,那就奇了怪了。而這個時候,就算他們到達了房陵,可怎麼順利進入城池,這其實也絕對是個問題。不過他們一萬士卒還沒到。所以暫時當然不可能想到這些——

在房陵的徐晃,涼州軍已經是停戰了數日。而且打得什麼主意,他心裡是清清楚楚,他如今雖說還不至於是寢食難安吧,但是卻也絕對是憂心忡忡。在徐晃看來,自己要是想不出如何去破了敵軍之計的話,那麼己方就要吃大虧了。

這時候他突然是想到了,主公不是早就差人送到南陽一封親筆書信嗎,是要交給負責守禦南陽之地的李通,想來其人看過之後,便能發兵來房陵吧。不過徐晃又一想,要說都已經是這麼多時日了,可對方是連個影兒都沒有,不會是他們出什麼事兒了吧?但是仔細想想,這個估計不可能,只能是耽誤了,畢竟從南陽來房陵,可絕對不是一路通順。

至少徐晃就明白,什麼叫做蜀道難,漢中是屬於入蜀,雖然不是說必經之路的,但是基本上從這兒過是比較進的,所以漢中這地方的路絕對不是什麼好走的路,所以己方的援軍耽擱了也正常,畢竟之前可是從來都沒有經歷過——

其實就別去說李通所派的士卒了,就是之前自己主公帶着自己這些人,從襄陽過來,不是一樣兒也很費勁纔到了房陵嗎。之前說不在漢中,而折返襄陽,回兵荊州,可以說是有很多理由,但卻也不得不說,其實道路不暢,對漢中的路不熟悉,其實也算是己方不會在漢中繼續戰下去的理由之一。

而且這個其實誰都知道,都算是心照不宣了,都沒對此多說。自己主公不明白,還是說兩位先生不明白,或者說是衆將不明白呢?其實誰都明白,真正要拿下漢中,那必須要準備好才行,要不就光是這麼個蜀道,就足夠把你給陷入其中了。

徐晃最後他自己也算是想清楚了,要說南陽援軍什麼是後來接替自己,這個卻不是自己能決定的,是啊,你知道他們什麼時候能來?所以這個時候,還是得靠着自己才行,其他人,呵呵,真不行,所謂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啊,能指望着別人嗎——

徐晃依舊是在房陵城內冥思苦想,可還是沒有什麼太好的想法,畢竟他只是個武將,不是什麼謀士,不是什麼軍師。但是徐晃卻是明白,既然如今能讓涼州軍都無奈用出了耗糧之計,那麼其實也是證明了,己方之前的優勢,而涼州軍之前對己方是沒有辦法的。至少他們攻城,他們不佔什麼優勢,可是如今呢,自己是多麼希望他們攻城,但是人家不這樣兒啊。

也是,其實就算是自己是涼州軍的話,自己也不會再來攻城了。反正糧草那東西,對於涼州軍來說。算得了什麼,傷亡士卒,確實是不如消耗糧草。這買賣划算啊,自己要是這樣兒的話,也得這麼去做啊。

最後徐晃也只能是無奈地搖了搖頭,暫時也只能是繼續窩在房陵城內,是靜觀其變了,要不還能如何,確實是沒有其他的好辦法了不是。不過徐晃是沒有氣餒。沒有灰心喪氣,對他來說,大不了。就破釜沉舟,自己不怕涼州軍什麼,哪怕是拼了讓己方損失一些,可自己也不會讓涼州軍太過好過——

徐晃這邊兒屬於是愁眉不展。但是在涼州軍大營那兒。卻是另一番景象。

從楊任到了之後,自己這邊兒的糧草是又增加了,王伉幾人心情不錯,畢竟只要糧草足夠,就能一直這麼和徐晃兗州軍耗下去,最後的勝利是己方的。而他們幾人雖然不至於每日都是大擺酒宴,但心情肯定是比之前要好得多得多。

想到了如今可能是無可奈何的徐晃,王伉幾人心裡就更加舒暢了。畢竟敵人越是不好過,對於己方來說。自然就是越有好處的。敵軍要是心情都不錯,過得很滋潤的話,那麼這個可就絕對不是己方想要看到的了。

這日,王伉幾人是正在大帳中閒聊,就聽探馬前來稟報,“報大帥,東北方向二十里發現兗州軍蹤跡!約有萬人!”

幾人一聽,都是相互看了看,心說,這難道就是兗州軍的援軍來了?——

也不怪幾人是如此想法,畢竟東北方向發現兗州軍士卒,這個還能不是他們的援軍嗎?

王伉對探馬擺了擺手,“好,知道了,下去再探!”

“諾!”

探馬下去了之後,王伉便問道,“不知各位覺得如何?有什麼就說什麼,暢所欲言!”

