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八章 小卒縱火燒重地

能嗎,反正韓嵩沒認爲這個可能。他終究還是先入爲主地去認識問題,當然了也確實,城門根本就不是那麼容易,一個人就肯定能打得開的。不過人家的目標要不是城門呢,這個又如何?所以韓嵩雖然有些本事,但卻還做不到是算無遺策,所以他終究還是不如周瑜,要中周公瑾之計啊。

而韓嵩是讓士卒把潘老二給吊了上來,之後便對潘老二說道,“好了,你以後就在城頭上吧!”

潘老二回道:“諾!一切都聽太守的!”

如今潘老二算是加入了荊州軍,也是守衛郴縣了,所以叫韓嵩太守更爲貼切。而韓嵩聞言則點了點頭,對潘老二一切還算是滿意,隨即他再次說道,“潘老二你先和我回府,我有話要問你!”

“諾!”

隨即韓嵩就下了城頭,回去了,而他在前面走,潘老二跟在他身後。不過韓嵩當然是看不到,在他向城下走去的時候,身後的潘老二的眼裡一閃而過的精光。其實不光是他,應該說是誰也沒有看到這個。

-----------------------------------------------------

潘老二跟着韓嵩回了太守府中,韓嵩是問了他不少關於江東軍的事兒,而潘老二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反正在韓嵩看來,他是把他所知道的都告訴自己了。

所以韓嵩自然是滿意,最後對潘老二說道,“如今你能棄暗投明,確實是一件好事。在江東軍中,豈有在我軍更好?終有一日。你會明白,你絕對不會後悔今日的選擇的!”

潘老二聞言心說,如今我就已經是不後悔了,就憑你韓嵩韓德高如今這樣兒。那是必然註定了要中我家公瑾先生之計的。哈哈哈!

不過潘老二的想法,韓嵩肯定是不知道了。他還拿着潘老二當寶兒呢。心說,看看,如今連江東軍的士卒都知道投靠我軍了,這不就是個好現象嗎。所以……

而潘老二此時則是趕緊對韓嵩說道,“小的卻是少不了太守的栽培!!”

韓嵩笑着點了點頭,“放心,只要你好好表現,那麼定能升官發財,不在話下!”

在韓嵩看來,所謂是“當兵吃餉。當兵吃餉”,當個兵,如今就是爲了能在亂世中家中多點兒糧食,不至於是被餓死。所以自己用升官發財來誘/惑這潘老二。還愁他不乖乖就範嗎?

果然,潘老二很是配合地說道,“多謝太守,小的多謝太守了!”

而韓嵩看到潘老二這副嘴臉,在他看來,這小士卒就該是如此的樣子。

“好了,沒有其他事兒的話,你便去城頭值守吧!”

“諾!小的告退!”

韓嵩聞言點了點頭,然後對潘老二是擺了擺手。

-----------------------------------------------------

潘老二聽了韓嵩的話後,是直接就去了城頭。而到了城頭,看守城門的守將,讓潘老二是換上了荊州軍士卒的衣物,畢竟都投奔己方了,怎麼也不可能再讓他穿着江東軍士卒的衣物。

而潘老二換完後,便拿着兵器,上了城頭。

他一上去,就有荊州軍士卒和他搭訕,只聽這士卒小聲說道:“我說兄弟,你如今可是太守面前的紅人兒啊,以後要是發達了,可別忘了弟兄我啊!”

潘老二覺得有意思,畢竟自己可是剛來啊,不過這位倒是個自來熟,自己認識他嗎?不過仔細一看,給自己吊上城頭的人,好像就是有這位一個。

潘老二是趕緊賠笑道,“好說,好說。不過兄弟,我這無非就是新投靠的,所以知道點兒江東軍的一些東西,不過如今太守都已經是問過了,想來以後估計就得把我給忘了吧。”

聽了潘老二這話後,那士卒輕嘆了口氣,“兄弟說得也不無道理啊,不過兄弟你怎麼說都是已經入了太守的眼了,這個倒是沒錯吧!”

潘老二聞言,也只是笑了笑,沒再多說。他也知道,所謂是言多必失啊,別看對方就是個荊州軍的小士卒,但是越是這個時候越是遇到這樣兒的小人物,自己越是不能大意了,畢竟還是“小心駛得萬年船”啊。

-----------------------------------------------------

韓嵩發現,江東軍好像真是停戰了,至少已經是兩日都沒有什麼動靜了,這不是停戰了是什麼。說實話,他可真是不希望停戰。別看停戰對他來說,好像也並不是沒什麼好處,應該說對他的好處能多些,但是即便如此,他卻也絕對是不希望如此。

此時在太守府中的他,是差士卒找來了看守城門的主將,“從那潘老二來到城頭之後,他表現得如何,可有什麼異常?”

主將忙說道,“回太守的話,屬下並未發現什麼異常。那潘老二在城頭上表現一直都是中規中矩,屬下並未發現什麼異常!”