那意思,你們都是怎麼看待這個事兒的。

楊任第一個說道,“大帥,不知是否是襄陽的援軍?”

王伉一笑,而龐柔和王平雖然沒笑,但是在心裡也是暗自好笑。心說楊任這人,本事還差點,頭腦也不行。如果真是襄陽援軍的話,話說這個可能嗎。他們襄陽援軍應該是出現在東方,可如今卻是從東北而來,就這麼一點,你怎麼解釋?你覺得曹孟德可能是捨近求遠,繞遠道不從東邊過來,而從東北方向來房陵?這個有意義嗎?——

不過兩人雖然心裡是這麼想的,但卻什麼都不能說。畢竟楊任雖然本事差點兒,可不管怎麼說,那都是兩人的同僚,並且還是自己太守派來幫忙的,所以怎麼說都得給對方些面子,這個是一定的。如果兩人要真是如此說了,一是讓對方有些下不來臺,第二,也是要影響漢中內部的團結,畢竟楊任屬於降將,如果他有其他的想法,那可就不好了。

所以雖然龐柔和王平兩人心裡是覺得好笑,心裡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但表面上卻是半點兒都沒有表現出什麼異常來。至於說楊任,別說龐柔和王平沒有什麼異常,就算是有,估計他都看不到什麼。畢竟其人的本事有限,你不能指望着他什麼,一般來說,他可能根本就注意不到,這個也不是沒可能。

楊任看到身爲主帥的王伉笑了,他一摸自己的頭說道,“不知大帥以爲如何?楊某說得是不對?”

楊任看王伉那樣兒,他就算是再傻也都能明白王伉的意思,不過王伉卻是善意的笑,沒有其他別的什麼的——

王伉聞言,則對楊任說道,“楊將軍請仔細想想,要真是襄陽兗州軍來援的話,會從東北方向過來否?”

楊任一聽。稍微一想,好像還真是,這個基本是不可能吧。看來大帥這麼笑。確實是有原因的,這個不是襄陽的援軍?那是什麼地方的?

不過還沒等他說什麼,此時就聽龐柔說道,“楊將軍,如果真是襄陽兗州軍援軍的話,估計也不會今日纔到達此地,不知楊將軍以爲呢?”

“這……”

楊任一想。好像也真是這麼回事兒啊。你說襄陽距離房陵,並不是說特別遠,哪怕從南郡進漢中的路確實是不好走。可也不至於耽誤那麼多時日吧,所以這個應該確實不是襄陽的援軍了。可還是那話,不是襄陽的兗州軍,會是哪兒的呢。難道是憑空出來的?——

憑空蹦出來的?這怎麼可能!

而楊任把自己的疑問這麼一說。王伉是笑着搖了搖頭,“確實不應該是襄陽的兗州軍,而楊將軍問了,那既然不是襄陽的,那是哪兒的?”

楊任聞言是直點頭,“是啊,不知大帥可知曉?”

王伉點頭,不過他卻看了眼王平。然後對王平說道,“子均。你說說,如何?”

王平笑道,“諾!”

然後對楊任說道,“我便對楊將軍說說吧!”

雖然王平比他年紀小,不過楊任對王平還是很客氣的,忙道,“願聞其詳!”

王平點頭,然後便說道,“楊將軍請想,兗州軍可不是說只有如今的襄陽纔有,所以……”

楊任一聽,心說王平的意思是說,難道是……——

楊任雖然本事有限,頭腦也不太行,但肯定是不傻。並且在漢中多年,他當然也知道些漢中那個周邊州郡的情況,尤其是那些不屬於己方的地盤。所以對於南陽是個什麼情況,他當然是瞭解。這個天下人也知道,不過他楊任,知道能稍微多一些吧,畢竟他可是漢中涼州軍的將領。

所以他仔細一想,就想到了,東北方向,兗州軍,這麼久時日纔到!這些關鍵詞所指向的地方只有一個,那就是南陽!要真是從南陽來的援軍,那麼一切就都符合了,所以楊任在聽了王平的話後,他仔細一想,就想到了關鍵之處。並且他也有信心,那就是,自己所想的,八成就是事實了,是真實情況,就是這樣兒。

王伉三人看楊任此時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兒,他們心說,你可總算是明白了啊。其實三人對楊任,肯定不是敵人,所以雖然不至於關係多麼多麼好,但是關係肯定不壞就是了。他們也希望楊任能多進步,而不是一直停留在如今這麼個水平上,所以……——

王平此時繼續說道,“看來楊將軍是想到了,呵呵!”

楊任對幾人一笑,“各位是都知道了吧,就我卻不知啊!各位的意思,那兗州軍卻是從南陽而來?”

如今楊任來到了涼州軍大營後,和王伉幾人混得都比較熟了,所以都是用我來自稱了。

幾人都是欣慰地點了點頭,而且王伉還說道,“不錯,我們幾人之意,正是如此,不知楊將軍以爲呢?”

楊任此時說道,“各位,我也是如此認爲,如今來看,那些應該就是南陽的兗州軍沒錯了,看來曹孟德他們卻是早有所準備啊!”

幾人聞言,是不住地點頭,確實,可不就是如此嗎,曹孟德確實是早有準備,只是己方如今才知道而已。不過其實還不算晚,畢竟如今兗州軍援軍距離己方還有近二十里地呢,所以足夠己方做什麼了,不是嗎——

王伉此時對衆人說道,“各位,雖說曹孟德有所準備沒錯,但是他們想要打好他們自己的如意算盤,我軍卻絕對不會答應的,各位以爲呢?”

龐柔、王平還有楊任三人都是不住點頭,然後齊聲說是。

“這便對了,所以我軍自然是要有應對之策!”

龐柔這時候問道,“不知大帥以爲,我軍此時當如何?”

王伉聞言笑道,“如何?哈哈哈!所謂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罷了。他們南陽兗州軍援軍,不過萬人耳,我軍卻有五萬士卒在此,所以怕得他否?”

幾人一笑,齊聲道,“不怕!”

“好!各位,讓我們共同一心,共破兗州軍!”

“諾!”——

還有兩更,補上昨天的。

第二十七章 聯合進攻西陵城第三四九章 袁本初謀取冀州第七八六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八)第七十六章 兗州軍攻高句驪(續)第六〇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七)第七五六章 曹子孝問魯子敬第四十四章 聯軍約戰涼州軍(續)第三三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第三五九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六)第三一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四)第七五九章 孫策周瑜到羅縣第二三〇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三)第七六〇章 江東軍攻取蘄春第一五七章 爲家人再見公孫第九八一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四)第四〇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七)第七五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一)第四五三章 張飛臧霸除伏兵第二十七章 聯合進攻西陵城第八一四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九)第七九三章 周瑜出馬說守將第八三一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八)第九四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五)第二七六章 銀坑洞再見木鹿第四八四章 涼州軍三攻作唐(續)第八六九章 兗州軍再攻房陵第六八六章 冀州軍夜襲敵營第三七八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完)第九五六章 夏侯深夜訪漢將(完)第八一六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第六八五章 黎陽城袁紹問計第八四八章 小卒縱火燒重地第八十八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一)第六四〇章 涼州軍回返長安(續)第三七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七)第四五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八)第六五〇章 涼州軍奔赴冀州(完)第五十三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十二)第一六九章 長安建業天使到第三十九章 聯軍動樊城求援(續)第二二四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一)第四七二章 酒館遊說老酒鬼第二〇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第五九〇章 兗州江東到泉陵第七九四章 聯軍入主臨湘城第六四八章 大軍再戰晉陽城(完)第四十五章 曹孟德約見孫劉第三一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第二一五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二)第二七六章 張繡帶兵到雒陽第八四五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十一 )第九八六章 孫策擺宴請盟友第四一八章 馬超帶兵回成都第七六三章 孫策周瑜說龐統(續)第八五九章 涼州軍伏兵燒糧第三一〇章 袁公路背後下手第二一二章 見孟優與之相談第八五三章 江東軍苦戰蘄春第七三五章 涼州軍進攻信都第二四六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八)第二二五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八)第二十六章 涼州敗張飛撤退第三七三章 亥時過兩軍將戰(續)第四三四章 去校場孟起閱兵(完)第四四八章 雒縣城下未動兵第一九四章 屬下來到東海郡第六五八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續)第四四一章 歸故里見崔先生第七九四章 聯軍入主臨湘城第十一章 雲中城馬超入伍第九二八章 兗州援軍到樊城(續)第三七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五)第八五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八)第四七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一)第二三六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完)第一七四章 奉聖旨崔鴻返茂陵第六十二章 被孝所感救人於危第四六一章 三日後進兵武陵第六十四章 孫劉聯軍返西陵第六四〇章 涼州軍回返長安(續)第五五六章 孟起領兵去辰陽第五二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二)第一八九章 馬超得遇大將第一一二章 傷蠻將雷銅取勝第六五三章 兗州軍攻函谷關第四五三章 張飛臧霸除伏兵第九〇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第七三二章 江陵來使請劉備第五十六章 四人投奔兗州軍第六六六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六)第三一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第五二三章 見馬超問詢範強(完)第五一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四)第九九一章 涼州軍無奈退兵第九十五章 劉宏安排馬孟起第二十一章 張飛帶兵退西陽第三三二章 李儒出計謀聯軍第二二三章 涼州軍攻三江城第七十四章 關羽大戰崔福達(續)第九八六章 孫策擺宴請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