韓嵩聞言點了點頭,“好,你先下去吧,如果其人有何異動,你便早些通知於我!”

“諾!屬下告退!”

說完,主將便退了下去。而看着其人走後,韓嵩自言自語道,“看來自己還是多心了!那潘老二怎麼看也不過就是個士卒罷了!”說完,是笑着搖了搖頭。

-----------------------------------------------------

潘老二這兩日的值守,他可是打聽到了不少東西,尤其是對他來說最爲有用的,他已經是知道了。不過他還知道,韓嵩是派人盯着他,所以一般來說。沒機會的話,自己是絕對幹不成公瑾先生交給自己的任務的。所以他也一直都在想辦法,如何去做纔好呢。

而此時的江東軍大營,孫策的中軍大帳。就聽他對衆人說道。“如今文珪都已經去了有兩日了,卻不知此時事情進展得如何了?”

周瑜一聽自己主公的話。他是一笑,隨即說道,“主公還是要相信文珪將軍的,畢竟此事如果他要是做不成的話。那麼我軍帳下,可再沒人能做成了!”

孫策一聽,其實想想也是,自己手下這些將領,就潘璋潘文珪一個人是不怎麼像一個大將,倒是像個普通的士卒,所以當然是他去施計最爲妥帖。並且潘璋其人的武藝頭腦都不錯,所以舍他其誰啊。就像公瑾所言,他潘文珪要是做不成這事兒,那麼自己帳下可真就沒人行了。

-----------------------------------------------------

那潘老二正是東郡潘璋潘文珪。就像孫策所想的,他帳下就這麼一個人,是長得也不像什麼大將,更像個小卒,氣質什麼的就更別說了。所以孫策的屬下是一致認爲,就讓潘璋去施計,那麼基本上沒什麼問題。主要是,你說扮個小卒吧,要是距離遠了,還好說。但是要面對面的話,能不能騙過韓嵩,那可就不一定了。

所以也只有潘璋這樣兒的,貌不出衆,掉人堆裡就找不到的人,才適合去,要不別人,不管是長得有特點,還是說氣質不同,那根本就是騙不過韓嵩。就這,讓潘璋去,衆人也都沒覺得就是十成的把握,畢竟是什麼事兒都可能發生啊。

而此時的潘老二呢,應該說是潘璋了,他此時還在城頭值守着,不過他已經打算好了,等晚上有人接替自己後,自己就趁機去辦公瑾先生交給自己的任務,要不什麼時候纔能有更好的機會啊。

其實今夜他覺得就是好機會,因爲今日自己是值守一個白日,所以晚上有人接替自己,這不正好是給了自己足夠時辰去辦事兒嗎,所以……

-----------------------------------------------------

到了晚上的戌時,正好是有人接替了潘璋,而潘璋可以去休息了,等明早辰時,纔是自己再一次值守的時候,只是那個時候,要是沒出意外的話,呵呵……

潘璋下了城頭,是先去了自己休息的地方,他是準備先休息會兒,畢竟這個時候要去行動的話,不光是人多的問題,並且人的防範還是不少的,所以肯定不是出手的大好機會。怎麼也得等到子時之後,下半夜才行,如今上半夜,在他看來,其實還不算是太好的時候。

子時一過,潘璋是起來了,悄悄換上了一身黑衣,就是夜行衣。然後是身揣匕首,就奔向了今夜的目的地,也是他要行動的地方,郴縣倉!

郴縣倉就是郴縣屯糧的地方,既然能叫倉,那麼肯定屯糧不少,也確實是這樣兒。至少整個郴縣的糧食,是全靠它了。

而這就是周瑜之計,讓人去郴縣,然後少了郴縣倉的糧草,那麼基本上己方就要不戰而勝了。周瑜他們當然不會認爲,韓嵩在沒糧草或者缺少糧草的情況下,還能和己方相抗衡,糧草是大軍的命脈,缺了那肯定是不行,傻子都知道。

-----------------------------------------------------

潘璋應該說是很順利地就潛入了郴縣倉,爲什麼說很順利,因爲荊州軍士卒雖然有人再次守衛,並且還有巡視的士卒,但是說實話,他們那些守衛也實在是太大意了。這個時候,不少士卒都半睡不醒地在那值守着,而且說實話,他們也沒人會想到有人敢來這地方燒糧,這開什麼玩笑。

反正從這些士卒看守的那一日起,他們就沒見過有人敢到這兒來做什麼,所以久而久之,他們已經算是大意得不行了。至少哪怕如今江東軍就在城外,可這些士卒已經是沒感覺有什麼危機,畢竟在他們看來,江東軍再厲害,那也不過是在城外,被太守給擋住了。而真要是他們大軍進城了,那麼到時候城池都丟了,就更別說一個小小的屯糧之地了。

所以守衛的那些士卒真是沒什麼害怕,沒什麼小心的。在他們看來,江東軍打不進來,那麼自己這邊兒就是平安無事。可江東軍大軍一進來,到時候城池都沒了,誰還可能駐守在這地方管什麼糧草啊。“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雖然士卒幾乎是沒人聽過這話,但是這個道理,卻幾乎是人人都懂得的。

-----------------------------------------------------

潘璋此時是心中大笑,心說今夜就該先生之計成,之前還沒颳風,但是到了亥時之後,居然是起風了,雖然不是說很大,但是放火的話,那是足夠用了。到時候,風助火勢,大火肯定是能燒起來,就憑藉這些荊州軍士卒,不是自己看不起他們,他們可是救不了的啊。哪怕能挽回些損失,但是到時候糧草能剩下一半,那都是最好的結果了。

而潘璋想到此處後,就開始了他自己的放火大計,他當然是沒帶着放火的東西,所以都得現找。他好不容易找了燈油,還有火把,然後就開始縱火了。潘璋對放火雖然是沒什麼經驗,但是他可不傻,而且周瑜教他,說讓他怎麼去做,結果他按照周瑜的方法,是沒幾下,就把郴縣倉給點着了,結果這一下可是讓守衛的士卒嚇壞了。

糧食最怕什麼,還不就是火嗎,所以不少士卒都大喊着,“走水了,走水了!”

“快,滅火,快撲救……”

……

第四七〇章 作唐城涼州攻城第三五〇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七)第八十章 曹孟德處置關羽(續)第三四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三)第四十一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七)第五六七章 涼州軍再次攻城第三二三章 諸侯聯軍戰汜水(續)第三八七章 涼州軍又攻三江(續)第七七四章 滿伯寧回返大營第九六〇章 蘄春城聯軍終破(完)第五五七章 懷縣城外敵軍退第二十七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一)第三九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第二八六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一)第四二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四)第九一〇章 南陽援軍至房陵(完)第七七六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第六十八章 交流大會初試身手第五九四章 夜戰洮陽戰事起第一〇九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五)第三四六章 孟獲搬兵返銀坑(續)第一五六章 遭火攻孟獲奔逃第三十五章 涼州軍夜襲聯軍第二九三章 崔福達又戰孟優(續)第三五五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二)第九五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七)第五九四章 袁紹雄踞四州地第四四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〇)第四五三章 張飛臧霸除伏兵第八〇一章 涼州軍兵臨安陸第二六三章 馬孟起帳中見俘(續)第八四三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九)第三九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九)第七二七章 郝昭倒戈助涼州第六四八章 涼州軍奔赴冀州(一)第二一二章 隴縣城有人來投第三三六章 銀坑洞得見三老第六七八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一)第九二八章 兗州援軍到樊城(續)第九三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一)第八六九章 馬超書信退曹操(續)第二五〇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六)第九二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一)第六五一章 甘寧帶兵攻江陵第四一〇章 銀坑洞馬孟談判(完)第五十三章 徐公明陣前鬥敵(續)第七三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三)第四五七章 神來一箭勝負定第七三四章 涼州軍繼續血戰(續)第四三二章 去校場孟起閱兵第五一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二)第七一八章 馬趙拜訪張飛燕第八五三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一)第五五五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六)第四四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八)第三九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八)第五十六章 涼州軍四戰聯軍第二四七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九)第六九〇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二)第六二五章 戰長城初戰不利第二八五章 說服木馬歸己方第六〇五章 涼州軍佔領泉陵第三四四章 祝融夫人見帶來(續)第二一〇章 涼州軍信使又至第九六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二)第七九六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八)第六五七章 涼州軍苦戰江陵第八〇七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九)第三〇八章 馬超領兵返長安(續)第二二二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五)第七四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四)第五八六章 張任趙雲赴南陽第三七二章 亥時過兩軍將戰第三四三章 聯軍兵人汜水關第九四四章 中軍大帳談大勢第一九九章 三日後叛賊退兵第四二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三)第二八七章 木鹿大王在行動第四八六章 樹林道旁攔孫策第四二二章 客廳孟達見馬超(續)第三七一章 孟子敬帶兵回營第二二四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七)第四九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四)第四四四章 找屬下請之爲師第九〇五章 楊任押糧到房陵第三〇三章 赴青州收編人馬(下)第六一八章 黃敘回返臨湘城(續)第二〇八章 禁孟優兄長用心第八二七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四)第五一三章 涼州軍五攻零陽第六七一章 張遼城頭戰黃忠第七一〇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二)第六一八章 張儁乂投奔曹操(續)第七七四章 滿伯寧回返大營第四六〇章 定人選欲奪雒縣第三三七章 孫文臺帶兵回返第六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五)第六十二章 孫伯符戰崔福達(續)第七二〇章 涼州軍大營問詢(續)第二四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一)